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室初中中学 20152016学年度上期九月月考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A卷(100分)第卷(共21分)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词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骈进pián 亵渎dú 田圃p 成吉思汗hán B襁褓qing 树篱lí 沉浸jìn 强聒不舍guC微漾yàng 颤动chàn 陨落yún 恪尽职守kè D谀词yú 禁锢gù 风骚 so 涕泗横流tì1. C 。(C中的“陨落”应为“yn ”。)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销
2、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B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C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D涛涛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 2. B。(A中的“销”应为“消”; C中的“辉”应为“晖”;D中的“涛”应为“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好高骛远地想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B.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势汹汹的表现才对。C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D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
3、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作聪明。3. C。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PISA阅读测试,使我认识到自己阅读能力急需努力提升。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C经过大家学法讨论,晚上做作业的时间节约了两倍,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4. D。(A中的缺主语;B中的否定不当;C中的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
4、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
5、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6、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5. 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会天大雨 下大雨B 忿恚尉 使恼怒 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C 法皆斩 根据法律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硬D念鬼 考虑 皆指目陈胜 用眼睛看 5. C。(“坚”形容词作名词,坚硬的铠甲)6. 下面句中加
7、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B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D 为天下唱 士卒多为用者 6. B。(“之”都作动词,到、往)7.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错的一项(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本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为我们展示了陈胜远大的政治抱负、敏锐的洞察能力、卓越的领导才能。B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得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C第二段陈涉抓住秦王朝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起义将得到广
8、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于是便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来顺应民心。D陈胜、吴广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7. C或D。(“并立志替二人报仇”错)第卷(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分)(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8. 过了几天,(陈胜)号令召集当地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会死去六七个(或:但是戍守边塞的人本来有十分之六七会死)。(每题2分,每小句1分,注意其中关键词的翻译)9诗歌默写(6分)(1)用原文填空。(
9、三选二)( 2分 )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2)默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上阕或刘方平的月夜(二选一)(提示:要写诗题及作者,4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9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1)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
10、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
11、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2)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3)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
12、学苦练的结果。(4)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5)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
13、”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0阅读全文,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0.(2分)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答成“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得满分)11作者在第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论证思路。(4分) 11.(4分) 选文第段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1);接着以学游泳 (1分) 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观点。(2分)(意思对即可)12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3分) 12.(3分)示例一:课外阅读;(1分)我从小就养成
14、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2分)示例二:写字潦草;(1分)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2分) 五、作文(60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15、, 字数不少于600; 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附一:月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一等(50-36)二等(35-25)三等(24-15)四等(14-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字迹清楚大体符合文体要求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潦草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单薄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符合文体要
16、求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发展等级10分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有创新较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较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材料较丰富形象较丰满意蕴较丰厚词语较生动,句式较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联想和想像较为独特表达有一定个性特征注:(1)没有标题扣2分。(2)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到5分为止。(3)每少50字扣1分。(4)特色加分:达到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加2-3分;特别突出的可加5分。B卷(50分)一、诗歌鉴赏(4分) 锦江思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注:斫zhuó用刀斧砍。鲙h
17、uì,细切肉。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答: 1、答:“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2分)答: 2、 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魏
18、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
19、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注释】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 。白:使露出白木。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率兵B. 士卒
20、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C.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D. 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3B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分)译文:_4(1)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2) 孙子
21、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3分)译文:_(2)孙膑估计(或“揣测”“计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该到达马陵。(意对即可)5. 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 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应的依据( 用原文回答)。 (4 分 )答:_ _ 5(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 依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 依据: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撤兵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
22、境而向西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国的军队向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齐军被称为是胆小的军队善于用兵的人就可根据这一情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的第一天 造十万灶,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在齐军后面追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过半数了。”就丢下他的步兵,率领轻兵锐卒,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晚上应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边的地形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就砍下大树的外皮露出白木质并且在上面写
23、着:“庞涓死在这裸树下!”接着命令齐军一万名擅长射箭的弓弩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约好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树下,见到树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来照看。他还没有把上面的字读完,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智谋穷尽,军队已败,便用剑自刎。临死前说:“这样来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虏魏太子申带回了齐国。孙膑因为这一仗在天下出了名,世代相传他的兵法。 三、名著与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
24、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这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儿子达到“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指的是 。答: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选自傅雷家书。结合原文理解即可】7.阅读下面文字,回
25、答问题。(2分)说时迟,那时快; 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
26、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 面前。 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 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7.文中加线处的人物名为 ,请为这一情节拟一个标题: 。另再写两个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 , 。7. (1)武松(0.5分);(2)武松打虎(0.5分);(3)(4)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任写出其中两个,每个0.5分,计1分)。(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斜 视毕淑敏 (1)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
27、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靡不振的。 (2)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3)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医院里著名的医生,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时,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没法容忍心灵的窗口被糟蹋成这副模样。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4)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
28、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 (5)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 (6)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7)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8)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9)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10)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
29、说。 (11) “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12)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13)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14)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15)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16)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17)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18)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
30、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19)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20)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 (21)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22)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23)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
31、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24)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25)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著地要求。 (26)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27)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28) “这种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放过去了呢?”教授坚定不移。 (29)我无计可施,况且我从心里讨嫌这种人。我伸长手指着说:“就是那个缠黑线团的女人。” (30)教授点点头,大踏步地走过去。“请问,是您经常看到我和我的学生经过这里吗?”教授很客气地发问,眼睛却激光
32、般锐利地扫描着老女人的脸。 (31)在老女人的生涯里,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来叫阵。她乜斜的眼光抖动着:“其实我我也没说什么” (32)教授又跨前一步,几乎凑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线球滚落到地上。这时听见教授一字一顿地说:“你有病。” (33)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来。饶舌人被抓住的伎俩就是先装死,后反扑。 (34) “是啊,我是有病,心脏和关节都不好。”教授完全听不出人家的恶毒,温和地说,“不过我的病正在治疗,你有病自己却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严重的疾患,不抓紧治疗,不但斜视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失明。” (35) “啊!”老女人哭丧着脸,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3
33、6) “你可不能红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还半信半疑。 (37)教授拿出烫金的证件,说:“我每周一在眼科医院出专家门诊。你可以来找我,我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治疗。” (38)我比老女人更吃惊地望着教授。还是老女人见多识广,她忙不迭地对教授说:“谢谢!谢谢!” (39) “谢我的学生吧。是她最先发现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教授平静地说,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拂尘般飘荡。(40)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 8.简要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 (2) (3) (4) (5) 8.简要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 教授上课(2) 结伴同行(3) 同行风波(4) 教授执意诊
34、疾(5) 感化斜眼女人。9.赏析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4分)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9.赏析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5分) 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10.小说以“斜视”为题,结合文章谈谈题目的内涵。(3分) 10.小说以“斜视”为题,结合文章
35、谈谈题目的内涵。(6分) 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11.结合作品,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6分)(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 (1)“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2)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过敏性休克护理
- 重庆节约用电协议书
- 餐饮合作配送协议书
- 超市无偿转让协议书
- 酒店厨房员工协议书
- 轻卡销售合同协议书
- 茶叶合作商家协议书
- 两人合伙开公司协议书
- 集体财产安全协议书
- 落户签约服务协议书
- DB14T 3231-202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 腔隙性脑梗塞护理常规
- 2025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新闻传播学》课件
- Unit 3 The world of Science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 延边大学《物联网技术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货物破损回复函
- 3“贝”的故事 课件
- 消防防汛知识培训课件
- Unit2 What time is it B let's talk and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