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人民版_第1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人民版_第2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人民版_第3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人民版_第4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第二次阶段性质检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 B明 C汉 D秦2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

2、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4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

3、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8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 8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

4、代 D21世纪初10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罗马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联邦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1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12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13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1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15美国学者

5、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 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6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17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上海合作

6、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18.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次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19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20.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 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21.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

7、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ABCD22.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23.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

8、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24.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老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5.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

9、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若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碑体上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8分)(2)你认为图一、图二表现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4)请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

10、史事件为题材,设计1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4分)27. (12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2008年1

11、1月6日,马英九会见陈云林 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正式启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的?(1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哪年?(2分)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展望。(3分)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

12、,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

13、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5分)(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7分)班级: 姓名: 2012学年第一学期分水高级中学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答卷座位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26、(共20分)

14、(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8分)(2)你认为图一、图二表现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4)请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1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4分) 27、(共12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的?(1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哪年?(2分)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展望。(3分)28(共18分)(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