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竞赛 【提示】1,本试题共50道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2,仔细答题,正确涂卡,力争无误。1、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
2、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2、下列对新闻(消息)体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是新闻(消息)的特性。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C新闻(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它与记叙文的记叙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D对于新闻要素,西方有五w之说,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
3、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B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D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4、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芦花荡中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B、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结尾一句“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课文中还有一些有些地方运
4、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有辛辣的讽刺意味。D、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句,其作用是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某年春节联欢晚会,因为大量植入广告,遭到了全国观众的口诛笔伐。B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是微不足道的;再小的爱乘以13亿也能汇成爱的海洋。C台风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内涝,几百名救援队员倾巢出动,迅速赶到受灾地区。D交流活动上,王教授说:“我先来抛砖引玉,欢迎其他专家也踊跃发言。”6.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 农村
5、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域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钱钟书是她的丈夫
6、,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D.余秋雨,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9、下面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触目伤怀(心,心中)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能已(停止) 猝然昏厥(出乎意料)C、情郁于中(聚集)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D、识文断字(判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10.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B.我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C.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凄容,用一路上想了
7、很久的委婉语气把恶耗通报。D.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长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钱塘江大桥。B.吴冠中是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还是美术教育家、散文家。C.叶圣陶是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D. 陈从周是古建筑园林专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和画家。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茅以升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B.叶圣陶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
8、稻草人,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C.说“屏”的作者黄传惕还著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等。D.吴冠中的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鲁迅的故乡等。1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钱塘江大桥 B桥之美吴冠中画家 风景油画 C苏州园林叶圣陶作家古代英雄的石像 D故宫博物院陈从周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说园14下列使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一句是()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B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D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15.下列说法
9、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B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C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介绍建筑群的事物说明文,它主要是按照作者游览的路线为序依次介绍。D桥之美这篇文章以画家的标准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16、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这些农谚,都被比作是大自然的语言。农谚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
10、它为物候,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下列句子不属于农谚的一项是( )A、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B、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C、香花不一定好看,能说不一定会干。D、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17、克隆(英语:Clone)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在生物学上,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下列对“克隆”的定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A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 B、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C、关于克隆的设想,中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当然是神话,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孙悟空能迅速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克隆成自己。 D、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使植物细胞培养发育成完全的个体(愈伤组织),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群,也被称为克隆;在动物的无性增殖中,典型的例子是采
12、用核移植实验方法,把分化细胞的核移植到一个事先去核的蛙卵中,让其发育并得到克隆蛙。18、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物种我们称为“生物入侵者”。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入侵者”的一项是( )A、豚草因为修建铁路公路时造成周围植被的破坏,逐步从朝鲜扩散至中国的。B、红火蚁,在二十世纪初因检防疫上的疏失而入侵了美国南方,最终
13、造成美国在农业与环境卫生上非常重要的问题与经济上的损失。C、福寿螺,起先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螺类被引入广东,最后引入北京,全国大面积养殖,但是因为味道掺杂腥味,被养殖者“放生”在国内水田、河流中,造成了一系列危害。D、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候鸟飞到我国来过冬。19、关于说明文的有关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说明对象的角度,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B、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C、打比方、作诠释、举例子、对比都是常见的说明方法。D、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20.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A、 竺可桢B、 谈家桢C、 黄天祥D、 梅涛21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22、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
15、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 孔子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2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B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C爱莲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周敦颐。D石壕吏作者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25、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
16、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26、金庸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下列作品中是其著作的的是:( )A、天龙八部 B、小李飞刀 C、京华烟云 D、萍踪侠影27、下列诗句中,出自北岛的作品的是( )A、世界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B、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
17、的墓志铭。C、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价格。D、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28、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不堪一击。虽然清王朝的覆灭是大势所趋,但却有一些学者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其中有一个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写出了人间词话,却无法接受传统文化的逝去,拖着脑后的小辫子,在颐和园投湖自杀。这个人是( )A、辜鸿铭 B、老舍 C、闻一多 D、王国维29、冯骥才的文章蓝眼中,叙述了一个被人称为为蓝眼的人的遭遇,这个人是一个( )A、古玩鉴赏家 B、眼科医生 C、唱戏的 D、眼疾患者30、余秋雨向来以其“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文章
18、中充满着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下列书中,哪一部是他的作品?A、管锥编 B、家 C、红高粱 D、山居笔记3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3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 一件两件三件四件34、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那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35、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19、( ) A.有 B.没有 36、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3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3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39、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 挞是哪篇文章?( )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4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
20、妈”的篇目是:( )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4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几匹骆驼? A二匹B三匹C四匹D五匹 42、骆驼祥子中( )的引诱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A夏太太B李太太C王太太D张太太 43、骆驼祥子中( )劝祥子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债,祥子没有接受建议。 A高妈B李太太C王太太D张太太 44、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B偷骆驼之前C进城拉洋车之后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45、骆驼祥子中的曹家的小男孩叫什么?A小方B小文C小春D小霸王 46保尔的成长中,名著 给了他很大的影响。A名人传B这里的黎明静悄悄C静静的顿河D牛虻47. 保尔的第一支武器是从哪来的?( )A. 红军悄悄地将多余的枪无偿发放给村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实践示范试题及答案
- 医疗健康与区块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医疗健康领域的透明化革新区块链技术助力
- 办公自动化与区块链在版权管理中的结合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决胜策略及试题与答案
- 消防教育与培训效果评估的标准试题及答案
- 医疗旅游行业的广告策略与市场分析
- 医患沟通技巧与商务谈判能力提升
- 2025年建造师常考知识试题及答案
- 应试经验2025中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托管班学生隐私保护协议
- 古诗渔歌子古诗阅读赏析课件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课件
- 有机合成工作总结模板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真题汇编(含答案详解)
-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品读课件
- 物业安全生产培训
- 第17课《老师 我想对您说》课件
- 人工智能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 论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制度法治化完善
- Unit 4 Space Explora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