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共9页)_第1页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共9页)_第2页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共9页)_第3页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共9页)_第4页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共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宝山区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知识产权的终结(16分)1、束缚、约束(2分)2、破坏性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2分)3、D(2分)4、以当年复印的高成本和低质量说明当今数字技术使侵犯知识产权成本之低。(3分)5、A(3分)6、只要自圆其说,两种观点(包括修改知识产权条律、降低使用知识产权成本使更多受众获益等)都可以。(4分)示例1、应该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不容任意侵犯;在中国等地知识产权未能真正得到保护也是法律不健全与执法不力所致,中国的发展同样包含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知识产权可以随意获取也削弱

2、自身创新发展动力,不利于国家科技文化长远发展;互联网也会逐渐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免费午餐迟早会结束。示例2:希望知识产权终结,因为:知识产权所有者应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目前的知识产权的成本过于高昂,这从“破坏性创新”带来的优质低价产品和服务中即可知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更广泛的获取信息渠道,想要保护也相当困难;伟大的发明创造、优秀文化作品都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应该为更多的人所分享;知识产权是一种新的垄断,不公平的竞争往往导致国家之间、企业之间贫富差距更加悬殊,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格格不入。(二)听风楼记(22分)7、将“我”听到冯伯伯死讯后失去知觉的反应比作冻僵一般,又将对冯

3、伯伯的回忆比作烤火,使自己慢慢缓过神来,形象地写出噩耗对“我”打击之重,回忆给“我”带来温暖与慰藉。(3分)8、揭示了“此刻”在人生中普遍意义,尤其是“此刻”在社会历史特定时期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冯伯伯对时间阐述的深刻性。(3分)9、冯伯伯立足于社会人生,在行动中创造,在创造中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来理解社会人生。(2分)10、C E(6分)11、文章开头不是采用一般的倒叙形式,而是由三十年前上听风楼告知惊天内幕起笔(这是两人关系发展、社会变革的重要事件),转到接到冯伯伯死讯的感受,自然引出对冯伯伯的回忆,使行文更富有变化,构思独特。结尾回到得知冯伯伯死讯,结束回忆,又宕开一笔,想象

4、重回三十年前的那个夜晚的情景,以上“听风楼”起,以重回“听风楼”结,首尾呼应,虚实结合,意犹未尽。(4分)12、“听风楼”是冯伯伯的住所,文章对冯伯伯的回忆都是围绕听风楼展开的,“听风楼”是文章的主要线索;普通、狭小的听风楼反衬出主人高尚品格,“听风”两字体现老人对社会的关注,“听风楼”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借“听风楼”寄托对冯伯伯的怀念,情感更加含蓄深沉。(得分点:结构思路:线索、形散神聚;抒情方式:托物怀人,含蓄深沉)(4分)(三)默写(6分)13、(1)山气日夕佳 (2)渌水荡漾清猿啼 (3)可堪孤馆闭春寒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何时倚虚幌 (6)潭影空人心 (7)俯不怍于人

5、 (8)则孤陋而寡闻(四)霜天晓角(8分)14、花疏(稀),枝少(疏),色白(2分)15、A(3分)16、侧面描写,不说人见大雁,也不直接说人的孤独处境,而是从大雁的所见来表现人的孤单,更含蓄地表现倚楼人之孤单寂寞。(通过景物反衬人物感情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孤独;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更突出倚楼人之孤单寂寞。)(3分)(五)黄淳耀(17分)17、(1)向来、一向 (2)“旨”,意思 (3)什么关系,何碍,何害 (4)在此以前(此前,之前)(4分)18、C(2分)19、(共6分)(1)钱宗伯(钱谦益)于是备办了丰富的钱财,派门客李生,到嘉定去请他。(得分点:“具”、“厚币”、“延”

