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拘泥(nì) 标识(shí) 濒临(bn) 卷帙浩繁(zhì) B踝骨(huái) 包庇(pì) 粗犷(gung) 疾风劲草(jìng) C禅让(shàn) 羞赧(nn) 拓片(tuò) 断壁残垣(yuán) D
2、龋齿(q) 横财(héng) 箴言(zhn) 暴殄天物(t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靡 描摹 始作俑者 见风驶舵 B装祯 蛊惑 随声附和 层峦叠嶂 C部署 辍学 伶牙俐齿 和盘托出 D徇私 戳穿 不胫而走 重山峻岭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半岛经济协作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B这家出版社在2013年第二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C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2013年济南市的工作
3、安排,今年上半年,市政府要新开工建设一批廉租房,任务重、工程长、规模大。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括号中的内容不是地址,去掉括号;另外,“邮购者”后面用逗号好一些。C.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是并列的句子。D.“清明上河图”应该用书名号。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
4、采访有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
5、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一一“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 “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
6、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和对
7、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
8、视、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令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小题1】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
9、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命论成分。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小题2】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动性。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小题
10、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孑L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孑L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自然保护。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届山东省济南高三4月巩固练)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
11、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
12、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
13、叹。 (出白宋史,有删减)【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间旦暮闻何物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跛而望矣【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的一组是( ) 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温叟恶其名不取 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 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 令府吏封署而去 视西舍封识宛然A B C D【小题4】下
14、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分)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分)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15、分)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_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惟草木之零落兮,_. (屈原离骚) (2)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苏洵六国论)复道行空,_. (杜牧阿房宫赋)(3)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无题)_,凝
16、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李白蜀道难)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_.(苏轼赤壁赋)五、【12分)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H7N9型禽流感”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4分)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
17、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发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17把下面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愿意。(4分)为期三天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18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下面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不少于40字。(4分) 一位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父亲,记忆力日渐衰退,由一开始的迷路走失演变成连儿子也不认识。在一次聚会上,父亲抓起桌上的饺子就往口袋里装,这一幕令儿子措手不及:“爸,你干什么?”失智老人低声说:“我儿子
18、愿意吃饺子。”六、(1 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从(一)(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得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 8分)狼来了凌鼎年 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没有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历史传说,仅仅因为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们就把这山称之为狼山,后来叫顺叫习惯了,狼山之名也就写进了娄城志里。 名不副实的是,这叫狼山的山,早就没有狼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过多次搜山打狼,后来不要说狼,连猪獾、狗獾、果子狸、刺猬等野生动物也极少能见到。 狼山上没有庙宇,没有民居,没有名胜古迹,更没有人住,有的只是老树、灌木、荆棘、杂草,经济价值不大,一直没有开发。 文革时,有
