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_第1页
新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古诗 二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 年月曰教学课题15 古诗二首学案编写者教学课时2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课(早节)教 学目标目标1 .会认 12 个生字,会 8 个生字。2 .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3 .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学难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教学准备与手段板书设计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集体备课共性意见(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识

2、字。2 .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 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 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 识字的积极性。3 .个人情感体验识字。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 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理解字义。如:4 .写字指导。“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 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

3、,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二)朗读感悟读杜甫的绝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组成的春 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三)积累运用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2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四)实践活动课外选一首古诗,自己读读背背。在班里开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外学到的古 诗。第一课时人人 01 &l#m教学过程的教学步骤一般分为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 悟诗情四部分,而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在本册 教材第一单元,刚刚学过他另一首清新活泼的诗 作宿新市徐公店,学生对于他是熟悉的,所

4、 以从诗人直接入手,自然导入课堂。接下来再次 让学生欣赏定格的荷花莲叶图,用词语形容所看 到的美景,必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荷 花,初步感受荷花之美,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 1、 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 诗,传诵至今,它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强调“晓”“慈”的写法。)解诗 题: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指导:从诗题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带着 这样的理解你再读一读诗题。)2 2、我们来看这首诗。出示全诗。初读全诗:(1 1 )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 通顺。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如 果有拿不

5、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读不通顺 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 2)学生自读,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3 3 )指读,正音。3 3、 诗,我们已经会读了,你还读懂了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你怎么知道的?课前查阅工具书可是一个好习 惯。语言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设计意图:诗题较长,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其意思,如果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则通过找时间、 地点的方式,降低难度,弓 I I 导学生自主把握题意,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正确的停 顿,读出对诗题的理解。在理解诗题的基础上, 让学生充分地、自由的读诗句,要求做到正确、 通顺,这是学习古

6、诗的最低要求。通过指读后的 评价,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学习古诗的 信心。这一部分的教学着重关注学困生。但初读 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 自主说出“你读懂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 题,旨在了解学生已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 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琐碎的理解。这首诗的词 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 中,对诗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 1、 同学们,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可诗中 着重写的是荷花和荷叶,(板书)诗中描绘了怎 样迷人的风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 出示一组荷花莲叶图。)2 2、 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

7、(1 1 )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 ()的荷叶()的荷花(2 2 )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 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 绿、这种红的?(出(3 3 )板书:无穷碧别样红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3 3、 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是别样红的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 吧。 (出示全诗。)荷叶之多“接天”:(1 1 )接天,你的感觉是?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 叶的多吗?你来读一读,读出荷叶之多。(2 2 )教师语言描述: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 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 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3

8、3 )指导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阳光映照“映日”:(1)早晨什么样的太阳?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 到了怎样的荷花?(2)指导朗读:读出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特殊时节“六月”:(1 1 )展开想像:岀示: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 中景色最美的时节,这时荷叶长得,荷花开得, 六月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显得更 了,也许早晨的荷叶上还有,荷花上还有-充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岀现你 的眼前。谁说一说。(2 2 )指导朗读:读岀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作者心情体会赞美、喜爱、愉快之情。(1 1 )诗中哪个词,表达岀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 情有独钟?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

9、者那 些感情?(赞美、喜爱,愉快)(2 2 )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 之情。写作背景-为友人升迁而高兴(1 1 )这是送别诗,送别应该是伤感的、依依不舍 的,为什么诗人那么的喜悦?这是还有一个特殊 的背景,那就是杨万里和林子方是多年的好友, 他们情投意合,交情甚佳。就是六月中的一天, 林子方连升两级,将离开杭州去上任,林子方高 升了,作为好朋友杨万里能不高兴吗?(2 2 )同学们,如果若干年后,你的好朋友考上大 学,你去送他,这时,你的心情如何?你的好朋 友考上了博士,你的心情又如何?现在我们更能 理解作者的心情了吧。正是在这种愉快的心情下,他看到的莲叶,他看到的荷花。4 4、

10、回归整体,读中悟情。(1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2 2 )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代人去学习古人的精华诗篇,尤其需要扎扎实实 做好朗读指导。同时朗读的指导又应该是循序渐 进的,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自由朗读古 诗,做到读正确,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与了层层深入, 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 在 揭示出关键词“无穷”“别样”后,我让学生读 好后两句,体会不一样的红,特别的绿。接着通 过原因的探究,又有两个词语跳了出来,弓 I I 导学 生突岀“接天”和“映日”,读岀荷花的面积之 大。“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悟出诗人愉悦的

11、心 情后,再在“面积广”“特别绿” “别样红”的 基础上,再融入诗人的心情,读出诗境,品出诗 情。这样的朗读,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而达 到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每一次朗读都是 学生认识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的语言极其 简练但却很传神,如何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情境?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感受诗的 美,诗的纯粹,诗的境界。在教学中,我用填空 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 画面岀现在眼前。用填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说话的 难度,在看幻灯说之后,其实也可以让好的学生 不看前面幻灯讲,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四、入

12、情入境,读写结合。1 1、 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岀净慈寺送 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通过对西 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谁来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配 乐)2 2、 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我, 就是杨万里”(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 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一种升华,这时,弓 I I 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 果。让学生分别担任杨万里,林子方的角色来领 悟诗情,必能使课堂达到新的高潮。而故事的编 写,则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 正做到了读写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五、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