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_第1页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_第2页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_第3页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_第4页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HF/UHF 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1 总则1.1.1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 ITUR 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UHF 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1.1.2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 VHF/UH 所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1.1.3本规范是 VHF/UH 所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

2、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1.1.4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1.1.5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2 术语2.1.14无线电监测 RadioMonitoringStation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2.1.15无线电监测站 RadioMonitoring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

3、三级。2.1.16固定监测站 FixedMonitoringStation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2.1.17移动监测站 MobileMonitoringStation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2.1.18可搬移监测系统 MovableMonitoringSystem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2.1.19便携式监测设备 PortableMonitoringEquipment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2.1.20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 RadioMonitoringCommandControlCenter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

4、、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2.1.21A 级无线电监测网 RadioMonitoringNetworkofClassA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另设置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和三级无线电监测站。2.1.22B 级无线电监测网 RadioMonitoringNetworkofClassB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至少三个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

5、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设置一个一级无线电监测站,以及若干三级无线电监测站。2.1.23C 级无线电监测网 RadioMonitoringNetworkofClassC由一个指挥控制中心、一至两个二级无线电监测站(其中必须包括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承担相应的无线电监测和设备检测工作。根据区域内无线电台站数量、覆盖区域面积和特定任务的需要,可另设置三级无线电监测站。具有测量、监听功能,根据工作需要也可增加测向功能,主要性能指标符合本规范第定监测站。3无线电检测实验室 RadioTestAgency承担

6、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相关技术指标和非无线电设备的电磁辐射指标检测任务的部门,移动两类。3 构成1组成1无线电监测网分 A、B、C 三级,分别由一个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若干无线电监测站和相关附属设施组成,包括辖区无线电监测网或执行专项任务的无线电监测网。1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主要包括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控制、信息显示、网络与通信、联网应用、电磁兼容分析、地理信息、台站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等系统。1无线电监测站设备配置主要包括测量、测向、监听、控制、天馈系统,以及通信、电源、防雷接地、环境监控等辅助系统。1无线电监测网和无线电监测站之间的关系1A、B、C 级无线电监测网、指挥控制中心以及一、二、

7、三级无线电监测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一级无线电监测站 RadioMonitoringStationofClass具有测量、测向和监听功能,主要性能指标符合本规范第1二级无线电监测站 RadioMonitoringStationofClass具有测量、测向和监听功能,主要性能指标符合本规范第1三级无线电监测站 RadioMonitoringStationofClassI1固 定 监 测站、n1固 定 监 测站、m移动监测站。移动监测站。4.6 要求的固包括固定和4 要求4.4A 级无线电监测网建设要求4.4.7建筑面积1 .机房和辅助用房总面积为 3000-4500 平方米。2 .机房包括指挥控制

8、中心、监测机房、无线电检测实验室、信息网络机房等。3 .辅助用房包括设备室、维修室、资料室、培训室、配电室、办公室、监测值班室、车库、安防监控室、保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4 .固定监测站天线场地面积为 100-300 平方米/个。4.4.8机房基本要求1 .温度:10c30c2 .相对湿度:20%75%3 .对计算机等易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4 .应有防尘、防水措施5 .机房内各种走线应隐蔽、安全、便于维护6 .应具有符合电子设备机房防火要求的措施4.4.9车辆1.%2 .应配备移动监测车、检测车和业务用车。2.%2 .要选用性能良好、通过性强的车型,总数为 5-7 辆。4.4.10

9、通信系统4.%2.%3.固定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2048Kbit/s。5.%2.%3.移动监测站、 可搬移监测系统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128Kbit/s。4.4.11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作为固定、移动监测站的必要补充,可临时设置,进行无线电监测、测向和干扰查找,一般应配置一至两套可搬移监测系统、二至三套便携式监测设备。4.4.12无线电检测实验室1 .包括固定、移动检测实验室两种。2 .检测的主要项目有频率、功率、杂散发射、发射带宽和邻道功率、电磁辐射等。3 .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网络分析仪、矢量信号分析仪、功率计、频率计、

