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 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阳与小端阳。端午节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

2、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3、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

3、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甜甜咸咸的,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4、三坊一照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就是由一座三合院和一座照壁组成。它的优点是三合院占地的深度比四合院浅,对偏坡的地基更为合适。它的正房习惯于朝东,对面没有房屋,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日照。照壁以白色为底色,可以反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线。另外,照壁上有书法、绘画,照壁前种植花草树木,富于文化艺术气氛。当地人喜欢在廊中作息,正好面对着优美的照壁。民居的大门不开在中轴线上,门上有精美华丽的门罩。屋檐下白粉墙上绘以黑线勾

4、勒的彩画。民居处处显示出当地人热爱艺术的天性。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的四合院北方四合院由两层院落组成,第一层为围墙、倒座组成,第二层由倒座,正房及两侧厢房组成,一般第二层院落的四幢房屋互不联接,以便于采光取暖。南方四合院围合的四幢房屋紧密相连,故中间院落较小,加上南方多二层楼,故形似井口,因而院落称"天井”。这种"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北方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济南四合院、太原四合院为代表,南方四合院以苏州四合院、周庄、南浔、同里、及海盐四合院为代表。2、简述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

5、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三、论述题1、试述南北方民族服饰的差异服饰是社会

6、文化现象的反映,是区分族群的标志。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形态也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服饰文化,其中南北方服饰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少数民族服饰长衣盛饰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服饰的主要特色,属于平原文化的北方各民族服装款式在丰富中趋于统一。因为我国北方天气寒冷,服饰多为大襟或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服装材料以皮毛、毡、氆氇和锦缎为主,装饰物则以华贵的金银、珠玉、珊瑚、松石为主。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属于山地文化的南方各民族服饰是多样化的,其服装款式变化之多和装饰物之丰富可谓绚丽多姿。中国南方各民族绝大部分居住于西南和中南地区广

7、大的崇山峻岭之中,交通闭塞,加上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民族群体间的相互沟通,于是形成了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各民族间、民族支系间服饰纷呈,风俗颇异,这种封闭式的山地文化特征使南方民族服饰至今依然是特色各异。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差异的成因有以下原因.地理因素:我国地处北半球,因纬度跨度大,造成南北温差很大。北方气候寒冷,冬季较长,这就决定了服饰对北方人来说不仅要遮身蔽体还要有较好的保暖性,因此北方民族服饰相比南方的要厚重许多,其中长袍较多见;而南方处于亚热带,气候炎热,夏季漫长,因此衣服比较轻薄,多为棉、麻质地,且上衣下裳的分体形式。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使服饰在形式上产生了

8、很大的差别。 历史因素:我国历史上在北方地区建都的朝代很多,是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因此决定了北方战争比南方多。而南方稳定的环境无论是对经济、生产力,还是文化的发展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因而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大多是实用性多于观赏性,而南方的民族在服饰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和信仰上的追求。 生产方式因素:由于我国北方气候寒冷,适于植物生长的时间很短,所以在北方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基本不种植经济作物,故过去北方民族很少穿棉、麻类织物服装。鄂伦春族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附近,以打猎为主要生活方式,打回的猎物其肉与同族人分享,皮用来缝制衣裳;内蒙古有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业为主,蒙古人以马代步,他们的服饰结构多

9、是为了活动方便。而南方的生活方式和北方就大不相同,南方气候温暖,植物生长期很长,不仅可以种植粮食作物,还可以种植棉、麻等经济作物,所以南方少数民族大多穿着棉、麻质地的衣服。2试述南北方饮食的差异。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南甜北咸.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