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场座位号。2答第I卷时,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 共128分)本卷共32题,每题4分,共1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2、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P甲为人民币汇率 Q乙为商品进口量P甲为个别劳动时间 Q乙为商品价值总量P甲为某种商品价格 Q乙为替代品需求量P甲为恩格尔系数 Q乙为居民生活水平 图1A B C D22011年9月1日起我国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起征点由2000元调整为3500元,部分税率的变动情况见表1。假定甲2011年每月工资为5500元,个税调整前后,其每月应缴纳的个税数额变化为 这个变化凸显个税的作用是 表1 个人所得税部分税率变动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含税级距变动税率变动10一500元调整为01500元5%调整
3、为3%215002000元调整为15004500元10%不变320005000元调整为45009000元15%调整为20% A少缴305元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B多缴305元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少缴325元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多缴325元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周年。回答34题。3从1991年至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357亿美元增长至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76%;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从437亿美元增长到10574亿美元,年均增长183%;中国关税总水平从425%降至9
4、8%。这表明 A世界经济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B降低关税就能促进世界自由贸易 C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成效显著 D经济全球化实质已发生根本改变4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每年都要出席APEC会议、G20峰会、中国一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等,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这是因为 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A B C D5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安徽省委部署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做到“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
5、惠民生”。能够反映该项活动主题的有 科学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府负责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职能 依法执政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 A B C D6自党和政府部署对口援藏工作以来,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可见,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利于 A建立新型民族关系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管理民族内部事务 D实现民族共同繁荣7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警戒自己的一种铭文。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警。譬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以“为中华之崛起而
6、读书”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这说明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 B C D8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歌,清乾隆年间,传入安徽怀宁等地,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安庆方言演唱和念白,形成一个新的剧种c其后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逐渐发展成为安徽主要地方戏曲乃至全国知名剧种。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瑰宝,民族骄傲 A B C D9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
7、“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一一 B一一C一一 D一一10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B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图2 C把握辩证否定实质,不要简单肯定或否定一切 D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符合个人实际价值选择11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意识具有把观念性存在直接变为现实性存在的能动作用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8、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任何成功实践都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A B C D12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13图3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
9、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 B C D 图314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 B清代的服务行业发展迅速 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15图4为安徽近代不同时期革命或战争形势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图4 A B C D16教育承载着为国
10、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7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
11、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18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19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2008年)对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苏维埃社会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乃是独
12、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 改变了过去“(这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独裁、专制体制”的表述。新解释回答了俄罗斯社会关于 A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准问题B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渊源问题 C斯大林体制的功过是非问题D斯大林体制的性质争论问题20图5漫画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该漫画所包含的正确信息是A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 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 C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 D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 图521表2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
13、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表2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1950年代284579339156391960年代295744431055356 A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B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 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222011年11月30日,英国200万公共部门员工涌上街头,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抗议政府削减养老金的改革计划。促使英国政府提出这一改革计划的主要原因是A高福利使员工过惯了舒适安逸和不思进取的生活 B“福利国家”的公共开支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C贫富差距的缩小使社会不再需
