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泊头一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选择题按题号对应的位置准确填涂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
2、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
3、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
4、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材料二: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
5、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
6、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材料三: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的物
7、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
8、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1. 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B. 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不可持续。C. 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
9、等作用。D. 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使用。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B.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C.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D. 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3. 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A. “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B. 材料二说传统垃圾大多
10、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C. 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D. 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5.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答案】1. C 2. C 3. B 4. 首段先举出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批判工业文明,接着列出学者的错误观点进行驳论。“但是”一转,做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首段,先提出垃圾问题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然后从“质
11、”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最后提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不回避问题,论证有力。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例如,用传统垃圾与现代垃圾的形成与消解不同作对比,批判学者论断的荒谬;末段列举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和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的例子,说明“零废弃”理念与创新。 5.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
12、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错误,发展模式应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B项,“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错误,原文内容为:“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D项,“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错误,原文为“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
13、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C项,“对各种文明的回归”无中生有,原文为“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
14、境。A项,“城市之道”不是论点,而是引起论点的话题。C项,概括不全面,缺少了“生态理念”这一重要“道理论证”因素。D项,“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错误,原文写的是“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议论文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材料四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论证特点分析一般从三个角度答题:论证思路:提分解式:提出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论证的结构模式: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也有可
15、能是两种结构相结合,称作综合式。论证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如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但是”“因此”等分析,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驳论,“但是”一转,做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分析,提出问题。结合“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分析,然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结合“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
16、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等,提出解决办法。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结合“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分析,运用举例论证。结合“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分
17、析,运用对比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
