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课时作业(四十二)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2011·陕西西安模拟)2010年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答案B解析(1)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2)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
2、)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3)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4)目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2(2010·浙江宁波联考)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A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所有能量B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D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所有能量答案B解析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一部分通过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所有能量有一部分
3、以粪便的形式排出,未被消费者同化。3(2010·福建福州质检)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答案A解析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4(2011·湖南名校联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
4、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答案D解析X1过程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同化CO2,生产者可以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故A错误。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远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B错误。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只有少部分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C错误。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故D正确。5.(2010·山东潍坊一模)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没有标出非生物的
5、物质和能量、分解者B图中生物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C种群b数量的增长会导致种群a的增长,而种群a数量的增长又会抑制b数量的增加,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D若该系统中种群c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种群d含的能量为1.3×108 kJ,则种群a至少约含5.5×106 kJ答案D解析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a获得的能量最少,为(6.8×1091.3×108÷10%)×10%×10%5.5×107)(kJ)。6(2010·广东惠州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有关分析,选项错误的是()A
6、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为:甲(2.50×107 kJ·m2)、乙(13.30×107 kJ·m2)、丙(10.80×107 kJ·m2)、丁(0.28×107 kJ·m2)、戊(250.00×107 kJ·m2),则乙与丙一定是捕食关系B增加物种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植物之间的竞争强度将加剧。D人为因素导致生物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答案A解析种群丙与种群乙能量的比值为10
7、.80÷13.3081%,由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丙和乙不能构成两个相邻的营养级,不一定是捕食关系;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以后,植物的种群密度增大,竞争强度加剧;动物可以乘坐人类的交通工具飘洋过海,因此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7(2010·海淀区模拟)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碳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其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残尸分解是碳
8、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答案B解析能量单向流动不会循环流动,信息传递既可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8(2010·吉林延吉一模)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D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答案D解析图中A中的能量包括呼吸散失的热能,分解者不能利用。9(2010·苏锡常镇调
9、查)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B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答案C解析图乙中的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分解者,C代表消费者,D代表大气中CO2库,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A和C因捕食关系可建立食物链。图甲中A代表组织液,B代表淋巴,C代表血浆,D代表组织细胞,图甲中O2浓度最高的是血浆。10(2010·山东威海一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
10、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答案B解析各营养级生物都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绝大多数生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只有在缺氧时才暂时进行无氧呼吸。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食物网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食物链中生物种类增加也可使能量多级利用,总能量利用率反而会提高,如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循环回路,从理论上讲,消费者可以不存在。11(2010·高邮模拟)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
11、、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产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B果园内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D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答案C解析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人与畜禽之间不仅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12(2011·上海南江期末)如图表示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全部用于分解者的生长C叶
12、中只有1.5%的能量被鸟同化D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被分解者以细胞呼吸的形式散失。同化中的能量包括呼吸代谢和生长中的能量,故叶中被鸟同化的能量为100%×15%×(40%十10%)7.5%。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13(2011·黄冈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强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总保持平衡C森林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D受到外界破坏时,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越强
13、答案A解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随季节变化而略有差别,一般春季输入大于输出,秋季输出大于输入;受到外界破坏时,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越难。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14(15分)(201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一)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
14、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答案(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或营养级高的物种,往往体型较大)(2)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10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5、(4)25A/(14x)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光能。m2是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散失,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少,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有一部分未被利用(如粪便),b表示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即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C)。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3)由图乙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m kJ,(mmx)×1/5
16、15;1/5mx×1/5A,m25A/(14x)。15(20分)(2011·江西吉安模拟)甲图表示用枯草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_。(2)甲图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_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_;乙图中D、E两个种群之间通过_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3)在乙图中,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
17、EC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的_中进行。(4)若乙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的目的是_。(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此相符合的行为有哪些?(写两点)_。_。答案(1)减慢(2)竞争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并最终被淘汰捕食(3)光合作用线粒体(4)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切实减少CO2的排放量节约用水、用电,外出时多步行,
18、少用一次性物品(任选两点)解析(1)由甲图可知,当混合培养大、小草履虫时,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减慢。(2)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之间处于竞争关系,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占优势,结果使得大草履虫数量显著减少,最终被淘汰。乙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示意图,由图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D为初级消费者,E为次级消费者,F为三级消费者,A、D、E、F之间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所以D与E之间通过捕食关系而发生作用。(3)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则通过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实现碳的双向循环,所以由A到C为细胞呼吸,由C到A为光合作用,E到C则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此生理过程主要
