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3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一板块 炼字1.2017 吉安市一中段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长安春望卢纶注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799 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 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 连,终身不得重用。“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答: _答案 闲,意为悠闲、自在,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春草 之闲与人心之愁形成强
2、烈对比,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解析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 句,侧重在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 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起思乡之情。“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妙。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 之愁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的感 情。2.2017 江西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秋思寄子由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 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 ( 今江西泰和 ) 县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黄的晚
3、秋季 节,他思念起好友子由 (苏辙) ,此时苏辙被贬筠州 (今江西高安 ) ,两地相隔不远。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处。答: _答案 诗人看到叶黄,“知”晓已是晚秋,“催”字写出了时间的紧迫,这两字,看似 写景,实际上诗人是融情于景,表达自己落魄无依的郁闷和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感慨。解析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基本为:字的含义句中意义作者情感。开头两句, 表面上是在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 而实际上是借此来反衬诗人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 “小 虫”,指促织 (即蟋蟀 ) 。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言外之意是: 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自己当
4、年也曾想过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一 事无成,再也难以展露才华。光阴徒催人老。一个“知”字,一个“催”字,表达出这种难 遣的郁闷心境。3.2017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别薛华注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 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 友。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答: _答案 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意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 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
5、人对 挚友的留恋。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送送”“遑遑”巧用了叠词,具有音韵美,再结合原诗 句,再现景象。最后点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板块 诗眼1 . 2017 河北武邑中学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 _答案 “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 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 (“心关桂玉” ); 次写命途
6、的不顺 (“运落风波”);最后写生命的衰老 ( “志气俱消”“白发新添” )。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本诗以“忧”字贯穿全诗,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 顺,生命的衰老。 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 颈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 树上聚集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 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2. 2017 贵州兴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睡燕 元 谢宗可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睡”作为全诗的诗眼,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
7、分析。答: _答案 首联写睡因和睡态: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颔联、颈联写 睡梦:燕子学庄周梦蝶,梦魂轻盈,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 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的回来路。尾联写睡醒:燕子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 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景却还在似梦非梦中。 (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 逐句概括内容,并答出其实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睡”的。如首联可抓住“困顿”“倦翼低” 从燕子入睡的原因及姿态等角度概括。以此类推,再结合着其他诗句分析概括即可。第三板块 炼句1.2017 安徽省六校联考阅读下面
8、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除夜有怀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答: _答案 “乱”既指在一片乱山之中,也指作者心绪烦乱;“残”既扣住时令,又写出 残冬余寒未消,借此表现心境凄冷。“乱山”“残雪”写出了诗人旅居的环境,也是在衬 托作者旅居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分析时可从以下几步入手, (1) 理解“乱”“残”在句中的 意思; (2)看“乱”“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3) 看“乱”“残”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然后再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2.2016
9、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东溪梅尧臣注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 梅尧臣(10021060) 一生仕途坎坷、 官居下僚。至和二年(1055 年)作者晚年丁母 忧居乡,守制即将结束准备出仕时写下此诗。有人认为颔联为“当世名句”,请从“景”与“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 _答案 诗歌颔联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在优美恬静的水边安眠的野凫。在风日和煦的春天绽放春花的老树,将诗人的闲情逸趣融入眼前“野凫”“老树”中。表达了作者悠闲恬静的情感。 (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要
10、求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结合意境、情感分析诗句。诗歌的颔联 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首先需要找出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如“野凫”“老树”等,其次要分 析出这些景物中融合的作者的感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 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聊尔:姑且如此。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答: _答案 用词巧妙。“洗”“供”两个动词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
11、“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 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 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 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可从炼字用词、构思、表达技 巧等角度入手。颔联的巧妙之处在于,语言高度凝练,文思十分巧妙,把山、水、禅、心、 诗、笔、眼、眉多重景致事物,通过“洗”“供”两个动词全部紧密联系起来,恰如丝线串 珍珠变成了美丽的项链。同时
12、,运用以实写虚、拟人手法,烘托了一种天人合一、禅意人心 的意境。第四板块 语言风格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溪早春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清新颖秀。以颔联为赏析对象,请你就此特色加以鉴赏。答: _答案 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描写细腻入微:柳枝返绿首先从下 垂的枝条末梢开始, 故说“垂处绿”; 而桃花开放总是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 所以说“末 梢红”。语言新颖活泼,它体现在:“下来”“上去”分别写柳枝桃枝的特点,让人耳目一 新,又具
