部编版五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五上语文 3 桂花雨优质精品课教案3 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 本文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 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 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 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 花雨。教学目标 1. 会认 2个生字,会写 10个生字,会写 4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 达出来的。 4.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 的怀念之情。2. 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含 义。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 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 习的教学法。 1 、情景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 种情境,用音

3、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 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 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 内容。 2 、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 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 及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 体。 3 、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 段。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 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

4、感悟、读中 想象、读中积累。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会写 4 个词语。2. 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 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 小院,感受让作者及她的母亲魂牵梦绕的桂花吧。 (板书课题,相机补充琦君的 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 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 指导书写。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

5、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童年故乡的桂花和与桂花相 关的生活场景。“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 2. 划分文 章层次,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儿时在故乡与父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故乡院子里,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 回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享受“摇桂花”的乐趣。第三部分(第 78自然段):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 的桂花雨。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 会作者借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重难点) 2. 丰富学生的情感

6、体验,进一步体会 作者的思想情怀。一、衔接导入 1.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 哪些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和父亲赏桂花,给乡亲们送桂花、摇桂花,泡桂花 第 3 页 共 11 页茶和做桂花糕饼,在杭州捡桂花给母亲)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师: 读第 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桂花的。(与梅花进行对比来突出桂花的香气 迷人。)如果让你用一组关联词来连接句子,你会怎么说? 桂花树(虽然)不 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样子笨笨的, (但是)桂花的香气很迷人。2. 师:那么,桂花的香气到底是怎样迷人呢?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桂花 的香?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出示句子:桂

7、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思考: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桂花的香?(从“不说、至少”体会到桂 花的香气传的范围广,从“浸”字中体会到桂花的香气浓郁。 ) 思考:为什 么用“浸”,不用“泡”或者其他的词?(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 的香气浓郁,其他词则体现不出这种情境。)指导朗读,带着对桂花的喜爱 之情,朗读描写桂花香气的句子。(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写了桂花摇落后的花香。这 时候有桂花的香气,更有作者因为爱桂花而产生的美好感受。这一个“浸” 字,则写出了桂花香早已渗透在作者心里,渗透在作者对故乡的美好记忆里。 )(3)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

8、是香飘十里。 (杭州的桂花也 是香飘十里,但是即使这样,依然不是家乡院子里的那种桂花香。 ) 3. 过渡: 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朗读,老师都沉醉在浓郁的桂花香里了。那么在作者的记忆 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香吗?不,桂花带给作者的快乐很多,但作者觉得最 快乐的是“摇花乐”。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师:(配乐)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桂花的快乐,欣赏桂花雨的美 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桂花纷纷落下的情景,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 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身上,就像沐浴着温和、舒适的春雨, 你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2)

9、从这幅画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摇桂花的快乐。)(3)师:此时此刻,我们也都沉浸在摇桂花的快乐之中,你们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品读体会 1. 家乡的桂花树才一棵, 而杭州的小山上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香飘十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 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为什么呢?(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 树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是无可替代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 2. 读一读 阅读链接中的内容,思考:只有母亲想家了吗?(不光是母亲,作者琦君也想 家了。母亲用这句朴实的话表达了自

10、己的思乡情,琦君则是用饱含深情的文字 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 ) 3.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 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它 们已经成为作者幸福童年里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它们寄托了作者对故 乡深深的思念。)四、拓展延伸 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种景物,认真观察后写一 写,注意抓住典型事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教学板书 3 桂花雨 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 香飘十里 摇桂花纷纷细雨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思故 乡 桂花乡思永存 一年四季香甜 生活充满快乐

11、 阵阵桂花雨 片片思 乡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对故 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 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思家乡的桂花。上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以下 两点: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迷人的香。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 “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 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

12、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以上种 种让作者魂牵梦萦。3 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 :1.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3. 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抓住重点词语 , 理解文本内涵。2. 借助情境对话 , 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 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 (桂花) 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 ,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 情。多媒体教

