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凌晨四点,牵牛花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七点,_。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和_有着密切的关系。3.蜜蜂一文中,“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是因为_。 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小蟋蟀_和_之间的故事,_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2.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_。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捉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会小声地吟诵:“_。”4._,无理寸步难行。5.赠刘景文是诗人_写给好

2、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描绘出秋末冬初萧瑟的景象;后两句议论,告诉我们_。6.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有望天门山中长江的_;有_中美若西施的西湖;那么_,那么_的西沙群岛。三、 古诗练习。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水面平静的诗句是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湖面比作_。2宋代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应乐观向上,不应意志消沉的诗句是_,_。3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有很多。当我游览三峡,看到两岸青山扑面而来,我不禁想起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_,_。当我坐在顺水疾驰的小舟上,两岸的景色一晃而过,我又不禁想起李自早发

3、白帝城中的诗句:_,_。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还写道:_,疑是银河落九天。4杭州西湖闻名天下,许许多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流连忘返。宋代诗人_也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以绝色美人喻西湖:_,_。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也赞美过美丽的西湖:_,_。四、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1.“小燕子带了它的_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_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_,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这里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特点是_。2.花钟一文中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鲜花开放时的状态:牵牛花_,蔷薇_,睡莲_,万寿菊_,烟草花_,月光花_,昙花_。 3.“_,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出自_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4、。描写春天的诗句我还知道:_,_。4.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从狮口逃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五、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_,而_。”我知道“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是_。2陶罐和铁罐让我明白了_。读了鹿角和鹿腿,我懂得了_。六、 课文回顾与积累。1夜书所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题目的意思是_。2望天门山中写出山势之雄险、水势之汹涌的诗句是:“_,_”。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扇哪扇哪,_。(选自秋天的雨)4牧童骑黄牛,_。意欲捕鸣蝉,_。所见中表现儿童性格机警的诗句:_,_。5按照司马光原文内容填写群儿戏于_,一儿_瓮

5、,足_没水中。_皆弃去,光_石击破之,水迸,儿得活。七、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名言“仁者爱人,_”中,我感受到爱是尊重;从“_,暖于布帛;_,深于矛戟”中,我感受到爱是礼貌待人。从_砸缸救人的故事中,我感受到爱是帮助他人。2掌声一课中,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掌声,让她从一个_、_的孩子变成了_、_的孩子。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_、互相鼓励,既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_。3灰雀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和对男孩的_、_以及男孩_的品格。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_小学,这所小学有不同_,不同_的学生。2.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_,作者是印度

6、的_,他曾于1913年获得_奖。3.不懂就要问一文讲述了_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赞扬了他_的精神。九、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在白天开花,就_。深夜_,开花也_。所以它在晚上_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2.大自然真神奇啊!花钟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不同的植物_。蜜蜂选自法国昆虫学家_的_,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蜜峰有_的能力,无论_,它总是_。十、 按课本内容填空。1.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橙红色是给_的,橘子、柿子_,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花的学校的作者是_(国家)的_(人名),文章运用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这篇课文我最喜

7、欢的一句是:_。3.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_的事。十一、 课文在线。 1.“因_耒而_,冀复得兔。”选自_,这是一则_,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_。我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_、_。 2.陶罐和铁罐一文,刻画了一个_、_的铁罐,_、_的陶罐,最后铁罐_,而陶罐还是那样_、_、_,告诉我们:_。 3.鹿_差点儿送了它的命,可_却让它狮口逃生。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句话写出了溪水_、_的特点。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水葫芦”在文中形容_。3“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

8、样。”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句中“一个个斗笠”指的是_。4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描写儿童_、_、_三个场景中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孩子们_。十三、 日积月累我最棒。1_,山寺桃花始盛开。2眼见为实,_。_,近墨者黑。3见善则迁,_。过而不改,_。4春潮带雨晚来急,_。十四、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1.我能默写山行这首诗: 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国家)的作家_。文中有一句话: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句中“美丽的东西”是指_、_、 _、_。 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讲述了老屋先后帮助_、_、_的故事,可以体会到老屋_的美好品质。十五、 把下

9、列诗句补充完整。1竹外桃花三两枝,_。2_,明月何时照我还。3碧玉妆成一树高,_。4_,忙趁东风放纸鸢。十六、 课文回顾1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名言警句,“见善则迁,_”是说要向好的学习,有了错误就要改正;论语中的“_,是谓过矣”告诉我们有了过错不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大诗人苏轼也说“改过不吝,_”;左传中也告诉我“_?_,_”。2本学期我认识了_的宋庆龄、_的裁缝、_的顾客、喜欢研究昆虫的法国昆虫学家_、_的铁罐、_的陶罐。3这学期,我们还学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有寓言故事_,民间故事_和_等。十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燕子的_,夏日荷花的_,还知道_、_、_、

10、_等昆虫的秘密。2.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3.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_,_在水里_烂成浆;再把浆_出来_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答案1、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 蜜蜂被“我”带到了四公里以外的陌生环境中,还遇到了狂风2、青头 红头 误入 翠鸟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有理走遍天下 苏轼 荷尽、菊残 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波浪汹涌的气势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 富饶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庭湖面的波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

11、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 铜镜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4、剪刀似 斜飞 已由这里的稻田上 敏捷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绽开了笑脸 从梦中醒来 欣然怒放 在暮色中苏醒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含笑一现 竹外桃花三两枝 宋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价值不能用外表来衡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以外表来衡量价值5、触株 折颈而死 兔不可复得 身为宋国笑 于是放下耕田的农具而去树桩旁等候 每个人都有长处

12、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不能因为事物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不能只看重美丽的外表,更要讲究实用6、写 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庭 登 跌 众 持7、有礼者敬人 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司马光 自卑 忧郁 乐观 开朗 互相关心 关心和鼓励 尊重 爱护 知错就改、诚实8、边疆 民族 穿戴 新月集 泰戈尔 诺贝尔文学 孙中山 认真读书勤学好问9、温度 湿度 有被灼伤的危险 气温过低 不适宜 九点左右 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 法布尔 昆虫记 辨认方向 飞到哪里 可以回到原处10、金黄色 金色的海洋 果树 你挤我碰 印度 泰戈尔 拟人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孙中山 提问11、释其 守株 守株待兔 寓言故事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傲慢 自大 谦虚 友好 无影无踪 光洁 朴素 美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美丽的角 难看的腿12、绿 静 水性好的孩子 比喻 戴斗笠的孩子 溪边垂钓 江上戏水 林中采菇 童年生活的快乐13、人间四月芳菲尽 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 有过则改 是谓过矣 野渡无人舟自横14、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 丹麦 安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