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1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1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1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1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一)阅读巴东三峡“船过了秭归和巴东”至“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文段1、上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地名。秭归-(     )-(       )-(       )-白帝城2、文中写瞿塘峡时提到了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刘皇叔”即         时期的(人名)   

2、;         。写这个故事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句子“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请分别用不超过五个字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山:_ 水:_ 云:_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B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C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

3、高高的峰顶。D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6、文中作者描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了一个_字,抓住江水_、_   、_、_的特点。写巫峡的山峰时抓住了其_、_、_的特点,突出了巫峡山峰的“高”。7、文中在写山险峻时,写“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你作简要分析。8、为什么说“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9、巫山之云,最美的在于它奇妙的变幻,唐诗“除却巫山不是云”,把巫山之云看成是天下一绝,选文中的哪一句与这个意思相近?10、文中重点抓住瞿塘峡的_景观,先后写了_ ,_ ,_ 。这些景观共

4、同之处在于突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二)阅读周庄水韵“我曾经三次到过周庄”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文段1、本段记述了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请你说说作者两次游周庄的感受有什么不同。2、文段着重写了第二次游周庄的经历,作者是从什么方面来突现冬天周庄的特点的?3、文段第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作者第一次游周庄印象不深,为什么?5、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觉写周庄的 ,后从 觉写周庄的 (三)阅读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至“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文段(文段一共10个句子,请分别标上序号)1、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

5、语句是第 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只填写序号即可)2、“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字夹叙加议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段文字中“议”的句子是第 句3、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 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 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 论证。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5、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6、文段的论点是: (四

6、)阅读最苦与最乐“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至“永远不能解除了”文段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卸却”责任指 。(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 。(10字以内)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五)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6至20段1、这

7、几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表明了鲁达当众惩治郑屠有理有据,这个句子是_2作者写郑屠“右手拿刀”作用何在?答:_ 3鲁达拳打镇关西,作者写得极为精彩,三拳在三个落点,而写郑屠的感受又从三个角度设喻,将三落点和设喻的角度分别写出来。第一拳落点_,设喻角度_第二拳落点_,设喻角度_第三拳落点_,设喻角度_4用波浪线画出语段中描写鲁达心理的句子,这里的心理描写表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答:_5郑屠挨了打,口里还说“打得好”用的是_修辞手法,内心实际想的是_。6从文中对郑屠动作、语言的描写来看,郑屠的性格特点是_。7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的性格特点是_,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8、文段中哪些自然段

8、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六)阅读范进中举第5 段1、上文通过对范进 _ 等描写,嘲讽了那种如痴如狂 _ 读书人  通过对众人 _ 等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各色人等 _ 的心态。这种 _ 描写和 _ 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 _ 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和对社会的毒化。2、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照要求,找出相应的语句。    、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 _  

9、    、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 _ 3、众人劝说老太太,称范进为“范老爷”,又拿出鸡蛋酒米,这是()、众人团结互助 B、众人仗义执言 、众人趋炎附势 、众人利欲熏心4、范进为什么会发疯?作者为什么对他发疯的丑态作了这般具体的描写?5、给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6、“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7、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七)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10段1、文段的中心句是: 。2、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加横线语句中出现的“仅”、“已”能不能互换?为什么?4、文中举了

10、牡丹、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这三个例子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5、蒲班克偶然之中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就特意培养,最后培育出蓝色虞美人。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呢?6、文中为什么要写自然选择?有什么作用?(八)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第10段1概括本段的说明重点。_2本段的说明顺序非常清晰,文中的“”和“”起到了提示说明顺序的作用。3文中加粗的“这样”指的是哪些内容?_文中加粗的“这”具体指的是_4请用“”在文中划分出层次,文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_ 5、双重后果指的是什么?双重后果带来的双重灾难是什么?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第4、5段1、 人们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的原因是

11、什么?2、 “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l00克汉堡包”这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热带雨林的资源?请说出你的两点建议。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雨林以每分钟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菜;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食物是一种既能构成躯体又能供应能量的物质。(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一)1、(巴东)(巫峡) (瞿塘峡)    2、三国 刘备 

12、;(渲染气氛,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3、B(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和晚上,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因为山高水面狭窄,所以如果太阳和月亮不在正上方是看不到的。)4、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答案不拘,合理就行) 5、C 6、险   窄  、急    、曲折  、多滩      笔直、整齐、险峻 7烘托山峰的高峻。8、因为这里的山高,水险,云趣。(只要能体现这些要点即可)9、只见顶上有趣。10、人文  白帝城托孤  孙夫人

13、庙  八阵图遗址(二)1、第一次游周庄是在一个雨天,感受到它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的雪后,感受到它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2、从颜色和声音两个方面来体现 3、领起下文 4、因为当时周庄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只能打伞坐船游览。5、视色彩听水声(三)1. 2. 3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忱对比论4、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5、| 6、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四)1、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任没有尽。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3、(1)不尽责任,丢开不管;(2)尽了

14、责任,再无负担。4、人人必须尽责任。5、 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6、 答案有三个要点: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五)1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2反映鲁达的武艺高强,勇武非凡 3鼻子上,味觉 眼眶际眉梢,视觉 太阳穴,听觉 4俺只指望及早撒开 粗中有细 5反语 看我以后再来收拾你! 6欺软怕硬 色厉内荏 7嫉恶如仇,为伸张正义而敢作敢为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8、17、20段,烘托了鲁达骇人的气氛,将扣人心弦的事件写的张中有弛、起中有伏(六)1、动作

15、 语言 神态 外貌     追求功名     动作神态语言    趋炎附势   正面    侧面   科举制度2、 老太太慌了 , 忙将水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3、C 4、范进屡试不中,一旦中举,几十年的屈辱过去了,经济和社会地位即将改变,他高兴过度,所以发疯。通过范进的丑态,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5略6、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7、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七)1、第1、2句 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3、不能。因为互换后意思变为较长时间内培育出较少品种。 4、不能。例子是从古到今,先国内后国外的顺序排列的。 5、示例:生活中许多成就、发明,在于对细节的重视;要注意观察、注重思考。(允许学生有独特看法)6、与人工选择作比较,突出人工选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