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产业组织政策_第1页
第6章:产业组织政策_第2页
第6章:产业组织政策_第3页
第6章:产业组织政策_第4页
第6章:产业组织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从现代产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有效竞争”(workable workable competitioncompetition),所以,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与实),所以,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与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与“马歇尔困境马歇尔困境”(Marshal(Marshalls dilemma)ls dilemma)密切相关。在马歇尔看来,规模经济密切

2、相关。在马歇尔看来,规模经济和垄断就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和垄断就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马歇尔困境”。 (一)(一)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马歇尔困境马歇尔困境” ” (Marshalls (Marshalls dilemma)dilemma)是马歇尔在其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在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在他看来,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他看来,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断,反过来就

3、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和“马歇尔困境马歇尔困境” 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相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界定规模经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度”,其协调目标是规模经济和竞,其协调目标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有争活力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追求较高的经济

4、效率。 (二)(二)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A.A.对前人有效竞争标准的评价对前人有效竞争标准的评价 1957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森(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森(E. S. MasE. S. Masonon)分别从市场结构和市场效果的角度提出了以)分别从市场结构和市场效果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两个有效竞争的标准:下两个有效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市场结构标准;市场效果标准。场效果标准。 后来贝恩提出后来贝恩提出产业组织政策的产业组织政策的6 6个具体目标。个具体目标。贝恩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贝恩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 B.B.对有效竞争标准的探讨对有效竞争标准的探讨

5、在研究有效竞争标准时,应重视以下几个原则:在研究有效竞争标准时,应重视以下几个原则: 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 竞争成本竞争收益竞争效益 有效竞争必须要求竞争效益大于有效竞争必须要求竞争效益大于1 1,至于竞争效,至于竞争效益具体要达到多大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竞争,这是一益具体要达到多大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竞争,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各国各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问题,至个需要根据各国各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问题,至少它为有效竞争规定了一个最低限。少它为有效竞争规定了一个最低限。 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可用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可用下下图表示:图

6、表示: 市场竞争和竞争收益、成本的关系市场竞争和竞争收益、成本的关系竞竞 争争 收收 益益 或或 成成 本本竞争收益曲线竞争收益曲线竞争成本曲线竞争成本曲线OD1D0D2C C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让步让步”的最低限就是要保证特定的最低限就是要保证特定产业内的企业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而市场产业内的企业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而市场竞争度竞争度“让步让步”的量低限则是要保证竞争收益大的量低限则是要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由此,有效竞争状态不是一种点状于竞争成本。由此,有效竞争状态不是一种点状态,而是一种区域状态。态,而是一种区域状态。 有效

7、竞争的区域有效竞争的区域 适度适度 规模规模适度适度 竞争竞争有效有效 竞争竞争(三)(三)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 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因此,政府可分别采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因此,政府可分别采用以下两大类政策:一是抑制过度竞争以追求规模用以下两大类政策:一是抑制过度竞争以追求规模经济的政策;二是抑制垄断以增强竞争活力的反垄经济的政策;二是抑制垄断以增强竞争活力的反垄断政策。这通常被称为产业组织政策的

8、二元性。断政策。这通常被称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 NoImageNoImage(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二)规模经济政策的具体手段(二)规模经济政策的具体手段(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 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通常是经济发展水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偏低的平较低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偏低的过度竞过度竞争争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 这一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促进产业内现这一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促进产业内现有企业联合或兼并,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

9、专业化有企业联合或兼并,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组织大规模生产体系,以实现规模经分工协作关系,组织大规模生产体系,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进入壁垒,抑制小规模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济;提高进入壁垒,抑制小规模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过度竞争过度竞争过度竞争过度竞争(二)(二)规模经济政策的政策手段规模经济政策的政策手段 A.A.企业兼并政策企业兼并政策 企业兼并是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其结果减少了企业兼并是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其结果减少了产业内企业的数量,扩大了现存企业的规模。因而,产业内企业的数量,扩大了现存企业的规模。因而,它是政府用来抑制企业间过度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它是政府用来