13、学课件2 课时 第一课时1. 初步感知课文。 2. 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一、了解桂花 ,导出课题 ,作者简介。1. 出示课件 1(桂花的图片 ): 同学们,这是什么花 ?桂花(师板书:桂 花) 。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 , 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板书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 , 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 ?( “桂花雨”指 好多桂花落下来 , 就像下雨一样。 )3. 出示课件 2(作者简介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 ,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 ,12 岁随父母来到杭 州,32 岁去了台湾,60 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 ,84 岁才回到故

14、乡温州 ,就是这样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 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 ,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 ( 齐读 课题) 桂花雨。4. 师:今天, 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 , 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设计意图:由题目导入课文 , 并及时补充资料 , 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 情。二、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 , 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2. 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 , 纠正字音。3.3(全班交流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 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这篇课文先写了作者喜欢 ( ), 喜欢 ( ), 接着写了做), 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 () 。三、初感桂花的美好。默读课

15、文, 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等。教学预设 : 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四、初闻桂花香。师:的确,那是发生在中秋节前后 , 桂花盛开的时候 ,满树的桂花香气迷人 ,我 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4: “桂花盛开的时候 , 不说香飘十里 ,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 没有不浸在第 8 页 共 11 页桂花香里的。”1. 读完这句话 ,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花香)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 ?2. 通过学生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 的停顿,感受“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3. 理解“浸”的意思 ,品味“浸”字。 (课文指桂花的

16、香气浓郁 ,向四周弥 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 ,永远香在人们 的心里。它的香 ,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 ,香甜了四季 ,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 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 ,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 ,教师适时引导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 !桂花真香啊 ,我都想摘一些来泡茶 ;如果我在 吃饭,我觉得饭更香了 ;我觉得我身上也香了 ;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 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5. 再次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 ,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

17、教师通 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置身 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五、课堂小结。桂花香飘十里 ,让作者在很多年后还是记忆犹新 ,但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摇 花乐” ,我们下节课再讲。第二课时借助情境对话 ,想象摇花的快乐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一、复习导入。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2. 引出重点 :在这么多的难忘回忆中 ,什么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二、体验“摇花乐”。1. 自学品读。师:桂花盛开的时候 ,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 ,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 ,她 多么想快

18、点摇桂花啊 !让我们默读“摇桂花”这一部分 (第5自然段), 找一找,画 出能表现“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的句子。2. 交流句子。出示课件 5:(1)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 呢?'”(2)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摇哇摇 ,桂花纷纷落下 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 师生演一演 ,情境对话 ,体会“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4. 走进这场桂花雨 ,齐读这段话。出示课件 6: “这下,我可乐了 ,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摇哇摇 ,桂花 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

19、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 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1) 师: “摇哇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生 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生 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生 3:桂花仿佛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 ,纷纷向我飞来。生 4: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小花落满地 ,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2) 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 ,落在了你的,可以说是落得你 。(3) 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 ,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生 1:桂花轻轻落在我头上 ,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多

20、幸福啊 !生 2:桂花落在我的颈上 ,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多舒服啊 !生 3:桂花落满一身 ,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 ,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 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和嫦娥。(4) 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出示课件 7:我()地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快乐、激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6. 齐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摇哇摇 ,桂花纷纷 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7. 想象说话 :天真烂漫的琦君 ,使劲地摇哇摇 ,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 ,她和小 伙伴们蹦跳着 ,欢笑着

21、,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 , 简简单单的 3个字摇哇摇 ,摇出了什么 ?(板书:快乐)8. 出示课件 8: 我们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哇摇 ,摇出了 。 教学预设:生 1: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生 2: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生 3:摇出了一杯杯飘着桂花香气的清茶。生 4: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生 5: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 ,摇出了快乐的心情 ,摇出 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采用读一 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 ,使同

22、学们身临其境 ,读出情味,心 驰神往,领会其精妙所在。三、升华情感 ,品悟乡愁。1. 提出矛盾 ,引发认知冲突。难怪,搬到杭州后 ,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母亲总是说 (引读出示 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2. 读懂母亲的话 , 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 ,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 , 母亲却说 :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 , 母亲也道出 了“我”的心声 ,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 ?这香里还蕴 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 , 那你说“香”里还有什么 ?(板书: 思念) 出示课件 9:杭州的桂花再香 ,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