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李翠娟第一节 阴阳学说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 二、阴阳概念的形成二、阴阳概念的形成 三、阴阳的特性三、阴阳的特性 四、阴阳的关系四、阴阳的关系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阴阳的关系。基本概念、特性以及阴阳的关系。 2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尤其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病理和治疗方面是在病理和治疗方面。一、阴阳及阴阳
2、学说的概念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立双方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简单地说,阴阳学说就是简单地说,阴阳学说就
3、是研究阴阳的概念、发生、特性、关系及其应用的一门研究阴阳的概念、发生、特性、关系及其应用的一门知识体系。知识体系。 二、阴阳概念的形成二、阴阳概念的形成 来自于对来自于对太阳的观察太阳的观察。 原始含义原始含义日光的向背日光的向背温温暖暖太阳太阳明亮明亮上升上升运动运动兴奋兴奋男男月月亮亮寒寒冷冷晦暗晦暗下降下降静止静止抑制抑制女女 阳古体为陽,阴古体为陰。阳古体为陽,阴古体为陰。西周时期的诗歌中已有西周时期的诗歌中已有“阴阳阴阳”一词的多处一词的多处记载,如记载,如诗经诗经大雅大雅中就有中就有“既景乃冈,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相其阴阳”的记叙。的记叙。周易周易中的易卦由阴爻(中的易卦由阴爻(-)
4、和阳爻()和阳爻()组成。组成。“-”表示阴;表示阴;“”表示阳。阴爻表示阳。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 西周末期,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的形成。如的物质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的形成。如国语国语周语周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蒸,于是有地震。”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如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如左传左传 昭公元年昭公元年记记载的载的“六气病源说六气病源说”。黄帝内经黄
5、帝内经中有中有 、 等篇专论阴阳。等篇专论阴阳。周易周易系辞系辞上上 即 以即 以“易有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生四象,四 象 生 八四 象 生 八卦卦”,来说,来说明自然界各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生种事物的生成及其阴阳成及其阴阳属性。属性。 三、阴阳的特性三、阴阳的特性1 1、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如在的联系。如上与下、天与地、冷与热等,而上与下、天与地、冷与热等,而上与上与冷、敌与我,天
6、与女冷、敌与我,天与女即无法用阴阳划分。即无法用阴阳划分。2 2、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释宇宙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释宇宙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正如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正如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明之府也。”3 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相对性 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
7、可变的。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1)可分性:)可分性:即属阴或阳的事即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物还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阳,阳中有阴。如昼夜分阴阳,昼夜分阴阳,太极图等。太极图等。 (2 2)转化性:)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如气血之间。如气血之间。 (3 3)可变性:)可变性:随着划分(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条随着划分(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的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亦
8、随之改变。件的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亦随之改变。如四季。如四季。4 4、阴阳的规定性、阴阳的规定性 (1 1)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不可反称性(不可反称性) ):当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当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划分(或规定)的事物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划分(或规定)的事物阴阳属性是不能反称的。阴阳属性是不能反称的。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属性 空间(方位) 时间(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性 状 亮度 事 物 运 动 状 态 阳 上 外 左 南 天 昼 春 夏 温热 干燥 轻 清 无形 明亮 化气 上升 动 兴奋 亢进 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秋 冬 寒凉
9、 湿润 重 浊 有形 晦暗 成形 下降 静 抑制 衰退 (2 2)医学中严格规定的)医学中严格规定的“阴阴”和和“阳阳”(即本体阴阳):(即本体阴阳): 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医学中的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医学中的“阴阴”和和“阳阳”进行进行了严了严格规定。格规定。 本体阳(医学中严格规定的本体阳(医学中严格规定的 “ “阳阳”):是指对人体具有):是指对人体具有温温煦、推动、兴奋、气化煦、推动、兴奋、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本体阴(医学中严格规定的本体阴(医学中严格规定的“阴阴” ” ):是指对人体具有):是指对人体具有滋滋养、濡润、抑制、凝聚养、濡润、抑制、凝
10、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这一规定性使人们有章可循。这一规定性使人们有章可循。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互转化 四、阴阳的关系四、阴阳的关系阴阴阳阳互互藏藏阴阴阳阳交交感感阴阴阳阳自自和和阴阴平平阳阳秘秘(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 1、概念:、概念: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约双方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约束的关系。束的关系。 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