10、抑制企业间过度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提高市场集中度以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 B.B.企业联合政策企业联合政策 企业联合可分为建立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联合可分为建立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和组织企业集团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以业务关系和组织企业集团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以业务为纽带,一般不涉及资产关系的企业联合,而后者为纽带,一般不涉及资产关系的企业联合,而后者是以资产和业务两重纽带所形成的企业联合。无论是以资产和业务两重纽带所形成的企业联合。无论是哪一种企业联合,都有利于把企业竞争从无序引是哪一种企业联合,都有利于把企业竞争从无序引向有序,把分散引

11、向集中,把过度竞争变为适度竞向有序,把分散引向集中,把过度竞争变为适度竞争,从而实现规模经济。争,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C.C.经济规模政策经济规模政策 它通过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达不到经它通过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新企业不得进入产业;而对于产业内济规模要求的新企业不得进入产业;而对于产业内原有规模偏小的企业则要求通过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原有规模偏小的企业则要求通过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合等方式扩大其规模。合等方式扩大其规模。 D.D.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为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中为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中在社会基础设施部门在社会基础设施部

12、门( (金融、运输、通讯、公共事业金融、运输、通讯、公共事业等等) )中易出现的自然垄断及过度竞争弊端,而在价格、中易出现的自然垄断及过度竞争弊端,而在价格、进入、退出、合并、投资、财务会计、事业计划等方进入、退出、合并、投资、财务会计、事业计划等方面对企业决策活动进行直接干预的行为。直接管制政面对企业决策活动进行直接干预的行为。直接管制政策主要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策主要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 NoImageNoImage(一)反垄断政策的适应性(一)反垄断政策的适应性 (三)两类反垄断政策(三)两类反垄断政策 (四)反垄断政策的具体措施(四)反垄断政策的具体措施 (二)反垄断的对象(二)反垄断

13、的对象(一)(一)反垄断政策的适用性反垄断政策的适用性 反垄断政策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反垄断政策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相当高的产业所采取的产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相当高的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重点。业组织政策重点。 (二)反垄断政策的对象(二)反垄断政策的对象 1 1、垄断的基本类型垄断的基本类型 A A经济垄断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经济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市场竞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行为。争的行为。 B B行政垄断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运用其行

14、政权力排斥、限制行政垄断是指政府运用其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市场竞争的行为。 C C自然垄断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由某些产业(如电力、铁路运输、自然垄断是指由某些产业(如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产业)或其业务领域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产业)或其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 在目前体制转轨阶在目前体制转轨阶段,中国的反垄断段,中国的反垄断主要就是反行政垄主要就是反行政垄断。断。 参见王参见王俊豪等:俊豪等:中国垄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断及其管制政策,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20072007年第年第

15、1212期。期。 行政垄断的巨大危害行政垄断的巨大危害 2 2、反垄断政策的对象反垄断政策的对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存在的经济垄断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存在的经济垄断是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其垄断危害十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其垄断危害十分明显,分明显, 主要有:主要有: A.A.抑制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导致社会资抑制市场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源配置低效率。 B B.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C.C.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经济垄断的危害是反垄断的基本理由,因此,经济垄断的危害是反垄断的基本理由,因此,经济垄断是我

16、们讨论的反垄断政策的对象。经济垄断是我们讨论的反垄断政策的对象。 NoImageNoImage反垄断法反垄断法20082008年年8 8月月1 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 (三)(三)两类反垄断政策两类反垄断政策 根据反垄断政策的导向,可将反垄断政策分为反根据反垄断政策的导向,可将反垄断政策分为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这两类反垄断政策。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这两类反垄断政策。 1 1、反垄断结构政策反垄断结构政策 它是通过控制产业集中度,以调整有可能限制和它是通过控制产业集中度,以调整有可能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结构的政策。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结构的政策。 2 2、反垄断行为政策反垄断行为