18、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等分析概括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留一饼赵登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牛是个卖饼的。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幌子的左边,有一棵大桂花树,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清,总之没五个汉子是别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树底下,摆着张椅子,老牛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吹着风。老牛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执。就拿这卖饼来说,十多年了,每天只做2
19、00个,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饱,怨气满街。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说一句:“不卖了。”关于老牛为啥留一饼,有人说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饼揉碎在明天的面团里,还有人说那是老牛留给自己吃的。“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老牛刚开始卖饼时,生意并不好,店铺在街末,铺前又有大树挡着。可是老牛仍然坚持每天做200个饼,卖不完的亲自送给街上的乞丐。和平街的张老爷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连当官的都敬他三分。这一天张老爷过生日,许多卖吃的、卖喝的店铺,纷纷关了门,给张老爷贺寿去了。老牛不去
20、,“管他张老爷还是赵老爷,他过他的寿,我卖我的饼。”别的铺子关了门,那些卖力气的汉子找不着填饱肚子的地,只得远走几步到老牛的铺子里。没一会儿,竟然排起了长队。饼快卖完时,来了个白净男人,他从队伍后面插了过来,摸出一两银子,往老牛桌上一掷:“两个饼,快点。”老牛像是没听见,继续笑着装饼,笑着收银子。白净男人猛地一拍桌,银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头,你聋吗?”老牛没瞧白净男人一眼:“饼不多了,现在到后面排队说不定还能吃上一口。”白净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却被一个拿折扇的男人一把挡住。折扇男人堆着笑脸:“我们这就去排队。”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剩下最后一个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挂在门口的幌子,
21、“留一饼!”白净男人顿时来了气,“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净男人一眼,“好,我们明天再来。”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折扇男人走了快一个月时,有人敲锣打鼓送来一块牌匾。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就在宝庆人都听说了这事,来看康亲王亲笔题的字时,老牛铺子前的牌匾却不见了。宝庆人问他,他指指铺子里的一个角落:“在那呢!”让老牛扬名的倒不是他的饼,也不是康亲王题的字,而是宝庆城人人都在传老牛要被杀头。你想想,把亲王题的字丢
22、在犄角里,杀十次头恐怕都不够。传言像一阵风,连宝庆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可是,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老牛的头还长在脖子上,还悠闲地在桂花树底下摇着蒲扇。年到古稀的老牛,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他做到了。(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第2期)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牛性格固执的特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对此明显带着
23、一种欣赏的态度,这与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是吻合的。B. 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担心会有性命之忧。C. “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一句,表面上说的是饼的特点,实质上道出了老牛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人生追求。D. 老牛作为一个卖饼者,从中参透人生,将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为人处世很好地融为一体,也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与尊重。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而大桂花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老牛的形象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B. 买饼时,白净男人飞扬跋扈的言语行动与老牛坦然自若的冷静应对形
24、成鲜明的对比,在矛盾冲突中推动着情节发展。C. 老牛对有头有脸的张老爷、地位显赫的康亲王以及普通的买饼者一视同仁,这样写更有利于刻画其鲜明的人物形象。D. 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8. 小说中老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9. 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哪些内涵?【答案】6. B 7. D 8. 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齐声抱怨;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排队买饼,生怕第二天吃不上。 9. “留一
25、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直至生命结束。“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B项,“老牛敢将匾额扔在角落里,主要是因为通过卖饼一事,他已对康亲王的人品和气度有所了解,并不
26、担心会有性命之忧”说法错误。选项理解偏颇,老牛的做法只是其不媚权贵的率性而为,并不存在对后果的预判。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D项,“关于老牛到底为什么要留一饼,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伏笔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读性”说法错误。“伏笔手法”错,应为“留白手法”。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的能力。分析人物
27、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人物。3.从细节描写入手。本题题干是“小说中老牛饼艺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种手法来体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本题,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结合“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饱,怨气满街”分析可知,老牛的饼总是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吃不到、吃不饱的齐声抱怨;结合“折扇男人果然来了,吃了几口饼,说了几句好吃,离开了”“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分析可知,当朝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对饼赞不绝口并题赠牌匾;结合“传言像一阵风,连宝庆的小角落都吹
