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五教案_第1页
语文百花园五教案_第2页
语文百花园五教案_第3页
语文百花园五教案_第4页
语文百花园五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百花园五教案教材简析“语文百花园五”共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安排了“修改病句”“拓展交流”“阅读平台”三个内容。“修改病句”这次编选的句子练习是“用修改符号正确修改下面的病句”。病句的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意思重复、搭配不当、词序混乱、分类不当、前后矛盾、意思含糊等。“拓展交流”采用三人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认识和领悟,谈到了文章的叙述顺序:有游览的空间位置转换顺序,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所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的顺序“阅读平台”选编了一篇介绍藏戏的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感受优秀神秘的藏族文化。“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祖国的名胜古迹

2、、山水风景,意在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从中感受伟大祖国的人杰地灵、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习作”要求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同本单元课文中认识、了解到的瓷艺、茶文化等一样,民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话题作文,与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中华文化”紧密配合,让学生练习写一篇记叙说明性的短文,并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风味。设计理念:围绕单元学习主题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科内外的联系,重视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整合知识和能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

3、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提高阅读兴趣,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不断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逐步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始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教学目标:1.学习用修改符号正确修改病句。2.认识和领悟文章的叙述顺序的不同和重要性。3.独立阅读,感受优秀神秘的藏族文化。4.有条理地介绍一处祖国的名胜古迹、山水风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5.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练习写一篇记叙说明性的短文。教学重点:注重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喜欢阅读。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学会综合评价,

4、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学准备:收集风景名胜的资料,收集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的资料。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一、导入新课这节课,大家准备当医生,为“有毛病”的句子治疗。你能用修改符号准确修改下面的病句吗?【让学生当小医生,学生的责任心必然促使他们更仔细地去“找毛病”】二、默读句子,发现问题边读边想,初步判断句子中什么地方有毛病。然后确定病因,看看属于病句的哪种类型。三、修改病句根据不同的病因,酌情用合适的修改符号加以改正。并朗读一下,检查是否正确。四、全班交流第1个句子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应在“用编钟”之前,补充上说明“谁”的部分,如“我国编钟乐团的演奏家们”等,这样

5、明白“谁”“干什么”,使句子完整。第2个句子的毛病是用词不当,应把“发现”改为“发明”“发现”是对已有的东西而言。第3个句子的毛病是意思重复,应划去“以前的”或“往”。第4个句子的毛病是搭配不当,应划去“的作者”或“写的”。第5个句子的毛病是词序有误,应把“通过”与“讨论”对调。第6个句子的毛病是分类不当,前后搭配不严,可在“书”后加上“报”,因为安徒生童话和三国演义是书籍,中国少年报是报刊,用“书报”一词才能包括这两类阅读材料。第7个句子的毛病是前后矛盾。“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而“都”是“无一例外”的意思,所以二者应删其一。第8个句子的毛病是意思含糊,不能自圆其说。可划去“五颜六色的

6、”或“红”。【除了发现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类型,以便于学生今后的举一反三。】五、补充练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用好修改符号。1、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3、观众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4、爸爸给我买了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画报。5、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6、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7、既然这件事难办,我们也一定要办好。8、孙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9、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10、我们的陈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六、拓展与交流1、默读三人对话。思考今天交流的主题。2、分角色读对话

7、,交流本单元课文的不同的叙述顺序:有游览的空间位置转换顺序,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所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的顺序3、你还知道哪些文章是属于怎样的叙述顺序?4、我们习作的时候,要怎样做到条理清楚?(注意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平台一、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对戏剧和藏戏的了解。谈话: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书课题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

8、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师范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通过范读,让学生明确藏戏的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

9、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四、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五、体会短文叙述顺序、表达方法。

10、1、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2、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六、补充阅读,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

11、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

12、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七、总结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八、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播放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风景名胜,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2、伟大祖国山河壮丽: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你都去过哪儿,想去哪?3、学生自由说自己见闻。二、明确主题,确定目标。1、板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名胜谈古迹,当一回神

13、州大地的旅游大使吧。2、学生交流当旅游大使的基本要求。(1)熟悉自己要介绍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说话速度、语调要恰当。(2)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来说明文物或者景物的特点,使人信服。三、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鼓励学生灵活使用旅游线路图、教学准备的图片资料。)四、小组合作,练习说话。各组派有特色的“旅游大使”展示。(要求:听介绍时,要留心地名和表示方位的词语,还要留意描绘名胜古迹或自然景观的优美语句。)【这两项内容是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生动具体的主要方法。教师让说和听的学生都注意这两项,对培养学生有序地描写景物有很大帮助。】五、交际活动听众对自己喜欢的旅游大使的内容进行采访、询问更详细的内

14、容。【这项活动可以安排在每个旅游大使展示时随机进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呈现多角度互动,教师可以参与采访,以提示学生采访的方向和要特别注意倾听的内容。】六、总结评价。评选几个最佳旅游大使和最热心听众! 第四、五课时教学内容:习作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兴趣的美食。有些美味,说一说都叫人垂涎欲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美味呢?二、讨论内容。1、食品叫什么?外形怎样?用什么原料做的?是怎样制作的?2、这种食品怎么吃?味道怎么样?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你知道这种风味食品的来历或者相关故事吗?【内容是学生习作时最拿捏不住的东西,无话可说可写的原因就是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

15、、积累可以写的、必须写的材料。习作指导要多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写的内容。】三、学生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在小组里练习说上边的内容。小组成员边听边提问。四、指名学生起来交流。学生评价,抓住条理和内容两方面评价。五、学生开始起草。六、简单讲评,完成习作1、学生继续打草稿。教师巡视。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草稿展示。3、学生听、评价。4、继续完成各自的草稿并认真修改。5、抄正。【范文】介绍一种美食西安羊肉泡馍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

16、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

17、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补充建议1、练习修改病句时,要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