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计算题_第1页
力学综合计算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突破(十六)力学综合计算题强优训练1.2015 海淀一模图 Z16 3 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轮组和卷扬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当以速度 vi匀速提起质量为 m 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1,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 P;当以速度 V2匀速提起质量为 m 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2,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R。若n2ni= 5%Pi:P2= 2 : 3, m= 90 kg,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100 N。 滑轮与轴的摩擦、细绳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g= 10 N/kg。求:(1) 提起质量为 m 的建筑材料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1。(2) 两次工作过程中,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V1与 V2之比。

2、卷扬机貝图 Z16 32.2015 门头沟二模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Z16 4 所示,C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杠杆DE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D:OE= 1 : 2。小轩的质量为 55 kg, 他通过细绳在E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 为 150 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轩对地面的压力为F,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为 3x103Pst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 100 kg,其底面积为 5x102m,杠杆DE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 小轩对地面的压力F。(2) 动滑轮B受到的重力G(3) 小轩通过细绳在E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多大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零。图 Z16

3、 4图 Z16 6排3.2015 朝阳一模如图 Z16 5 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装置的示意 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0.02mi实心铸铁球,其所受重力为1400 N,现用滑轮组将铸铁球打捞出水面,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i、F2,且Fi:F2= 15 : 17。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保持340 W 不变。不考虑滑轮组摩擦、绳重和水的阻力,g取 10 N/kg。求:(1) 铸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 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 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4.2015 -平谷一模如图 Z16

4、6 所示,渗水井的排水管的管口恰好被一块底面积为0.2m2高为 0.3m的圆柱形石块盖严,渗水井中有 1.5m深的水不能排放,小明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将石块提出渗水井。当石块被提起,并在水中以V1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时,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F1,小明拉绳的功率为R,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当水被全部排出,石块以 V2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时,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F2,小明拉绳的功率为P2。已知:V1: V2=4 : 3,P:F2= 8: 9,g取 10 N/kg,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1) 石块未提起时,水对石块顶部的压力。(2) 石块被提起,并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浮力。(3) 石块的密度。

5、图 Z16 85.2015 石景山二模工人用如图 Z16 7 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滑轮和钢绳的重力及摩擦,g取 10 N/kg。(1) 若某块建材的密度是 2.8x103kg/m3,体积为 1.0X102用,求其重为多少?(2) 若工人在 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5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 ,求拉力的功率?(3)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为75%求工人的体重?图 Z16 76 . 2015 怀柔一模某科技小组设计从水中打捞重物A的装置如图 Z16 8 所示,小文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从水中提升重为120

6、0 N 的物体A。当物体A在水面下,小文以拉力F1匀速竖直拉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1;当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小文以拉力F2匀33速竖直拉动绳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2。已知:物体A的密度为 3X10 kg/m,小文同学的重力为 600 N,n1:n2= 14 : 15。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 10 N/kg。求:(1) 重物A在水面下受到的浮力。(2) 动滑轮的重力。图 Z16 9图 Z16107. 2015 顺义二模工人用如图 Z16 9 所示的滑轮组将石板A吊起并放在货车上。当工人用Fi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石板A未被拉起,此时石板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N,工人对水平

7、地面的压强为pi;当工人用F2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石板A匀速竖直上升,此时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石板A的质量为 100 kg,工人的质量为 70 kg ,Fi:F2=1 : 2,pi:p2= 5 : 3,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 10 N/kg。求:(1) 动滑轮的重力。(2) 当工人用F1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石板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N1。(3) 如果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石板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则拉绳子的工人的质量不能小于多少千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0. 2015-朝阳二模美化环境造福人民,朝阳区在治理北小河时修建一座桥,使用吊车向河底投放圆柱形混凝土构件如图Z1

8、6 10 甲所示,在整个投放过程中,混凝土构件以 0.0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降。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当 t = 0s时吊车开始投放混凝土构件,到 100s时结束,此时构件竖立在河中。(已知混凝土的密度为 2.8X103kg/m3,钢铁的密度为 7.9X103kg/m3,g取 10 N/kg,水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求:(1) 混凝土构件 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2) 混凝土构件的体积。(3) 投放结束时混凝土构件顶部受到水的压强。(4) 通过计算说明这种混凝土构件有没有钢筋制作的骨架。S2100 Nx95程 1900 N ;1-n21- 95%1 1提起m2所用的

9、拉力F2= 2(G+G动)=2x(1900 N + 100 N) = 1000 N ;R由P=Fv得,第一次提升建筑材料时绳的速率V1=,则此时建筑材料上升的速率V1F11 ,P12V1=2F1;第二次提升建筑材料时绳的速率R1P2V2=,则此时建筑材料上升的速率V2=V2 =F222F2P2F1P2P12F2PF221000 N=x = x = _ x-2F22F1RP2F13500 N432. (1)根据 G=mg得物体A的重力:G= mAg=100 kgx10 N/kg=1000 N,小轩的重力:G人=m人g=55 kgx10 N/kg=550 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轩受到重力、拉力

10、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而平衡,则:F支+F拉=G人,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轩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等,小轩拉绳和绳拉 小轩的力相等,所以小轩对地面的压力F=F支=GT= 550 N 150 N = 400 N (2)杠杆平衡时,D端对滑轮组绳子自由 端拉力为 F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DXOD= TxOEFD=TxOE27O=150 Nx1=300 N地面对A的支持力与A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由F支=F压=pS=3x103Pax5x102m2=150 N,所以滑轮组对A的拉力:参考答案1. (1)由图知,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总重,提起质量为的拉力为Fi;根据动滑轮受力关系可得

