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在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 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 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 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 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名词用如状语(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 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云集响应翼蔽沸公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像翅膀一样扩展:狼奔豕突 计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
2、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一样)(常在“待” “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像对待来畜养孔级)人皆得隶使之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樵杀晋鄙 刀斫之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目见耳闻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按照法律)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
3、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浊 班门弄斧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庙礼之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 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乃 夜 驰 之 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此用法多是用
4、在“日” “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附、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 如 故 一反常态附、动词作状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弃甲曳兵而走2. 根据语意来判断:例:儿惧,啼告母登高而招亍而望矣永之人争奔走焉1、名词活用为动词1. 名 +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 语)例:驴不胜怒,蹄之从左右,皆肘之公子怒,欲
5、鞭之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父曰:“履我”买五人之h函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 名 +名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用蹄子踢用胳膊肘碰用鞭子打他用火把照穿上鞋用木匣装命名(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 个用如动词)例:大楚兴,陈胜王称王许子冠乎戴帽子使天而雨珠下雨麦于岐山之阳 衣素衣而出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 例: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晋军函陵3. 副 +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例:既而弥月不雨晋灵公不君穿 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驻扎(在) (在关中)称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秦地可尽王也 子墨子不听,遂北 秦师遂东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不(下)雨不(行)君道不归咎上天全部统治就
6、往北走了就向东出发了(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例: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天又大风(刮大风)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4. 能愿动词 +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想要杀相如 想向东进击 识其本名左右欲刃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5. 名词 +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 用如动词)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6. 介宾 +名例:亭以雨名 西与韩境 由山以上五 六里7. 所 +名例:置人 所罾 鱼腹中 (鱼网 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所 住)
7、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8. 名 +者例:赵王之子孙 侯者 (侯爵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打鸡猎兔的人)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都:定都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进军去今之墓而葬焉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进城梯而下之 梯:放上梯子下: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 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 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 用如动词)三、使动用法。
8、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 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 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 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 相之。(让 做丞相 ) 纵江东父兄怜而 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例: A.1汗牛充栋汗:使出汗。2汗马功劳3生死 肉骨肉:使长肉。4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之王: wcng,使做王B.1.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