28、到了。宝庆人都早早地排队到老牛的店铺前买饼,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分析可知,传言老牛要被杀头,人们早早排队买饼,生怕第二天吃不上;以上都是对老牛高超的制饼手艺的侧面描写。【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本题中,对小说的题目“留一饼”内涵的理解,结合“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
29、,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装进袋子,说一句:不卖了。”“轿子里走出来一个白净男人,男人揭开红布盖头,上写留一饼三个大字。看热闹的人上前一看那题款,惊了一声:这这竟然出自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康亲王之手。”“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还在做饼。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个饼带到棺材里,他做到了”分析可知,“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直至生命结束。结合“留一饼就是留一饼,谁来了也不卖”分析可知,“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结合“待到白净男人时,刚好还剩下最后一个
30、饼,老牛把饼装好,指指挂在门口的幌子,留一饼”分析可知,“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结合“年到古稀的老牛,还是一个人在铺子里做饼。有好心的小伙子来老牛店里帮忙,有时会问起老牛做饼的诀窍,老牛总是笑笑:你看这胖胖圆圆的饼,放高处不俯视你,放低处不仰视你”分析可知,“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点睛】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是为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
31、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3.从细节描写入手。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
32、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柳仲郢,字谕蒙。长工文,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咨赏。及进士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迁侍御史。有禁卒诬里人斫父墓柏,射杀之,吏以专杀论,而中尉护免其死,右补阙蒋系争,不省。仲郢监罚,执曰:“贼不死,是乱典刑。”朝廷嘉其守。累转吏部郎中。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迁左谏议大夫。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仲郢切谏,宰相李德裕不为嫌,奏拜京兆尹。会废浮屠法,尽坏铜象为钱。仲郢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不答。中书舍人纥干臮诉甥刘诩殴其母,诩为禁军校,仲郢不待奏,即捕取之,死杖下。宣宗初,德裕罢政事,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左迁秘书监。数月
33、,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或言不类京兆时,答曰:“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乌可类乎?”擢剑南东川节度使。大吏边章简挟势肆贪,前帅不能制,仲郢因事杀之,官下肃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贬雷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盗发父墓,弃官归华原。徙华州刺史,不拜。咸通五年,为天平节度使。卒于镇。仲郢方严,尚气义,事亲甚谨。李德裕贬死,家无禄,不自振;及领盐铁,遂取其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宰相令狐綯持不可,乃移书开谕綯,綯感悟,从之。每私居内斋,束带正色,服用简素。急于摘贪吏,济单弱。每旱潦,必贷匮蠲负,里无逋家。衣冠孤女不能自归者,斥禀为婚嫁。在朝,非庆吊不至宰相第。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
34、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选自新唐书·柳仲郢传,有删改)注浃日,十日。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B. 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C. 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
35、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D. 家有书万卷/所藏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尝手钞六经/又类所钞它书凡三十篇/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尹,文中指官名,国都所在的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掌管辖区民政等事务。B. 禁军,文中指保卫京城或宫廷军队,主管宿卫工作,兼管刑狱,参与审判犯人。C. 东都,古都名。不同的朝代指的地方不一样。一般称长安为西都,称洛阳为东都。D. 衣冠,古代士以上地位的人戴冠,衣冠连称,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借指士大夫。12. 下列对原文有关
36、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仲郢恪尽职守,执法严明。柳仲郢担任侍御史,有乡里人冤死,执法官吏和中尉都袒护杀人者,柳仲郢认为不处死杀人者,会扰乱法令和刑罚。B. 柳仲郢不惧权贵,民除害。有禁军军官犯事,柳仲郢不等上奏就把他逮捕,处死了他;边章简仗势贪腐,柳仲郢借事杀了他,震慑了下级官吏。C. 柳仲郢被人赏识,受到牵连。崔元藻因事获罪,柳仲郢恳切谏言,获得李德裕赏识;李德裕被罢免了宰相,柳仲郢受到连累而被调出京城任郑州刺史。D. 柳仲郢崇尚义气,救济贫弱。李德裕曾有恩于柳仲郢,柳仲郢在李德裕家败落后提拔了李德裕家族的人;每逢旱涝灾害,柳仲郢救济穷人,安定百姓。13. 把文中画横线
37、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诏减官冗长者,仲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2)会废浮屠法,尽坏铜象为钱。仲郢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不答。14. 柳仲郢治理河南和治理京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当时皇帝下诏削减多余无用的官员,柳仲郢花了十天时间分条核查,减少了一千二百五十人,议论的人佩服他。(2)恰逢朝廷下令废除浮屠法,毁掉所有铜像来铸造钱币。柳仲郢任铸钱使,有属官请求在钱币上刻字,他不答应。 14. 第一问:治理河南从宽,治理京兆从严。第二问: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地方的治理,要以施惠休养为本。【解析】【10