11、:1 1Fi= 2(G+G动)=2 (90 kgx10 N/kg + 100 N) = 500 N。(2)设两次建筑材料上升高度为h,则:GhG_。一-_。n1=GTGnX100%GTG;X100炽90 kgx10 N/kg+100 NX100潜90%由题意知,n2=n1+ 5% 90%rF 5% 95%由n2= x 100炽G|X100%得:mi的建筑材料时,卷扬机对绳90 kgx10 N/kgV2则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1 1v物=2v绳=2x0.4 m/s=0.2 m/s 。4.(1)石块顶部所处的深度:h= 1.5 m 0.3 m = 1.2 m ,水对石块顶部的压强为:3-

12、4p=p水gh=1.0 x10 kg/mx10 N/kgx1.2 m=1.2x10 Pa,2而S= 0.2 m ,水对石块顶部的压力:42F=pS= 1.2x10 Pax0.2 m = 2400 N。(2)石块被提起,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则有:FD=扣+G动),6动=3FDF= 3X300 N 850 N = 50 N。(3)若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零,11绳子自由端拉力:FD=3(G+G动)=-x(1000 N + 50 N) = 350 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DXOD= TxOE细绳在E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FDQEOD=350 Nxg=175 N。33-3.(1)F

13、浮=p2排=1x10 kg/mx10 N/kgx0.02 m=200 N。1FI=2(G+G动),(2)由于不考虑滑轮组摩擦、绳重和水的阻力,则1Fa= 2(G+G动) ,1 1已知F1:F2= 15 : 17,则 2(G+G动):2(G+G动)=15 : 17,G=G-F浮=1200N,所以,GF2=2( G+G动)=2x(1400 N+300 N)=850 N;屮屮Wh Gh Gh根据n=W7=FS=帝=Fn可得:铸铁球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机械效率1200 Nn=鬲x100%=亦二x100%=80%。由P=W=FFs=Fv得:铸铁球提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P340 W

14、v绳=F2= 850N =0.4 m/s,F= GF支=1000 N 150 N = 85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 3,所以动滑轮重:232排=V=0.2 mx0.3 m=0.06 m,受到的水的浮力:333F浮=p水gV排=1x 10 kg/m x 10 N/kg x 0.06 m = 600 N。(3)当石块被提起,并 在水中运动时,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W有用(G- F浮)hG- F浮n1=VT=(G- F浮+Gfc)h=G-F浮Tc轮1F1= 3(G F浮+G轮)3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1F= 3V1,P1=F1V1F当水全被排出,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

15、与轴的摩擦,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2F= 3V2,P2=F2V2F已知V1:V2= 4 : 3,V1F:V2F= 4 : 3,因为P= FV,所以P:P2=F2V1 F:F1V2F= 8 : 9 ,即(F1X4) : (F2X3) = 8 : 9,(GF浮+G轮):(G+G轮)=2 : 3,3( GF浮+G轮)=2(G+G轮),6轮=3F浮一G,代入得:G F浮G F浮G F浮nGF浮+ & GF浮+ 3F浮G2F浮G 600 N75%=2x600 N,解得 G= 1500 N ,石块的密度:5.(1)由p=可得,建材的质量:332 3m=pV=2.8x10 kg/mx1.0 x10 m=28 k

16、g,重力:G= mg=2.8 kgx10 N/kg = 280 N。由图可知,总重由两段绳子承担,则拉力上升的速度V = 2V= 2x0.25 m/s = 0.5 m/s,拉力的功率:13(G+G轮)3(3(GTG轮)=2:3,m150 kgV= 0.06 m3 = 2.5x103kg/m3。15 m60 s=0.25 m/sW Fs ,P= = FV=200 Nx0.5 m/s=100 W。_W用_G_ 400 N() VW G+ G额400 N + G额解得G额=400 N,由ymax= =75% 得Gax= 1200 N ,Gnax+Gs以动滑轮和货箱及建材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2F=G

17、物+G额,1 1工人能施加的最大拉力Fmax为人体重,则有G人=Fmax=空(Gax+G额)=少。N + 400 N)=800 N。336.(1) G= 1200 N,pA=3x10 kg/m,重物在水面下受到的浮力:332 3F浮=p水2排=p水gVA= 1x10 kg/mx10 N/kgx4x10 m = 400 N。由题意知,n=(G)F鳥h=G一,GhGn2Gh+ G动h G+ G解可得:F1= 200 N ,F2= 40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当工人用F2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石板A匀速竖直上升,1贝UF2= 3(G+ G动),所以动滑轮重力:6动=

18、3F2G= 3x400 N 1000 N = 200 N。(2)工人用F1拉绳时,A受到滑轮组拉力为 FA,1F1= 3( FA+G动),50%Gpg1200 N3x103kg/m3x10 N/kg一 234x10 m,n1G F浮n2G F浮+GG+G动GF浮G+ G动x一GF浮+ GG15,( 1200 N400 N)x(1200 N+ Gt)_(1200 N400 N+ Gt)x1200 N1415,解得:G动=200 N。7. (1)由题知:人的重力 GA=mAg= 70 kgx10 N/kg = 700 N , 石板A的重力:Q= mg= 100 kgx10 N/kg = 1000 N ,人拉绳子时,人对地面的压力:F=G人一F拉,设人的受力面积为S。G人一F1根据p=S,则有p=S 0 F1加 700 N F15 = ,即=G F2Q F2700 N F23S5F2 3F1= 1400 N F11则 FA=3F16动=3x200 N200 N=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