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摸底考试(9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 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 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 失了”。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 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 要

2、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 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 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 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成相关,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枯牲, 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暗、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 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 智慧、勇气

3、和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 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 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 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 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 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

4、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 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 义。要更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尹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大课题)材料二: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 识、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 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 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 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

5、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 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 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满足感,如今买一辆豪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 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人不幸福的根源。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 力的。这并不是强加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 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不感受 到母爱的温暖,继而化作报答的情思? “那是

6、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赘天的 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呜,总能唤起一颗感恩 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 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歌 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 不感受到人间的美好呢?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 坎坎,一时的失敢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 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 心。

7、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鸣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 的正能量。(摘编自吴洪彬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其基本内涵就是 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B.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所有人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我国提出的“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有相通之处。C.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且能够将各种情感运用到 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D.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是在物质世界日趋富有的情况下,其精神世界却 没有同步跟上,心

8、理出了问题。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如今认识到''竭泽而渔等于自掘坟墓”,印证了恩格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话。B.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奋战在抗疫一 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C.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让人感受到大间的美好,这引发 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D.听那些歌词和旋律都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身体中必能注人正能量,这比 去接受厌烦了的励志鸡汤更有效。3 .下列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孔子闻韶乐三个月后仍不知肉味

9、,伯牙和子期因高山流水之曲成为知己。8 .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C.在音乐课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懂得感激和报答长辈的关爱。D.抗疫MV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感谢和鼓励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9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部分行文脉络。10 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 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他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 开着繁密的

10、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 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龟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 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 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人啊, 有时候觉得日子过得太慢,有时候又觉得太快了,简直来不及做什么!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 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 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象

11、一下子又变 年轻了。只要国塞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 非常清处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 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 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 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 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象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 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

12、锅 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堵崂里惊恐地看他。 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 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坑上站起 来,走到后坑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 顿时被堵塞了。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 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 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 都眼睁睁地看着他

13、吞咽那碗糠水饭。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 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 一家人的性命”田福军慌得一把揽下碗,跳下坑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一颗根也没了? ”田福军问。“就是的”“口粮哩? ”“扣了!”“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根。我们也不敢“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 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

14、也紧撵在后面来了。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坑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 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 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 着他。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 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 粮食。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 堆三天以后,遵照田

15、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 会。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 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 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 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 队的粮库,尽快把根食分发给

16、缺粮户。战备粮空暴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 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 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1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通过写田福军当时的感觉,表露出他发现百姓生活艰难 情况后的难过和愧疚之情。B.看到田福军和队长扛着两袋粮食回来时,老汉一家哭成了一堆,是因为终于可以活 命,心里感到暂时有希望了。C.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 补,旨在表现他灵活变通的个性。D.队长一家人吃糠咽菜,生活困难;老汉一家更是衣不蔽体,家中老人

17、奄奄一息,这 些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普遍状况。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快到端阳节时,山鸡和野鸡鸣叫、苜蓿盛开、麦穗泛黄的乡村景色,交 代了时间和地点,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空间。B. “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的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孩子因 为体弱多病而产生的绝望心理。C.小说语言有很高的辨识度,多处语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口 粮哩?”就是当时典型的生活用语。D.文章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展示当时农村百姓生活的艰难,为塑造田福军的形象作铺 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 .小说第二段的插叙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9 .路

18、遥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说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 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请结合这句话 的内涵,分析文中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而小题。萧浅,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演性至孝,自为儿时,翘处不凡。 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面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 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她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 业者甚众。学术者刑,字子荤,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

19、书抵浅日: “燧见人多矣,学问文幸,无足与子蒙比伦者。”于是淡以女妻之。漫尝出,迤二妲去金 仅道旁疑漫拾之谓日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米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寂,欲加害,诡言“我箫先生也”,寇惊愕释去。世祖分簿在秦,辟演与杨恭懿、韩择侍秦邸,漫以疾辞,授陕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 大臣即其家具宴为贺,使一从史先诣漫舍,漫方汲水灌园,从史至,不知其为淡也,使饮其 马,即应之不拒,及/带迎宾,从史见演,有惧色,土殊不为有。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 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观东宫,书 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力