13、有拟人意味。解析 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赏析应该立足于整体,不能只从个别词入手,颔联主要意象 “柳”“桃”,主要关注其修饰语,然后发挥想象,营造意境,分析其清新之处。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 答: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像是从平凡生活中信笔拈来,如“相送罢”“归 不归”。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解析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 挚的感情。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3阅读下面这首
14、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遣兴 宋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 “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 _答案 这首词的语言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含蓄蕴藉,不明说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 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让读者通过词句自己去揣摩联想,使 得整首词的思想更显深沉感人;二是形象生动,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醉态写得活灵活现。解析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下片仅仅二十五个字,却构成了剧本 的片段:这里有对话, 有动作, 有神情, 又有性格的刻画。 小令
15、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 是 从来少见的。 “问松”“疑松”“推松”“斥松”的过程写得逼真传神,惟妙惟肖。这首词 的语言含蓄蕴藉,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风格。第五板块 综合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乙: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君平:西汉严遵的字,严遵隐居不仕,曾在成 都卖卜为生。(1) 对甲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颈
16、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彼刻的心情。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C. “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D. “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作者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E.诗歌的“西”“低”“啼”“鸡”是押韵字,共有两联对仗。(2) 试分析甲乙两首诗中颔联的异同。答: _答案 (1)CE(2) 相同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高。不同点:沈诗用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 要流进房门衬托蜀道之高。 李诗用山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 云依傍着马头升起衬托蜀道之高。 ( 意思对即可 )解析(1)C 项“空”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失意惆怅,并不是空旷、宁静;E 项对仗的有三
17、联。(2) 甲诗颔联写夜宿所见的远景, 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 月亮仿佛就在窗前, 银 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写山之高。乙诗颔联,写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 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 升起翻腾, 像是腾云驾雾一般。 “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 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 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结客少年场行孔绍安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注吴师惊燧象:春秋时,吴楚大战,吴军
18、打到了郢都。楚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 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燕将警奔牛: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馀 头,灌脂束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1)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古代之边疆。B.“雁在弓前落”写他本事的高超。“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虚实结合,描绘 了一幅较为广阔的场景,既写他射箭本领的高超,又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赞美。C.“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进一步来 表现结客少年的军
19、事才华。D.“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写的是结客少年的境遇,不包含其他情感。E.“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信心和宽慰。“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2) 请简要分析“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的妙处。答: _答案 (1)CD(2) “转蓬飞不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结客少年像“转蓬”一样四处飘零,“冰河结未流”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结客少年的运气像冰河一样还没化解开,时运不济。诗人通过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空有一身本事未能建功立业的不平和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壮 志未酬的感伤情怀。解析(1)C 项,不是正面是侧面, D 项,不包含其他情感错误,还有对
20、朝廷不能重用少 年的不平。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不对和曲解诗意。(2) 注意从诗句比喻手法的运用和诗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分析。3.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苏轼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注。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 浮玉:喻指金山。(1) 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
21、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 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 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E.两首诗词虽然描写的乐器不同,一个琵琶,一个古筝,但都从正侧两个方面描写了音 乐,正面写声音,侧面写音乐产生的效果。(2) 有人评论说苏轼 采桑子 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 琵琶行 中“唯见 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答: _答案 (1)DE(2) 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 情景交融的手法。 “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 四下安 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 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 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 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 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解析 (1)D 项“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全都是“忧”;E 项采桑子没有正面描写音乐的声音。(2) 注意首先要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所用的技巧,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行业产品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题答案
- 企业客户信任构建策略分析
- 现代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分析
- 中小学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案例
- 锅炉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规范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医院门诊楼决算)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分析自测试题
- 高一历史(统编版)试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跟踪检测(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手册
- 废旧材料玩教具制作讲座
- 建工地产2025年经济工作务虚会讲话稿
- 合作研究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约定
- 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数字经济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和试卷分析
- 2025年党建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
- 2025中国纺织行业产品数字护照(DPP)白皮书
- 供电公司保密培训课件
- 智慧物流概论 课件 10智慧港口
-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 工程“四新”应用技术专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