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_第1页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_第2页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_第3页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本册分单元说明。 本册共编排了五个单元,其中四个白话文单元,一个文言文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即第 1课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3课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第4课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第6课控诉法西斯大屠杀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第5课英法联军侵华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和在战争年代写就的激发革命斗志的诗两首。 教学本单元的目标应该是:能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握

2、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从选文的内容看,兼顾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方面,让学生既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其中表现出的真善美,又看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以及其中的强盗行径,认识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都是以“爱”为题材的课文,诉说的是对普通人、对弱者的关爱。第 7课是鲁迅的阿长和三海经,表现的是对儿时保姆的思念,第8课是朱自清的背影,表现的是深沉的父爱和父子情深,第9课是李森详的台阶,讲述的是父亲造屋和砌台阶的故事,表现的是一个农民的思想性格、对父亲的理解和尊重,第10课是杨绛的自述性散文老王,表现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对最低层劳动者的关心。第11

3、课是余秋雨的信客写的上20世纪初期两代信客的命运,赞美辛苦高尚的人格,第12课刘心武的冬日看海人塑造的是在贫困中奉献爱心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这个单元应该达到的目标是:熟读课文,能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事件,从中感悟课文所表现出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都是以建筑园林和名胜古迹为题材的课文。第 13课中国石拱桥和第15课苏州园林是传统的典型说明文,第14课吴冠中的桥之美是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第16课故宫博物院按照游览参观的路线逐次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第17课说“屏”着眼介绍

4、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第18课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着重介绍了厅、堂、楼、阁、亭五种建筑的样式和功能。 教学这个单元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认识说明文的特点,学习读写说明文;理清说明文的顺序;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在认识我国传统建筑、园林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同时,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都是科技说明文。 第 19课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第20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说明花红既是自然界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第21课奇妙的克隆,介绍了克隆知识。第22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

5、压扁的沙子),用科学研究中的实例,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第23课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介绍的是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第24课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其中前五课是事例说明文,最后一篇是小品。 教学这个单元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习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学会默读,并且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培养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 第 25课郦道元的三峡,第26课是姚鼐的登泰山记,第27课是短文两篇(答谢中

6、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第28课观潮,第29课湖心亭看雪,第30课诗四首 教学这个单元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关于阅读练习。 “研讨与练习”放在课文后面,但这并不说明两者是历时性的,而是共时性的,即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既要带着导读中的问题,又要联系“研讨与练习”中的习题。“研讨与练习”并不是学生放学之后带回家的沉重负担,而是帮助课堂上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师生展开讨论的依据和指南。关于“研讨与练习”,需要作以下几点具体说明。 (一)练习题量减少,这体现了 “少做题,多读书”的主张,把学生从过去练习题的“汪洋大海”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扎扎实实地多读几遍课文,多读一些课外作品。 (二)现在将过去的 “练习”改成的“研讨与练习”,目的是倡导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即为研讨,就需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得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记住由老师宣布的所谓“标准答案”。 (三)每课练习中至少有一道向课外延伸的练习,它们或不同文章的比较,或由课内文章向课外名著的扩展阅读,或以课内为引子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这是编者试图打通课内外,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 紧接 “研讨与练习”之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