6、)(2)(邑令)袋里装了几百两银子,送给黄先生的父亲,让他写信给黄先生,使黄先生做自己的助手。(得分点:“橐”、“金”、“俾”)20、身为西席(家庭教师),与主人的小妾作诗唱和是不合礼仪的。(2分)21、刚正(刚直、正直)、明礼、重义(清正、不贪)(3分)(六)别水仙花说(11分)22、“袅然”状水仙细长柔美的形象美,“相视而笑”运用拟人修辞,不仅人视花而笑,而且移情于花,花也似乎与人相视而笑,更表现出作者对水仙的怜爱之情。(2分)23、以虞美人、断肠草反衬水仙花叶兼美,能耐寒冷的特点。(2分)24、以整句形式,而且都为短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而且整齐中又有变化,如第一句四个分句,以三三四四

7、的形式呈现;第二句前半句以四三四三的形式呈现,后半句则以六五呈现,使句式有着纷繁错落之美,从形、色、香诸方面表现水仙形象之美。(3分)25、A(2分)26、冰清玉洁(2分。“道骨仙风”、“超凡脱俗”等得1分)崇明高三语文参考答案(2013年1月)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1、很早时期中国瓷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位置(角色)、取着重要的作用。(2分)2、第二段中写陶器是为了说明陶器是瓷器产生的基础,从而说明瓷器是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物品;(2分)第三段写陶器是为了突出瓷器细腻的特点,从而说明中国瓷器艺术追求的独特风格。(2分)(4分)3、B (2分)4、C (3分)

8、5、中国瓷器中的开片表现了一种审美追求,体现了对缺陷美的创造与追求;(1分)追求纹理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内蕴和美学旨趣,体现了自古以纹理判吉凶的传统。(2分)反对人工痕迹,追求自然天成的趣味,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着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的观念。(2分)(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1分)6、回忆父亲在夏夜拉胡琴的悠闲、懒散、宁静平和的景象,表达记忆中的快乐与无忧,与首段赤毒毒的战火使他背井离乡形成强烈地对比。(2分)7、父亲对“漂泊流浪”的理解是流浪他乡,居无定所,甚而客死他乡。而儿子的理解是跳出井底之蛙的命运,去外面闯荡,开阔眼界。(2分)8、再也没有家乡的温暖,无事闲愁的安乐,而只

9、有身在异乡陌生而凄凉的味道。(2分)9、表达了对战争让安乐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的悲愤;在战争中感觉到自己年轻的生命应该做点什么的斗志,然而又感到无人倾述、无人援助的落寞与凄凉。(3分)10、A E (6分)11、第九段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重角度描写记忆中宁静和平的家乡以及学琴时的快乐,具有美好的画面感。(动静结合;通过回忆与想象,从虚写的角度)(3分)12、胡琴是父亲留给他的珍贵的遗物;胡琴寄托着青年汉子对安定宁和的家乡的美好记忆和珍爱;胡琴寄托着年轻汉子想重建战火中的家园,重建精神家园的愿望。(3分)(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香雾云鬟湿 (2)

10、巴山夜雨涨秋池 (3)不知天上宫阙(4)向阳花木易为春 (5)云无心以出岫 (6)无言谁会凭阑意 (7)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14、词牌名 (1分)15、B (3分)16、示例:“梦中行遍”,恰恰是现实中无法做到的。现实中希望能为国请命的愿望,无数次的想,只能由梦中实现,强烈地衬托出多年来词人雄心壮志未能实现的内心的寂寞与愁苦。(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6分)17、(1)推究 (2)用匣子装 (3)全 (4)细小的事情 (每空0.5分)(2分)18、B (3分)19、(1)这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

11、出那些箭,用锦囊装着,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盛、负、介词短语后置、句意通顺。)(3分)(2)或者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抑、本、人、句意通顺)(2分)20、三者紧密相连,层层深入。“盛衰”是个总的史论观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盛衰”一句的的具体化,“忧劳”、“逸豫”即“人事”,“兴国”、“亡身”即“盛衰”;“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又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进一步具体阐释。(3分)21、简:简单叙史,选取庄宗由盛到衰的典型史实,高度概括。(1分)法:多重对比,盛衰对比、胜负对比、人事与天命、忧劳与逸豫等等多重对比,先扬后

