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2_第1页
2022年-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2_第2页
2022年-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2_第3页
2022年-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2_第4页
2022年-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附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 卷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基础巩固 30 分,挑选题每道题3 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哪一项A暴秦之欲无厌 B使建中远具时羞 之奠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D故画竹,必先得成 竹于胸中解析: 选 DA 项, “ 厌” 通“ 餍” .B 项,“ 羞” 通“ 馐”.C 项,“ 世” 通“逝” .2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说明,有误的哪一项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B.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C不省所怙D而临事忽焉丧之率:全部,一概原:推其根本省:反省丧:亡失解析: 选 CC 项,省:知道.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与战败而亡者A.庄宗受而藏之

2、于庙B. 请归取其 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洎牧以谗诛C.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与尔三矢D.吾与汝俱幼解析: 选 CA 项, “ 而” ,连词,表修饰 / 连词,表承接. B 项, “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 相当于 “应当,确定 ”/ 代词, 你的. C 项,“ 以”都是介词, 由于. D 项, “ 与” , 动词,给 /连词,和.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哪一项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C. 将成家而致汝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D.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解析: 选 DA 项, “ 故事” ,古义:先例.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表达对象的事情,有连

3、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表达主题的情节.B 项, “ 所以” ,古义: ,的缘由.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 项, “ 成家 ” ,古义:安家.今义:结婚,多指男子.5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哪一项A李牧连却之B忧劳可以兴国C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D吾兄之盛德而夭 其嗣乎解析: 选 CC 项为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A,B,D 三项均为名词的使动用法.6. 以下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同的哪一项 A赵尝五战于秦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何为而在吾侧也D梁,吾仇也解析: 选 DD 项为判定句,其他三项为倒装句.7. 以下对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哪一项A. 苏洵,字明允,眉山

4、人,南宋时期散文家.他和儿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B.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的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友情.C. 祭十二郎文的作者韩愈,是唐朝散文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D.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自称蜀人.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写的一部书.解析: 选 AA 项,朝代为北宋.8. 翻译以下句子,并注出句式特点.9 分(1)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 分译文: (2)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3 分译文: (3)

5、 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3 分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译文: 答案: 1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每天割地,月月割地, 以至于走向灭亡. 被动句 (2) 哥哥正值中年的时候在南方去世了,我和你都仍小, 跟随嫂嫂把 哥哥的 灵柩送回河阳安葬.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3) 而我的文章也记载了文与可从前跟我嬉笑的话,以说明与可跟我这样亲热无间啊.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鉴赏 45 分一 浙江高考,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3 题.23 分,挑选题每道题3分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 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

6、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 窅 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 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 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中意,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 此男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生怕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简洁,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有他人也.闽之乡不知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看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生怕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

7、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子未知其指何如, 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 未知为吉凶邪? ”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 皆贺之曰: “此如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 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 ,有与郑居方书 ,皆

8、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如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看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行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卒后嗣之愿云. 注 窅y o :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9.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哪一项 A盖其性所多也多:超过B. 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振发:显扬C. 宜其司当代文柄司:职掌D. 皆可征于集征:验证解析: 选 A“ 多” 在此处是 “ 颂扬 ” 之意.10.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

9、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随人而问章句A.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 敢怒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B.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C.于其身也,就耻师焉亦以卒后嗣之愿云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解析: 选 C每项后一句分别选自高中课文阿房宫赋寡人之于国也 师说逍遥游.A 项,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B 项,定语后置标志/ 代词, ,的人. C 项, 两个 “ 于” 都是介词, “对” .D 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由于.11. 以下对原文的赏析,不 正确的哪一项 A. 本文表达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终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

10、为文之一斑.B. 欧阳行周年少时宠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宠爱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最终成为福建最闻名的文士.C. 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灵敏,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 善于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 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能,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仰慕,追念故交的深情寓于叙事,谈论之中,颇能感人.解析: 选 BB 项表述不当. 原文“ 年十许岁, 里中无爱者 ” 中的 “爱” 是“与,交好” 的意思,即欧阳行周少时在乡里没有交好的伴侣,并不是“ 乡人都不宠爱他 ” .12.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

