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浦小玲_第1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浦小玲_第2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浦小玲_第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浦小玲_第4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浦小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和静县一中 浦小玲16、大自然的语言前置作业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筛选主要信息。争取4分钟内读完。 2、自学检测:(1)字词个性积累: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课堂探究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角度提出2-3个问题,考考其他小组;2、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3、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

2、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当堂检测()填 空。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_ _、_ _、_ 、_ 。 2、 物候学就是利用_ _来研究_ _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大自然的 语言”为_ _、_ _。 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_ _、_ _、_ _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安排农事。 4、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_ _,选择_ _。 (二)阅读,然后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 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 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1)( )

4、(2)( ) (3)( )2解释下列词 语。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 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 前置作业 1、搜集作者及关于克隆知识的资料。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繁衍( ) 囊胚期( ) 蟾蜍( ) 蝌蚪( )鄞县( ) 性腺( ) 胰蛋白酶( ) 分泌( )濒临( ) 孵化(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繁衍: 濒临: 神通广大: 拍案叫绝:相安无事: 难能可贵:课堂探究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

5、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 ”?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 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3、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4、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5、“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当堂检测一、辩论会克隆猴的成功意味着克隆人本身没有技术障碍,于是就有一位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大胆的提出了克隆人的设想,克隆人在这个世界

6、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我们来一场小辩论好不好?注意辩论的要求。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语言要简明扼要,要针锋相对。二、达标测试(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泌(m) 渗透(sn) 胚胎(pi)B两栖(x) 乳腺(xin) 哺乳(b)C脊椎(j) 爪蟾(chn) 濒临(bn)D草莓(mi) 繁衍(yn) 匍匐茎(jng)(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

7、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 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这里指想象,假想) B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处没有冲突,没有问题)C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D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面临,面对)(3)下列句子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B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C经几百次灰、黑、白

8、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几个的一项是 ( )A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B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C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D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5)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 )在189个这种换

9、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 )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 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 )(二)、课内精读1979年春,中国科 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 最 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在克隆鲫鱼

10、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并把这些细胞的核A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的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B照料,这些换核卵中所以也是克隆爪蟾。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1.第1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2.“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 3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精选;精确;精密;精心;精致4第三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6试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 18、阿西莫夫短文两

11、篇-恐龙无处不有前置作业1.学生自读课文,注音并研讨以下问题: 遗骸( )蟾( )蜍( )褶( )皱 鸟臀( )目 两栖( )2.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什么问题?3.课前思考(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课堂探究4.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并举例说明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5、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思维? 6、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前置作业1 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12、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课堂探究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2你能 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5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6.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当堂检测1、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13、。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2、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思路(写作思路)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

14、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 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

15、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1)给加点的字注音。潮汐( ) 大劫难(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4)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 ; ,其依据分别是 。(5)第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6)第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7)第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19、生物入侵者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劫掠栖息藩篱归咎2“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3本文除了告

16、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课堂探究1.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段)摆出现象: ( 段)探究原因: ( 段)揭示态度: ( 段)采取措施: ( 段)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关语句。4一只彩色粉笔,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 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5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我们该怎么做?当堂检测1本文是一篇_说明文,是按 _顺序进行说明的。2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

17、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 ( )A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B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 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 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C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 随时有绝种的危险。D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3、课内阅读训练: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

18、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 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1解释词语。归咎:_。藩篱:_。啸聚山林:_。2选段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作诠释3用简洁的

19、语言概括选段的文意。答:_。4你知道还有 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试举例。答:_ _ _ _。20.落日的幻觉前置作业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奄奄( )绮丽( ) 衰减( ) (yn) 红 (zhu) 落尘(i) (wi) 蓝 暗(h)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太阳快要落山了。( )(2)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3、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1)日落确实很美, ,变化多端。(2)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 。(3)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 。课堂探究1范读,静听,然

20、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小声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 3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表格填写。4、为什么人们喜欢观赏日出,而很少有人去留连观赏日落? 5、课文的前三段和后四段 是什么关系?请简要阐明。 6、读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 样的启迪?7、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最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一下,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8、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的幻觉有好几种,其中也有“太阳变大”的问题; 这篇课文也讲到了“落日变大”的问题,可惜都没有作出解释。那么,你能不能结合自己课内外所学的知识作一次科学的大胆的解答?9、平时你也一定观察过日落或日出,那你有没有发现过类似课文中所

21、提及的幻觉现象呢?10:幻觉往往是美丽的,真实往往是丑陋的,本文还可以给你哪些深层次的人生启示?当堂检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绮丽( ) 殷红( ) 坠落( ) 镶( ) 绚丽( ) 衰减( ) 尘埃( ) 吟咏( ) 2、解释下列词语 (1)、日薄西山 (2)、气息奄 奄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4)、绮丽 (5)、衰减 3、下列句子没有用到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B、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在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C、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D、(落日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4、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富于美感,文学性强,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文中摘录两个这样的句子。 5、比较: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_(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但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_片段阅读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