11、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化,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2 2、举例:举例: (1 1)自然界:)自然界:四时温热寒凉的循环往复四时温热寒凉的循环往复。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故。 (2 2
12、)医学: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医学: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 阳 双 方 相 互 对 立 、 相 互 制 约 的 结 果 。阴 阳 双 方 相 互 对 立 、 相 互 制 约 的 结 果 。 如如人体中昼夜寤寐兴奋抑制的交替。人体中昼夜寤寐兴奋抑制的交替。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制约太过”。 阴阴阳阳,阴胜则阳病;,阴胜则阳病; 阳阳阴阴
13、,阳胜则阴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制约不及”。 阴阴阳阳,阴虚则阳亢(相对);,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阳阴阴,阳虚则阴盛(相对)。,阳虚则阴盛(相对)。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1、概念:、概念:(1 1)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互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互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 ,任何一方都不能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方的存在作为
14、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明如明与暗、上与下、寒与热等。与暗、上与下、寒与热等。 (2 2)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基础上,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关系。助的关系。如精与气、兴奋与抑制等。如精与气、兴奋与抑制等。 阴阳的互根互用还包含阴阳互藏阴阳的互根互用还包含阴阳互藏 (3 3)阴阳互藏,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阴。 宇宙中的任何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
15、成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的成分。 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阳中涵阴,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阳中涵阴,阴是阳的生化之源; 阴中涵阳,阳是阴的化生之力。阴中涵阳,阳是阴的化生之力。 若阳中无阴、阴中无阳,二者之间也就若阳中无阴、阴中无阳,二者之间也就失去了相互资生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失去了相互资生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阳中无阴阳中无阴 “独阳独阳” “独阳不长独阳不长” 阴中无阳阴中无阳 “孤阴孤阴” “” “孤阴不生孤
16、阴不生” 2 2、应用: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应用: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1 1)自然界:)自然界:云雨的转化云雨的转化。 天气天气云云 阳受阴冷凝而降阳受阴冷凝而降阴受阳蒸腾而升阴受阳蒸腾而升 地气地气水水 自然界,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自然界,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自然界气
17、候的相对稳定。 沙漠中雨水少沙漠中雨水少 (2 2)医学:如人体)医学:如人体气血之间气血之间,气属阳,气属阳,血属阴血属阴,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互相助长关系。互相助长关系。气气 血血 气可生血气可生血行血行血气可气可气可气可摄血摄血血可血可血可血可载气载气养气养气气气 人体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 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关系失常,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就会出现“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或或“阴损及阳阴损及阳”的病的病理变化。理变化。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关系
18、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长”, 甚则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亡(亡阴、亡阳)而死亡阴、亡阳)而死亡。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含义:、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内容:、内容: (1 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
19、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由阴阳互根互用关表现为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 阴阳消长的形式(阴阳消长的形式(2 2类类4 4种)种)对对立立制制约约中中的的消消长长 此长彼消
20、此长彼消(以长为主)(以长为主) 此消彼长此消彼长(以长为主)(以长为主)阴长阳消阴长阳消阳长阴消阳长阴消阴消阳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阳消阴长阳胜则阴病(如热邪袭人)阳胜则阴病(如热邪袭人)阴胜则阳病(如寒邪袭人)阴胜则阳病(如寒邪袭人)阳不胜其阴(兴奋阳不胜其阴(兴奋抑制抑制嗜睡)嗜睡)阴不胜其阳(抑制阴不胜其阳(抑制兴奋兴奋失眠)失眠)互互根根互互用用中中的的消消长长 此长彼长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此消彼消阴消阳亦消阴消阳亦消阳消阴亦消阳消阴亦消阴长阳亦长阴长阳亦长阳长阴亦长阳长阴亦长阴损及阳、津亏导致气虚阴损及阳、津亏导致气虚阳损及阴、气虚导致血虚阳损及阴、气虚导致血虚补血养气法、阴中求阳法补血
21、养气法、阴中求阳法补气生血法、阳中求阴法补气生血法、阳中求阴法 (2 2)阴阳协调平衡)阴阳协调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消是指阴阳双方的消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衡。 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序、协调。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含义:、含义:阴阳的相互转
