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2师说)试题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2师说)试题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2师说)试题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2师说)试题_第4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2师说)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2:文言文( 2 师说)李仕才1 通假字(1) 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 同“ ” , (2) 或师焉,或不 焉 同“ ” , (3)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 同“ ” , 答案 (1) 授 传授,教授(2) 否 表否定 (3) 逗 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2 古今异义(1) 古之学者 必有师 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 古义:今义:因此就。(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6)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大家,许多人

2、。(7)小学而大遗 古义:今义:初级正规的教育学校。答案 (1)求学的人。(2)用来的。(3)两个词,从,跟从;而,并且。 (4)不一定。秦汉的散文。(6) 一般人。(7)小的方面学习。3.一词多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1)师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师道也:(道道相似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余嘉其能行古道:(4)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矣:10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古之圣人,其 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3、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择师而教之: (郑子之徒: (句读之不知: (6)之士大夫之族:古之圣人: (师道之不复:吾从而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耻学于师:(其皆出于此乎:.于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答案(1)名词,老师/名词,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动词,学习/动词,从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师/动词,从师(2) 动词,传授/动词,流传/ 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3) 名词,儒家之道 /名词,道理/ 名词,道德,学问 /名词,道理/ 名词,风尚 (4) 名词,疑难问题 / 形容词,糊涂(5) 人称代词,他/ 指示代词,那( 些 )/ 人称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

4、人称代词,他的 / 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6) 代词,指代人/ 代词,这 / 宾语前置标志/ 代词,这 / 助词,的 /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代词,他 / 代词,翻译为“这些” (7) 介词, 表示处所、 方向, 从、 向 / 介词, 表示处所、 方向, 从、 在 /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介词,表示比较,比 / 介词,表示被动,受,被4 词类活用(1) 吾从而师 之: (2) 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是故圣 益圣,愚 益愚: (5) 吾未见其明 也: (6) 小 学而大遗: (7) 位卑 则足羞,官盛则近

5、谀: (8) 则耻 师焉: 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名词用作动词,不及(3)形容词用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4) 形容词用作名词, 圣明的人; 愚昧的人(5) 形容词用作名词, 明智的地方(6) 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7) 形容词用作名词, 卑贱的人、 低下的人; 势盛位高的人(8)意动用法,以为耻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 (1) 宾语前置句, “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2) 状语后置句 (3) 判断句 (4) 被动句6 翻译句子(1)

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 (2)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 (4)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 答案 (1)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3) 巫医、 乐师、 各种工匠这些人, 君子们不屑与之同列 ( 羞与为伍 ) , 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 ( 这些人 ) ,这是很奇怪的啊!(4) 我赞赏他能

7、履行古人之道,写 ( 这篇 ) 师说来赠送给他。(5) 不知句读要问老师, 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 小的学了, 大的却丢了, 我没有看到他明智的地方。(1)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文中泛指文字的诵读。(2) “士大夫 之族”“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 的知识分子。 “士人”一般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3) “巫医 乐师”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 “好古文 ”文中“古文”指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魏晋以后的骈体文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反对骈体浮华,倡导古文。(5) “六艺

8、 经传 皆通习之”六艺,即六经,指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传, 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熟能无惑(sh u )经传亿hu a n) B.近谀(y u )谄媚(ch a n) C.冲子(d an)或不焉(f o u) D.老驷(d a n)师襄(xi an) 答案 B慕弘(ch an) 针匠时弊(bi a n)句读(d o u)不拘于时(j u )严谨(j i n) 惑之不解(hu o ) 贻之(y i ) 以资切磋(chu o )解析 A项“忻读bi an。C项嶙”读t a n。D项“磋”读cu o o2 下列句子中,加点

9、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其贤 不及孔子师不必贤 于弟子C.传道 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是故圣益 圣,愚益愚B.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传 道受业解惑也D.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答案 B解析 B项副词,更加。A项名词,才能;形容词,高明,贤能。C项名词,道理;名词,风尚。D项动词,传授;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3 下列各句中,加点“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余嘉其能行古道D.其可怪也欤C.其贤不及孔子答案 D解析 D 项为副词,A、 B、 C 三项均为代词。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所以传道受业解

10、惑也C.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D项古今同义,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A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古义:两个词,从,跟从;而,并且。今义:因此就。5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师不必贤于弟子D.忌不自信A.蹑足行伍之间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答案 D解析 D 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 项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 B 项介词结构后置句。 C项判断句。6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文中泛指文字的诵读。B.巫

11、医乐师 巫医:古代指以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指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D. 士大夫之族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答案B解析巫医: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7 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其皆出于此乎?(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 如是而已。答案 (1)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3)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二、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

12、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 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 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B 其出 人也远矣 出:超出 C 愚益愚 愚:愚昧的人D 小学而大遗遗:余,留答案D解析遗:丢弃。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而耻学于 师惑而 不从师B. 犹且从师而 问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D. 其 皆出于此乎答案 C解析 C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A项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向。B 项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D 项代词,他们;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10下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