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秘诀_第1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秘诀_第2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秘诀_第3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秘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通关秘诀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边缘性龈为简称龈缘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牙龈的边缘及龈乳头,不波及深层牙周组织。主要局部刺激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物等。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不明显,偶有牙龈炎、痒感、或有口臭。当有局部刺激时如刷牙、咬硬食物和吮吸等,可出现牙龈出血。患者往往因此就诊。检查可见有牙石附着于牙颈部。牙龈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深红色。牙龈质地松软并可有轻度肿胀,以致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探诊时牙龈易出血。治疗主要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专科龈上洁

2、治器作洁治术以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如用13%地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拭干后涂以10%碘合剂或2%碘甘油,用0.050.2%洗必太液或复方硼砂漱口液、0.3%氯化锌液等含漱。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巩固疗效。单纯性牙周炎是指主要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故又名成人牙周炎。常由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如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为牙周炎。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就诊时往往已较严

3、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因而必须加强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诊和及时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病因与龈炎基本相同,包括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及不良修复物等因素。此外,若同时伴有较明显的咬合创伤,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此时又名复合性牙周炎。临床表现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只有激发生性牙龈出血或口臭的表现,与龈炎症状相似。检查时可见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的肿胀、质松软,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随着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出现下列症状:牙周袋形成:由于炎症的扩展,牙周膜被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分离,使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可用探针测牙周袋深度。X线检查时可发现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如图3-711.牙周

4、溢脓:牙周袋壁有溃疡及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袋内有脓性分泌物存留,故轻按牙龈,可见溢脓。并常有口臭:牙齿松动: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特别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时,支持牙齿力量不足,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此时患者常感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渗液引流不畅时,可形成牙周胀肿。此时牙龈呈卵圆形突起,发红肿胀,牙齿松动度增加,有叩痛。患者感局部剧烈跳痛,有时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脓肿,称多发性牙周脓肿。此时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全身不适,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病因本病主要是由单纯疱疹型病毒感染所致,近年发现也有型病毒感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没有任何症状,病

5、毒潜藏于宿主的神经细胞,泪腺或涎腺组织内,这时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发烧、消化不良等情况下即易诱发本病。临床表现临床上有两种类型。(一)唇疱疹:多见于成人,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好发于咀唇和口周皮肤上,如唇红皮肤交界、口角、鼻翼、鼻唇沟和颏部等处。开始皮肤发红、发痒、有烧灼感,随即出现水疱,疱小成簇,疱液清亮,以后浑浊,最后结成黄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合,局部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病程1-2周,如合并感染,病程往往延长。(二)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多为原发性。开始多有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先驱症状,23天后口腔开始出现症状,初起口腔粘膜呈片状充血,随后

6、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迅速破裂,形成表浅的小溃疡,直径约12mm,溃疡可相互融合成边缘呈多环状的较大溃疡,上有假膜覆盖,颌下淋巴结肿大,患儿因痛而哭闹、拒食、流涎、病程一般12周,有的病损延及牙龈,牙龈边缘红肿易出血,甚至出现小溃疡,又称疱疹性龈口炎(附图4)治疗(一)全身治疗1.板兰根制剂:2ml,2/d肌肉注射,小儿可酌情减量,或用冲剂1包,2/d冲服。2.病毒灵0.1,3/d口服,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3.全身及时补充维素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4.反复发作者可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干扰素等治疗。(二)局部治疗1.保持口腔清洁,可涂2.5%金霉素甘油、2%四环素液,疱疹净(0.1%滴

7、眼剂),成人可贴各种消炎药膜,疼痛剧烈者以1%普鲁卡因液含漱。2.唇疮疹早期局部可涂10%樟脑酊或2%碘酊;或用0.025%硫酸锌湿敷。扁平苔癣是一种病变表浅、发展缓慢的皮肤粘膜病。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皮肤、口腔粘膜。多见于中年妇女。病因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免疫学异常、消化道疾患等有关。临床表现好发于颊粘膜(附图8),常呈对称性,亦可见于舌前部、唇、牙龈、腭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粗糙感。如有充血、糜烂、则有灼痛,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尤为明显。病变主要表现是由角化不良和角化过度所形成的白色、针尖大小丘疹,这些丘疹排列成线状条纹,条纹相互交织成环状、树枝状或网状花纹。病变

8、基部粘膜仍然柔软而有弹性。花纹基部粘膜正常的称为普通型,粘膜充血的称为充血型,糜烂的称为糜烂型,经常起水疱的称为疱型。舌背有舌乳头萎缩而微显凹下,表面光滑呈白色微显淡兰色斑块的称为萎缩型。关于扁平苔癣恶变问题,有过少数病例报告。在报告的病例中以糜烂型为多见,故对型应予注意。治疗1.普通型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氯化奎宁:0.25克,口服2/d,一周后改为0.25克,1/d,1-2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要注意病员白细胞变化。3.口服维生素A,2.5万单位,3/d。4.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应用。5.小范围病变可在病变基部粘膜下用2.5%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0.5-1毫升,加入等量的1%普鲁卡因

9、液,局部封闭。亦可用维生素B12100微克加入1%普鲁卡因液1毫升,局部封闭。6.病损局部可涂含皮质激素的软膏,糜烂面可贴消炎止痛药膜。变态反应性口炎是指过敏体质的机体通过接触、口服或注射等不同途径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由型(速发型)和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临床表现(一)药物过敏性口炎(药物性口炎):属型变态反应,也可能是混合型。致敏药物多由磺胺类、解热止痛剂(水杨酸类、氨基比林等)、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起。患者用药后有一定潜伏期,潜伏期可长可短,可在24h内发病,甚至几分钟发病。主要病损为红斑、水肿和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面,自觉胀痛。有的患者病

10、损仅出现在口腔,有的患者生殖器出现红斑、水疱和糜烂面,眼有结合膜炎,皮肤有小红斑、丘疹和水疱,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或表皮坏死松解症。另一种药物过敏表现为固定性药疹,每次发病多在同一部位,惯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周及四肢,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中央可起大疱、愈后留有色素沉着。局部有灼热。痒感。(二)接触性口炎:主要是型变态反应引起,常见致敏物质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自凝丙烯酸酯、银汞合金、唇膏、泡泡糖等。在接触致敏物质半天甚至24h以上,再接触过敏原即可发生反应,接触部位粘膜发红、水肿、在红斑上中发生水疱,糜烂或溃疡、自觉灼痛。临床上用银汞合金作充填术后可见在接触的粘膜上出现类似扁平苔藓病损,去除银汞充

11、填物改用树脂充填,则病损可消退。变态反应性口炎可根据用药名、发作史和临床表现来诊断,此外尚可将可疑致敏物质固定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上作斑贴试验,于48或72h观察反应有助于诊断。治疗(一)停用致敏药物(二)全身治疗1.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而敏、盐酸笨海拉明、噻根啶、息斯敏等和大量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或用105葡萄糖酸钙加抗环血酸缓慢静注。2.病情较重者可给予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滴,待病情好转后改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输液可促进致敏药物排泄,有益于患者康复。3.并发感染者需加用抗生素。(三)局部治疗:主要应用消炎制剂,如1%普鲁卡因液饭前含漱,局部贴各种消炎药膜,敷中药溃疡散等。一、牙槽骨吸收的机制菌斑细菌释放脂多糖和其他产物到龈沟,刺激组织内的免疫细胞及成骨细胞释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