19、一位老干部,与一位老知识分子先后吊死在狼山的歪脖子树上,等发现时,已腐烂,生了蛆,不但臭不可闻,而且面目狰狞,这以后,老百姓就不大敢随便上山了,父母更是不让孩子上山。不久,就流传起狼山有鬼出现的传闻,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这一来,就更没有人敢轻易上山了。 去年中秋的一个晚上,突然从狼山上传来了“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声,凄厉而恐惧,但呼救者喊破嗓子,并不见有人上山去救。 第二天,山下七丫村的村民议论:这山哪有狼啊,几十年都没有狼迹了。假的,百分之百假的,肯定是谁吃饱了撑的,寻开心找乐子忽悠大家,谁上山谁傻子。 是啊,不救没有人怪;你上山去救了,去打了狼,万一狼没有见着,见着个受伤的,
20、半死不活的,赖上了你,那不是大麻烦吗。再说了,狼如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算有,谁敢打?你打了,打死了,打伤了,有关部门要你罚款,你罚不罚?别没事找事,自找麻烦。 对对对,村民都这么认为。 第二天,胆大的山旺说:“走,上山上去看看,大白天去,我们几个人结伙去,还怕撞着鬼吗?” 山旺等几个在半山腰发现了一条死狼,看样子死了一段时间了,已有点腐烂。 难道狼山真的又有狼了? 山旺看了半天说:像狼,也像狗,可能是狼。也可能是狗。 其他几个反反复复看了,有说是狼,有说是狗,大家吃不准究竟是狼是狗。 关于狼山到底有没有狼,成了疑问。 但不知怎么回事,没几天狼山有狼的说法越传越远。 古庙镇镇政府决定组织人上
21、山考察,看看到底有没有狼。 娄城电视台决定跟踪拍摄。 村民甲说:懂了吧,这是策划的,肯定早有人策划。 村民乙说:看来镇政府准备开发狼山了,要不如此兴师动众干吗? 多位村民说:幸好那晚上没有上当受骗。 就在考察队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村民们又听到狼山上有人喊:“狼来了!狼来了!” 这一次,连山旺也彻底不相信了,他对老婆说:“我们管我们,别理他,肯定是为明天考察造舆论,假到底了。” 第二天,镇政府组织的考察队出发时,镇宣传委员带队,镇党委书记来送行,场面还不小,可惜只有看热闹的,并没有哪个踉着上山。七丫村的山旺等村民对电视台的不无调侃地说:“卖力点,好好拍几个狼咬人的画面,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考察的结
22、果说是发现了狼粪、狼毛、狼窝,这都有镜头的,最最出人意外地是拍到了昨晚被狼咬伤的一位中年人,腿上被咬了一口,据他自己讲:后来爬到树上才逃过一劫。电视画面是真真切切的,那中年人腿上的伤口也确确实实留着血,有牙齿印,很痛苦的面部表情给电视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中年人村民都没有见过,电视台介绍说他叫赵宇纶,省里的地质工程师。村民们弄不懂的是他晚上跑到狼山干什么?难道勘察到了什么宝贝?村民们奇怪,关于这些,电视台语焉不详,会不会是出于保密? 至于狼山到底是真有狼,还是需要狼,村民们两派意见,山旺与村民甲、村民乙等说打死也不信狼山有狼。村书记认为电视台都播了有狼,那一定有狼,不相信镇政府,不相信电视
23、台,难道相信你山旺?你山旺算个球。 不过,除七丫村部分村民以外,娄城全市上下,包括外地的都为狼山高兴,因为狼山终于又有狼了,名副其实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谁在质疑狼山发现狼的报道。 很多人都想来狼山一游呢。【小题1】小说开头详细介绍了狼山的情况,从全文看,有何作用?(4分)【小题2】小说两次写“狼来了”的呼救情节,有什么用意?(4分)【小题3】第二段写狼山“名不副实”,而倒数第二段却变为“名副其实”,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小题4】本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做探究。(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我的兄弟王小波王小平 小波的出生正赶上我父亲遭受
24、贬黜的时候。一场风波;这就是他的名字的由来。我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当时他尚在母腹中,无法不直接承受这种悲哀的影响。他生下来就严重缺钙,他后来把钙片当炒豆吃,这与他最终长成一个一米八四的大个不无关系,而且看起来有点傻头傻脑我母亲常溺爱地叫他傻波子。小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常定格在一个东西上,陷入冥想,中断了对外界的反应,很不像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站在其他活泼的祖国花朵之间,似乎是一个异类,因此受到了一些误解。 后来他上了学,但似乎从来没成过一个好学生,总是怀着不服管教的叛逆之心。有一次老师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但两眼平视,一声不吭,弄得老师无奈他何。他就这样,不关心课业,所以成绩单根本看不
25、得,因此挨了不少揍。他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玩得忘情而投入。剩下的就是看书;不管什么纸片捡起来就看,连农作物栽培手册都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落了个傻名,功课也不好但兄弟姐妹都知道他绝不傻。他看书奇快,和我比快时回回占先。据他说;他一小时能看一百多页,而我充其量能看六七十页光景。 小波自小和我投契;一块捣乱,一块换揍。说来我们俩都不是什么好乌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平日里偷鸡模狗,无恶不作给我爸妈气得不善。那时革命的重头戏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对我们来说,那是另一个星球上发生的事情。我们生活在革命的层次之外。倒是花树泥土的气味,自然中的光影转换,景物中隐藏的异种气氛;像谜一样令我们着魔。 诙谐是
26、小波的另一天性。他喜欢笑谑:经常能敏捷地抓住可笑的东西。饭桌上是他驰骋谈锋的地方,时常妙语如珠,以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惹得众人喷饭。他对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当时叫顽童历险记大为倾倒。他把这本书翻了又翻,直到它成为一堆碎片。在我看来,他就是那个顽童。 当时的北京郊区,有不少白杨夹道的大路。春日的早晨,我和小波在笔直的大道上驾车东行。驾的当然是自行车。当时我们在有节奏的锵锵声中骑车东进,眼前大道如弦,两边的旷野向远方伸延,真是大块烟景,不禁心旌荡漾。我想起古人的诗句,就大声念起来:“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小波在旁边纵情大笑。比起诗中的境界,我们眼前的景致差不了什么,只是身穿补丁衣服,骑着破车,与五陵贵公子有一定差距,但这点可以用想象来补足。我们想象自己鲜衣怒马,玉面绮貌,在长安大道上行进。随着马背的颠簸,玉珂轻叩,发出有节奏的清音,若合符节。而脚蹬子有规律的撞击,把我们的想象与现实弥合得天衣无缝。 脚下的路好像永远走不到头,我们也愿意永远这样走下去,好像可以一直走到天国。那是一个令人沉溺的境界。我们在不息的穿越空间中陷入梦境,一切都没入薄暮之中,空气也变得粘稠而滞重当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道德与要求试题及答案
- 基于强化学习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洞察及研究
- 康复训练技术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社保缴费基数监管-洞察及研究
- 2025个体工商户经营资金短缺借款合同
- 物业冲突法律解决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承包合同协议
- 冲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冲压模具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合同违约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精彩讲话:做细一件小事就是做实整个教育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新生儿蓝光仪使用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手机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6届高三8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 2025年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一卷)(真题解读)
-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起点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