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临汾一中11-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共70分,第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答卷前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试卷上,并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号和考试科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交卷时只交试卷和机读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的无效。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
2、,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2006年达2600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
3、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目前国内流行的这种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国的表面意图,还没有真正洞察到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战略考虑。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高失业率的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的问题。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宗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聪
4、明的美国人怎会不明白这些简单道理呢?如果美国政府真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对中国进口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的管制就能做到。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种种限制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需要进口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但美国至今以种种理由限制中国的进口,不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这些产品。因此,要真正理解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意图,就必须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上来分析。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已把中国看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把人民币升值问题放在这一战
5、略背景上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积极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其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策略,美国当初就是通过逼迫日元升值最后实现其阻击日本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美国想在中国故伎重演。1对第3段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中国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B由此可知美国政府已找到了美中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C说明美国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D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2对“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B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C减少中国产品出口对美国制造业造成的损害。D阻止中国
6、经济的发展,永远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外资的引进及中国产品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B平衡贸易往来,根本之策不在于人民币的升值,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D美国曾逼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阻,历史的相似提醒中国要谨慎对待和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下列四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7、举:全B尤善谈兵 善:善良C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赢缩:盈亏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士好夸言”的一组是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 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与国朝争雄,兵未决 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A B C D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只打了少数几仗,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B吴士喜欢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死敌手。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认为张士诚不能称霸的
8、原因是任用了地位低下的人,他们只配和老鼠打仗。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他设定的“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形势莫便于姑苏(3分) (2)然而不霸者,将劣也(4分) (3)得官者数十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李白送友人入蜀完成后面各题。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君平是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8颔联是对首联哪两个字的具体描写?“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上下句中哪两个字最为生动形象?本联体现了作者浪
9、漫主义风格的哪种特点?(6分)答: 9“不必问君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1)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3)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三、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信 任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
10、克负责初选,整理好具体资料后,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
11、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
12、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 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
13、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B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阵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C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D文章结尾虽然
14、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作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2)请以汉克为叙述对象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答: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分)答: (4)关于小说结尾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睛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答: 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铁麦客”成群结队,不远千里进行跨区作业,用汗水和辛劳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是麦收期间
15、最忙碌的人。B小李总感觉自己比同桌小王有优势,这不,把月考卷放在一起研究,自己哪一科都比比皆是,明显强啊,他不由地得意起来.C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士,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D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楼市亏损局面得到改变,可见这种努力是卓有成效的。1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史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正确方向呢?B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促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C由于世界性水危机,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D他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
16、他学习努力。1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A BC D15根据例句,写出下列句子所描写的人物及特点(6分)例: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描写人物:祥林嫂 人物特点:走投无路,麻木绝望(1)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描写人物: 人物特点
17、: (2)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描写人物: 人物特点: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描写人物: 人物特点: 16从下面给出的古人字号中选出恰当的填入所给人物后的横线上(5分)(1)李白: (2)杜甫: (3)白居易: (4)苏轼: (5)韩愈: (摩诘 子瞻 子美 乐天 永叔 太白 稼轩 退之 义山 梦得)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请
18、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至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号123456121314答案BDCBDBBCB1B(美国借此夸大其词,希望实现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战略目标)2D(ABC三项都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表面意图)3C (文中并未提及美国希望在本土发展传统制造业)4B(善:喜欢)5D 8(颔联对“崎岖”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形象的描绘。动词“起”“生”极富动感。该联体现了作者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特色。加线词为得分要点,每点2分)9(尾联借用君平
19、的典故,(1分)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2分)又寄寓作者本人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2分)(8、9两题为“457考练习题”改编)10(3)心狠手辣,心胸狭窄;城府极深,哗众取宠;虚伪阴险;善于掩盖犯罪事实,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每点2分,任三点可给满分)(4)观点一:是多余的,应该删除。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将军到底是被谁杀的?是汉克还是其他伸张正义之士?或者是其他的对手?主旨表达更加含蓄。小说结尾“可怕的东西”即指信任危机,读者仔细品味便可得出,更富韵味。小说在写到将军被杀的恐怖场面时戛然而止,更有震撼力,更能表现惩恶扬善的主流思想。12答案B
20、“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并非“比一比,自己都正确”的意思。(12题为课本中成语运用的考查。A “不远千里”(故都的秋)意为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或不怕路途遥远。C “责无旁贷”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C“比比皆是”动物游戏之谜。D“卓有成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13C(由于使,滥用介词,主语残缺。)(13题为“考练三综合六9”改编)14B2句不能放在首位。排除C。3句和5句不搭配,排除D。3句和2句不能搭配,排除A。15(1)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2)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21、(3)桑地亚哥:坚强刚毅、绝不屈服。(6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5题为课本内容考查) 学生可能认为题目寓意深刻,难以把握。实际上,题的核心就是“种子”。而题干中的三句话只是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诗人的话,告诉我们可以探究“花”与“种子”之间的关系,而二者既可以解读为实际的“花”与“种子”,也可从二者的联想意理解。哲人的话角度更是开阔,我们可以从“种子”的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想开去。农民的话则是告诉我们可以仔细探究“种子”与“丰收”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依然可以从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不容忽视的是材料最后还有一个“”,我们可以对种子随意展开任何角度的说明、分析、探究、解读。回归到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生命中的任意感悟融入到作文中,当然,一定要在对“种子”思考感悟中搭建严密稳固的桥梁。(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论题:(1)有什么样的种子就开什么样的花朵;(2)要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论题:(1)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媒体视听效果优化与实现方案
- 产品测试计划书模板及编写方法详解
- 电商产品上架规范及文案写作技巧
- 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记录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紫菜寿司跨界合作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艺术品鉴定与评估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茶姜茶颗粒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特困捐助管理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精准农业作物生长监测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
- 国内目前PTA生产企业一览表
- gkg印刷机培训资料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2024年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中华文化
- 400V低压配电装置维护及检修工艺规程
- 无人机的传感器
- 儿童牙外伤处理方法课件
- 空调机组维保合同
- 样品管理程序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