17、政策 它是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垄断力量,它是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垄断力量,以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实行控制的政策。以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实行控制的政策。 3 3、两类反垄断政策的差别两类反垄断政策的差别 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之间的主要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之间的主要差别是:差别是: a a理论基础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b b政策重点不同政策重点不同 c c制裁手段不同制裁手段不同在反垄断政策实践中,往往将上述两种政策结在反垄断政策实践中,往往将上述两种政策结合起来,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发合起来,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发展

18、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就总体上而言,鉴于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就总体上而言,鉴于反垄断结构政策存在这些明显的缺陷,理论界和反反垄断结构政策存在这些明显的缺陷,理论界和反垄断部门更强调反垄断行为政策。垄断部门更强调反垄断行为政策。 (四)(四)反垄断政策的政策工具反垄断政策的政策工具 尽管各国反垄断政策及其具体执法体制不尽相同,尽管各国反垄断政策及其具体执法体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主要有:但其基本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主要有: 1 1、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决议或者其它联

19、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协议、决议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电信网通签署全面停止竞争协议电信网通签署全面停止竞争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协议主要内容: 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的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的所有项目投资:所有项目投资: 传统固话用传统固话用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 停止在对方领域发展新的停止在对方领域发展新的公众用户:非主导方在各本公众用户:非主导方在各本地网不再增加新的端局号;地网不再增加新的端局号; 非主导方在各省不再增加新非主导方在各省不再增加新的的IPIP地址

20、段;地址段; 停止在对方区停止在对方区域停止发展新政企客户域停止发展新政企客户 2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企业的某种特定产品在特定市场支配地位是指企业的某种特定产品在特定市场范围内具有主导地位,使其他企业处于从属、市场范围内具有主导地位,使其他企业处于从属、被动的状况。被动的状况。 3 3、控制兼并控制兼并 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地位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地位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家企业。家企业。 NoImageNoImage(一)垄断性产业的基本特征(一)垄断

21、性产业的基本特征 (五)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五)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 (三)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三)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 (四)垄断性产业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四)垄断性产业管制政策的有效性 (二)垄断性产业的管制需求(二)垄断性产业的管制需求 NoImageNoImage(一)自然垄断性产业的基本特征(一)自然垄断性产业的基本特征 1 1、技术特征、技术特征 从技术上而言,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航空、从技术上而言,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航空、邮政、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垄断性产业的一个显著邮政、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垄断性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网络性。因此,这些产业通常被称为网特征是具有网

22、络性。因此,这些产业通常被称为网络性产业。络性产业。 NoImageNoImage2 2、经济特征、经济特征经济学家主要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明自然经济学家主要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说明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的。在他们看来,自然垄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的。在他们看来,自然垄断的基本特性是生产函数一般呈规模报酬递增状态,断的基本特性是生产函数一般呈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小。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小。 NoImageNoImage(二)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需求(二)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需求 管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管制管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

23、立的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NoImageNoImage管制的概念和内涵管制的概念和内涵 英文英文RegulationRegulation在学术界通在学术界通常被译成常被译成“管制管制”或者或者“规规制制”,而在实际部门,习惯,而在实际部门,习惯使用使用“监管监管”,如金融监管、,如金融监管、电力监管、公用事业监管等电力监管、公用事业监管等等,使用等,使用“管制管制”还是还是“规规制制”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区别。一些代表性著

24、作一些代表性著作 NoImageNoImage垄断性产业对政府管制的需求:垄断性产业对政府管制的需求: 1 1、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分配、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分配效率效率 垄断价格与政府管制垄断价格与政府管制 PABFCDEOD DQQ1Q2QM MR AC MC P1 P2 PMNoImageNoImage垄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边际收益垄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制定垄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制定垄断价格PmPm,并相应地决,并相应地决定产量定产量QmQm。实行政府管制,可以提高社会分配效率。实行政府管制,可以提高社会分配效率。 N