9、二)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使动: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 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例如:例句:A.1.庄公寤生,惊姜氏。惊:使吃惊。2.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灭亡。3.阙秦以利晋。阙:使(土地)亏损。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5.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6.可烧而走之。走:使跑。7.止血灵。止:使停止。B1.(沛公)从百余骑。从:z ong使跟随。2.杀鸡为黍而食之,见 其二子焉。食:s 使吃。 见:xi cn使 现。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败:使打败仗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 食 ,无粮者亦食。
10、华之杀羊食七惊心动魄:生死肉骨: 滴水穿石:惊世骇俗: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发怒)“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 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 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 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 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 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 势 力削弱 ) 春风
11、又绿江南岸。 (使变绿 ) 空乏其身。 (使 受贫困之苦) 例句:1. 富国强兵:2. 强兵足食:3. 丰衣足食: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6. 良药苦口利于病:苦:使苦。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安老怀少:安:使安逸。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尊贵。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稳固。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 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 那么即使 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
12、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 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 (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 变成四个” , “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 ) 或以数量为比 喻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 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四、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 ”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 表示主观上 认为(觉得) 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 的
13、性质或状态。例如: 滕公 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认 为其言奇, 认为其貌壮, 可译为: 认为其言出众不凡, 其貌壮美) 孔子登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1. 不耻下问 2. 是古非今 3. 口是心非4.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5. 厚此薄彼6. 不远万里 7. 邑人奇之 8. 渔人甚 异之(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译: 把当做 例如: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
14、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孟尝君客我。(把当作客人)1. 幕天席地:2.草菅人命: 3.鱼肉百姓:4.千金一刻:5.友风而子雨:6.稍稍宾客其父:7.孟尝君客我: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越国以鄙远:使动、意动的区别A. 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 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例: 邑人奇之:邑人认为(这事)很奇怪:其奇邑人:(这事)令邑人奇怪左右以君贱之也 意动赵孟能贵之,
15、亦能贱之 使动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 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可以是事实, 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 感受。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 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 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五、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 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哭 泣)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 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
16、谓语有 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 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 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女口 “闻寡人之 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 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 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 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模拟试题】一.(18 分,每小题 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哄(hu ang )骗
17、一哄(hong )而起行(h dig)伍 海市蜃(sh cn)楼B. 谄(chcn)媚能掐(qi o)会算粗糙(z co)呱(go )呱坠地C. 矜(j m )持 广袤(me)千里 狡黠(xi e) 稽(q i)首叩拜D. 信笺(ji o )天梯石栈(zh Cn)戕(qi mg )害 纵横捭 (bci )阖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江西进贤农民张振祥,在头发丝上镌刻雷锋日记,人们用精密的高倍放大镜就着灯光, 可以看到 毛发上的小楷字体清晰,笔画有棱有角。B. 3月 2日, 4架朝鲜战斗机在日本海公海上空拦 截了一架美军 RC135S 间牒侦察机,其中一架战机还 对美机使用了通