11、的部分断句.4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解析 :断句时应先初步明白语句大意,然后依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懂得的语句.此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 矣” 和一个句首发语词 “ 且” , 可先行断开.再依据上下文的文章破解难点.答案: 君加以谦德 / 动不逾节 / 常公之知 / 日又加深矣 / 君之声 / 渐腾于江淮 / 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此如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5 分译文: (2) 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生怕

12、不及.5 分译文: 答案: 1这是你们家的珍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忧呢。5 分2 他生性很宠爱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 ,生怕做不到. 5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18 题. 22 分,挑选题每题3 分夷陵县至喜堂记 宋 欧阳修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 鱐鱼 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州居无郭郛 ,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行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匽 ,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

13、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景祐二年, 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 增城栅, 甓 南北之街, 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 ,新吏舍.三年夏,县功毕.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堂成,又与来宾偕至而落之.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 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可编辑资料 - -

14、 - 欢迎下载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 五千五百有九十里.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 而邑居缮完,无不行爱.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 而后喜也.作至喜堂记藏其壁.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选自欧阳修夷陵诗文译注 注 鱐s ù 鱼:干鱼.郛 f ú :外城. 匽y n :厕所. 甓 p ì :砖.厅事:官府处理政务的正堂.14对以下句子中

15、加点词的说明,不 正确的哪一项 A市无百货之列列:排列B以偷宴安偷:苟且C水道大江,绝淮绝:渡过D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卑:下贱解析: 选 DD 项,卑:卑微.1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地僻而贫哙拜谢,起,立而 饮之B居之以休其心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且哀其以罪而来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解析: 选 CC 项“ 乃” ,均为副词,竟然,却.A项,前句中 “ 而” 是连词,表递进,译为 “ 而且 ” .后句中 “而” 是偏正连词,表修饰,译为 “ 着” .B 项,前句中 “ 以” 是顺承连词,表目的,可译为 “ 来” ,或不翻译.后句中

16、 “ 以” 是介词,译为 “ 用” . D 项“ 其” ,均为代词,前句译为 “ 我”,后句译为 “ 他们 ” .1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述夷陵风俗特点的一组是 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ABC解析: 选 AD 是说自己被贬到这里,与朱公有交情. 是说自己是罪人,本应被抛弃到险恶荒寒之地.两句都与风俗无关.1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懂得和分析,不正确的哪一项 A. 夷陵县隶属峡州,靠近长江,偏僻闭塞,百姓生活贫困,自产自足.

17、商贩们平常所出售的东西也不过是些干鱼咸鱼,大的富商都不到这里来.B. 夷陵县城虽是州治所在地,却没有外城,大路不能够通行车马.百姓居住的地方, 灶屋,仓房,厕所,水井混杂在一处,一个房间里上层住人,下面养猪.C. 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头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转变陋俗,他任命刘光裔担任夷陵县令,让刘光裔建起敕书楼,整修官府办公的正堂,新建官吏宿舍,并建造了至喜堂.D. 做官的人大多都不想到僻远的夷陵来,而已经到夷陵做官的人常常不能交卸职务, 有的人任期届满就自己辞职离开了.其实这些人却不知道夷陵也有很多可爱可喜之处.解析: 选 CC 项,错误有二: “ 他任命刘光裔担任夷陵县令”不当,原意是说朱公

18、命刘光裔加强治理夷陵.至喜堂是欧阳修接任夷陵县令后由朱公建造的.18. 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4 分译文:(2) 堂成,又与来宾偕至而落之.3 分译文:(3) 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3 分译文:答案: 1即使州君 知州 经过街市,也确定常常下马,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去.(2) 至喜堂建成了,朱公又和来宾一起来到这里庆贺落成.(3) 夷陵偏僻,从陆路经过荆门,襄阳到达京城,有二十八处驿站的路程.三,语言运用 15 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认真揣摩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5 分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悲壮,有“侬今