3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参考句意:柳氏家中有万卷藏书,所收藏书一定有三本:最好的上品保管在库中,其次一些的是经常阅览时用的,差些的下品为幼儿学习时用的。柳仲郢曾亲手抄录六经,还分类抄录其他书籍共三十篇,取名叫柳氏自备,另外还抄录了很多道教和佛教一类的书,所有抄录的都是用精美的楷书小字,没有用行书的情况。“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此三句为对应关系,“上者”“其副”“下者”为一一对应关系,“其”前断开,排除BD。“旁录仙佛书甚众”,定语后置句,“甚众”偏正结构,不可断开,而且应该在“众”后断,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兼管刑狱,参与审
39、判犯人”错,古代禁军并没有这项职能。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执法官吏和中尉都袒护杀人者”错,执法官吏没有袒护杀人者,而是以擅自杀人论处杀人者。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时诏减官冗长者”,定语后置句;冗长,多余无用;简,核查;浃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浹日”;条,量词活用作动词,分条列举;厌伏,倾倒伏地。(2)会,恰逢;尽,副词活用作动词,全部毁掉;“吏请以字识钱者”,定语后置句;识,标记,意译为“刻”。【14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第一问:从“数月,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
40、中,可见治理河南从宽,从“中书舍人纥干臮诉甥刘诩殴其母,诩为禁军校,仲郢不待奏,即捕取之,死杖下”中,可见治理京兆从严。第二问:准确理解文中“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乌可类乎”的内容是回答此题的关键,大意是“对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府县的治理,要以施惠休养为本。怎能一样呢?”可见答案为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地方的治理,要以施惠休养为本。参考译文:柳仲郢,字谕蒙。擅长写文章,撰著有尚书二十四司箴,受到韩愈的赞扬。考中进士科,任校书郎。牛僧孺征用他到武昌幕府任职,升任侍御史。有禁军士卒诬告乡里有人砍掉了他父亲坟墓上的柏树,用箭射死了那个人,执法官吏以擅自
41、杀人论处那个禁军士卒,而禁军中尉出面要求减免禁军士卒的死罪,右补阙蒋系上奏争论,皇上没有醒悟。柳仲郢担任监罚之职,坚持上奏说:“不处死这样的罪犯,就是扰乱法令和刑罚。”朝廷称赞柳仲郢守法。柳仲郢多次转任为吏部郎中。当时皇帝下诏削减多余无用的官员,柳仲郢花了十天时间分条核查,减少了一千二百五十人,议论的人佩服他。升任左谏议大夫。御史崔元藻因查办吴湘案而获罪,柳仲郢极力谏诤,宰相李德裕没有因此事而怨恨他,反而上表奏请拜授他任京兆尹。恰逢朝廷下令废除浮屠法,毁掉所有铜像来铸造钱币。柳仲郢任铸钱使,有属官请求在钱币上刻字,他不答应。中书舍人纥干臮控告外甥刘诩殴打母亲,刘诩是禁小校,柳仲郢不等上奏,马上
42、将刘诩逮捕,用杖打死。宣宗初年,李德裕被免去宰相之职,柳仲郢因与李德裕亲善而获罪,出任郑州刺史。被降任为秘书监。数月后,出任河南尹,为政注重宽惠。有人说这和他任京兆尹时不一样,他回答说:“对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要以弹劾制服为先;对府县的治理,要以施惠休养为本。怎能一样呢?”升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大吏边章简仗势大肆贪暴,以前的节度使不能制服,柳仲郢借事由杀死边章简,手下的官吏也肃然起敬了。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贬任为雷州刺史。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在东都任职。恰好有盗贼挖掘他父亲的坟墓,他放弃官职返回华州。调任华州刺史,没有接受任命。咸通五年,出任天平节度使。在节镇任上去世。柳仲郢正直严肃,崇尚气节,侍奉父
43、母特别恭谨。李德裕被贬而死,家人没有俸禄,不能自救;等到他代理盐铁转运使时,便选拔李德裕兄长的儿子李从质为推官,主管苏州院的盐铁事务。宰相令狐綯坚持说这不可以,他就写信劝说开导令狐綯,令狐綯深受感动,听从了他的建议。他每每独自在家居住,也是衣帽整齐神色严肃,服饰器用简单朴素。所关注的是指斥贪官污吏,救济孤单贫弱之人。每遇旱涝灾害,一定借钱给穷得一无所有的人并减免亏欠的赋税,所以乡里没有逃亡的人家。士大夫家的孤女无能力婚嫁的,他就赠给谷物帮助置办嫁妆而婚嫁。在朝廷时,没有贺喜吊唁之事不去宰相家中。柳氏家中有万卷藏书,所收藏的书一定有三本:最好的上品保管在库中,其次一些的是经常阅览时用的,差些的下
44、品为幼儿学习时用的。柳仲郢曾亲手抄录六经,还分类抄录其他书籍共三十篇,取名叫柳氏自备,另外还抄录了很多道教和佛教一类的书,所有抄录的都是用精美的楷书小字,没有用行书的情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罗隐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注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45、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B. 颔联总结了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原因,并提出一个普遍真理,即时势造英雄。C. 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千里山河葬送之“轻”与两朝文武之“恨”形成反差。D. 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16. 简要分析诗歌末尾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答案】15. C 16. 表现手法: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将岩下流水拟人化,意思是说一切成为历史,只剩山岩下多情的流水,年年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还蕴藏着深情。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诸
46、葛亮的尊敬怀念、感叹惋惜,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千里山河葬送之轻与两朝文武之恨形成反差”错误。颈联意思是说:蜀国的千里山河葬送在昏庸的后主刘禅手中,刘禅为人民所轻视,而力主投降的蜀国大臣谯周,在蜀国亡国后受到魏国封赏,为蜀国两朝文武大臣所不齿。本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刘禅、谯周之辈与诸葛亮形成对比,衬托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精神,而非本联前后对比。故选C。【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而今只剩下
47、山岩旁多情的江水,仿佛怀念,往事不停地绕驿奔流。写岩下流水,借景抒情,将岩下流水拟人化,原本无情的流水也变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从筹笔驿附近流过,仿佛在怀念诸葛亮,水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借年年不断的岩下流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尊敬怀念之情。昏君庸臣葬送了大好河山徒留遗恨,使诸葛亮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对此事也表现了感叹惋惜之情。结合注释,与诸葛亮相比,诗人自己“十上不第”,更是英雄无路,壮志难酬,这里也表现了诗人自身抑郁不得志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_,_”二句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描写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
