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七、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1页
2011--2012学年(上)七、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2页
2011--2012学年(上)七、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3页
2011--2012学年(上)七、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4页
2011--2012学年(上)七、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20112012(上)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今年国庆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随旅行团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的愿望。他去的地方是( )A云南省 B 北京市 C 浙江省 D 陕西省2.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米饭是我们的主食。下列先民中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米饭的是( )A北京周口店人 B 陕西半坡村人 C 浙江河姆渡人 D 山东大汶口人 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世袭制 D禅让制 4.

2、2002年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摄制组对三星堆发掘进行了现场直播,并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三星堆指的是出土大量珠宝的三座土堆,其出土文物震惊世界。 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 关中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青藏高原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 有了史书 D有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6.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得益于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的兴修。主持修建这项水利工程的是( ) A 李冰 B商鞅 C管仲 D秦始皇7.2004年4月,据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

3、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 屈原 C 扁鹊 D李冰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下列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兼爱”“非攻”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9山东曲阜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因为这里曾诞生过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位伟人是( ) A 孔子 B 孟子 C老子 D孙子10.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在设计徽标时,都参考了内方外圆的造型。该造型与下列哪种古钱币外形相似( )

4、A 刀形币 B 蚁鼻钱 C 铲形钱 D 圆形方孔钱11下列帝王中,对待儒学态度与秦始皇截然不同的是( ) A 汉高祖 B汉景帝 C 汉文帝 D汉武帝 12北大、清华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高学府,而在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 A郡学 B太学 C 国学 D 府学二综合题(13题8分,14题9分,15题9分,共26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暴虐无道,还把自己比作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诅咒他说:“你这个可恨的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熄灭,我愿意和你一起灭亡。”材料二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设酒池肉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为镇压人民,还发明了“炮烙之刑”。材料三 西周

5、后期,周厉王封锁山林川泽,不让人们打柴、渔猎。还派人监视平民言行,谁有不满就杀谁,致使人们在路上不敢交谈,只能相互交换眼色,此即成语“道路以目”。材料一、二中提到的夏朝、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分别是谁?(2分)夏朝时用什么制度代替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2分)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到的国王有哪些共同之处?(2分)你如果是他们的当朝大臣,会给他们一句什么忠告呢?(2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9年,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在中国的成语里也有“一言

6、九鼎”的说法。材料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鼎”,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1分)(2)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鼎”?(2分)(3)材料二的对联中出现的成语“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分别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与哪两个历史人物有关?(4分)(4)从材料二的对联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7、”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哪一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3) 其中的“书籍被烧”发生在那个朝代?当时的皇帝是谁?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3分)(4) 材料二中的政策是哪位皇帝实行的?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附: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16 ACDCDA 712 BCADDB二13. 夏桀、商纣(2分) 世袭制(2分) 统治残暴、贪图享乐等(举两例即可,2分) 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言之有理即可,2分)14.(1)司母戊鼎(1分) (2)鼎是代表和平、发展和昌盛的吉祥物。中国政府把世纪宝鼎送给联合国,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

8、灿烂文化。(2分)(3)秦朝和春秋时期(2分) 项羽和勾践(2分)(4)我们在困境中也要善于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2分)15.(1)百家争鸣(1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2分) (2)秦朝(1分) 秦始皇(1分) 为加强思想控制(1分) (3)汉武帝(1分) 影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2分) 2011-2012(上)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千年历史看西安,百年历史看上海。”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地理坐标,使上海成

9、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2.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捡走了。”“另外一个人”是指( )A德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3.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是指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历史刚迈入20世纪的门槛,西方人就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是指( ) A火烧圆明园 B列强在华办厂 C 列强在华修铁路 D辛丑条约5.

10、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的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次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6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道光帝 B光绪帝 C咸丰帝 D宣统帝7“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这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的一段童谣。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 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8.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11、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9.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和前一个“天安门”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0.“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北伐战争的结束C 长征的胜利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主要是指( ) A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发动了秋收起义12.长征路上,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

12、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走出了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代主席,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和90%以上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这段材料告诉我们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长征宣传了革命方针 B长征宣告了革命胜利C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 D长征表现了革命的艰辛二综合题(13题10分,14题7分,15题9分,共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请回答:(1) 材料中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

13、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4分)(2) 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请列举四次近代化探索活动中的“志士仁人”各一位。(4分)(3) 今天我们在怀念先贤的同时,还应该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14、;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请回答: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分别指出该材料中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自强变法革命 (2)你是怎么理解材料二中的“失败”的?(2分)材料三中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生”的体现?今年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2分)15.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表明,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请回答:(1)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3分)(2)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其诞生有何重要意义?(3分)(3)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那次重要会议?有何重要意义?(3分) 附: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16 CBCDBB 712 ACBDBC二13.(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2)奕、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4分,列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即可)(3)自强不息、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14.(1)洋务运动(1分)、戊戌变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