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案集目 录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2、爸爸的花儿落了 53、丑小鸭 74、诗两首 95、伤仲永 116、黄河颂 137、最后一课 15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79、土地的誓言 1910、木兰诗 2111、邓稼先 2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513、音乐巨人贝多芬 27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915、孙权劝学 3116、社戏 3317、安塞腰鼓 3518、竹影 3719、观舞记 3920、口技 4121、伟大的悲剧 4322、在沙漠中心 4523、登上地球之巅 4724、真正的英雄 4925、短文两篇 5126、猫 5327、斑羚飞渡 5528
2、、华南虎 5729、马 5930、狼 6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2、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真切的描写的方法。3、体味文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所表现的主题和蕴含的思想感情。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题目解读二、基础知识园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 )油蛉( )倜傥 ( ) 臃肿( ) 菜qí( ) jiàn( )赏b( )谷 攒成( ) 收敛( ) 脑髓( )2、词语解释 确凿 轻捷人迹罕至 觅食渊博 宿儒鼎沸 高枕而卧三、朗读训练营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3、展示读
3、,读精。四、课文探究站合作学习问题组:(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4)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6)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
4、决。六、感悟创作链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反 馈 检 测 七、反馈检测题一、填空。1、鲁迅(18811936)本名_,浙江_人,伟大的_、_、 _ 。其小说代表作有_、_等。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_集朝花夕拾,集名的意思是_。课文主要通过_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二、选择。联系背景知识,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3、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A此句中“似乎”“确凿”二词语意矛盾,显然是鲁迅先生的一
5、次笔误。B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此文时,用成人的眼光看的。“确凿”是现在断定其中不含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是因为时间已隔了七、八年,对这断定又有点踌躇,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肯定,所以并不矛盾。4、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A先生所谓的方正、质朴、博学,只是传言而已,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从作者渗透全篇叙述倾向看,先生其实只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B先生是一个深受毒害的长期执行封建教育路线的下层知识分子。鲁迅对其虽有批判和讽刺,但在感情上还是饱含敬重,因为他毕竟比较和蔼,严而不厉,是比较开明的。三、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6、5、文段开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强调的重点在哪一句?这样写有何作用?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7、“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个句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覆盆子的? 8、请概括文段中“我”在百草园所做的几件趣事。 9、文段为什么要写到关于吃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的内容? 四、创新表达:10、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断?你如何评价童年鲁迅的这段私塾教育? 2、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7、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纯朴真挚的父爱。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题目解读二、基础知识园(1)注音。肿胀( ) 叮嘱( ) 恐惧( ) 骊歌( )花圃( ) 鸡毛掸子( ) 玉簪花( )(2)词语解释挪窝儿 鸡毛掸子骊歌 恐惧三、朗读训练营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3、展示读,读精。四、课文探究站(一)合作学习:(1)通读全文,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引申的含义?“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深情又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3)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4)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
8、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6)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二)分组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我们都渴望长大。读了本文以后,相信你一定对成长有了更新的认识。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衣jn( ) 懒duò( ) dn( )子 lí( )歌 叮zh( ) zhà( )栏 恐
9、jù( ) 花p( )2、填空。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短篇小说集_,作者_,_作家。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 3、根据课文,填上合适的词语,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细腻,用词的准确精妙。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_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_起鸡毛掸子_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_,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_打到_,从_打到_,外面的雨声_着我的哭声。二、课内精读:阅读“快回家去!”到“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回答问题。4、“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_5、第二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
10、,散散落落的”分别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用意各是什么?_6、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谈谈你的理解。_7、“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透露出怎样的信息?_8、“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与上文哪几句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三、创新表达: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世上还有爸爸好”,演奏出一曲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吧。 3、丑小鸭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2、理解这
11、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题目解读二、基础知识园(1)注音。讪( )笑 吐绶( )鸡 灯芯( )草 铰( )链 迸( )出 沼泽地( ) 嫉( )妒 木屐( ) 飕飕( ) (2)词语解释丑陋 沮丧 来势汹汹 讪笑静寂 弥漫三、朗读训练营 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3、展示读,读精。四、课文探究站(一)合作学习:1、用一句话概述童话的内容2、在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3、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4、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12、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关键句子:5、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丑小鸭“丑”呢?你认为他丑吗?6、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二)分组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屐(j) 嫉妒(jì) 来势汹汹(xing)B讪笑(shàn) 涨价(zhàng) 骇人听闻(h
13、24;i)C沮丧(j) 旋风(xuán) 兴高采烈(xìng)D挨啄(zhuó) 篱笆(lí) 言简意赅(gi)2、画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猎人都埋付在这沼泽地的周围。 ( )这只可怜的小鸭的却没有舒服的时候。 ( )狂风在小鸭身边乎号得非常历害。 ( )但是当他在昌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虑。 ( )3、填空。丑小鸭选自_,作者 ,_(国家)童话作家。 4、下列各项关于“丑小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它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经过种种挫折和打击后,它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14、丑小鸭形象是作者虚构的,没有融入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二、课内精读:阅读“我要飞向他们”到“会有这么幸福!”回答问题。5、选文描写丑小鸭时,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方法,试找出相应的句子。 6、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是什么意思?_ “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和哪句成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好月圆、柳暗花明、羞花闭月、花香袭人对“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7、丑小鸭经历了哪些磨难?最后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创新表达:8、“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你能举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例子吗? 4、诗两首学案学习目标1
15、、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文学常识:象征二、基础知识园(1)注音和书写。瞬息(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2)词语解释忧郁: 茸茸:涉足: 伫立:三、朗读训练营 (1)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2)当堂背诵。(3)朗诵展示。四、课文探究站(一)合作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
16、义?未选择的路(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二)分组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出色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也可自己创作。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瞬息()伫立()
17、萋萋()诱人()忧郁()二、填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是 国诗人,史称“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等。2、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国诗人。三、简答。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话的含义? 2、未选择的路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3、你最喜欢这两首诗中的哪一首诗?为什么? 四、课内精读: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答问题。 1、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加粗的词语。(1)瞬息:_(2)怀恋:_2、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3、“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而是指 。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