18、常在导弹攻击前使用的雷达锁定等动 作。C. 二十年前,我读到的影印本是尊敬的冯先生从 千里迢迢的北京给我邮寄到四川南部那座小城的。这 一份情意,令我莫齿难忘!D. 这种慧眼独具的评论视角与方法,委实闻所未 闻,也是那些在作品已经产生影响之后再去作“事后 诸葛亮”式评点的明清评点派难以望其向背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十届人大代表彭富春指出,学校开设法律必修 课,培养学生的公民和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惟有如 此,我国才能向现代的法制国家迈进 B. 谈话间,周 海婴拿出一本周令飞的新著 梦幻狂想奏鸣曲 ,这本 装饰精美的专著,系统地介绍四十多年来大陆戏曲表 演
19、艺术的成就和经验,颇得专家首肯。C. 西班牙外交大臣帕拉希奥表示,由于法国决心 使用否决权,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草案可能要被迫撤 回。D. 还在定夺演员阶段的射雕英雄传已成为众 人瞩目的焦点,帅小生刘红雨忽然跳将出来,自报家 门,认为自己更有优势出演 射雕英雄传 杨康一角。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就在县委紧锣密鼓准备收网、彻底端掉“红桃 班”这个横行乡里的流氓集团时,这帮家伙依然为虎 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B. 当记者一行驱车前来看到几栋现代化大楼拔地 而起,耸立在赣江边的山坡上时, 他们不由啧啧赞叹: 这里的事业蒸蒸日上,令人触目惊心! C
20、. 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诗,大概 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 不知此风起于何时, 始作俑者为谁。 D. 作为NBA的状元秀,姚明能否荣膺重任,成为 NBA 的当之无愧的世星,人们都在虚左以待。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与望老共事多年,特别是编纂辞海的几 年,我们朝夕相处,对于他的为人治学和领导才能, 的确受益匪浅。B. 暑期大学生勤工助学招聘市场在建庆中学举 行,校门前有的路面积水,但两万多名大学生仍从四 面八方涌来。C.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金属和塑料两大 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 腐蚀生锈、塑料老化的可能,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
21、 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D. 当时一位老前辈,为译林创刊号译载了侦 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向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写了 一封长信,对译林提出相当严厉的批评。6. 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句子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钱钟书把他“虽赏析之作,实忧患之书"的诗话集 定名为谈艺录。以“谈艺录”为名的书有不少,明 代徐祯卿有一本谈艺录,陈衍也有一本由其早年弟 子黄秋岳编的谈艺录。所以他径以谈艺录名书。 按理,钱钟书应当加以标别,或在前面标上斋 室的美名,或加作者的字号,以示区别因为日寇侵 略,国破家亡,他老家无锡已被日军占领,有家难归 但钱钟书不这样 在上海赁屋而居,自己下无立锥之地,上无盖 头之茅
22、,更不敢在书上虚加斋室之美名A. B.C.D.12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地图上的长城 长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态,也不是人类的聚落、 交通线,但无论是画人文政治地图,还是画环境资源 地图,都要习惯地标上它。 看来,长城已成为中国 “底 图”上的一样“基本”的东西。中国人画长城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翻检 一下古代的地图,发现宋代的一幅华夷图上已经 有了长城。华夷图 是刻在一块石版 (现藏西安碑林 博物馆)上的,石版的另一面还刻有一幅禹迹图 。 两幅图为同一年( 1136)所刻。奇怪的是, 华夷图 是倒刻,即头朝下的,研究者据此认为这块图石不是 供人观览的图碑
23、,而是供印刷用的图石。两幅图面貌 很不一样,河流、海洋的画法大为不同,可能有不同 的来源。禹迹图上没有长城, 华夷图上则不但 华北有长城,西部的居延也有长城(这是汉长城的一 段),符号取城墙上的垛口状, 一看就明白。华夷图 是现在所见最早的标有长城的全国地图之一。有学者 推测,华夷图 很可能是根据唐代贾耽的 海内华夷 图绘制的,但贾耽的海内华夷图早已失传,上 面有没有长城,已无法确知。在今日尚存的其他宋代 全国地图上,大多也画长城,如历代地理指掌图 , 包含 40 多幅,几乎张张画有长城。 看来,地图上画长 城的做法,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定型了。宋代并不是一个修建长城或利用长城进行防御的 朝代,但
24、宋人的地图上却普遍出现长城, 这说明什么? 长城是一样人类遗迹,绵延甚远,跨越巨大空间;地 理表现直观而强烈,绘制地图的人几乎无法回避它, 这可能是地图上出现长城的基本原因。对前朝留下的 老长城, 宋人时有感慨,“三朝幸望人倾祷, 寿与长城 俱老”(吴则礼绛都春)。又说:“胡马长驱三犯阙, 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 (黄中辅 念奴娇)宋人面对老长城, 又不仅仅是怀 古,北方“胡马”(女真人)威胁犹在,两宫(微、钦 二宗)幽陷未安,宋人希望长城“活”起来,以限胡 马而雪破国之恨。据说南宋选德殿御座后金漆大屏的 背上也有一幅 华夷图,上面如果也绘有长城, 则其 意义之大就
25、更加可观了。传世的金朝陕西五路之图及后来之明清各朝的 地图都有画长城者,渐成一种不易的传统。长城的军 事地理作用在中国历史中时兴时灭,有些王朝没有修 筑也没有使用过长城,但有关长城的知识、议论,借 助长城而抒发的北方边塞情感, 如同长城的遗迹一样, 从没有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一直活在中国人 的心头。从地图的技术角度说,长城的走向比山脉清 晰,比河流稳定,是难得的地理坐标。清康熙皇帝推 进实测地图的编制,首次实验性测量就是邀法国人白 晋从京师北部长城地带开始的。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 代,人们发现长城蜿蜓的身躯与起伏的山脉结合得如 此完美,这样一个穷极视野尚不能尽收的独一无二的 文化景观,在地
26、图上不表现是一个缺憾。长城现已成 为世界性文化遗产,美国人编制的中国地图,也要画 上长城的 “小像”。长城在地图上有着稳固的版图, 正 说明长城在人们心中占据了永恒的地位。 (节录自 中 国国家地理杂志 2002年第 5 期,作者唐晓峰)7. 以下属于地图上画长城, 宋代就已定型的根据的 一项是( )A. 1136 年所刻的禹迹图上已经有长城B. 华夷图是倒刻的,主要供印刷之用C. 历代地理指掌图上几乎张张画有长城D. 华夷图 来源于比宋代更早的唐代贾耽的 海 内华夷图8. 对宋代人在地图上画长城的原由解说不当的一 项是( )A. 长城的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是难得的地理坐 标B. 希望长城能抵
27、挡胡马入侵中原,雪破国之恨C. 禹迹图上没有画长城, 为弥补缺憾而在 华 夷图画上长城D. 借前人留下的老长城抒发怀古之情和人生感慨9. 下列表述,与文意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A. 长城一直在中国人的心头占据永恒的地位,主 要是从长城是地理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人们用以抒 发情感这个角度说的。B. 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标有长城(包 括汉长城在内)的全国地图。C. 中国的长城最早是军事工程,宋元明清各朝再 也没有修筑也没有使用过长城。D. 第 3 段中作者引用宋词,是为了说明宋人在地 图上绘制长城的基本原因。10.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南宋选德殿御座后有一幅华夷
