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课卡学科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一) 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吊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吊的分析。根据统 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 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 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
2、如果我们学校要给 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 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教学过程1学生可能 1回答,调 |查全校学 生喜欢的 j颜色。j学生自由 i发言。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 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 数同学喜欢的呢?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 你觉得调查 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 的人数
3、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讨论收集数 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15 -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 1)师:从统计表中i 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
4、校服,选择该种I 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教学过程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i(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欢
5、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g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i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j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i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二)课型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
6、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21五一学反江行二是社.山木:.反及医可和现,实作赖发至生而本口兴施.培.养号生 ( n n » buo bimh ! ta ( n ) aiMBam n !( w ta bi h 1 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H i ill 11 I I I i - 一 I I 1 - I - - - - - 11 - I I i = 11 11 - lli- - I 1 - I 1 - - - - - I 1 - 1 - " - - - - - - - - - _r- -
7、 - - - - - " " 1 1 i-1 - '-1 - 1 1 11 - 一I I 11 1- - - - I I I 1-i 1 11 - 11 I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 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 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教学过程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8、,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二、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 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 有合适的方法?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 么?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 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
9、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j(3)小结。i2、教学例2.|教学过程(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 ! 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 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回
10、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 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 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 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三)
11、课型 练习课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初学展而标习吊,石皿秦、秘理、分和、,充天程吊不目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西本单元.内5: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1 格内。出示统计表。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教学过程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 ! 组汇报等。并说出统
12、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一进行1 分析。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3、: 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i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二、探究新知i、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i(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各种各样的车 , 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分钟内所1 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I 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1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新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
13、这个路口 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 :生讨论,说出理由。):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回答问题(1)和(2)。j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j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图中1格代表()份。;教学过程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 |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j 示?小组讨论,
14、互相说说。指名回答说出数据。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 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四、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课题平均分的认识(一)课型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1通"不二务洁初濡"不右前亍曲荷。而屈i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工工 & « ,1*.W .“*= =*.& J X « & 41二&g
15、t;>金工413.工11-04 , &« XX .= .课件、媒体: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 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引入,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i(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i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3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 !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i(2)、各小组动手操作i(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教 2、教学例题1j(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学 (3)、
16、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 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过二、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程 (板书课题)i(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 哪些组不是平均j分。i(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i(4)、学生交流、汇报j4.观察主题图;(1)二(1)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什i么?他们怎样把食物进行分配?:(2)同桌互相说一说:他们的食物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j几?!三、新课讲授,学习平均分5、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1)、
17、论分配方案。I(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j四、尝试练习|(1)分一分: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应是多少: 盒?(学生动手分一分)(2)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应是1 多少盒?”教学过程(3)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10份,每份应是 多少盒?让学生体会“平均分”。:五、堂上训练,理解平均分|7、完成书本练习二第1题。;(1)、肯定第2,第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i(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1 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8、完成书本练习二第2题。j六、学生谈收获
18、。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七、全节课总结八、作业:完成书本练习二第3题。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 平均分的认识(二) 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一疝沙高佥忌/后舌*1际白勺惠丽飞装 31一血±乃二存活坂培藩厚生一动手就能力一和一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和含义教学难点: 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复习1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
19、、新授课1 .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I一说画面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师: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汇报:(多让学生说)!教师小结: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实际就是:问8里面有几个2.12 .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1、2题j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1页的第49题。: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动手去操作后填,空。再讨论回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1卷我隔J后季不炼天而有点加教
20、学重点:知道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1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1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1 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 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i!教学过程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 直到分! 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 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21、, 求! 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j 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二、新授课2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i 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一”。: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 直,上下两点要对齐。3 .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 +4 = 3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
22、怎样列的?让同桌的: 同学互相说一说。教师:12+4 = 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j式。再互相说一说。4 .出示:15+3 = 51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表示把15平均! 分成3份,每一份是5)1教学过程这一节课学了什么?!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课型 No_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
23、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 是用除法计算。2 使学展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重点:知道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引入新课1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 .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教学过程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j 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 ! 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 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 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j 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
24、每2: 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 ?学生j 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i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I二、新授课1 .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i 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 ! 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i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 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 | 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
25、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 1 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4)指导算式的写法。: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 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 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 +4 = 5(让学生说一说除法 20乜=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 j 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 5份)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 4 = 5i被除数除数商i教学过程(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
26、! 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1 法各部分的名称。 I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14面的做一做。: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课题: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课型No执行:班级教师周星期三维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教学重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课件、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1)8除以4等于2。15-=3(复习除法的读法)(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15+3=5(复习j除法的各部分
27、名称)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第2-4题。: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j 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系自然渗透。三、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5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5-8 题。四、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9-11题。: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 这样列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7 -备课卡学科 课题: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
28、法口诀求商。21豕齿底豪陈永口行吊疝无和,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课件、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1 .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 X2=4 X3=2 X5=2 .填空。2X( ) =43X( ) =63X3=4X( )=8教学过程()X3=12( ) X4=205X( ) =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j3 .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1 .引出除法算式12+3。!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
29、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i 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与。12 .探讨计算方法。i(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 ! 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1 小组探讨计算方法。(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 1 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3 .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i(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1(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i-85 -(4)交流想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