19、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4)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的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做的有: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切实减少CO2的排放量;节约用水、用电,外出时多步行,少用一次性物品。一、单项选择题1.(2009·全国卷,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
20、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解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B选项正确;由于近亲婚配可使从同一祖先那里继承同一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增加,所以近亲婚配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C选项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且易受环境的影响,D选项错误。答案D2.(2009·广东生物,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解析设此致病基因由Aa控制,由题
21、意知,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则隐性纯合子aa的概率为81%,a的基因频率即为90%,A的基因频率则为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9/19,患病的概率即为1-9/19=10/19。A3.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 B.1/22 C.7/2200 D.3/800解析设该常染色体
22、隐性遗传病的基因为A、a。由题知,该种遗传病发病率为1%,则a=10%,A=90%,AA=81%,Aa=18%,Aa/(AA+Aa)=2/11,正常的丈夫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11。就本病来说,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2/11×1/4=1/22,色盲的患病率为1/4,所以两病皆患的可能性为1/88。A4.对如图所示的遗传病进行分析,则一定携带致病基因的一组是( B )A.3号、5号、13号、15号B.3号、5号、11号、14号C.2号、3号、13号、14号D.2号、5号、9号、10号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冠心病可能
23、是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对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冠心病是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具有在群体中发病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6.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A.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B.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解析产前诊断只能确定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而不是所有
24、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禁止近亲结婚只是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而不能杜绝。遗传咨询只是推算发病风险,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猫叫综合征应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C7.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号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假设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讲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
25、成受精解析这对夫妇均产生1/2正常,1/2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配子,受精作用后共有四种组合形式,其中可形成一种正常的受精卵,还会形成21号四体的受精卵,但因胚胎不能成活未出生即死亡了,另外有两种21三体综合征的受精组合,所以理论上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3。但因为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作用而导致实际发病率要低一些。答案B8.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个人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当妻子为患
26、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不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当为女性A. B. C. D.9.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解析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利用组织切片难以发现。10.用M、N表示细胞质基因,用A、a表示细胞核基因(A对
27、a完全显性),若用基因型为M(Aa)的个体作母本,与基因型为N(Aa)的个体作父本进行杂交,则后代个体的基因型与母本和父本相同的概率分别是(B )A.1/2,1/2 B.1/2,0 C.1/2,1/4 D.1/4,1/2解析后代获得母本的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则获得父本、母本的各一半,所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M(AA)、M(Aa)、M(aa),其中M(Aa)与母本相同。11.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N=×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C)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
28、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C.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解析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占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二、双项选择题12.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此时该细胞内可能存在(BD)A.两个Y,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X,一个Y,一个色盲基因D.两个Y,没有色盲基因13.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D)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化引起的D.调查人群中的遗
29、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解析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14.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解析由系谱图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2号无甲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后代不可能患甲病。三、非选择题15.地中海小岛撒丁岛与世隔绝,当地居民普遍患有多种遗传病,是各种遗传病基因采集样本的理想地点。(1)选择该地为遗传病基因采集样本地的原因是。(
30、2)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细胞中的基因。原因是。(3)下图是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甲病为地中海贫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该岛中每256人中有一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则该岛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乙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基因。若图中2与3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乙病的概为。(4)要降低该地遗传病发生的频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与世隔绝即与外界具有地理隔离,没有基因的交流。血液中的白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而红细胞则没有细胞核,所以检测血液是检测白细胞的。地中海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计算出a的基
31、因频率为=1/16,A的基因频率是1-1/16=15/16。根据家系中的5×63可以推断出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的2与3分别是杂合的乙病患者和纯合的正常个体,其后代的发病率为1/2。降低发病率的主要优生学手段是避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答案(1)该地不与外界人群发生基因交流(2)白(淋巴)白细胞(淋巴细胞)有细胞核,有完整的DNA组成(3)15/16常显1/2(4)避免近亲结婚(与岛外人群通婚);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16.已知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但是不知道致病基因的位置,所以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该遗传病的调查,为了调查的科学准确,请你为该校学生设计调查步骤,并分析致病基因的位置。(1)调查步骤: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如下)。双亲性状调查的家庭个数子女总数子女患病人数男女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汇总结果,统计分析。(2)回答问题:请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填出可能的双亲性状。若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器具清洗与消毒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钢结构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三位角色绑定及动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安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考前押题卷含解析
- 上海市普陀区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生物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医用物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5月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社区老旧小区外墙翻新脚手架方案
-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 大学假期安全教育班会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初中二年级 岭南版 美术 第三单元《瞬间的表情》课件
- 《设备预防性维护》课件
- 大国精神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北大学
- 延保服务协议书
- 《电力人工智能样本存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矿车安全生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