22、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阴可以转化为阳。 (1 1)转化的内在因素与条件:)转化的内在因素与条件: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物极”阶段,即所谓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物极必反”。 (2 2)转化与消长的关系:)转化与消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转化量变量变质变质变基础基础结果结果 2 2、形式(形式(2种)种) (1 1)渐变: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伴
23、随彼)渐变: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伴随彼此消长过程,缓慢地发生着阳转化为阴,或阴转化为此消长过程,缓慢地发生着阳转化为阴,或阴转化为阳的过程。如阳的过程。如四季寒暑交替,昼夜转化四季寒暑交替,昼夜转化等。等。 (2 2)突变:是指阴阳在其消长过程中没有显著)突变:是指阴阳在其消长过程中没有显著的质变特征,当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的限度,或者有的质变特征,当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的限度,或者有某种条件的诱导,使阴阳双方迅速地向其各自相反方某种条件的诱导,使阴阳双方迅速地向其各自相反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如面发生质的改变。如自然界六月飘雪,人体急性热病自然界六月飘雪,人体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24、肢厥冷、面色苍白、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 (一)(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四)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五)用于疾病的防治用于疾病的防治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
25、部位、功能特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1. 1. 脏腑形体分阴阳:内外分阴阳脏腑形体分阴阳:内外分阴阳(内脏与体表),上下分阴阳,功能特(内脏与体表),上下分阴阳,功能特点分阴阳。点分阴阳。 2. 2. 经络系统分阴阳:阴经阳经,阴经络系统分阴阳:阴经阳经,阴络阳络。络阳络。 人体组织结构心阳心阴 肾阴肾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躯壳(阳阳)内脏(阴阴)背(阳阳)胸腹(阴阴)腹(阴阴)胸(阳阳)六腑(阳阳)五脏(阴阴)肝脾肾(阴阴)按部位划分按功能划分心肝(阳阳)肺脾肾(阴阴)心肺(阳阳)下半身(阴阴)上半身(阳阳)内侧面(阴阴)
26、外侧面(阳阳)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脏腑经络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脏腑经络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与气为基础的。精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阴;气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动稳定有序。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由精所化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由精所化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
27、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正是由于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 2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
28、律、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而发生疾病。 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偏胜、阴阳偏胜、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 以阴阳的对立制约来阐释病机以阴阳的对立制约来阐释病机 (1 1) 阴阳偏胜: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阳胜则热(外感)实热证;(外感)实热证; 阳胜
29、则阴病阳胜则阴病实热兼阴虚证;实热兼阴虚证; 阴胜则寒阴胜则寒(外感)实寒证;(外感)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阴胜则阳病实寒兼阳虚证。实寒兼阳虚证。 (2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阴虚则热(内伤)虚热证(内伤)虚热证 阳虚则寒阳虚则寒(内伤)虚寒证(内伤)虚寒证以阴阳的互根互用来阐释病机以阴阳的互根互用来阐释病机 (3 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阳损及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以阴阳的相互转化来阐释病机以阴阳的相互转化来阐释病机 (4 4)阴阳转化阴阳转化: 阴证阴证阳证阳证 热证热证寒证寒证 阴阳失调病理图阴阳失调病理图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 1、分析四诊资料、分析四诊资料 色泽分阴阳色泽分阴阳 气息分阴阳气息分阴阳 动静喜恶分阴阳动静喜恶分阴阳 脉象分阴阳脉象分阴阳 2 2、概括疾病证候概括疾病证候 八纲辨证:表证、热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月嫂测试试题及答案
- 外科临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必考知识清单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创建自信的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的试题及答案
- 提高通过率的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试题及答案
- 了解纺织品检验流程试题及答案
- 江苏中考南通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2024年考试题型分析及答案
- 口令游戏面试题及答案
- 闭式冷却塔和开式冷却塔的集水盘材质有哪些区别
- 织带绘图方法
- 地下车库地坪施工工艺工法标准
-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代谢作用与发酵)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1-7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户口分户协议书(6篇)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学设计
- 活跃气氛的开场小游戏「培训破冰前必备」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