14、要一张“安全网” D受当今世界各国削减公共福利开支趋势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省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城市规划得以完善。据此回答2324题。23快速准确统计各地近些年城市用地变化,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RS BGPS CGIS DRS、GPS24部分城市规划中,在郊外建立了政务新区。建立政务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 B增加土地供应量,缓解高企房价的压力 C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D分散中心城区职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
15、加了7400万人。其中各年龄段百分比构成变化如表3所示。据此回答2526题。表3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单位:%)年龄段构成(%)014岁1559岁60岁以上第五次228966781033第六次16607014132625上述资料表明 A近10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57% B014岁人口数量最少,但数量变化最大 C1559岁人口数量最多,但数量变化最少 D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小于014岁变化26符合我国近期国情的是 A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肯定在减少 B劳动力价格因劳动力增加而下降 C老年人口比重低,赡养老人压力小 D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用风能密度来表示。图6是我国陆
16、上风能密度分布图,据此回答2728题。27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多于平原 B高原多于山地 C东北多于西南 D南方多于北方28图6中甲地风能密度大于乙地,其原因是 A甲地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 B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 C乙地面对的海域开阔风力强大 D乙地受山脉阻挡作用风力较小 图6 图7阴影区域是我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此回答2930题。29关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以近域扩散方式将产业转移到合肥、芜湖B临江的芜湖城市等级高于合肥,承接能力更强C皖江城市带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高耗能企业转入D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促进了
17、区域城市发展30从产品生命周期及其生产环节来看,下列产业最可能由长三角地区转移到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或环节是 A处于研发初期产业 B处于成熟期产业 C处于产品设计环节 D处于产品销售环节 2011年11月28日一12月9日,第17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读图8,完3132题。31与其它月份相比,在此次会议开幕后的两个月中, 下列变化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a地河水补给地下水较多 Bb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减小 Cc海域此季节风高浪急 Dd海域的洋流自南向北流 图832图9的日照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日照从会议开幕(甲)到闭幕(乙)期间变化的是 A B 图9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17
18、2分)本卷共6题,共172分。33(30分)读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景观、地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图12 湄公河流域地形图 材料一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却面临冰川退缩、湿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严急剧萎缩,种质资源库枯竭的危险。 材料二 据新华社电,2011年11月澜沧江船东协会秘书长方友国称:中国将联合老挝、缅甸、泰国、为澜沧江一湄公河上航运船只进行护航,以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进一步交往,促进地区和
19、平与发展。根据图11和材料一(1)简要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8分)根据图12和材料二(2)分析我国可以与该流域内其他国家在那些地理领域进行多方面合作。(10分)(3)说出该河流对流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2分)34(30分)图13为我国某区域图和该区域石漠化景观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3 材料一 该区域A县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漫山遍野的石旮旯(ga1a,表示“狭窄偏僻的地方”或“角落”),土地破碎到数百块石旮旯才能拼凑成一亩地。山连着山都是干沟,坡连着坡都是陡坡。据科学家研究,该区域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左右的时间。 材料二 A县人口密度约150人平方千米
20、,由于土壤贫薄,又缺少水分,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但产量很低,遇到旱灾甚至颗粒无收,家家户户经常缺粮,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解决温饱,有的地方耕地已开垦到山顶。 材料三表4 A县的气候资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516611016119622223923620616311874降水量(mm)20520132887616462252177012681001975477181(1)结合材料,简述该区域石漠化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10分)(2)该区域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结合材料分析其自然与社会经 济原因,并为A县
21、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3)从材料二中可知,A县经常遭遇旱灾威胁,分析其原因。(6分)35(28分)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有关民生问题的探索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就在“打破社会上不平等之阶级”。“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犹如车之两轮
22、。如果说,平均地权侧重于实现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那么,节制资本则着眼于防止私人资本垄断国计民生,并通过发达国家资本和利用外国资本,加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步伐。 一一摘编自李华兴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剖析材料二 1953年,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城镇人口增加,加上灾民,全国吃商品粮的人口将近两亿。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棉油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超过了粮棉油的增长速度。7、8、9三个月,国家虽收购了98亿斤粮食,却销售了124亿斤,入不敷出。而市场上人们仍在排队购粮,人心浮动。这一局面如不改变,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进行,且有动摇国本之虞。 摘自靳德
23、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 邓小平民生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渗透在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中。概括地说,邓小平民生观就是立足基本国情,顺应人民愿望,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入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摘自苏献启试论邓小平民生观(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生主义实施的目的、基础、途径分别是什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0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背景、措施和结果的差异。(12分)(3)综合上述问题,清说出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6分)36
24、(28分)近代以来的尔西方社会在相互对视中逐渐加深了对各自文化(文明)的理解,这一过程也加速了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一一摘编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 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
25、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但在这些称谓里,外来之物仍然是具体之物。而“欧风美雨”则并不一一而指言其物。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化雨。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
26、旺盛的生命力。 一一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一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理由。导致他们产生认以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风美雨”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0分)(3)请提炼出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你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吗?为什么?(8分)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非改革试点省