10、信号源以及屏蔽室等。4.5B 级无线电监测网建设要求4.5.7建筑面积1 .机房和辅助用房总面积 2000-3000 平方米。2 .机房包括指挥控制中心、监测机房、无线电检测机房和屏蔽室、信息网络机房等。3 .辅助用房包括设备室、维修室、资料室、培训室、配电室、办公室、监测值班室、车库、安防监控室、保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4 .固定监测站天线场地面积为 100-300 平方米/个。4.5.8机房基本要求1 .温度:10c30c2 .相对湿度:20%75%3 .对计算机等易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4 .应有防尘、防水措施5 .机房内各种走线应隐蔽、安全、便于维护1.%2 .包括固定、移动

11、两种方式,检测的主要项目有频率、功率、杂散发射、发射带宽和邻道功率、电磁辐射等。2.%2 .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功率计、频率计、信号源以及屏蔽室等。1C 级无线电监测网建设要求1建筑面积.机房和辅助用房总面积为 1000-1500 平方米。.机房包括指挥控制中心、监测机房、无线电检测机房和屏蔽室、信息网络机房等。.辅助用房包括设备室、维修室、资料室、培训室、配电室、办公室、值班室、车库、安防监控室、保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固定监测站天线场地面积为 100-300 平方米/个。1机房基本要求.温度:10c30c.相对湿度:20%75%.对计算机等易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

12、应有防尘、防水措施.机房内各种走线应隐蔽、安全、便于维护.应具有符合电子设备机房防火要求的措施1车辆.应配备移动监测车、无线电检测车和业务用车。.要选用性能良好、通过性强的车型,总数为 2-3 辆。1通信系统6.应具有符合电子设备机房防火要求的措施4.6.1车辆1.应配备移动监测车、无线电检测车和业务用车。2.要选用性能良好、通过性强的车型,总数为4.6.2通信系统5.固定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 A6.移动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4.6.3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作为固定、测、测向和干扰查找, 一般应配置一套可搬移监测系统、 4.2.6无线

13、电检测实验室3-5 辆。2048Kbit/s。128Kbit/s。移动监测站的必要补充,可临时设置,进行无线电监一至两套便携式监测设备。.固定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 A1024Kbit/s。.移动监测站和指挥控制中心的传输速率应 R128Kbit/s。1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测、测向和干扰查找,根据需要配置一套可搬移监测系统、一至两套便携式监测设备。1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包括固定、移动两种方式,检测的主要项目有频率、功率、杂散发射、发射带宽和邻道功率、电磁辐射等。.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功率计、频率计、信号源、屏蔽室等。1一级无线电监测站技术要求1主要功能.无线电发射

14、基本参数测量:频率测量、电平/场强测量、带宽测量、调制测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频段和频道占用度测量、电磁环境测量、信号识别以及信号监听等。.无线电测向。.无线电数据存储与处理等。1主要指标.频率范围:20MHz-3000MHz.频率稳定度:1X10-7(0C45C).电平测量精度:1.5dB.系统灵敏度:NFK12dB(典型值,监测模式)W0dBW/m(典型值,测向模式).测向精度:2 度(R.M.S.,无反射环境).测向速度:&10ms.测量带宽:10MHz1电源系统.固定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和不间断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并可自动切换至不间断电源供电。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 8 小

15、时。.移动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不间断电源、发电机三种供电方式,不间断电源可由监测车充电。.交流工作电压为 220V3%,频率为 50Hz 土 1Hz。1防雷接地系统.铁塔、天线、射频和控制电缆、机房、电源、通信设施、监控系统等都要有防雷措施。.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1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符合表 4.4.3 的规定。表 4.4.3 一级无线电监测站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数量天馈系统根据任务配置测量系统一套监听系统一套测向系统一套控制系统一套通信系统一套电源系统一套防雷接地系统一套环境监控系统一套其他附属设备根据任务配置可搬移监测系统和便携式监测设备作为固定、移动监测站的必要补充,可临时设置,进行

16、无线电监4.4.6 固定无线电监测站站址选择.布局合理,能够覆盖所要求监测的区域。.远离大功率发射源。.监测天线 500 米范围以内不受任何障碍物的遮挡。.远离高压电力线,防止可能的宽带噪声干扰(对于 110KVA 上的高压线,至少离开 1km)。.远离工业区和强射频辐射源(1kml上)。.远离飞机场(机场专用无线电监测站除外),与飞机跑道方向上的距离应在 8km 以上,其它方向上的距离应在 3km 以上。使用和维护.固定无线电监测站应具有 7X24 小时自动监测的能力。.移动无线电监测站应具有连续监测 4 小时以上的能力。.监测系统及附属设备要定期维护,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故障和维修记