28、图 ,表明当年 南宋朝廷有收复北方失地的强烈意识。B. 在地图上画长城,表明历史常常把人类的各种 创造物,在它们的使用功能丧失之后,转入文化的范畴,使之成为世界性文化遗产。C. 清康熙皇帝邀请法国人白晋从北京附近的长城 开始编制实测地图,是因为满族已经入主中原,根本 用不着考虑长城的军事地理作用了。D. 外国人包括美国人编制中国地图,也要画上长 城“小像",其心态与宋人一样。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15题。循吏列传(节录)(序)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 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 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
29、,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 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 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 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 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 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 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 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
30、竖子 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预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 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 安归!”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 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 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 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 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 吾故不受也。”石奢者,楚昭王相也。竖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 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
31、立政,不 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 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 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 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节录自 史记列传五十九)注释:不预贾,指临时评定货物贵贱,不豫先 定高价。 尺籍,军队里士兵们的记功板,后指军籍。1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循吏列传循吏:循循善诱的官吏 B. 政缓禁止禁止:制止,不许可 C. 班白不提挈 班白:生病忧愁的人 D. 以高弟为鲁相高弟:才华优异而品评的等次 高,“弟”同“第”1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32、 法令所以导民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B. 以嗜鱼,故不受也 子财C. 相追之,乃其父也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D. 子其治事矣(公曰:)“吾其还也。” 13. 以下句中加点词“之”指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代孙叔敖)B.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代市令)C. 王许之(代孙叔敖)D. (石奢)使人言之王曰(代“纵其父而还自系” 这件事)14. 以下材料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侧面说明四位循 吏“奉法循理”的一组是( ) 吏无奸邪, 盗贼不起; 百官自正; 各得 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门不夜关
33、,道不拾遗; (石奢)遂不受令,自刎而 死A. B. C. D. 15. 对原文有关内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叔敖担任楚相后,教化百姓,善于疏导,使 上下和睦合作,社会风气良好。为发展经济,他还在 秋冬农季节劝勉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 溪流涨水时将竹木漂运出山。B. 子产在郑国为相 26 年,政绩显著,很得民心。 他死之时,青壮年都放声大哭,连老人们的儿女也都 痛哭不已。C. 公仪休喜欢吃鱼,但不接受他人馈送。很说得 好,现在我做相能以俸禄买到鱼吃,如果受贿而免除职务,那谁还会给我送鱼呢?D. 史记首次为“循吏”立传(此后的纪传体 史书大都设“循吏”
34、一目),寄托了作者提倡民主政治 和执法爱民、反对吏治腐败的理想。第二卷(共105分)四(15分)16. 将上段文言文材料(序)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5分)(1)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3分)译文:(2)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2分)译文:1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注:据唐孟】本事诗记载,崔护于清明日独 游都城南庄,敲开一户人家,要口水喝。一女子为他 送来一杯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到第二年清明日, 崔护重访,“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 < (1)这首诗
35、写了两个场景。一、二两句写的场景是,;三、四两句写的场景是。(2分)(2)这首诗,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有人认为在抒 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揭示了一种人生哲理。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18. 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 分)(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鹃。,。(李商隐锦瑟)(2)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3)但以刘,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五.(18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 22题。永恒的敌人冯骥才我面对着雄伟浩翰、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心里的问号不是这二百三十万块巨石怎样堆砌
