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高中历史选修4期末测试1_第1页
人教版本高中历史选修4期末测试1_第2页
人教版本高中历史选修4期末测试1_第3页
人教版本高中历史选修4期末测试1_第4页
人教版本高中历史选修4期末测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九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2“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确立皇帝制度 推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 B. C. D. 3关于北京孔庙的“万世师表”匾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匾额的题写者有可能是秦始皇 B体现了题写者对孔子的尊崇 C反映

2、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 D对儒家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4.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C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5.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 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

3、求尽善尽美的境界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 - 亚里士多德 对于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 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多德反对两端取中间 D. 两者的中庸思想如出一辙8. 下图所反映的华盛顿率军进行的战役是A围攻波士顿之战B袭击特伦顿战役C萨拉托加大捷D约克镇战役华盛顿率军横渡特拉华河9. 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10华盛顿在总统任期内努力改善同英国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在北美大陆扩张领土 B.

4、保证国家的和平 C.推进西进运动 D.防止君主势力上台11拿破仑晚年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那就是我的 民法典。”这是因为 民法典 用法律条文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A B C D . 12在共和国时代,拿破仑建立起独裁统治,华盛顿则完善了总统制,这两种行为 A.都属于本国国情的举措 B.前者背离了资产阶级革命目标 C.都是强化个人权利 D.后者创总统否决权的做法被很多国家仿效13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

5、是A .萨拉托加战役 B 乌兰布通战役C 雅克萨战役 D 奥斯特里茨战役14德国诗人海涅在拿破仑打败某次反法同盟后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这是 A.第三次反法同盟 B. 第四次反法同盟 C. 第五次反法同盟 D. 第七次反法同盟15有学者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N·佩弗远东)。产生这种认识的依据主要是A.建立湖北军政府 B.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成立袁世凯北京政府16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首先提出

6、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实现民族主义 B. 实现民权主义 C. 实现民生主义 D. 实现社会主义18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都是武装斗争 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 B. C. D.19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 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

7、僚、政客20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21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反英斗争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  A. 发展成为下层人民的政党  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C. 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D. 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22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目标的是A.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 B.“食盐进军”C. 国大党停止非暴力运动 D. 甘地调

8、解教派纷争231919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是因为A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法特法案打击印度B英国殖民当局制造阿姆利则惨案C“文明不服从”运动中出现暴力流血 D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2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创立的非暴 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B. C. D.25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

9、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A. B. C. D. 26对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马克思的辉煌巨著B 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C 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D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27.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谁起草的纲领A.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巴黎公社 C. 第一国际 D. 十月革命28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辩证法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A B C D 29在完成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表示衷心的感谢

10、,“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恩格斯在当时的“牺牲”包括将自己积累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 尽其所能地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独自承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A B C D30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 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B. 提出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C. 创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D.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1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扩大了

11、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 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 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32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3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相比,相似的是 A实行贸易垄断 B.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取消自由贸易 D.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4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

12、,造成这种不同道路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 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城市人口占少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力量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力量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3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它初步形成于 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延安整风运动时期 D.中共七大召开前夕36.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一“伟大传奇”过程中具有转折性影响的历史

13、事件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37 . 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A B C D38.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39右图是某部门为配合联合国“世界物理年”而制作的宣传画。图中人物曾被选为1945年年度人物,20世纪

14、的世纪人物和10012000年的千年人物。图中人物受到如此推崇,主要原因之一是他A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B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C发明了互联网技术D提出了相对论40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的台词应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C“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D“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15、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业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二 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三 (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1分)在这“

16、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3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4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请回答:(1)材料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4分)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2)如

17、何理解材料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分)43、(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图一 图二 图三注: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图三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

18、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1)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分)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2分)(3)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3分)材料二 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

19、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4分)杭九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答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每小题1.5分)请做在答题卡上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41. (10分)(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1分)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3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

20、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42. (1)材料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4分)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2)如何理解材料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分)43(1)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分)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2分)(3)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3分)(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4分)杭九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BACCBDBCBDAB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ADACACBAAABDD3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