17、录。二级无线电监测站技术要求-8def-8e0909b6b6c2-Numbered_2ad7ace4-fc47-46a3-%572e6-1b750315aa98-Numbered_50430a95-0011-478c-9588-ab3b 主要功能.无线电发射基本参数测量:频率测量、电平/场强测量、带宽测量、调制测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频段和频道占用度测量、电磁环境测量、发射和信号识别等。.无线电测向。.系统自检、无线电数据的接收和存储等。-8def-8e0909b6b6c2-Numbered_2ad7ace4-fc47-46a3-%572e6-1b750315aa98-Numbered

18、_50430a95-0011-478c-9588-ab3b 主要指标1.频率范围:20MHz-3000MHz2.频率稳定度:5X10-7(0C45C)4.电平测量精度:3.0dB.固定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和不间断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并可自动切换至不间断电源供电。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 8 小时。.移动无线电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不间断电源、发电机三种供电方式,不间断电源可由监测车充电。.交流工作电压为 220V3%,频率为 50Hz1Hzo防雷接地系统.铁塔、天线、射频和控制电缆、机房、电源、通信设施、监控系统等都要有防雷措施。.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符合表 4.5.3 的规定。

19、表 4.5.3 二级无线电监测站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数量天馈系统根据任务配置测量系统一套测向系统一套.系统灵敏度:.测向精度:.测向速度:.测量带宽:4.5.3 电源系统NFC14dB(典型值,监测模式)3 度(R.M.S.无反射环境)50ms1MHzw14dBMm(典型值,测向模式)监听系统一套控制系统一套通信系统一套环境监控系统一套电源系统一套防雷接地系统一套其他附属设备根据任务配置固定无线电监测站站址选择.布局合理,能够覆盖所要求监测的区域。.远离大功率发射源。.监测天线 500 米范围以内不受任何障碍物的遮挡。.远离高压电力线,防止可能的宽带噪声干扰(对于 110KVA 上的高压线,

20、至少离开 1km)。.远离工业区和强射频辐射源(1kml上)。.远离飞机场(机场专用无线电监测站除外),与飞机跑道方向上的距离应在 8km 以上,其它方向上的距离应在 3km 以上。使用和维护.固定无线电监测站应具有 7X24 小时自动监测的能力。.移动无线电监测站应具有连续监测 4 小时以上的能力。.监测系统计附属设备要定期维护,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故障和维修记录。三级无线电监测站技术要求主要功能.无线电发射基本参数测量:频率测量、电平/场强测量、带宽测量、调制测量(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频段和频道占用度测量、电磁环境测量、发射和信号识别等。.系统自检、无线电数据的接收和存储等。主

21、要指标.频率范围:20MHz-1300MHz(可扩展至 3000MHz.频率稳定度:1X10-6(0C45C).频率分辨率:5Hz.电平测量精度:3.0dB.系统灵敏度:NFC14dB(典型值)电源系统.固定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和不间断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并可自动切换至不间断电源供电。可维持系统正常工作 8 小时。.移动无线电监测站电源系统包括市电、不间断电源、发电机三种供电方式,不间断电源可由监测车充电。.交流工作电压为 220V3%,频率为 50HzHz防雷接地系统.铁塔、天线、射频和控制电缆、机房、电源、通信设施、监控系统等都要有防雷措施。.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设备配置设备配置应符合表

22、4.6.3 的规定。表 4.6.3 三级无线电监测站主要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数量天馈系统根据任务配置测量系统一套控制系统一套通信系统一套环境监控系统根据任务配置电源系统一套防雷接地系统一套其他附属设备根据任务配置固定无线电监测站站址选择.布局合理,能够覆盖所要求监测的区域。.远离大功率发射源。.远离高压电力线,防止可能的宽带噪声干扰(对于 110KVA 上的高压线,至少离开 1km)。.远离工业区和强射频辐射源(1kml上)。使用和维护.应具有 7X24 小时自动监测的能力。.监测系统计附属设备要定期维护,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故障和维修记录。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技术要求主要功能.指挥、管理、协调本级无线电监测网内的无线电监测站,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备份,对用户权限和数据库进行管理,对各个无线电监测站实施远程控制,实现自动化遥控监测、测向定位。.实现与相关无线电监测网联网。设备配置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