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凤凰城中英文学校2017-1018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3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1部分 积累与应用1、 (6小题,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疮疤cng 小楷ki 滞笨zhì 哺育p 群蚁排衙yáB元勋xn 奠基diàn 选聘pìn 凹凼dàng 鲜为人知xinC薪金xn 校对xiào 草率shuài 粗拙zhu 深恶痛绝èD殷红yn 田垄lng 污秽huì 晌午xing 心不在焉
2、yn答案:B解析:A疮疤chung 哺育f C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 D殷红yn sh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金柝 屏嶂 钥匙 默契 锋芒毕露B斑澜 取缔 烦琐 浊流 妇儒皆知C辔头 肿胀 奥悔 宛转 鞠躬尽瘁D咳嗽 门槛 滞笨 疙瘩 锲而不舍答案:D解析:A屏障 B斑斓 妇孺皆知 C 懊悔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她刮目相看。B邓稼先先生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C目前,我国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D这件事情错综复杂,
3、经对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答案:C解析:A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B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人人皆知C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扑朔迷离:扑朔:乱动;迷离:眼睛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B通过对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解读,使我们增添了对体育制度改革的信心。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D“中国
4、诗词大会”节目中之所以收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答案:A解析:B“通过使”介词滥用淹没主语;C“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删除“约”或者“左右”;D“是因为的原因”句式重复。5. 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故事。B台阶这篇散文塑造了一个勤劳、顽强、前辈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和赞颂之情。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方的一首民歌。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星期一故事集等。答案:没有选项,评卷任
5、选都对。解析:A司马光;B不是父亲形象;D法国小说家。6. 名著阅读。(1) 海底两万里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探险航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至少概括出三次险情。答案:(1):品德高尚,英勇顽强,不畏艰险。(2)1.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2.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3.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解析:根据原主内容言之有理即可。2、
6、 (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廷花。(杜牧泊秦淮)B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栏。(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C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D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诗)E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做雪飞。(韩愈晚春)F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木兰诗)答案:C,其他任选得分。解析:A廷-庭;B过-出,栏-拦;D惟-唯;E做-作;F雌雄-雄雌。(2)根据课文,补写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 ,
7、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莫言下岭便无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答案:策勋十二转;弹琴复长啸;宣室求贤访逐臣;赚得行人错喜欢;草树知春不久归;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新版教材改版,改动比较大,需要注意一下。(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题不得超过10分。)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颗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 。木兰诗中的“ , ”这两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
8、强的性格。答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解析:交代原因的是前两句,后两句是直接写事件。描写战地环境的句子就是这两句。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5分)(1)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2)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孙权劝学)(3) 朔气传金柝。(木兰诗)(4) 当窗理云鬓。(木兰诗)(5)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答案:(1)重新;(2)到了;(3)北方;(4)像云一样的。(5)斜着眼睛看。3、 (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 B但当涉猎/但微颔之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惊曰 D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答案:B解析:A自己/从B只C年长的人/副词,很,非常D拿,用/凭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
10、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向吕蒙提出不可不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既表现了孙权对吕蒙的劝告,也体现了对他的严格要求。B鲁肃的言行,表明他对吕蒙由衷敬佩,正面写出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C这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扬,也衍生出了一些成语,比如“刮目相待”“吴下阿蒙”。D吕蒙的“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以看出他为自己的学业进步感到骄傲自豪的神情,所以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答案:B解析:侧面表现吕蒙。1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1、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 解释词语意思。(2分)漫漫: 龙钟: (2) 请结合诗句具体含义,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1)路途遥远的样子;泪流纵横的样子。(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情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人却不想家人担心的矛盾心情。4、 (11小题,40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
12、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
13、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3.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内容。(2分) 答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14.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4分) 答案:第一个说是宣告,预告,在
14、还没有行动前就告诉他人。第二个说是宣扬,是在做出行动后向人们宣扬自己的思想,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解析:本句作为全文第一段,起到了引领全文的作用,根据后文闻一多先生进行政治宣讲和革命斗争做了铺垫,体现了“做了再说”的社会责任,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15. 为了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4分)一个有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将闻一多先生的字比作群蚁排衙,写出了字的工整,侧面写出了的锲而不舍,认真仔细。16. 说说开头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结构上统领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
15、起笔点题,并将两段进行对比,造成悬念,也直接写出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方面的行事风格。解析:文段或句子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上两个方面着手。17. 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4分) 答案:闻一多先生前期为救国救民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英勇无畏,体现民主战士的,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前后的共同点体现在始终如一,言行一致。闻一多先生的灵魂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所以尽管他已经逝去,我们依旧能够记得他的精神与灵魂。(2) 阅读选文,完成18-22题。(22分)点燃一个冬天山村
16、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
17、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
18、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 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
19、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吸。”“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
20、了。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
21、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选自)18. 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早上: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答案: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解析:答题时注意上下文提示的内容是以什么为主线,本题的主线明显可以看出是“孙老师夫妇”,事件概括要围绕主线进行。19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孙老师的人物形象。(6分
22、) 答案:孙老师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他的妻子抱怨了很多,他都是耐心温和地解释;孙老师是一个负责人的人,当得知孩子们放学后不回家时,二话不说就出门去找孩子。解析:根据材料中人物的描写来概括人物的品质,从有责任心、脾气温和、勤劳朴实等方面入手。20文 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突出山村冬天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学生们雪中送炭作了铺垫,也衬托了学生这种行为的感人。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也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特别是在内容方面,不能全部只写结构的作用,这样的答案缺少内涵,得分不高。21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答案: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学生围在火堆边烤火时欢快的情景,侧面表现了孙老师对学生的爱。同时也为后文学生们烧木炭埋下了伏笔。解析:注意比喻句的解答技巧的同时要注意“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这句话的内涵,这句话交代了孩子们烧木炭的原因,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虎谈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发展经过
- 物流管理成本与效益管理分析
- 家庭教育手机管理
- 双口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模版
- 脑干梗塞的临床护理
- 新零售店面接待流程标准化课件
- 幼儿园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养老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盐城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河北邢台市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2025年天津市面向昌都籍未就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培训课件:如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 大学无机化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版) 第17章 卤素——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榆林智能矿山项目招商引资方案【参考范文】
- 医院版LIS操作手册(共84页)
- 基于蓄热式加热炉PLC控制系统设计(共43页)
- 液压的爬模检查记录簿表
- 瓦楞纸箱检验标准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 MT103的栏位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