20、请去职。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右谕 德,疾作,固辞而旧。卒年七十八,喝就贞敏。演制行甚高,其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 一以洙、泗为本,谍、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 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于世。(节选自元史萧陵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淡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演令随至门/取家钗 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B.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除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淡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C.遇一妇人失金钗

21、/道旁疑淡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美令随至门/取家钗以 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D.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淡拾之/谓臼/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崔令随至门/取家钗 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藩,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B.提举,官职名,宋代设立,主管特种事务,元朝沿用“提举”名称,如儒学提举。 C.东宫,位于皇宫东部的宫殿,也用以称呼居住于此的人,本文指居住东宫的妃嫔。 D.小学,在古代指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文中小学指朱熹编纂的道德教育教材。12 .下列对原文有

22、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淡专心读书,涉猎广泛。萧美常常倚在榻上,玩味吟诵不停,他所读之书内容广 泛,涉及天文、地理、律历、算术等诸多方而。B.萧建德行深厚,名声远播。萧演德高望重,连强盗也知道他的大名,一个乡亲遇到 强盗,谎称自己是萧先生,得以免遭盗贼的伤害。C.萧淡深得赏识,淡泊官场。世祖征召他与杨恭懿、韩择到秦邸任侍从官,他以生病 为由推辞:任命他为太子右谕德,也没有赴任。D.萧淡著述宏富,堪称宗师。他所写的文章,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的很多著作流 行于世,关辅一带的士人一致奉他为一代宗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

23、读书南山者三十年。(2)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淡,有惧色,摸殊不为意。14 .萧淡把女儿嫁给学术鲁钟的原因是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而小题。李璋下第王安石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群材。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衰。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注高拱: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宫门大开、皇帝亲选人才的场景,表明朝廷能够给人才提供机遇。B.诗人认可李璋的学问,劝他不必为落第忧心,这是因为朝廷也很渴求人才。C.诗人认为人命天定,李璋科举落第是上天的安排

24、,应该心甘情愿认命服输。D.诗人劝诫李璋不要轻易去感慨命运不公,更不要用文章倾诉自己的不如意。16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的蜀道难用“, ”写开凿蜀道的艰难过程。(2)赤壁赋中,从侧面衬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说课的兴起,应归功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 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磴而治,但很

25、难做到。小说课却几乎 地 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 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 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 份。()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 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 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关联着 文学生活的变迁。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彰显独到眼 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可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

26、这些 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亲密无间自然而然解读彰显B.亲密无间大势所趋阐明彰显C.形影不离大势所趋阐明体现D.形影不离自然而然解读体现19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小说课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他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他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 读者大众。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他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他的表现形式

27、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 版。20 .下列引号的运用,与文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上签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无论内容多么广泛,都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的。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的是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他平日里喜欢占各种人的小便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 为好。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50个字。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自然界中“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化学所和 国科大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脸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

28、在,并给出了临 界冰核的尺寸。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布斯等人100多年前 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的相变“经典成核理论”认为,水结冰这类相变需要经过一个成核过 程。临界冰核具有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存在寿命小于纳秒的瞬时性以及 纳米级尺寸的微观性,使得现有的微观探测技术很难捕捉到它。这也成为数十年来的研究难 点02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 品。下面两幅剪纸图片,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简要说明。不超过100字。图片一图片: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己所不欲,勿

29、施于人。论语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酸。庄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厚以责己,薄以责人。蔡元培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抉少真正的友谊。培根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教给我们处世之道,哪怕是到了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这 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格言也不过时。学校德育论坛举办以“如何处理当今时代的人际关系”为 主题的讨论活动,请结合格言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看法。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错,文中没有内 容表明“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是“和”的基本内涵;C项,以偏概全,人区别 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多个,而选项只说了 一个。D项,或然变成了必然,原文是“