27、份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现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话题一 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我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业态,催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转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我省是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并用辩证唯物沦知识,请你为我省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6分)话题二 文化事业异彩纷呈五年来,我省有253部文艺作品获各类全国性大奖,“江淮情”大型慰问演出以及“中国农民
28、歌会”成为富有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市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农村基层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免费开放,我省在“中国好人榜”的上榜人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入选全国道德模范人数跃居全国榜首。(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指出我省繁荣文化事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38(28分)迈进“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发展新起点,某省敲响全面转型的奋进鼓点,兴省富民的和谐蓝图正徐徐展开。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加快转型,兴省富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表5 某省三次产业GDP、产值及其所占GDP比重(%)变动状况表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GDP
29、(亿元)1409658030302122634预计24000第一产业647459%2462374%7322241%1729141%9%第二产501356%2515382%12966427%63911521%53%第三产业261185%1604244%10011332%41433338%38%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1)请解读表5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其经济学依据。(8分)描述和阐释事物改革开放以来,该省不断开拓创新,始终以产业政策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请运用发展观的知识
30、,说明该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所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论证和探究问题为实现“兴省富民”目标,该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民生为重、富民为本,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投入更多财力,加强社会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3)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一个公民,你认为应如如何理好与政府的关系?(12分)2012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政治部分1B 【解析】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变动关系为正向运动。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商品进口量增加,反之减少。二者呈正向运动;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
31、商品数量减少,价值总量减少,反之增加。二者呈反向运动;某种商品价格提高,自身需求量减少,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二者呈正向运动;恩格尔系数提高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反之提高。二者呈反向运动。故选B。2A 【解析】调整前甲应缴纳的个税数额是:5500-2000=3500元,500×5%+1500×10%+1500×15%=400元;调整后甲应缴纳的个税数额是:5500-3500=2000元,1500×3%+500×10%=95元;95-400=-305元,凸显了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功能,故选A。3C 【解析】A不体现;B、D说法错误。故选C。
32、4D 【解析】说法错误。故选D。5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党的活动,不体现;大走访的内容体现的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不体现。故选A。6D 【解析】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建立,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利于巩固新型民族关系,A说法错误;B不体现;C表述错误。故选D。7C 【解析】不体现;说法错误。故选C。8B 【解析】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及其区域性特征。故选B。9C 【解析】“元气一元论”体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体现客观唯心主义;“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体现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选C。10B 【解析】读懂漫画的寓意是解题的关
33、键。该漫画的寓意是,人生面对金钱、房产等诱惑,选择放弃是正确的;面对赡养老人等法定义务,放弃选择是错误的。因此,人生选择什么与放弃什么的正确与否,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A、C不合题意,D观点错误。故选B。11D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规律,说法错误。故选D。37(28分)(1)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重视人
34、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每点2分,共8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文化产业要立足省情。(3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创新意识。(2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3分)(2)有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弘扬主旋律;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
35、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每点4分,共1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观点,可酌情给分。)38(28分)(1)改革开放以来,该省经济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特点,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优化,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该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差距较大。(6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开拓创新,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2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该省始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明显成效。(3分)事物
36、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该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3)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实施规划而开展的工作。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监督政府的行为,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落实规划措施。在参与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增强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每点3分,共12分)历史部分12A 【解析】A道出了“百家争鸣”出现的一大原因,即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重视招揽人才,说法正确;魏晋时期士人做官主要凭门第,凭读书做官并非唯一途径,且读书与做官的紧密结合主要存在于科举考试之后,B错误;从“达则兼济天
