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2学年度下学期山东省阳信一中高一学科竞赛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3
2、2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嘱托) B. 纵一苇之所如(往)C.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留)D. 苏子愀然(忧愁)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B. 郁乎苍苍(茂盛)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D.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结束)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B. 而卒莫消长也(最终)C.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瞬间)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相与枕藉乎舟中(垫着)B.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倒)C. 有
3、怠而欲出者(疲惫)D.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1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哀)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命名)C. 衡不慕当世(羡慕)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平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夫晋,何厌之有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不然,籍何以至此?C. 侣鱼虾而友麋鹿 拔剑撞而破之D.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员径八尺,合盖隆起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凌万顷之茫然 B. 覆盖周密无际C.似诉平生不得志 D.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6分,每小题2分)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皇帝王侯,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但
5、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是有职无权,没有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的称号,却被列入到本纪。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的,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2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再看西汉人物的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
6、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了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使几位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专门为人物设立的合传。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事迹,很快引入蔺相如,
7、然后叙述两人交欢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这篇传记叙述的都是赵国将相的故事,可谓以类相从,是合乎逻辑归纳,它又生动地展现了赵国兴亡的历程,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朔源,提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攻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在分析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主
8、张这是因他的“刻暴少恩”(孙子吴起列传)。以上见解都是很精辟的。10.下列对史记人物传记的“合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中的人物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B史记中的人物合传是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C史记中的人物合传中叙事手法高明,历史和逻辑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D史记中的人物合传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来表现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在编排人物时的技巧十分高超,使史记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脉络B司马迁根据政治地位决定历史上的皇帝王侯入本纪还是世家,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C史记对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以时间为序,但又遵循以类
9、相从的原则D史记的叙事不仅是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还追根溯源,提示出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史记中把项羽列入本纪,司马迁是根据项羽的政治地位来决定的。B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三人合记在一个传记中,这是司马迁完全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来决定的。C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中间又插入了蔺相如、赵奢、李牧传记,最后又以廉颇结束,可见这篇合传没有按时间顺序来排列。D人物传记后面所附的“太史公曰(司马迁的评论)”的内容,表现了司马迁在对事物因果关系探究时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8分,每小
10、题2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庄不得击。3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
12、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张良西向侍 侍:陪坐B披帷西向立 披:撩开C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D故遣将守关者 故:所以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
13、相同的一组是A项王默然不应 不然,籍何以至此?B客何为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C臣死且不避 不出,火且尽D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珍宝尽有之15下列对于樊哙的言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表明自己无所畏惧,摆出拼死一搏之势,从气势上震慑住了项羽,使项羽打消了杀害沛公的念头。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樊哙斥秦王不义,导致天下叛之,暗示项王如要滥杀必将重蹈亡秦覆辙。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用沛公对项王的恭敬尊重,取得项羽的欢心和信任,缓和了紧张气氛。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
14、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借曹无伤告密和项庄舞剑来说事,提醒项王听信小人之言、欲诛功臣之举不得人心。1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词面前,完全疏于戒备,将曹无伤告密之事泄露给刘邦,表现了麻痹出大意、骄傲自恃的心理。B从鸿门宴的座位席次安排上,可以见出项羽骄矜自大,瞧不起刘邦的倨慢心理,这也为他的最终失败作了铺垫。C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使宴会陡生枝节,也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并最终推向高潮,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D宴会上,作者对沛公着墨不多,却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手法写其他人的种种表现,从侧面写出沛公的紧张心
15、理和无可奈何。4第卷(58分)1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分)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分)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分)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3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3分)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4分)18.名句默写。(15分,每小题1分)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
16、声呜呜然, , , ,不绝如缕。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浔阳江头夜送客,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于是余有叹焉: ,往往有得,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可以无悔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雨 韵