25、oImageNoImage2 2、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稳定稳定 政府对垄断性产业实行管制,通过控制进入壁政府对垄断性产业实行管制,通过控制进入壁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以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以保证社会生产效率。 3 3、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制约垄断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也为制约垄断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也需要实行政府管制。需要实行政府管制。 NoImageNoImage4 4、解决垄断性产业的外部性问题、解决垄断性产业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

26、响,造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造成私人(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成私人(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相偏离的现象。与社会收益之间相偏离的现象。 通过政府管制促进正外部性,减少甚至消除负通过政府管制促进正外部性,减少甚至消除负外部性。外部性。 NoImageNoImage(三)规制政策的具体内容(三)规制政策的具体内容 1 1、价格规制、价格规制 A.A.垄断性产业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垄断性产业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 a a促进社会分配效率促进社会分配效率 b b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 c c维护企业发展潜力维护企业发展潜力 NoIma

27、geNoImageB.B.价格管制的主要形式价格管制的主要形式 a.a.公正报酬率规制公正报酬率规制公正报酬率(公正报酬率(Fair Rate of ReturnFair Rate of Return):):是以是以“正常利润正常利润”为基础的概念,是与投为基础的概念,是与投入资本的长期利率相适合的那种水准的资入资本的长期利率相适合的那种水准的资本成本。本成本。 F=F=(D/VD/V)i+i+(E/VE/V)ppNoImageNoImageb.b. 价格上限规制价格上限规制 c.c. 价格下限规制价格下限规制 d. d. 其它其它NoImageNoImage2 2、进入管制政策、进入管制政策

28、 自然垄断产业存在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并存,自然垄断产业存在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并存,需要政府根据具体业务领域的情况分别制定进入管制需要政府根据具体业务领域的情况分别制定进入管制政策。政策。 对于竞争性业务领域,适宜采取放开竞争政策;对于竞争性业务领域,适宜采取放开竞争政策;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由于存在较为显著的规模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由于存在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以损害规模经济为代价的过度竞争会增加生产经济,以损害规模经济为代价的过度竞争会增加生产成本,最终不利于消费者。因此,对具有自然垄断性成本,最终不利于消费者。因此,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业务领域应严格控制,逐步放松进入壁垒,以保

29、证的业务领域应严格控制,逐步放松进入壁垒,以保证有效竞争。有效竞争。NoImageNoImage3 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政策 政府对联网管制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是,通过政府对联网管制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是,通过制定有关联网管制价格和联网条件,从政策上保制定有关联网管制价格和联网条件,从政策上保证有关企业有同等权利,并以合理的价格使用网证有关企业有同等权利,并以合理的价格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垄断性产业的公共通道。络,使网络成为垄断性产业的公共通道。 NoImageNoImage4 4、质量管制政策、质量管制政策 如果不控制质量,被管制企业在最高限价如果不控制质量,被管制企业在最高限价制约下,为了减

30、少成本就自然会产生降低质量制约下,为了减少成本就自然会产生降低质量水平的刺激。因此,政府在管制价格的同时,水平的刺激。因此,政府在管制价格的同时,必须管制质量。必须管制质量。 NoImageNoImage5 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策 垄断企业为了增强竞争性业务的优势,会通过垄断企业为了增强竞争性业务的优势,会通过内部转移各种业务的成本,在竞争性市场上以低价内部转移各种业务的成本,在竞争性市场上以低价战胜竞争者。这就是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战胜竞争者。这就是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crocross-subsidizationss-subsidization)行为。)行为。 NoImageNoImage(四)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四)管制政策的有效性 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是有成本的,同时也为社会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是有成本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对管制成本与收益分析,是权衡带来一定的收益。对管制成本与收益分析,是权衡政府管制的利弊得失,分析垄断性产业管制政策有政府管制的利弊得失,分析垄断性产业管制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效性的重要途径。 NoImageNoImage1 1、管制成本、管制成本 管制成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政府承担的管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