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_第1页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_第2页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_第3页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_第4页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非选择题)1(32分)世界市场于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并形成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材料二 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这些托拉斯垄断了国内市场,而英国就不容

2、易形成垄断价格,因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外国产品的竞争威胁始终存在。材料三 右图是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6分)英国又是如何用武力强迫中国减免关税开放市场的?(3分)2,4,6 (2)据材料二说明美德两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的原因?(2分)这种政策对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2分) (3)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你对世界市场有何认识?(3分) (4)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说明19世纪世界市场形成的三个重要途径。(6分)并评价世界市场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2(32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3、材料一:(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中国之民素贫,而其识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绝无仅有者,则以读书之值之廉也。考试之法,人蓄四书,合讲诗韵并房行墨卷等数种即可,终身即之,由是而作状元、宰相而不难,计其本,十金而已。东方杂志1905年11期材料三: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康有为请废八股试贴法试士改用策论析2,4,6材料四:(19世

4、纪初的英国)在“政党分赃”制下,官吏的任用是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于是买卖官职、营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每个执政党上台后都要对官职进行分赃,这就导致政府人员的大换班。1870年6月4日,(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关于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其内容为: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少数最高级文官除外)甄敏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争议 (1)科举考试的制度被孙中山称为“世界上最古最好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出现于隋唐、发展于两宋、僵化于明清”的三步曲。(12分) (2)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在追求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8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主张“改科举

5、”的目的是什么?在百日维新中有哪些具体措施?(6分) (4)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的“遥远的榜样”,结合材料四分析英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借鉴科举制建立近代文官选拔制度的。(6分)3图7、图8分别为穴居时代和殷商时代居住地的区位示意图,图9为弯道水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据图7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主要原因。(4分) (2)从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方面,分析古代居住地布局在河流凸岸的原因。(6分) (3)经过时间演化,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河流的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6分)4(12分)中非合作源远

6、流长,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又将中非合作推向了新的里程。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2和图1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步伐,且均与非洲国家有密切的关系。 (1)结合图12说说周恩来总理是如何以18分钟的发言使第一次亚非会议“绕过暗礁”的?(4分) (2)对于图13反映的外交成就,毛泽东曾诙谐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正是中非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使非洲国家成为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力量。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非之间能够“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原因。(8分) 5(20分)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这里

7、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结合西南地区地形图,回答:材料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清)孙髯 (1)“西部开发”古已有之,根据材料一及有关史实,概述唐朝至清朝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发西南的主要方式。(8分)材料二 “茶马互市”是我国汉藏民族间的一 种传统的以茶易马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为此开通了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茶马古道”。 (2)简要分析“茶马古道”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材料

8、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中期,西藏 经历的三次巨变,并简述这三次巨变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1(32分)(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已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学说。(6分)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规定协定关税,开放通商口岸。(3分) (2)美德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低于英国(2分)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保护了国内市场,为19世纪中后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2,4,6 (3)世界

9、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又彼此竞争的经济体系。(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给分) (4)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三个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西方列强加强海外殖民扩张,在亚、非、拉建立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使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先进而便捷的交通及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6分)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2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长期的贫穷和落后;但也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系,

10、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的相互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分)2(共32分)(1)隋朝形成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唐朝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朝时规范了考试程序,扩大了录取名额;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僵化。(每点4分,共12分) (2)选官(2分)。备考的经济成本低,经济贫困的人和出身低微的人也可以参加考试;以文取士,与出身地位关系不大。(公平参考;公平录取两方面各3分) (3)传播西学,造就维新人才,挽救民族危亡。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每点3分,共6分) (4)英国君主立宪

11、制确立后,文官任免中讲究出身和“政党分赃”普遍存在,造成官场腐败和政府不稳定。(6分)3(l6分)(l)朝向:向南开口,主要从光照和热量考虑,避开冬季偏北风,选择高地,避开洪水,或潮湿(4分) (2)取水安全: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农业生产: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军事防御:凸岸有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6分) (3)凹岸流速较快,减少泥沙淤积,水深利于船舶停靠。(6分)4(共12分)(1)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取得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分) (5)中非有近代遭受殖民侵略的相似遭遇;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相同任务;有友好合作、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每点4分,答出任意两点给8分,回答亚非会议的作用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8分)5(20分)(4)方式:行政管辖:如元设云南行省、明清改土归流;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推广生产技术,加强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一些唐朝的工匠也来到吐蕃传授技艺;平定叛乱: 如清政府平定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8分)(5)便利了西南民族间的往来,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4分)(6)三次历史巨变: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