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上册观摩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选自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枕草子。枕草子是清少纳言在宫中做官时 起执笔,出宫后两、三年内完成的,记载了作者对宫廷生活 的回想、见闻以及关于自然、人生的随想,约三百章段,大 体分为“类聚章段”(主要描写山、船、花、鸟、鱼等自然 景色,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生动活泼地描写出来。 )、“回想章段”(除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之外,还记录了定子皇后的人 与事)、“随想章段”(主要是清少纳言站在女官的立场上, 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之事一一记述)三种。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三百多个字,篇幅简 短,

2、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 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 行描述。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 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 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 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 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 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 天的黄昏, 点点归鸦、 比翼联飞的雁群, 传递着回家的温暖; 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 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

3、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课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春天黎明时 分的天空,用“鱼肚白、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 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 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第2自然段,描写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用“翩翩起舞”和“闪着朦胧的微 光”等词语。写出了萤火虫飞舞时的迷人景色。 第3自然段, 描写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致。描写了归鸦“急急匆匆” “朝巢 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赋予归鸦、大雁以情感,画 面具有动态感,其中,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 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第四自然段描写在冬 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场

4、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本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 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 境优美。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 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 解决。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 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 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 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

5、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 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 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三、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 描写。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 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孩子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 眼中的美景说

6、一说。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现 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走进这美丽的时光。 齐读课题四季之美。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是 什么时候?【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2.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未免固然 朦胧 着实 凛冽 和谐 翩翩飞舞 成群结队 注意读音、字形:晕y Cn漆qi愈yU逸蒙窠y m膝xi免朦巢4.出示句子,体会朗读。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

7、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叫人感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5.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四季给你留下了什么 深刻的印象?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板书:春 夏 秋 冬6.整体感知,梳理、质疑。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学习单上)(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 (学生

8、自己写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景物,形成画面感。但这个画面是静止的,为后续学习体会动态美和 静态美做好铺垫。 】二)结合文本,整体感受四季之美,体会散文的特点八、1.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2.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都围绕着“美”这一主 题来进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设计意图:把握文章的体裁,对于理解文章的含义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顺着“美”这一线索可以一步步地概 括出各部分的大意,从而形成课文内容的结构提纲,对其严 谨、巧妙、独到的构思技巧有个全面的掌握,为深入理解文6: 、亠 6: “ 亠 章立意奠基。

9、】(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 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2.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 的作品四季之美 ,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 的风景!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 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 晨)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 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 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请你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10、,然后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季节、” 、”说一说。1.整体感知四季之美。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是用了哪种描写方法?预设:画面感描写方法春一点儿一点、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地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同时间夕阳西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 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作、由远及近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穿过走廊、灰白样子、颜色、动作、对比、【设计意图:梳理文本内容,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一个整 体地

11、了解。这是第一层次的字面上的认知,感受美。 】(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选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 交流一下。预设:春: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 神秘的感受。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的天空的变化。(2)指导朗读。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3)背诵。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夏:

1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1)固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是怎样的美?(2)对比读。明亮的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暗夜与闪亮 的萤光)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 在飞行。(雨夜与朦胧的微光)(3)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 进行描写?(4)指导朗读。想象画面: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三种夏 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 “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 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

13、受到惊喜。(5)背诵。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秋: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 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 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 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1)感受画面: 夕阳斜照夕阳西沉 (时间由早到晚)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 (画面由远及近) 。(2)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是突显了风声与虫鸣。(3)对比感悟:白黑;动静;画面声音。(4)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 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 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14、。(5)背诵。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 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冬: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 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1)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2)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 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 (相机采访,创设情境)(3)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 谐之美!(4)指导朗读:结合

15、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能过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5)背诵。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 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设计意图:以上四个片断,不分先后顺序,孩子们先说哪个都可以。在学生们充分自学、小组合组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结合文字、想象画面、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所带来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达到认读理解 感悟朗读背诵的目标。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 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 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 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善于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借景抒情感受“趣” :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 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设计意图: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 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比喻、夸张 修辞方法的感悟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 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自己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1.拿出上节课写在学习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