18、告劝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我们要相信 。 5、“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 五、创新表达: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出色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也可自己创作。 5、伤仲永学案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题目解读二、基础知识园(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日扳_仲永环谒_于邑人
19、不能称_前时之闻 泯_然众人矣(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世隶耕_ 未尝识书具_ 借旁近与之_稍稍宾客其父_ 余闻之也久_ 从先人还家_卒之为众人_ 今夫不受之天_ 父异焉_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 ;_ 称前世之闻_三、朗读训练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节奏。)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四、课文探究站(一)合作学习:(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祥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二)
20、分组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加点的词。世隶耕( ) 称前时之闻( )稍稍宾客其父( )父异焉( ) 父利其然也( ) 日扳仲永( )2、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 家、 家、 家。 之一。题目中的"伤"意即 。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基调。3、默写填空。(
21、1)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 。(2)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3)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 。(4)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A、 ;B、 ;C、 。二、课内精读:(2009襄樊)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6、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课文内
22、容理解填空。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8、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三、创新表达:9、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6、黄河颂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光未然2、文学常识:黄河大合唱二、基础知识园(1)注音和书写。(1)注音和书写。气魄( ) 山巅( )
23、澎湃( ) 狂澜( )屏障( ) 劈开( ) 宛转( ) 哺育( )(2)词语解释滋长 哺育 摇篮 宛转九曲连环三、朗读训练营 (1)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诗歌。(2)当堂背诵。(3)朗诵展示。四、课文探究站(一)合作学习:(1)从标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从朗颂词可以看出作者将从哪些方面歌颂黄河?把歌词分成两部分,怎么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3)“望黄河滚滚”中“望”统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实写?哪些内容是想象?写出发黄河的什么特点?“望”能换成“看”吗?为什么?(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5)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屏障”?“铁的臂膀
24、”是指什么?(6)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二)分组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词语填空。不屈不_ 惊涛_浪 一_千里 浊流_转九曲连_ 万丈_澜 文明_国 奔腾不_2、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1)我站在高山之巅,_,奔向东南。惊涛澎湃,_。(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多少英雄的故事,_!(3)你一泻万丈,_,_伸出千万条的臂膀。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啊!黄
25、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二、课内精读:阅读黄河颂回答问题。 1、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 2、“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5、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层意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7、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创新表达:“黄河”这一概念已深深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古往
26、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在民间流传的俗语中也有许多与黄河有关,请写出几条。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看谁积累得多。 7、最后一课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要素,重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理解一些词语及句子的含义,赏析精彩语段。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预习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时代背景二、基础知识园(1)书写和注音宛转( ) 膝头( ) 懊悔( ) 挟( )哽咽(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2)词语解释哽 惩罚祈祷 诧异宛转三、朗读训练
27、营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3、展示读,读精。四、课文探究站合作学习问题组:(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3)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5)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
28、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叟(ho su) 诧异(chà) 哽住(gng)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C惩罚(chng) 板凳(dèng) 捂(w)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2、选词填空。(1)“想起这些,我多么_(痛心、懊悔、悔恨)!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2)个个都那么_(留心、细心、专心),教室里那么_(安静、肃静、寂静)!(3)这套衣服,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庄严、严肃、肃穆)
29、的气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三、课内精读:阅读“忽然教堂的钟”到“你们走吧。”回答下列问题。4、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5、“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我
30、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8、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2)“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创新表达:9、根据课文结尾,假设你是小弗朗士,展开合理想象,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字。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预习
31、展示改错空间一、文学常识库1、作者简介2、时代背景二、基础知识园(1)书写和注音逼狭( ) 险峻( ) 崎岖( )阻抑( ) 平坦( ) 愈能( )(2)解释词语逼狭 崎岖阻抑 雄健险峻三、朗读训练营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3、展示读,读精。四、课文探究站合作学习问题组:(1)题目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如何理解?怎么读?(2)“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5)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6)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用比喻来
32、说理的?五、质疑问难厅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六、感悟创作链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反 馈 检 测七、反馈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逼狭( ) 险峻( ) 崎岖( ) 阻抑( )一( )千里(xiè) ( )山叠岭(cóng)绝壁断( )(yá) ( )流滚滚(zhuó)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应该_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_,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_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_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A献出 歌曲 艰难
33、 建设 B拿出 歌曲 崎岖 建设C拿出 曲调 崎岖 建造 D献出 曲调 艰难 建造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B本文是用散文形式写的一篇民族精神颂。C文章通篇使用比喻,说理与抒情相结合,气魄豪壮,意味隽永。D本文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目的是号召国民抓住民族逢新的转机,去开创国家历史的新纪元。三、课内精读:阅读“历史的道路”到“冒险的美趣” 回答下列问题。4、“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5、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6、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7、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8、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四、创新表达:9、“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姆合同协议书
- 班组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安全员c证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标准协议书栈
- 2025年精神科护理技能执行能力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学科全身麻醉并发症紧急处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脑梗护理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的危重病例处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并购税务筹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眼底病晶状体混浊的手术方式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劳动砺心智 实践促成长-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 我长大了课件
- 铁路建设工程的关键控制措施
- 血透病人高血压护理查房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新)
- 《企业能效对标管理》课件
- 2024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 CSPEN(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
- 胃癌手术全胃切除护理查房
- 2024年废旧船舶拆解合同范本
- 2024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