12、抑,感慨淋漓,发人深思。(2分)(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3分)22、划线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好事者看似高雅内行的模样,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3分)23、水不是惠山泉水而只是倒灌河水 (2分)24、B(2分)25、使者已醉 猪夜遁去 买他猪以偿 (只要符合情节:没有买河阳的猪肉,而只是买了普通猪肉替代。可以发挥想象。)(3分)26、作者读到张幼于的惠山泉诗,联想到这一往事,绝倒,写下来博张幼于一笑。(1分)在故事中委婉地讽刺了矫饰做作,附庸风雅的行为。(2分)(3分)二、作文(70分)一类卷(6370)基准分66分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

13、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一类上(6870) 一类中(6567) 一类下(6364)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二类上(5962) 二类中(5558) 二类下(5254)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三类上(4851) 三类中(4447) 三类下(3943)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8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四

14、类上(3038) 四类中(2528) 四类下(2124)五类卷(020分)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五类上(1720) 五类中(1016) 五类下(09)说明:(1)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3)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4)未写题目,扣2分。奉贤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测试参考答案(一)(16分)1(3分)承接上文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文明的盛赞,表明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中华帝国的缺陷;从而引出下文启蒙思想家为功利的目的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剪裁”的观点。(意思对即可,1点2分,2点3分。

15、)2(2分)中国文化慢慢培育或养成了欧洲启蒙运动。3(2分)B (选A得1分)4(2分)欧洲启蒙时代,中国文化是美好的,是启蒙思想家用来挑战神权的武器;今天,中国文化更多的成为外国人满足其猎奇心态的文化符号。(意思对即可) 5(3分)C 6(4分)答案示例:利用好孔子等受外国人关注的中国文化传统符号,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从而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不妄自菲薄,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不夜郎自大,警惕文化自恋的心态,将中国文化与人类文明相融合。 (二)(22分)7(3分)化实为虚,将新笋比作诗歌,又将笋尖比作

16、鸟嘴,独特新奇,运用叠词,音韵和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笋的生命活力,衬托了母亲和妹妹面对新笋(新生事物)、面对生机的快乐愉悦的心情。(手法写到一处即可)8(2分)喜上眉梢;黯然失色(相形见绌)。9(6分)C、D 10(3分)答案示例:吊脚楼是作者一家人生活的地方,是湘西最普遍的建筑,作者描写关于它的“章节”、“画面”、“质地”,亲切而又质朴。作者又把它比喻成一个思想者,在岁月的凝望中,又包含了过去的沧桑,母亲的乐观,新生的希望等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又是厚重的。11(4分)第7段将母亲比喻成写手,将窗子和门雕刻上花纹,使他们充满生气和艺术气息,表达了对母亲热爱生活的赞美。第8段将母亲比喻成乡村音乐演

17、奏家,她劳作的工具就成了一个个乐器,而她的劳作也成了舞蹈,表达了对母亲辛勤劳作的赞美。12(4分) “流年”虽未在文中出现,但却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息息相关。在岁月的流转中,母亲种上了竹子,建起了吊脚楼,美化了窗子和门,用她的乐观与勤劳将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而她自己却越来越苍老。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暗含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依恋,它不会因为“流年”而淡漠,反而越来越清晰。同时,作者的家的变迁也是时代的变迁,“流年”也能以小见大,反映我们这个时代越变越好,表达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与祝福。(一点2分,2点即得4分)(三)(6分)13.(1)休说鲈鱼堪脍(2)两三航未曾着岸(3)为谁流下潇湘去(4)栗深林

18、兮惊层巅(5)彼竭我盈(6)归雁洛阳边(7)愁云惨淡万里凝(8)同是宦游人(四)(8分)14(1分)(七言)古体诗、古诗15. (3分)B16. (4分)例:幽,指隐,隐居者;幽人,指隐士,这里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最后两句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惟有”流露出作者对庞公的仰慕,“独来去”抒写了作者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五)(16分)17.(4分)(1)道歉、认错、谢罪 (2)到去(3)拉、牵引 (4)美好的 18. (2分)C19.(5分)(1)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2)范滂认