36、上去的,也没有 想到天外来客,而是奇怪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竟是一座坟墓。当代人的生命观变得似乎豁达了。 他们在遗嘱中表 明,死后要将骨灰扬弃到山川湖海,或者做一次植树 葬,将属于自己最后的生命物质,变为一丛鲜亮的绿 色奉献给永别的世界。当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把一个个 被神话包裹的星球看得清清楚楚,古远天国的梦便让 位于世人的现实享受。人们愈来愈把生命看作一个短 暂的兴灭过程。于是,物质的享乐主义便成了一种新 宗教。但是,不论你是怎样一个坚定的享乐主义者,抑或 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你还是被他们建造的这 座人类史上最大的坟墓所震撼 不仅由于那种精神 的庄严,那种信仰的单纯,更重要的是那种神
37、话一般 死的概念和对死的无比神圣的态度与方式。古埃及把死当做由此生度到来世的桥梁,或是一条 神秘的通道。他们相信只要保存遗体的完好,死者便 依然如同在世那样生活,甚至再生。按照古埃及人的 说法,世间的住宅不过是旅店,坟墓才是长久的居室。 金字塔的庞大与坚固正是为了把这种奇想变成惊人的 现实。永生,就是生命之永恒。这是整个人类与生俱来最 本能、也最壮丽的向往。远古人的陵墓都是用石头造的。石头坚固,能够耐 久,也象征永存。然而四千五百年过去了,阿布辛比 勒宏伟的神像已被风沙倾覆,尼罗河两岸大大小小几 乎所有的金字塔,都被窃贼掏空。数不尽的木乃伊成 为古董贩子们手里发财的王牌。不用说木乃伊终会腐 烂
38、,古埃及人决不会想到,到头来那些建造坟墓的石 头也会朽烂。金字塔上的石头一块块往下滚落,斯芬 克斯被风化得面目全非。这叫我想起中国人的一句成 语:海枯石烂。站在今天回过头去,古埃及人那永生 的信念,早已成为人类童年的一厢情愿的痴想。永恒的敌人是什么?它并不是摧残、破坏、寇乱、 窃盗、消磨、腐烂、散失和死亡。永恒的敌人是时间。 时间不会无止无休地载运任何事物。时间的来去全是 空的。在它的车厢里,上上下下都是一时的光彩和瞬 息的强大。时间不会把任何事物变得永恒不灭,只能 把一切都变得愈来愈短暂有限和微不足道。当我再次面对着吉萨大金字塔,我更强烈地被它所 震撼。我明白了,这埋葬法老的人类最伟大的建筑
39、, 并非死亡象征,乃是生之崇拜,生之渴望,生之欲求C金字塔是全人类的最神圣的生命图腾!想到这里,我们真是充满了激情。也许现代人过于 自信现阶段的科学对生命那种单一的物质化的解释, 才导致人们沉溺于浮光掠影般的现实享乐。有时,我 们往往不如远古的人,虽然愚顽,却凭直觉,直率又 固执地表现生命最本能的欲望。一切生命的本质,都 是顽强追求存在,以及永存。只有穿过死亡,才能永 生。那么人类所需要的,不仅是能力和智慧,更是燃 烧着的精神与无比瑰丽的想象!古埃及人虽然没有跨 过死亡,没有使木乃伊再生,但他们的精神已然超越 了过去。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和轰鸣着的过程。正是由于人类一直与自己的局限斗争,
40、它才充满活 力和不断进步。(节缩自散文(海外版)1997年第2期) 注: 图腾:(totem )源于印第安语,意为“他 的亲族"。此处理解为"崇拜对象"即可。19. 第2段画线句子中,"当天文学家的望远镜 把一个个被神话包裹的星球看得清清楚楚”的意思是;“古远天国的梦”是指(4分)20. 第3段中,画线部分说古埃及人“对死的无比神圣的态度与方式”各指什么? (4分,每项2分)答:态度:方式:21. 作者认为,金字塔是全人类最神圣的生命崇拜 对象,这样说的理由是(4分):22.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A. 人的生命有限,人
41、死不能复生。随着时间的推 移,木乃伊和石棺石墓终会腐烂风化。但远古人类那 永生的信念和对精神家园的顽强追求,却仍然辉耀后 世。B. 作者意在提醒读者,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生 命过程,在时间的长河里,让自己的生命灿烂地轰鸣 着前进,哪怕仅仅展示一时的光彩和瞬息的强大,也 是崇高的壮丽的人生。C. 作者通过瞻仰埃及金字塔,表达了这样一种意 念:与其像古埃及人那样苦苦地企盼死后进入天国, 获得所谓生命永恒,倒不如像现代人那样尽情享受现 实的物质文明。D. 文章最后一句"正是由于人类一直与自己的局 限斗争,它才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意思是:人类 社会之所以充满活力,不断进步,是因为
42、人类一直在 为发展自己而不断爆发起义、征伐异族,演绎出一部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史E. 正因为人的物质生命短暂,形骸不能永存,因 而人们更重视信念、理想、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向往, 人类才出现众多伟大人物,成为各个时代的旗帜,推 动社会不断进步。六.(12分)23. 下面一副对联(对偶)有一点毛病,按要求改 正。(2分)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 通晓古今情。”总体不错,但细细推敲,应将上联的“天 下”改为24. 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有的有语病,请找出两处 并作修改。(4分,每小题2分)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
43、改变,生产上对小麦品种的要求一方面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遗传多样性的消失极为严重。这溃传多样 性的丢失不仅限制了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改良,而 且使得小麦对病虫害、旱、寒、盐碱等环境胁迫的脆 弱性增加,这也是当前为什么小麦育种难以取得突 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突破,最重要的途径就 是利用生物技术引入外源优异基因。(1)处,修改为(2)处,修改为25. 在下列空白处,分承“清”“远”的特点,写出小池和溪流的情貌风致。要求各用一种修辞手法,语 句连贯,字数不限。(6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 和“远”。七.( 60分)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窝蚂蚁通常
44、由蚁后、雄蚁、工蚁、兵蚁组成, 它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享食物。动物学家威尔 逊在糖水中加入放射性物质,待工蚁吸食后,用特殊 仪器追踪。结果发现:一只工蚁带回的糖水,在一天 之内分给了所有的工蚁;一星期时间,糖水已分配到 全窝的蚂蚁了。请以“合作共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随韩愈【试题答案】1. D (A 一哄 hcng 而起;B 糙 c(o ; C 黠 xi d)2. A (B牒一谍;C莫一没;D向一项)3. C (A应为“法治” ;B “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 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用于句中不贴切,不 是“
45、最恰当”。该用“装帧”(包括封面、版面、插图、 装订形式等的设计);D “定夺”指拿主意作决定,不 能带宾语,应改为“选择”或“决定” “确定”等)4. C ( A 根据文句语境应为“怙恶不悛” ; B 贬词褒 用;D应为“拭目以待”)5. D (“为”在句中表动作的原因和由来,此句无误。A “对于受益匪浅”不通,应删去“对于”,“的确” 后加“使我” ;B “市场”与“举行”搭配不当,可改“市场”为“活动” ;C杂糅。要么说“化学物质 能使老化”,要么说“化学物质有使的可能”)6. C7. C (A禹迹图上未刻长城;B是用途,不是“定 型根据” ;D贾耽的海内华夷图是否有长城无法确 知)8.