37、下”可以看出士人并非只关注自我修养,他们也具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思想不是封闭保守的,C错误;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不迷恋官场,D错误。13B 【解析】民俗作为绘画题材在北宋就很盛行,该图为南宋时期作品,说法错误,应排除;从货郎“走街串巷”可以看出宋代商业环境比较宽松,正确;货郎受到百姓喜爱可以从图片和文字描述中看出, 正确;图中儿童簇拥哺乳妇女的情景可以反映出理学敦和睦、明教化的家庭人伦观,正确。14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牙行是服务于商业交易的一种行业,B符合题意;A、C、D、明显违背清朝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法错误。15C 【解析】图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鄂豫皖革命根
38、据地示意图;图为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图为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示意图;图为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形势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正确排序。16A 【解析】A体现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需要,符合题意;B是文革期间的教育思想,C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思想,D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教育思想,均不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要求。17D 【解析】A项表述与题干所举现象意思相反,不合题意;题干只是列举了地理环境没有在雅典之外的两个城邦造成民主政体,但并不能否认雅典民主政体的形成是受到地理环境影响的,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地理环境之外的其他因素是否与雅典民主政治之间存在联
39、系,C项属于对历史证据的过度推论,所以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但并不排除有一定的影响,D项正确。18C 【解析】根据材料,弗兰克本人的观点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而A、B是从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来说的,不合题意;D是从人类相互的影响来说的,不合题意。19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等描述可知,材料是对苏联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性质的不同界定,回答了关于斯大林模式性质的争论问题,D正确。20C 【解析】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军事设施说明其在美苏对抗中暂时处于劣势。“我比你更觉得疼”反映了苏联撤军
40、是实力不济的无奈之举。21A 【解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且总体增长率较高,联系时间可以判断资本主义战后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A正确;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是在70年代,B明显错误;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在这一阶段可以说逐渐形成,不能说强化,C错误;欧盟成立于1993年,D错误。22B 【解析】养老金属于福利国家制度的内容,英国政府削减养老金主要是因为过度的福利开支使财政不堪重负,B符合题意;民众的抗议是为了争取他们认为应得的权利,不能说明他们不思进取,A错误;削减养老金不能表明政府放弃了福利制度这张“安全网”,C错误;“当今世界各国削减公
41、共福利开支”的表述不符合实情,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D错误。35(28分)(1)目的:抑制贫富分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阶级平等。(2分)基础:大力发展实业(或资本主义工商业)。(2分)途径: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通过节制资本防止私人资本垄断国计民生。(4分)根本原因: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分)(2)材料二:背景:国家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或答“一五”计划时期),粮棉油供应严重短缺(或答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2分)措施:一方面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力发展生产;一方面对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计划供应,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答
42、出任一点即可得2分)结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顺利进行。(2分) 材料三: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分)措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提高粮食产量;实施“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解决人民的吃、住等问题。(答出任一点即可得2分,)结果: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小康水平,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2分,意思相近即可)(3)启示:民生问题关系到百姓疾苦和社会的和谐安定;民生问题的解决要以民族独立、经济发展为前提;民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制度的保障。(6分,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36(2
43、8分)(1)态度一:尊崇中国文化。理由是认为中国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4分)态度二:批判中国文化。理由是认为中国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4分)分歧原因:他们缺乏对中国儒学客观全面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借用儒家文化为各自的政治主张服务。(2分)(2)内涵:“欧风美雨”指对中国近代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的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内容。(2分)论证:一方面,“欧风美雨”借助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侵略手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4分)另一方面,“欧风美雨”的传入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近代化探索,促进了近代的思想解放和
44、社会生活的变迁。(4分)(3)观点: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冲突;文明的长久发展需要融合、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4分)一种意见:同意,因为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交往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 另一种意见:不同意,因为文明一旦失去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就将被其他文明所同化或消亡。(4分。只要回答一种意见,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地理部分23C 【解析】统计信息,一般使用GIS比较迅速。24D 【解析】政务新区建立,主要是分散中心城区职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25D 【解析】根据题干及表格信息,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增加了57%,而不是年均增长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15-59岁,最少的是60岁以上;变化量最多的是15-59岁,最少的是60岁以上。26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虽然0-14岁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是劳动人口数量在增加,随着就业培训等教育活动开展,受教育的人口数量不一定会减少,甚至增加。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在上涨;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虽然最低,但是已达到人口老年化标准,而我国面临未富先老局面,赡养老人的压力很大。27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结论。28B 【解析】太阳辐射与风能多少关系不大;甲地受台湾海峡峡谷效应,风速强劲,风能密度大。29D 【解析】上海转移到合肥、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从业合同协议书
- 项目烂尾承接协议书
- 项目分包框架协议书
- 赴港定居夫妻协议书
- 公租房委托分配协议书
- 护理氧气吸入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
- 音箱设备购买协议书
- 车位收据丢失协议书
- 上海比亚迪购车协议书
- 酒店定制窗帘协议书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 2025年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计划
- 伊犁将军府课件
- 中医护理不良事件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城市公园配套设施设计导则》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A试题
-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课件
- 卡西欧手表5213(PRG-550)中文说明书
- 老妈是个菜贩子(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