48、超脱的情怀。(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_,_。”(3)杜甫登岳阳楼中“_,_”两句,极力描画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意境壮阔宏丽。【答案】 (1). 山寺钟鸣昼已昏 (2). 渔梁渡头争渡喧 (3). 千岩万转路不定 (4). 迷花倚石忽已暝 (5). 吴楚东南坼 (6). 乾坤日夜浮【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渡”“暝”“坼”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49、完成下面小题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_甲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在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
50、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_乙_,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18.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B. 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C. 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51、,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D.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20.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8. D 19. 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更能体现事物特点,表达效果更好。原句句式灵活,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20. 甲:
52、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先了解常见的修辞种类,一般包括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对偶等;同时要了解这些常见修辞的特点,最后根据文本内容,对照选项一一进行分析。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原文“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没有表现“你自己”与“迎春花”的相似点,“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表达的是观赏迎春花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对感觉的描绘,不是比喻。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
53、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从表达效果看,原句中“叮咚的”“呜呜噜噜的”“得得的”“仿佛一路轻的”,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凿石声、说话、马蹄声的特点;从句式看,原句长短句结合,表情达意更加随性舒缓,符合人物恬然自适的心境;从语体角度看,原句“靠在边一点”“呜呜噜噜”“稍偏右边”,表述偏口语化,平白如话,更加亲切动人,与上下文“使你干什么”“展眼”“透
54、到脚底的”“瞧着”等处语言风格协调一致。【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甲处,联系上下文“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戴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可知此处是表达来不及舒身就入睡,可填写“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乙处,联系上下文“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此处表达离开床去开窗,可填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点睛】
55、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自助餐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宁可吃剩、不能吃亏”的心态。全社会正在倡导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改变“自助餐心态”恰逢其时。生活条件改善,但不能丢弃勤俭节约的传家宝。粮食产量虽然稳步增长,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依然不能放松,“舌尖上的浪费”依然要坚定予以杜绝。【答案】成分残缺,应在“心态”后加“在作祟”“作怪”之类的动词性
56、词语。句式杂糅,删去“深入人心”。语序不当,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句首。搭配不当,“坚定”不能与“杜绝”搭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宁可吃剩、不能吃亏”的心态”,压缩后提取主干为“很大程度上是心态”,主宾不搭配,可以在“心态”后添加“”造成的。“全社会正在倡导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压缩后主干为“全社会倡导理念深入人心”,可见句式杂糅造成的结构混乱,可以在“倡导”后加“的”。“粮食产量虽然稳步增长,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依然不能放松”,两个分句两个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第一个主语前面,改为“虽然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依然不能放松”。“舌尖
57、上的浪费依然要坚定予以杜绝”,主客颠倒,改为“依然要坚定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答案】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模块化维修合同协议
- 车队广告合同协议模板
- 逾期交房合同协议模板
- 物管合同协议书
- 进货框架协议合同协议
- 广告发布与代理合同
- 防腐施工合同协议
- 汽车干线货物运输合同
- 抖音东盟市场网红培训与输出合同
- 电力设备年检及备品备件供应综合服务合同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动物健康数据挖掘
- 水泵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客舱设备与服务》课件-3.客舱服务
- 2023学校幼儿园怀旧“六一儿童节”(时光不老追忆童年)主题游园活动策划案-47P
- Carrousel2000氧化沟系统设计说明书
- (高清版)DZT 0347-2020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药学实践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