46、 C (两图同年所刻,无所谓“弥补缺憾”之理)9. A (B缺“现在所见到的”这一修饰语; C文中无 据,且常识告诉人们,明朝修了长城; D 基本原因应是长城的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10. B ( A 御座后的华夷图是否有长城尚不能确 定,即使有也不足以表明有“收复意识” ;C是从 绘制地图技术角度考虑的; D 不一样,外国人主要是 把长城作为世界性文化遗产而接受下来的)11. D(A 遵奉法理的官吏,文中有“奉职循理” “奉 法循理”等暗示;B有禁令就停止;C头发花白的老人)12. A (分别为“用来的手段”和“原因” ; B均表原因;C均表转折,出乎意料:竟,去卩;D均表 委婉,婉商:还是)
47、13. B (代街市混乱的局面)14. C15. B (“老人儿啼”理解不当,“儿”当作状语,“像 小孩子那样”。案:C项理解对,"今受鱼而免"中"今" 译为“如果”“假若”)16. ( 5 分)(1 )(3 分)良善的百姓会感到敬畏谨慎而能洁身 自好,是因为官吏没有胡作非为。 (翻译成判断句并提 示原因 2 分;重点词语:“乱” 1 分)( 2)( 2 分)(官吏)奉公尽职,按照法律办事,同 样可以治理好国家,何必用威猛严峻的手段(对待百 姓)呢?(注意译出反问语气 1 分;重点词语:奉、 治 1 分)。17. (6 分)(1)寻春遇艳(或“回忆去年无
48、意中遇见一位女 子站在一棵小桃树的斜枝旁” )重寻不遇 (或“今年有 意导访,却人去屋空” )(2 分,每空 1 分)( 2)看法:不只是爱情诗,作者在抒发个人感情 的同时,也揭示了一种人生哲理。 (1 分)因为诗中一 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少女的爱慕及重寻不遇的惆怅之 情,同时,也揭示了好景不常美事难再的人生感慨。( 3 分)18. ( 4 分,每句 2 分,错漏增字该小题不得分)(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 3)日薄西山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19. (4 分)(1)人类进入了科技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 2 分) (2)指古人企望死后再生,进入快乐的天国中去 (答“古人向往的所谓极乐世界' ”也对)(2 分)20. (4 分)(1)只要完好保存死者的遗体,死者便依然活着 ( 2 分)( 2)建造像金字塔那样庞大而坚固的坟墓( 2 分)21. ( 4 分)金字塔直接而又固执地表现了远古人类 对生命最本能的欲望和追求永生的信念(或“金字塔 体现了远古人类追求永生的能力和智慧,是他们燃烧 着的精神和无比瑰丽的想象的结晶” )22. (6分,答对一个给3分)CD(C作者对现代人 沉溺物质享乐、缺少精神追求的现象是持批判态度的; D"自己的局限"指死亡,正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3篇
- 代办户口登记委托示例3篇
- 办理证照全权委托书模板3篇
- 停车场道闸系统安装承包合同3篇
- 农村房子转让简单协议书3篇
- 建材买卖协议书格式3篇
- 工程图纸审查
- 完整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2篇
- 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进出口分析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生产安全管理规范考核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芯片市场趋势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应急急救知识课件
- 文综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鼠伤寒沙门菌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民兵国防知识教育教案
- 毒理学研究新技术应用-深度研究
- DB33T 2202-2019 公安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