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生富原创_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_第1页
剡生富原创_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_第2页
剡生富原创_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_第3页
剡生富原创_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_第4页
剡生富原创_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语文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尝试靖边四中 剡生富【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语文教师的关注。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写之无情”,“千篇一律”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教师们就要求学生买作文书,背作文等“应试作文”的呆板方法就应允而生,作文教学失去了实效的本色。我认为这是舍近求远,语文教科书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科学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指导。【关键词】教材资源 作文教学 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作文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写之无情,作文实践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最大的障碍之一。如何启发、

2、诱导、帮助学生去积累素材,抒发真情是新理念下,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从语文教材资源中,为孩子们开发丰富的作文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话乐说。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将语文教材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课时只进行课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学课文照样能写好作文。根据这些情况,多年来,我在努力

3、探索语文教材资源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巧妙利用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积累,学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体验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而学生作文素材来源于读书与生活。这个“读书”,实际上是学生从“语文教材资源”中获取写作的“直接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点,就是“读书”正是学生最重要的日常生活。所谓生活世界也决不是单指的生活环境,而是指有人生意义的,人生在其中的世界即语文教材中给我们营的精神世界,这样看

4、来读书与生活是和谐统一的,多读一本书真可谓多生活一年啊!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教材当成写作的“源”,当成一座作文素材库,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中“金”、“玉”良言可为我们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总之,教材是写作素材的宝库,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当为妙招。我特别注意将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如信客中:“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可用在歌颂“诚信”、“奉献”等一类作文。地下森林断想中:“大自然的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可用于要揭示“

5、时代精神”一类文章。还可以从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中唐雎、晏子、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教材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我觉得,利用语文教材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和作文教学效率。其次,学习教材中名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正如贝尔纳所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

6、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对于正行驶在知识的高速路上的学生,如果作文教学方法不科学,则可能给学生的作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对于教材中的名篇教学,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处云里雾中。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因此,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作文中

7、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会枯死,作文没有细节就会空洞无物。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因为细节。故乡中,闰土教迅哥儿捕鸟: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便罩在竹匾下了。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也是一个很妙的细节(他为了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帮他

8、脱下大衣),通过主人公一脱一穿军大衣,我们就看出了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真实内心。这些都是精彩而又有深味的细节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无不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故乡、变色龙、社戏、蒲柳人家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我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是用好动词,二是抓好动词的修饰语的运用。如社戏中“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

9、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轻松、急切、陶醉、沉静;点、磕、驾写出了双喜这帮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这里连续的动作细节描写之所以出色,关键是运用了一连串恰当的动词,以及用来修饰动词的状语。学生对动词的运用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对修饰语即状语的运用。指出这两点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单项训练,如写土地·父亲、翅膀、窗外等作文,规定其中必须要有一两个关于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镜头。这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人物细节的实际本领。这种教学

10、,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中的写作特色加以理解、归纳、整合,再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是行之有效的。那么,能否利用一些优秀作品全方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呢?譬如孟子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从论证思路上看,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紧紧地以一场战争过程的实际,进行扬抑结合的对比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又通过严密的推理,逐层深化论点,最后又使观点升华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从语言特色上看,通过寻找修辞,体会磅礴的气势,因为本文语言极寓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如“诚非不驰,

11、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还有递进式排比,排比有力。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对偶等修辞配合使用,为文章平添气势、色彩,给人美不胜收之感。综上,从本文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恢弘。无疑这篇说理散文特色,对我们今天写议论文不但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而且可利用这篇优秀作品,全面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所以,我教授一篇文章时,常常从写作的角度指出文势的高明、写作方法及技巧,启发学生从文章的结构、立意、语言、论证方法等多方面地向教材中的名篇学习。后来,学生在写作时,既有模仿,又有创新,学生们普遍感到对写作读后感的指导和启迪

12、极大,受益匪浅,甚至觉得终生管用。对于优秀的中外名著,如果我们能从文章学的角度指导学生的作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教活了,学生也学活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实践证明,学习教材中名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利用语文教材当范文,讲评作文,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常规的作文评讲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单纯地将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分类评说,似乎老师的一字之言就是“真谛”,而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就把此过程当成了教师所作的“报告”

13、,如临“意识流”。我在作文讲评时,就是把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文章当范文,与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和不足与“大师”的作品“PK”。这有个好处,就是把教材资源二次回收再利用,以此为鉴,可让学生有与大师同行之感,也可以从中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例如,在评讲土地·父亲这篇作文时,我就把马森祥的台阶拿出来,读道:“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象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把这段描写与学生作文中对父亲相似的描写相比,让学生找异同,评价优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在讲授课文时,我还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课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教材解读中结合课文讲评作文,自己学有榜样,改有目标,能不断提高学习课文和练习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把语文教材资源用于作文教学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本蕴藏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