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4_第1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4_第2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4_第3页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24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尝曰:“吾观吕公奏"太宗欲相端,或曰:“端 .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自文言文复习测试题(二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6题。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 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 为人糊涂。"太宗日:“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 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曰押班知印,同 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过相幕,端疑谋大事,曰:”准遂告其故

2、。端日:“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分我一杯羹。夫举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9631003):北宋时党项族同列:同在朝班,同事。疑:怀疑。A .两个“与”字相同,两个 相同C .两个“与”字相同,两个 粤不同2. B(与:和/参与;其:他的“其”字也相同“其”字不相同“与”字不同,“与”字不同,两个“其”字两个“其”字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 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 “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 “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日:愿少缓之,端将复奏。”入日:“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 大事不顺其亲:况名

3、侬迁悖逆之人乎 ?陛下今日杀之,明曰继迁可擒乎 ?若其不然,徒结怨仇, 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可何如?”端日:“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注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李继迁 人,西夏国的建立者,与北宋时战时和。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亦不形 于言 形:表现。 B .虑与寇准同列C .端愈谦让不自当当:承当。 D .端疑谋大事 (二九)1 . D(“疑”是猜测之意)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

4、正确的一项是73.B(夫是发语词)3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意以属端一一已经属意于吕端B .夫举大事不顾其亲 大丈夫办事不顾及他的亲人C .愈坚其叛心尔一一更加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D ,微卿,几误我事一一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4. C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一组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A . B . C . D .5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 DA .吕端有宰相的气度,因

5、而受到赵普的称赞,更得到太宗的赏识,但也有人认为吕端办 事糊涂,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太宗决意任命他为宰相。B .吕端很注意团结其他人士,他首先担任宰相,怕引起寇准“不平”,他反复考虑,便请寇准参与国家大事,同升政事堂,化解了这个矛盾。C .同僚们在应对太宗时,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倡议,但这些见解和倡议都较为一般, 只有吕端见解高明,很少有人企及。D .吕端知道太宗要处死李继迁之母后,以项羽、刘邦的典故为例,说明杀死李母并不能 缓和局势,他建议妥善安置李母。果然取得较好的效果。6 .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

6、,目之下,除 _ 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臣:“君与知之者谋之, 而与不知者败之,以此可知泰国之政也。”(1)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译文: 6. (1)治疗它不一定成功,那将会使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2)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以此可知秦国之政也。译文:(2)您和了解这件事的人商量这件事,却又和不了解这件事的人败坏这件事,从这里就 可以了解秦国的国政啊。(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6题。辛卯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义,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 莫敢与之争。赵高有罪,始皇使

7、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 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乃见丞相斯日:“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日:“不及也。”高日:“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乡里,明 复!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亨计而定之! ”丞相斯以为然, 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 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 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扶苏发书,泣,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会蒙

8、毅为始皇出祷山川, 还至。乃系诸代。二世欲诛蒙恬兄弟,子婴谏日:“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 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 内使群臣不相信 而使斗士之意离去也!”二世弗听,遂杀蒙毅及内史恬。恬日:“自吾先人 及至子孙,集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二十余万,身虽困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 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杀。扬子法言日:或问“蒙恬忠而被诛,忠奚可为也 ?”日:“堑山、理谷,起临跳,击辽水,力不足而尸有余,忠不足相也。”恬不仁可知矣。 然恬明于为人臣之义,虽无罪臣光曰: 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为之

9、使,见诛,能守死不贰,斯亦足称也。( 资治通鉴 )注扬子,即扬雄。此句指修长城。光,即司马光。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说 胡亥 劝说。 B 毅当 高法应死应当。C 乃系 诸代 拘禁。 D 其势足以倍畔 通“背叛”。(三0)1 . B(当,判处)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最相近的一项是( )A 愿君审计而定之 B 反数上书,直言诽谤74C 是内使群臣不相信 D 将军恬不矫正 3 . D(A.审计,周密谋划;B.诽谤,指责过失;C.相信,相互信任)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数以 不能辟地立功不敢辱先人之教以 不忘先帝也诸将相莫敢与之