30、或许 是“ °2. C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音乐创作者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在作品中传递爱、 歌颂爱.3. B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B项说的是音乐家,不 是音乐.4. 答案: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指出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 意义;然后把它分为三个分论点,分别进行阐述。(每点2分)5. 答案:音乐能慰藉和滋养人的精神,拓展生命的温度。音乐倡导拥有感恩的心, 强调爱的传递提,倡爱人以德拓,展生命的宽度。音乐催人奋进抗争.鼓舞人不断修炼、 开拓、超越,拓展生命的深度。音乐能够让人爱惜生命、延长生命,增加生命的长度。(每 点1分,答对四点给满分)

31、6. C解析:C项,“旨在表现他灵活变通的个性”错旨,在表现田福军一心为民不, 顾个人得失。7. B解析:女孩子不是因为体弱多病,而是因为过度饥饿。8. 答案:展现了文革前后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为故事的发生交代了时代背景。体现 了田福军强烈的责任感和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情方发展做铺垫。突出表 现了田福军对农村的深厚感情以及心系百姓、工作方式灵活等形象特点。(每点2分,答出 两点即可)9. 答案:人在面临矛盾做出选择时,勇敢的人可以舍弃个人利益选择维护集体利益, 哪怕会因此承受一定的后果。“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但他毅 然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中来这,种选择

32、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对饥饿 问题,他不顾个人后果,违反上级规定开仓放粮,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 私的勇气和腕力。(每点2分)10. A解析:“道旁”是“失金钗”的地点,应该断在前而,排除BC: ”取家钗以偿 /其妇后得所遗钗/ ",“其妇”是“得所遗钗”的主语,应该断在后面,排除D项。11. C解析:东宫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再结合文本“东宫”与“妃嫔”无关。12. C解析:“也没有赴任”理解有误。13. 答案:(1)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 十年。(稍:才,刚刚;引退:辞职:(于)南山:在南山,介词结构后置。关键词各1分; 句意1

33、分。共4分)(2)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淡后,露出害怕的神情,萧淡亳不介 意。(及:等到:冠带:名词作动词,穿戴整齐:不为意:不介意。关键词各1分:句意 1分。共4分)14. 答案:学术鲁狮的学问宏博广“大。(2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夸赞其学问和文章无 人能比。(1分)所以萧淡把女儿嫁给他为妻。15. C解析:诗中“命属天公不可猜”的意思是,考中与否是上天决定的,人只管自己努 力就行了。它的意思不是让李璋认命服输。16. 答案:表层意思:男儿只担心自己功名不成,要懂得没有人天生就是将相。深层意 思:诗人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取得功名,跻身将相。这两句诗是对落第李璋的

34、劝慰、鼓励,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关爱之情。(表层意思、深层意思,作者感情,各2分)17.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3)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8. A解析:亲密无间: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 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联系上下文,谈的是“文学史、文学批评和 文学理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故选“亲密无间”。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小说课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强调不受外力影响,而不 是发展趋势,故选“自然而然”。解读:阅读解释。阐明:讲明白(道理)。根据语境,

35、应该 是对作品进行“解读”。彰显:鲜明地显示。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 出来。“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应该是显示出来,故选“彰显”。正确答案为A.19. C解析:“小说课”与“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对应,“接受对象”与“从学生听 众扩展至读者大众”对应。20. C解析:A项,直接引用。B项,着重强调。C项,特殊含义。 D项,反语讽刺。21 .答案:中国首次发现临界冰核,这一-成果与经典成核理论高度契合,捕捉临界冰核 是研究难点。(每点2分)22 .答案:我更喜欢图片一。它构图设计巧妙,将人物分成两部分.左而是温馨幸福的家 庭生活,右面已经穿.上防护服,奔赴抗疫战场,突出了角色转换得迅速,表现逆行者响应 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我更喜欢图片二。图片抓住典型细行构图,年轻女护士为参加抗疫,剪去长发,直面死 亡(骷髅)。整幅图片突出逆行者参加抗疫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抗病毒的坚定信心与无畏气魄。23 .材料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君 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为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带任务功利色彩,淡得像水- 样,于是就成为真正的朋友,取得对方的信任: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虽过于亲 密,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