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1)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1)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1)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1)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 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襁褓( qiáng ) 旁骛( wù ) 恪尽职守( kè )B、亵渎( xiè ) 骈进( bián ) 强聒不舍( gu ) C、扶掖( yè ) 枘凿( ruì ) 泰然处之 ( ch ) D、佝偻( lóu ) 解剖( pu) 气吞斗牛( dòu )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加以改正(2 分)A、无与轮比 ()B、持才放旷 ()C、九宵云外 ()D、相题并

2、论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 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A、飘在脸上,凉沁沁的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凉沁沁的,飘在脸上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软绵绵的,飘在脸上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飘在脸上,软绵绵的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

3、想不到的收获。B、随着刘翔的夺冠,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声呼喊着同一个名字:刘翔!C、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 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 毫升鲜血。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9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灾区人民食品供应不足的困难,社会各

4、界踊跃捐款。6、下面对四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 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7、仿写句子,请将仿写的内容写在横线上(2 分)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_ _ , 。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8、古诗词默写(10

5、 分)(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心情与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中“ ,_ ”的意境相一致。(4)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5) 卜算子咏梅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的词句是: , (6) 武陵春中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愁的沉重”的句子是: , .(7)“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请你再写出一句含“酒”字的诗句 。二、古诗词欣赏(6 分)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6、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9 、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 分别从“ ” 和“ ”的句子可以印证。(2 分)10、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 , ”和陆游的 “ , ” 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 分)11、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 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 . 从表达方

7、式看, 第一首主要是 , 第二首主要是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2 分) 三、阅读理解(40 分)(一)文言文阅读(7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7 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晏子谏景公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

8、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 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1)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 公被狐白之裘被:(4) 乃令出裘发粟裘: 13翻译下列句子。(2 分)(1) 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 (2)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译文: 14. 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1 分)15. 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

9、什么道理?(2 分)【甲】读懂父爱(13 分)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 30 多岁了。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 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 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 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

10、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自高自大的毛 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

11、而忽视了我的发展。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 3 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 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2001 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 10 多项大奖。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

12、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2004 年 9 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 55 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 间,苍老了很多。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

13、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 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 30 多岁了。16、 选文中说“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请说说“我”羡慕的是什么? 忧伤的又是什么?(2 分)17、选文详细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用概括性词语依次填写下面的方框。(2 分)隔阂()()难以言说的滋味谁也不搭理谁()()18、选文中说:“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

14、用心良苦”。请概括出体现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的三件事。(3 分)19、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于表现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2 分)20、“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 30 多岁了。”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1、有人说,父爱是一部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读懂。作者读懂父爱时已经 30 多岁了。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接触父亲(母亲或其他长辈),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哪件事或哪个方面,你“读懂”了父爱(母爱或其他长辈的爱)。(2 分)乙 说明文阅读(10 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

15、题,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 100 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 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 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 15 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

16、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 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 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 1 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 20 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 40 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

17、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 品,足可满足 300 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 50 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 1 亿1.5 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 1 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22、第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23、第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

18、“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 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 分)24 、 第 段 中 划 线 部 分 运 用 了 、 、 , 的 说 明 方 法 , 形 象 地 说 明了。(2 分)25、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2 分)26、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 分)丙议论文阅读(10 分) 感恩是一种觉悟感恩是什么?有人说,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快乐心境,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 感恩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从拆字的角度看,“觉悟”不正是“发现我心”吗?那么也可以这样理

19、解: 感恩之人必是关注自我内心的人,关注自己良心,灵魂居所的人!如今,人们的财富在增多,但满足感却在减少;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工具越来越多, 但是深入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 原因也许有许多,但起根本作用的当是“人心”出了问题。诚如于丹所言: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一个人的视力要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将眼光投向周围的乍富阶层,投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记得一位智者曾说过,一个人的快乐与否,不是取决于他得到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计较了多少。没有感恩的

20、心态,就会对社会、对周边的人,对自己的家庭计较多,苛责多,抱怨多。不计较,是感恩之心的启蒙。不计较,才会留意生活的恩赐,才会以感恩之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一切,也才会知足常乐。计较太多,是因为欲望太多。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钱德苍的人写了一本奇书解人颐,里面有一首打油诗把人的欲望的扩展描绘得淋漓尽致:“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便想登仙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打油诗即便今天读来,仍然能起到喻人警世的作用。曾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每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 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给生命留一间暗室,常常走进去才能出好的作品。是啊,在繁忙生活的间隙,我们也要常常走进灵魂的暗室,关注一下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