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学设计宝鸡市高新区磻溪镇斜坡小学 张军理教材依据:本节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一双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学习张迎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造福社会的高尚情怀。3、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造福社会的高尚情怀。(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二、教学准备:一双手的课件三、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投影播放张迎善“一双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双手有哪些特点,自由发表看法。2、导入:这是32岁的育林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一双手。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进一步认识他的这双手。3、板书课题:一双手。二、品读感悟,探究学习:1、学生齐读1至3自然段,交流讨论:(1)作者采访

3、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2)作者初次和张迎善握手,他的心情怎样?(惊讶)为什么会惊讶?哪些句子描写了张迎善的手,写出了手的哪些特点?“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粗糙)“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有力)(3)找出拟人句和比喻句,联系句子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拟人)“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比喻)2、学生自读4至19自然段,交流讨论:(1)作者仔细察看张迎善的手,又看到了什么?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手的哪些特点。“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苍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

4、干蘑。”(硬实)(分析此句的修辞手法)“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龟裂)“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宽大)(说说数字说明的作用)“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粗糙)(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2)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引导学生探讨其原因。“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5、”(3)说说张迎善用一双手创造了怎样的业绩。栽树棵数,造林面积,生产的木材;(分析数字说明的作用)对环境的改善;获得的荣誉。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联想升情:(1)看着张迎善的这双手,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联想:(翠绿的森林,成堆的木材,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可爱的小动物)(2)我们都有一双手,你打算用自己的手做什么?学生交流。小结: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他的一双手,凭着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美化我们的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三、课后作业: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的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的老师的手,吃苦耐劳的爸爸的手,勤劳能干的妈妈的手

6、,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注意要以小见大,借手写人,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板书设计:初次握手,感到惊讶:粗糙、有力仔细看手,了解原因:苍劲、硬实、龟裂、宽大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创建绿色金库面对双手,看到森林一双手美化环境,创造未来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朴实无华,要让学生通过一双手,体会出育林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造福社会的高尚情怀。 围绕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配合图片,让学生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

7、,解读一双手: (1) 首先通过抓住7个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句子,感受这双手的粗糙、有力、苍劲、硬实、龟裂及宽大。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说说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对这双手的体会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通过个别朗读、男女生互读、示范读、学生想象后再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 (2)通过对“每天栽一千多棵树,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学生理解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做对比,了解到张迎善造的这33垧林几乎相当于50个学校那么大;而他所改造的44。5垧迹地林和次生林,将近有66个学校那么大;他所生产的1300立方米木材,放在我们的教学楼里,有450层那么高。这样,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透过这双手感受到这位普通劳动者绿化祖国、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怀。 三、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通过课件放映将这种崇敬和赞叹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