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语文(下)课内文言文复习练习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小石潭记1.常识填空。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 朝著名文学家 ,字 。他和同一朝代的另一位著名文学家 并称“韩柳”,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们两人和宋朝的 、 、 、 、 、 ,被后世称为“ ”。2.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八篇,被公认为山水游记中的佳作,合称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如鸣佩环 鸣: (2)全石以为底 全: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许: (4)斗折蛇行 斗: 蛇: (5)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6)凄神寒骨 凄: 寒: (7)不可久居 居

2、: (8)隶而从者 隶: 从: 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 ”,又有侧面描写,如:(1) (2) 6.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其境过清”? 7.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愉快感情的句子是“ ”;此时,作者已把自己的心情与景物交融在一起,暂时排遣了自己被贬后的郁闷之感。8.小石潭的气氛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的,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

3、 的思想感情。2.孔孟论学1.根据课文默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思而不学则殆。 , ,是以谓之文也。譬如平地, ,进,吾往也。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五十而知天命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 )今夫弈之为数 ( )譬如平地 ( )进,吾往也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下面孔子和孟子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4、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勉学常识填空。 勉学选自一书,作者是北齐文学家。根据课文默写。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课文题目“勉学”意思是,“勉”的解释是。解释句中加点词语。修身以求进也 ()精神专利()吾无间焉()春玩其华,秋登其实()()但能说之也()亦足为人()所以设教()宁有益乎()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作者

5、提出“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以种树为喻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讲自己七岁时背诵灵光殿赋事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认为怎样对待“圣人之书”的态度才是正确的?4.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本文选自,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江苏兴化人,清朝书法家,家。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与我何与也()坡洒然不倦()迄无佳文()可欣可泣()其龌龊亦耐不得()3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

6、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4作者反对什么读书方法?主张什么读书方法?在文中有何体现?5.黄生借书说 1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诗人、学者、文学家 ,字子才,号简斋,又自号 、 。2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两者都用来形容 。3解释句中加点字。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若业为吾所有( )必高束焉( )姑俟异日观( )家贫难致( )归而形诸梦( )( )故有所览辄省记(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其借书亦类予( )使与书俱( )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书非借不能读也。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

7、物皆然。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文章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 ”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6本文的主要特点是运用 进行抒情和议论。6.卖柑者言1.常识填空。课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人名)。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 )(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 )( )予怪而问之曰(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 )予默然无以应( )(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 )3.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

8、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甚矣哉,为欺也! 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细读句子:“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这句话中,“金玉其外”和“败絮其中”分别指什么?“佩虎符、坐皋比者”与“峨大冠、拖长绅者”,各指什么人? 本文是一则政治寓言,以柑喻人,借柑讽政,借卖柑者的言论影射元朝末年的政治现实。揭示了当时 、 、 、 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和抨击了 。“每周一诗”默写1.洛桥晚望 (孟郊) 2.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 , 。 。 , , 。 。 3.书愤(陆游) , 。 , 。 , 。 , 。 4.过零丁洋(文天祥) , 。 , 。 , 。 , 。 5.戏为六绝句(杜甫) 6.观书有感(朱熹)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