19、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断肠凄婉,时间如水,生命如歌.在历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生与死是最丰富,最悲壮,最动情的话题.人世间的全部悲欢冷温存人生的全部感悟,尽皆包含其中.有“生当作人杰, ,.答案: 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凛然大义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20. 下面的画线的句子中,有的在标点,语言上存在错误,请找出5 处,先写出有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 分 山西保藏家彭令在南京有时发觉了一本旧文稿,经多位学者鉴定,该文稿属于清代中期书法家钱泳的杂稿本手记,其中有部分条目来自 浮生六记 中的第五记 海国记.浮生六记是

20、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 文学界称之为小红楼梦 .浮生六记在流传中佚失了后两记, 文化界,出版界中人都在始终努力搜求. 在这次发觉的海国记的部分文字中,确认以黑水沟为中国清廷 与琉球国的分界线, 钓鱼台 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而不属于琉球, 成为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答:答案: “有时”改为“偶然”.将“小红楼梦”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将“一直”调至“都在”前.删去“在”和“中”.在“成为”前加“这”.5 分.每处 1分,只标出序号,而修改不正确不给分 21按次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 5 分 山水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 这是中

21、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疼惜,显现温存敦厚之美. 中国人观看山水的态度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 无论谈诗看画,在孤精深诣之中都感到无限的温存与劝慰. 故宫博物院保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 ,都使人觉得寂静之至,却又深藏着愤慨,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正确的次序是 解析 :第 句总说中国人观看山水画的态度,可从山水画中看出,第 句承接上句写国画即山水画给人的总体感觉,第 句举例说明这种感觉,第 句和第 句对这种感觉作出理性分析且为因果关系.答案 : 四,写作表达 60 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深山里有块孤寂的石头,总期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飞翔,虽然每

22、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 你先长成一座大山。 ” 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最终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强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防止,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理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要求全面懂得材料,但可以挑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

23、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写作提示 一般说来,故事性的作文材料,情节大多比较简洁,内容比较集中,审题时应从材料整体动身,领悟材料主旨,并据之立意.不应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肢解割裂, 依据只言片语立意,从而导致偏题甚至离题.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确定的,这就材料情节相 对复杂,内涵比较丰富,既可以统观材料整体,依据主旨立意,也可以环绕理想,截取局 部,提炼观点.比如:(1) “深山里有块孤寂的石头,总期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飞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 不甘平凡,不怕嘲笑,心怀理想,就能制造奇迹.(2) “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

24、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最终长成了一座大山.” 实现理想,需要长期努力,悄悄积蓄.(3) “虽然坠落无法防止,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理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实现理想是最大的幸福.B 卷才能素养提升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文言文阅读及名句默写48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 19 分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就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25、”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 孔子曰: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 孔子曰: “ 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 然.非与 ? ”孔子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 匪兕匪虎,率 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 “ 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 孔子曰: “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 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 赐,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26、吾何为于此? ” 子贡曰: “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 “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 回,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吾何为于此? ” 颜回曰: “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 “ 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

27、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选自史记 ·孔子世家 注 非与:莫非不是吗? 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就. 率:行走. 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宰:家臣,总管.1.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哪一项3 分 A不得 / 行绝粮从者 / 病莫能兴 / 孔子讲诵弦歌 / 不衰 B不得行 / 绝粮从者 / 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不得行 / 绝粮 / 从者病 / 莫能兴 /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不得行 / 绝粮从者 / 病莫能兴 / 孔子讲诵 / 弦歌不衰解析: 选 C原句为: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2. 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

28、确的哪一项 3 分 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扎B. 就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当权C. 君子亦有穷乎穷:困厄D.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楚解析: 选 DD 项,依据语境可推断出应为“ 担忧,担忧 ” .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愿,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英勇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提倡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

29、注解.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判.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见不被别人接受,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谈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很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解析: 选 D D 项,后半句是对原文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 的误会,其中 “ 使” 是“假使 ” 的意思.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

30、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5 分译文:(2)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5 分译文: 答案: 1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容忍.2 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接受,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 19 分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 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 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就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行以游.非才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

