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3课

2、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

3、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

4、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怎样做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

5、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           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

6、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历奥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

7、。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

8、就的关键。     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与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

9、好、条件而定。至于书与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10、0;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

11、,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

12、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材料,尝试做读书笔记。 2、训练使用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

13、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 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

14、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我班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组成。 1、师恩难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5、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

16、全文 1、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 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    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

17、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

18、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同桌讨论; 自由练读; 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  文笔好            

19、     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

20、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 娓娓动听歇脚念叨 身临其境教诲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

21、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附:优秀习作欣赏 师恩难忘 打开小窗,窗外,万籁俱寂;夜,是如此深邃神秘,月光如牛乳般倾泻在大地上,桌上的闹钟滴滴答答地走着,更衬托出黑夜的漫长。闪烁的星儿如同一对对慈祥的眼睛,不禁勾起了我对王老师的思念。 王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人人都夸奖她。她有一张和蔼的笑脸,一身古典的服饰,处处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妇女朴实高雅的一面。虽然她没有迷人的容貌、时髦的打扮、入时的化妆,但她的满腹经纶

22、,一腔热血,就着实令同学们敬佩不已了。 王老师热爱小孩,所以非常关心我们,她总是亲热地称呼我们:"小孩!"对我们五十四个小宝贝,可以如数家珍,大至个性喜好,小至家庭琐事,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她对待我们如同自己的子女,与我们打成一片,因此,我们之间没有所谓的"代沟"。 王老师从大陆来,上起课来,总会说些家乡所发生的真实感人的小故事。寓教于乐,所以,每次上社会课的时候,教室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使我们如沐春风。 轻风系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如今,王老师已不再教导我们,但她那如天空般辽阔、似大海样宽广的爱,将长存我心,如春晖般的师恩,也

23、令我永生难忘 选自陈刚、刘桂松主编的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续编) 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

24、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25、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 )炼( )彼( ) 葡 (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26、、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   堡垒   稳定   激励   鞭策  专心致志 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   堡垒   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5 1.     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     集体交流: a

27、.     指名回答。 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     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  &#

28、160;  熟读课文。 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     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9、?(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30、),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设计2) 一、复习导入   5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31、0;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0 1.     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     学生自学本段。 3.     小组交流讨论。 4.     集体讨论: a            &

32、#160; 问了什么? b              为什么要这样问? c              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              怎样才能做到? e   

33、;           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读课文。 6.     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   15 1.     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     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

34、#160; 你明白了什么? b.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  &

35、#160; 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    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    做人根本   3、古诗两首 教学要

36、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

37、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

38、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

39、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40、60;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

41、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

42、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 二、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

43、诵。集体背诵。 三、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童子诗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3填空,再读一读。网易娱乐新闻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前,我使用多媒体制作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颂其诗句,

44、谁背得多,谁最棒。精美的图画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适时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 二、读写结合,扩展思维     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安排:     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     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默写古诗。     (一)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     (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

45、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     (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配合画面展开想象,串说句意。     (四)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     (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三、剧本表演,感悟诗意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

46、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在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注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知识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

47、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小朋友,周老师每次走过你们的教室的时候,总发现你们的黑板上写着一首古诗,是不是一直在进行着古诗的背诵活动,那我们肯定会背许多适拢敢獍炎约鹤钕不兜囊皇资掣蠹姨浚该乘校?br>评价:背的不错,谁愿意比他的声音更响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对,咱们背诗还要记住诗的名字。 瞧,摇头晃脑背得真投入。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

48、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

49、你的掌声鼓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

50、!(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观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做律动操)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

51、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回荡)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

52、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

53、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小朋友,我的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个有心人,把自己看见的写下

54、来就是一首好诗。我们也日记也要像他一样,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写下来就行了) 2、你们真能干,又会学习,又会提问。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诗配音朗读) 3、听着我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5、学生展示齐背 6、是呀,诗人们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是因为他们很细心,把所见的及时写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所见,看看这位大诗人写的内容是什么时候的所见?在哪里写的?齐读题目。再读诗看见了什么? (指名读交流所见齐读) 五、复习生字,写字指导。 1、你们学得真好,虽然只上了一节课,但老师已经

55、喜欢上你们了。我要把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看谁能接住。出示带苹果的生字,学生认读。 2、别着急,我这儿还有许多,只要你能把两个生字宝宝写漂亮,看他们停在田字格里,谁认识他们?要想把这两个字写漂亮,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谁愿意给大家提醒一下。 3、老师范写。学生写字。互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所见 把所见编成一个故事演给家长看,争取得一个小演员的称号。 习作1 一教学目标: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

56、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自读例文,想一想: 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分小组讨论、交流。 选取生活

57、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拟题,完成初稿。 组织修改。

58、 练习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

59、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60、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

61、写习字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授后小记: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本单元由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习作

62、2、练习2组成。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

63、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 苍劲耕耘浩瀚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1) 指名读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

64、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2节。 指名读第2节。 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细读第3节。 女生齐读第3节。 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男生齐读第4、5节。 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齐读第6节。 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从本文学习一些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反复。 押韵。 拟人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