30、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j三、练习:1 .练习四的第1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2,练习四的第2题。(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j(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交流。|3.练习四的第3、4题。j教学过程四、总结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乘法口诀求商(二) 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 箱石疝履ii'访洁,而后而:一r'i'iSSiWo"31猫而戈而加而矢口 也冶而泊4藩血:教
31、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件、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引入1、学生动手摆小圆,把12个小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并说出除法算式。!2、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j同学听一听。!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在指名汇报。,二、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i教 二、新课讲授;3、教学例2j(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 每个蒸笼装4个包子,有6个蒸笼,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妈?怎样列式?!用那句乘法口诀解决?;过(2)、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
32、转变成除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题目。:(3)、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i程 (4)、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四、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i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1五、针对例题对应练习i书本第19页做一做2j六、知识应用,加深理解!8、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题。i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9、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5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七、学生谈收获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八、全节课总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 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型 No.执行
33、: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21向S既习求而号目而彳可能H花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 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教学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引入复习1、口算:1 X4=46 X6=36,4+4= ( )36+6=()j4+1=()为什么第二组只有1道乘法算式和1道除法算式?!二、知识运用教学过程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6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j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
34、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 : 解决方法。(2)、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到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汇报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计算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i(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 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i三、巩固提高6、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i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17、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0题。1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i完成后交流汇报。8、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1题。请学生把用
35、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9、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2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五、全课总结板书设计:No备课卡学科 课题: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型 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 解除法的含义。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 认识。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
36、活动一、复习和准备1 .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i2 .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1 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 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 = 2!教学过程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 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j 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8+2=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i 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 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
37、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i 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二、新课教学例3。教师出示图。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 ,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i 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 (15 1 +3 = 5)你是怎样想的?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15+5 = 3)你是怎样想用?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 j 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 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 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
38、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I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 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i 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三、课堂练习i第24页1-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 j 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 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 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ji四、小结。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
39、标:1、进一步熟练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2 1而i琮乐而仍艾而 而褪心二词可前鬲应3、提高学生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件、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练习五4题:i学生独立完成,困难的学生可以画图。,2、 练习五第5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学生独立解决。再汇报讲评。j3、 练习五6-7题i学生独立完成。!I4、 练习五8题:教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讲评,让学生理解根据一个乘法算i式可以写出两个除法算式。!5、 练习五第9题: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强调填好数后,要检查算式是否正确。i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
40、: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2、会读、写除6算蛮,知道除也算了S部分白勺民称。3二松'母至版谋近力可而飞素。育就亚履丽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使弓不腐卞艮永春餐的瓦的机,二些一简一单而西命可皈”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i(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5、从上面的(1)、
41、(2)、(3)方面进行复习。!(1)除法的意义。iA、课本24页第1题,让学生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I 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j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j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 ; 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j 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jA、老师出p27面的第1题。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1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j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
42、)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A、练习五和练习六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 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 计算的问题。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科备课卡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型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1季iT而如嬴疝冢徐力河至一诟木二江二旧痴1号展而号而侦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1。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课件、媒体:
43、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 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j二、互动新授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教学过程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 认真! 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i 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 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 天安门图。)i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
44、征呢?把! 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自主交流。i2、教学“对称”!师: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 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一一对称, 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3、剪一剪一一认识轴对称图形。1(1)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在剪之前先想一想i 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 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
45、是轴对: 称图形。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i 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 : 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 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教学过程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I 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5、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
46、形的对称轴。;学生找,互相说。6、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j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i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2题。: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 : 来的,连一连。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 1 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j 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板书设计:备课卡学科 课题:平移和旋
47、转 课型 No执行:班级 教师 第 周星期 三维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21疝讪而日白勺三商储不落后白勺卤 3:一渗透至换的数予思想培养学生您问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课件、媒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I 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提出观察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i 它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i 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教学过程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
48、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 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i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1 表小。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 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 i 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 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二、互动探究i1、生活中的平移。1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1 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 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
49、?观光电梯,它的上升、: 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 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师: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 吗?2、移移看。i(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i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j 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 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 用语言描述,向
50、上或向左等)(2)画一画。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 画一排小汽车。教学过程3、生活中的旋转。!(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 | 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 1 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像钟面的指针、 1 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 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揭示课题:旋转(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 1 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 ; 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三、巩固拓展i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i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j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 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 的?为什么?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纯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核防护材料及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船用动力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购车合同
- 2025电力工程施工内部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二级稳压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车载空气净化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镉镍航空蓄电池项目建议书
- 人力资源员工培训沟通技巧
- 化工管道伴热线施工工艺设计
- 雨水排污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 JJF 1863-2020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互易法)
- GB/T 25413-2010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 一例巨大儿分娩的个案护理-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 室内质控-检验科课件
- (完整)人力资源六大模块ppt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阅读理解
- 彩色手绘卡通儿科小儿护理高热惊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课件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