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读书三境界_第1页
梁实秋读书三境界_第2页
梁实秋读书三境界_第3页
梁实秋读书三境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梁实秋读书三境界梁实秋先生说, 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那么大家了解读书的境界与方法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古者, 著于竹帛谓之书 ,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 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 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

2、,经验的宝藏, 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是 开卷有益 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1600 余种,分为 55 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那么读什么书呢 ?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 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的指点我们读书

3、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 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的读经不可以提倡, 意义模糊的所谓 国学 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黄山谷说: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我想也许是因为

4、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 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 困厄于名缰利锁, 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 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至蓬莱山,留伯牙宿,曰: 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崩拆之声,山林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

5、: 先生将移我情。 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 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 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 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书,本身就是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 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 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

6、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 ,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少价值, 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读书的境界与方法有人把读书分为五级:第一级:尽信书。刚开始的读书人,觉得书里讲的都是对的。道理很简单,白纸黑字,那还有假 ?不过这时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利,为了前途读书,书读过用后就忘。这是读书的最低境界。第二级:乱读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喜好而读书,一看见书,就有读的欲望,不管书的内容适合不适合自己, 是书就读,囫囵吞枣。读的书积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却以读书多而沾沾自喜。第三级:怀疑书。这时的读书人读的书精而专, 有了自己

7、的看法。开始了横向比较,发现了书中的诋误。开始觉得写书人也不对,开始对书中的错误挑刺, 每发现一处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 就高兴得睡不着觉。第四级:理解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精研,理解了写书人的心,不再吹毛求疵,将心比心, 与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难处。第五级:不看书。这时的读书人,对一切融会贯通,放眼书林,不过是那些话在换说法,看一切书,犹如晴空皓月。我认为,这种分法有道理,但界限不明显,层次不准确。我以阅读文学书籍为例,按照读书人的年龄阶段把读书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表示三种阅读水平:第一层次:耽于书中,沉湎于书中内容, 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 这一层

8、次是阅读的最低层次, 是初级阅读水平。俗话说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一层次就是阅读的 看热闹 的层次水平,属于大众阅读, 也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读者的情感思想受书中人物、 情节的牵引,为书中内容所左右,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一般人读书多在此层次。比如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所以这又可以称作娱乐境界:第二层次:能够跳出看热闹 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 ,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的发展如何,

9、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到了理性思考。读书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 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读的第二境界,是阅读的中级水平。这一层次,阅读进入了高一级层次,已经超出了文章内容本身,不单单是读文,也去读写文的人、读作者了,读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作者的写作水平了,不是跟着文中人物的思想起伏,悲喜忧伤,而是去触摸作者的感情脉络,跟着作者的思想去思考,去感受文章的情节发展,遣词造句的优劣,表达的效果如何,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了。这一层次也可称作欣赏境界。阅读能够超脱文章,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 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 比如读李杜诗会为李白、杜甫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

10、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情熏染, 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 ;读岳阳楼记,感仲淹人格高大,读鲁迅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读人间喜剧 ,叹巴尔扎克笔法老道等等。虽阅读水平提高,仍未脱作者窝臼,只能属于中级阅读水平。第三层次:达到自由的层次。如果读书超脱了文章, 超脱了作者,能从更广阔的空间去阅读,达到了阅读上的自由,不受文章的限制,不受作者左右,实现了阅读认识的自我,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阅读的立足点高,眼界宽广,认识更客观公平。因为读者是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上的阅读, 文章和作者都有众多的比较对象,达到了认识的自由境界, 所以读者的认识见解也就更为客观公正。无论是文章还是

11、作者,书读到此境,当然应为最高境界。比如读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不会为诗文动人的描写、奇特的想象而止步,也不会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叛逆精神, 高傲气节折服而停留, 他能从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读:李白虽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然心高气傲,难与合作。虽有经天济世之志,纵情傲物,放情山水,也只能泄于诗文。朝中丞相大员推荐不屑,只望皇帝征召 ;朝廷招后,又居才傲世,也只能把他赶出朝堂。后参与叛乱之事获罪,也是理当必然。能读出李白才情可叹,不堪合用, 可为读文评人公正客观也。陶渊明摆脱世俗,逃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堪为后范, 归田园居闲适安逸的心情,浓郁的生活气息感人至深,然逃离官场,不为社会争斗斡旋,只求一身安逸 ;对会现实不满,只以弃归反抗,必然是消极的,个人的社会作用难以发挥,社会状况亦难改一二。屈原虽然伟大,一篇离骚,爱国之情唯天可表,然而抗争之中耿直相对,不求进退,愚忠枉死,国终遭亡,实在可惜。书读至此层何能高出 ?书读至此已达读书的极至,读书的智慧、认识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因此这一层次可称作批评之境,也可叫做自由之境。以上三个层次大体上是按读书人的年龄不同、所处的读书阶段不同而分的层次。这三个层次,是循序渐进的,是不断超越的。超越的条件,就是多读。多读才能超越,不断地超越,才能达到最高层次。由此可见,读书的境界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