31、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如颜回,原宪 ,皆坐守陋室,蓬蒿没

32、 户,而志意常充然,有如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苟有所得,就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扬子云,即扬雄,西汉闻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闻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颜回,字子渊.原宪,字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同学.5.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 正确的哪一项 3 分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累:连续,接连B. 杳莫测其所穷穷:尽,完C. 而予齿益加耄矣益:有利于D. 皆坐守陋室,蓬蒿没 户没:遮没,遮挡解析: 选 CC 项,益:更加.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达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3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

33、载分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 所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ABCD解析: 选 B 是他入蜀的缘由. 与山水无关.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哪一项 3 分A. 川蜀山水险峻奇妙,非有官职,有财宝,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有奇怪心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B. 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玩都写诗记述.C. 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缘由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玩而归的收成,感叹自己因年老已

34、难以做到了.D. 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当仍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解析: 选 AA 项, “ 有奇怪心 ” 在原文中没有表达,不能看作入蜀的必要条件.8.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5 分译文: (2) 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5 分译文:答案: 1他游玩后,就确定写诗抒发感受,记写景物时世的变迁,因此他的诗歌在入川以后 愈加工妙.2 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立志要遍游天下,只是由于学业未成,不得闲暇.三名句默写 10 分9. 补写出空白处的诗句.谁

35、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山寺钟鸣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未老莫仍乡,仍乡须断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234567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8)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9)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10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二,现代文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3 题.雪 中 六 盘张承志 离开沙沟和西吉滩,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 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 姚杜, 急急地前进了. 干燥的

36、雪在脚下 “ 喳喳” 作响,问答间已经能辨出方言的差异.西吉一别,即是隆德.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越过隆德.我们的心在六盘. 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学问和缺憾的积存,人们会开头懂得这印象的珍贵.由于它只这么闪耀一瞬,然后就消逝,就熄灭,就永久失而不得了.它在消逝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我感谢六盘山,由于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坎坷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一个已经

37、沉睡了的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 上行走的印象.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 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布满着沉甸甸的浓雾.眼前的景象,仍有那急促 的喘息和背上的汗水,双腿的繁重,都猛烈地向我的肉体和心灵唤起着那个印象.那一天, 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夫并肩走在大雪掩盖的岷山道上,那农夫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 黑的脸上流淌的道道汗水,仍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和善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 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受.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说:近二十年 过去了.荒芜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

38、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 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劳碌的生涯淘去了,忘却了.我只是模糊中觉得自己心里好像仍 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仍远远不能洞知和懂得.尽管我仍旧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我仍旧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壮的,慢慢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行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

39、时间里经受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夫开头,始终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很多多的熟识面影,好像在向我启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着什么. 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 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分三岔,固原城已经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辞别西 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方案已经终止了. 巍巍六盘山仍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成,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寂静. 再见,我纯朴,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 ,有删改 10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40、 分 A. 文章首段重在描写作者在风雪中艰巨而急迫地赶路的情形,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急于见到六盘山以及对六盘山的憧憬之情.B. 第段写的是作者的人生感悟,重在抒情和谈论. 但从全文看, 与六盘山没有关系, 所以这一段是可有可无的.C. 作者在顺着坎坷小路向上攀登六盘山时,回忆了近二十年前在岷山山路上遇到的一位农夫,意在表现自己此次登山的孤寂心情.D. 近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岷山印象都被劳碌的生涯淘去了,忘却了.作者这么说是由于这么多年他过得很不如意.E.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雪中六盘”,但文章写作的重点并不是雪中的六盘山,而是借助雪中登六盘山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解析: 选 AE B 项, “ 但从全文看,与六盘山没有关系,所以这一段是可有可无的 ” 错,这一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写六盘山以及谈论和抒情作了铺垫.C 项,“ 意在表现自己此次登山的孤寂心情 ” 错,应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D 项,“ 作者这么说是由于这么多年他过得很不如意 ” 错,属于无中生有.11. 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6 分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布满着沉甸甸的浓雾.答:答案: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