10、 争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A .相同,不同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D .相同,相同3 c( 以:介词连词,相当于“而” 。之:代词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 4表明赵高、李斯合谋陷害蒙氏兄弟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知其谋长子即位, 必用蒙恬为丞诸将相莫敢与之争毅当高法应死将军恬不矫正, 相其势足以倍畔A B C D 5 对扬雄、司马光关于蒙恬的评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扬雄认为,蒙恬之“忠”,不足以辅佐君王,是无用之“忠”;司马光认为,蒙恬之“仁”是为始皇所驱使,行的是不仁之事,不可谓“仁”。B 扬雄与司马光对蒙恬修筑长城,暴敛伤民、荼毒百姓的批评是一致的。C 扬雄与司马光对蒙恬是否“明人

11、臣之义”的评价是不一致的。D 扬雄与司马光评价蒙恬的着眼点不同;扬雄论“忠”,司马光论“仁”“义”,因而 结论也完全不同。5. D(结论之中有相同之处)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 !译文 :6 (1) 你最终不能怀揣通侯的印信返回故里,那就很明显了。(2) 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译文 :(2)日日夜夜抱怨,不能获准免去外职回来做太子。(三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6题。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杀任情,至孥人妻女,取货财,兼土田。

12、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燕多剧贼,未夕,辄曳牛车指富家,取其财物,不与则杀之。时睿宗以皇子监国,事闻,遣中使偕楚材往穷活之。楚材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其家赂中使,将缓之。楚材示以祸福,中使惧,从其言,狱具,戮十六人于市,燕民始安。楚材奏:“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凡所掌课税,权贵不得侵之。”又举镇海、粘合,均与之同事。权贵不能平:咸得卜以旧怨,尤疾之,诜于宗王曰:“耶律中书令率用亲旧,必有二心,宜奏杀之。”宗王遣使攀闻,帝察其诬,责使者,罢遣之。

13、属有讼成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日治之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日:“楚材不较私仇,真宽厚长者,汝曹当效之。”时侍臣脱欢奏简天下室女,诏下,楚材尼之不行,帝怒。楚材进曰:“向择美女二十有.八人,足备使令。今复选拔,臣恐扰民,欲覆奏耳。”帝良久日:“可罢之。”.( 节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 )注石抹成得卜、镇海、粘合、脱欢,均为人名。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贪暴之风稍戢戢:收敛。.B .时侍臣脱欢奏简.天下室女简:挑选。C .楚材尼之不行,帝怒行:执行。.D .今复选拔,臣恐扰民,欲覆 奏耳 覆:遮盖。 .(三一)1 .

14、D(覆:回复)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诸将争取子女金帛B .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C .今复选拔.,臣恐扰民 D .又举镇海、粘合,均与之同事.2 . c(A.古为争抢掠夺,今为力求获得或实现;B.文中为散失的书籍,今为死者生前留下的书信;D.文中为共同工作,现为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人;C.古今皆为挑选)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JIL“把”,后是连词,“来” ;D.前3 . A(B.前表对象,“向”,后表趋向,“到” ;C.前是介词, 是代词,后表反诘,副词; A.都是连词,表承接,“就”) 75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

15、四组,全都表现耶律楚材秉公办事的一组是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遣中使偕楚材往穷治之楚材示以祸福,中使惧,从其言向择美女二十有八人,足备使令此人倨傲,故易招谤诏下,楚材尼之不行A B C D 4 . B(说明有远见,爱士卒;受派遣;陈述理由与秉公办事无关)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时社会法制极不健全,耶律楚材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积极提出建议,并被采纳,促进了社会稳定。B. 耶律楚材先是奏请皇帝发布禁令,后又严明执法,不徇私情, 得罪了成得卜, 因而受到成得卜诬告,幸亏皇帝明察是非,才没有遭难。C 成得卜曾诬陷耶律楚材,皇帝要处罚他。但耶律楚材宽厚待人,不计私怨,请求皇帝在办完南方的事情以后,再进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