17、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5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
18、了生命暮年。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
19、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儿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
20、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19.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2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把记
21、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21.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4分)22.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
22、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文体特征鲜明。阳信一中高一学科竞赛语 文 试 题 答 案第卷(32分)一、1.答案:B解析:A敬酒,C抛弃,D神色严肃。2.答案:D解析:长终:永远存在。3. 答案:C解析:瞬:眨眼。4. 答案:C解析:怠:怠惰。5. 答案:D解析:A感叹,B称说,说出,C趋附。6.答案:B解析:A项,代词,这种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介词,因,因为;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D项,介词,从/介词,在。7.答案:B解析:A项,介词,趁机/连词,表承接;B项,表判断,为,是;C项,连词,和/介词,和;D项,语气助词,无实义/代词,指自己。8.答案:C解析:A项,“缪”通“缭”
23、;B项,“员”通“圆”;D项,“内”通“纳”。9.答案:C二、10.答案:C解析:以偏概全,文中是说“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11.答案:B解析:遗漏信息,既根据政治地位,又根据历史作用来决定入本纪还是世家是司马迁队历史的充分尊重。12.答案:D解析:A张冠李戴,是根据项羽的历史作用来决定;B既是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又是时间先后的顺序;C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也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列。三、13答案:D解析:故:特意。14答案:D解析: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B项,动词,做/代词,认为;C项,副词,尚且/副词,将,将要;D项,音节助词,无实义。15答案:A解析:“从气势上震慑住了项羽,
24、使项羽打消了杀害沛公的念头”分析错误。16答案:D解析:“紧张心理和无可奈何”分析不当。17. 答案: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详细地)告诉项王。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在关中做王。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永元年间,(张衡)被推荐为孝廉,(他)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说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一起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
25、那游览的乐趣。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代的书籍没有保存下来,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却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18. 答案: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枫叶荻花秋瑟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四、19.第一问:春雨
26、象征着人的童年,夏雨象征人的青年,秋雨象征着人的中年,冬雨(雪)象征人的晚年。(信息点出自第二段)。(2分)第二问:(1)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2)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信息点在第二段结尾)(2分)20(1)指的是在雨中回眸人生,用于打开记忆之门,同时也为记忆蒙上雨的色彩。(信息点在地三段结尾部分)(2)指的是小孩虽然在雨天出游,但是没有感受到雨中的乐趣。(第四段和雨中的狗对比,概括得出答案。)21.第一问:老人喜欢和娃儿打着伞赏雨,娃儿却喜欢和狗在雨中赛跑,把自己融入雨中。第二问:老人先是受到“我”的启发,又看见孩子在雨中奔跑后“
27、开心地笑”,终于被感染也笑了起来。(信息点在第四、五两段)。22.第一问: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雨韵是大自然的美丽乐章。(3分)(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再叙事,讲了老人与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最后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分)五、写作。(60分)23. 写作提示:仔细审读材料,认真揣摩其内涵,可以知道“山重水复”比喻逆境和磨难,“柳暗花明”比喻光明的前景。因而,本作文试题的最佳命意为:逆境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成功和辉煌。“柳暗花明”的召唤乌云遮不
28、住太阳的光辉,荆棘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吟诵着这富有哲理的诗句,你的心头会荡起清爽的夏风,将丝丝阴云一一驱散,即使遭遇逆境、磨难,也将永远坚强而乐观。“山重水复疑无路”,山水回环,脚步回环。人生在世,大凡谁都会遭逢逆境,但山重水复的迷失,动摇不了开拓者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移步换形”之后,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观。“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考验,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赋予人类睿智豁达的人生召唤。人在旅途,“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温馨。罗映珍,一个普通警察的妻子,当得知她的丈夫与歹徒搏斗负重伤而住进医院时,
29、当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将不可能从昏迷中醒来而成为植物人时,她简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人生绝境了。然而,罗映珍的精神支柱并没有垮掉,她的耳畔响起了“柳暗花明”的人生召唤,她以爱心、忍耐和温柔,呵护体贴丈夫,终于使丈夫奇迹般地醒来。这是大爱真情的奇迹,更是“柳暗花明”人生召唤的奇迹。“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力量。回首2008年,当地动山摇之时,当房倒屋塌之际,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四川人民在流血、在哭泣,但四川人民并没有悲观丧气,没有慨叹“天将亡我也”,“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使他们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奋力拼搏,抗震救灾。于是,四川人民的脸上又写满了阳光,四川大地又写满了世人瞩目的“万象更新”。“柳暗花明”的召唤会带给人们成材成功的累累硕果。史铁生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曾遭遇双腿残疾的人生厄运,但母亲的安慰,地坛的启示,“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终于使他走出“山重水复”的迷惘,开拓出一片新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人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国网内蒙古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6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国网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6国网上海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国家管网集团造价管理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国家管网集团202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
- 恒隆广场办公楼租户使用手册
- GB/T 17793-2010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GB 38454-2019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含试验方案)课件
- 检测仪表基本知识课件
- 对外汉语初级教学(餐厅点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GB∕T 17627-2019 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 定义、试验和程序要求、试验设备
- Q∕SY 1557-2012 测井电缆深度标准井技术规范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 盾构始发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