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54449_第1页
名词解释54449_第2页
名词解释54449_第3页
名词解释54449_第4页
名词解释5444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第一章 水分生理.渗透势:也称溶质势,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质外体:是指植物体中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的连续系统。.共质体:是指由胞间连丝将细胞的原生质联系起来的连续系统。.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只通过质外体,即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为被动运输,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率较慢。.跨膜途径:是指

2、水分或溶质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液泡膜,故称之为跨膜途径。移动速率较慢。.细胞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跨膜途径同称为细胞途径。移动速率较慢。.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的动力。.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一般以每小时没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质量表示。.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一般为孕穗期和灌浆期。.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水分在质外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出,称为水分生理。14. 质壁分

3、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第二章 矿质营养.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被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不需要能量,是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是指离子(或溶质)跨过生物膜需要代谢供给能量,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包括质子泵和离子泵。.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中有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速度快。.载体:(亦称在体蛋白、转运体、转运蛋白、透过酶、运输酶)是一类跨膜运输的内在蛋白通过载体蛋白构象变化,将被转运物质由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有中类型:

4、单向运输载体、同向运输器和反向运输器。. 单向运输载体:被转运物质(离子或溶质)单方向顺着电化学梯度跨膜运输。. 同向运输器和反向运输器:被转运物质(离子或溶质)与一起运输,与同方向跨膜的称为同向运输器;与反方向跨膜的称为反向运输器。被转运物质(离子或溶质)可以是顺电化学梯度转运(被动运输),也可逆梯度转运(主动运输)。.质子泵和离子泵:利用(或焦磷酸i)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质子或离子。转运质子就为质子泵;转运离子就为离子泵。可存在与质膜上、液泡膜上。9.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第三章 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

5、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 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3. 碳反应:是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4. 原初反应:是指光合作用的第一幕,是指从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5. 双光增益效应:因两中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6. 光系统:进行光反应的功能单位,是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包括聚光复合体和反应中心复合体。现已从叶绿体分离出两个光系统,即光系统和光系统。7. 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绝大

6、多数叶绿素a和全部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都属于聚光色素。8. 反应中心色素:具有光化学活性,能进行电荷分离实现能量转换,为特殊叶绿素a对。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色素为P700,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色素为P680。9. 光合磷酸化:是指在光合作用中由光驱动并贮存在跨膜(类囊体膜)的质子梯度的能量把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10. 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是光合作用的指标,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或放出的氧气)的量,或者积累的干物质的量。11. 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氧气和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12.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7、,这一光强称为光饱和点。13. 光补偿点:同一片叶子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14. CO2补偿点:同一片叶子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CO2浓度。 第四章 呼吸作用1. 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O2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较多)的过程。2. 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3. 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4. 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

8、电子经过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TP合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5. 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鲜重或干重)释放的二氧化碳(或消耗的氧气)的量,通常以每小时每克重量二氧化碳的毫克数表示。6. 末端氧化酶:是把底物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系统最后传递给O2并形成水的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第五章 同化物的运输1.韧皮部装载:是指光合产物从韧皮部周围的叶肉细胞装到筛分子-伴侣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2. 韧皮部卸出: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3.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或溶质只经过胞壁而不经过任何膜的途径。是被动过程,速度快。4

9、.共质体途径:是指胞间连丝把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同化物从一个细胞运送到另一个细胞的途径。5.配置:是指源也中新形成同化物转化为贮藏利用和(或)运输用。有3个配置方向:代谢利用、合成暂时贮藏化合物及输出到植株其他部分。6.分配:是指新形成同化物在各个库之间的分布。有3个优先原则:生长中心、同侧、就近优先。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1. 植物信号受体 :是指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信号转导可分为4个步骤:一是信号输入(信号与受体结合);二是跨膜信号转换;三是形成胞内信号转导网络;四是信号输出(生理生化反应)。 2. 信号:对植物体来说,环境就是刺

10、激,就是信号。可分为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3. 受体:是指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有3个特征:特异性、高亲和力和可逆性。科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2种。4. 细胞表面受体: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5. 细胞内受体:位于亚细胞组分如细胞核、内质网以及液泡膜上的受体叫做细胞内受体。6.跨膜信号转换: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之后,通过受体将信号传递进入细胞内,这个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换。7.第二信使:通常将胞外信号视为初级信号。它经过跨膜转换之后,进入细胞,要通过细胞内的信号分子进一步传递和放大,最终引起细胞反应。这个细胞内信号分子就是第二信使。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1.

11、植物生长物质:是指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可分为2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ng)有机物。3.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4.生长素极性运输:指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5. 三重反应 triple response :植物对乙烯的特殊反应。乙烯引起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矮化、加粗和偏上生长。6.植物生长促进剂:促进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外施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其促进效果。7.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使植物丧

12、失顶端优势,植株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侧枝多、叶小、生殖器官也受影响)。外施GA不能逆转此抑制效应,但外施IAA类可逆转此抑制效应。8.植物生长延缓剂:称之为抗赤霉素,植物的反应是:株矮、茎粗、节短、叶小厚绿(叶和节数不变),但生殖器官不受影响。外施GA可以逆转此抑制效应。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1.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包括:间期(G1、S、G2)和分裂期 (M)2. 细胞分化:是指分生组织的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成形细胞的过程。3.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都携带着一套该物种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

13、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4.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也称外植体)进行培养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就是细胞的全能性。5. 脱分化:已有高度分化能力的细胞和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失去其分化能力的过程,称为脱分化。新形成的细胞群称为愈伤组织。6.酸生长学说:生长素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称为酸生长学说。7. 极性(polarity)是植物分化和形态建成的一个基本现象。是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8. 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茎、叶、根和整个植株)的生长速率

14、表现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后又减慢以至停止。这三个阶段的总合称为生长大周期。9. 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10.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11.暗形态建成:在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花特征,如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和叶片小而呈黄白色,这种现象称为暗形态建成。12. 向光性:植物随光照入射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蓝光是向光性最有效的光。(向光素)13. 向重力性:指植物器官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的现象称为向重力性(向地性)。根为正向重力性,茎为负

15、向重力性。第十章 植物生殖生长1.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称为春化作用。2. 脱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春化作用结束之前,如遇高温等条件,低温效果会消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为脱春化作用。3. 光周期:一天中白天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4.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或光照长短对植物开花的效应)称为光周期现象。5. 长日植物:指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临界日照长度才能开花的植物。6. 短日植物:指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临界日照长度才能开花的植物。7.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指昼夜周期中诱导长日植物成花所需的最短日照长度;或诱导短

16、日植物成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8. 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9.夜间断:假如在足以引起短日植物开花的暗期,在进程(暗期处理)中,被一个足够强度的闪光所间断,短日植物就不能开花。相反,却诱导了长日植物开了花。夜间断最有效的光是红光。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1.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之后又下降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第十二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1. 逆境: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包括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有病害、虫害和杂草;非生物胁迫包括寒冷、高温、干旱、盐渍、水涝等。2.抗性: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抗逆性,简称抗性。3. 抗性生理:指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4. 冷害:又称寒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