19、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20(2分)范滂为人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秉公办事、不任人唯亲。21(3分)表现出范母的深明大义,也暗示其家皆为顾全大义之人。同时也衬托出范滂的性格,说明他的性格是受到其母影响的。(一点2分,两点3分)译文: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的节操、高尚的品质,被州里的人所佩服,连续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后来)升迁为光禄勋主事。这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拿着大家的意见去拜访陈蕃,陈蕃却不接见他。范滂心中觉得很遗憾,打算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

20、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相待人才的非议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太守宗资先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请求朝廷任命范滂为功曹,并处理政事。范滂上任后,痛恨那些坏人坏事。那些在行为上不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的礼制要求的人,都不与他们交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范滂的外甥是西平的李颂,是达官贵人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因为李颂的缘故向宗资先请求,宗资先任命他做了小官,范滂却认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宗资先十分生气,把怒气转嫁到书童朱零的身上,鞭打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是一个清廉公正,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去锯断腐朽的东

21、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是无法改变他的想法的。” 宗资先只好不了了之。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范滂的,他们竟然都指责范滂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滂的同党。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勾党之人。诏书下来后,立即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到了县里后,抱着诏书,自己关在旅馆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刻赶到监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拿出官印,想要拉着范滂和他一起死。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 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呢,又使的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他的母亲走近他和他分别,范滂告诉母亲说

22、:“弟弟仲博是一个孝敬的人,他完全可以赡养你们,我跟随先父去了,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希望母亲大人要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既然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好事是很难兼得的!” 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感动的留下眼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六)(12分)22(1分)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23(2分)B24(2分)“” 25(3分)李翊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提问的态度谦卑恭敬,还考虑到他

23、的意图不在于功利。26(4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读书要读经典之作,树立高远的志向。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学习,要品味咀嚼,勤于思考体会。 “陈言务去”强调学习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要学习文中的思想以及为文的方法。反对一味模仿,提倡创新。 “识古书之正伪”读书要辨析真伪,必须有真知灼见。(任选两点,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译文:六月二十六日,禀告,李生足下:你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而那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卑和恭敬呀。能够这样,谁不愿把把立言之道告诉你呢?儒家的仁义道德归属于你指日可待,何况乎表述道德的文呢?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看法,是正确的,你所做的和

24、你所期望的,很相似并很接近了。不过还是有困难之处,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虽然如此,我学习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东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静处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时好像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着了迷。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的时候,想要把那些陈旧的言词去掉,这是很艰难的呀!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像这种情况也有不少年,我还是不改(自己的主张)。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不够完善的内容,清清楚楚黑白分明了,务必去除那些不正确和不完善

25、的,这才慢慢有了心得。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讥笑它我就高兴,称赞它我就担忧,因为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象这样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象大水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心文章中还有杂而不纯的地方,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养。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书的源泉里游弋,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向我问道的人有很多了,想到你的意图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韩愈语。黄浦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考试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 阅读 80

26、分(一)(16分)1.(2分)倒装;(1分)“像花、像景、像画”的语序应该在“丽影”的前面;倒装后强调了雨花石美丽多姿的情态。(1分)2.(2分)美丽传说既能表现雨花石五彩缤纷的特点,(1分)又能表达先民对雨花石神秘由来的敬畏,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3.(2分)雨花石堆积的地层 雨花石分布的地层 (各1分)4.(3分)火山爆发初生成,山洪水流冲击搬运,沉积组成砾石层。(各1分)5.(3分)C 6.(4分)本文是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1分)例如把“玛瑙石”喻为大地“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外力击打“碎裂”、“滚下”、“脱离”、“坠入”红尘,开始“流浪”,(

27、1分)选用准确的动词,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1分)既生动形象的再现了搬运的情态,又准确解说了搬运的过程。(1分)(二)(22分) 7.(2分)恰当。贬词褒用(或拟人手法);(1分)用在这里突出枝叶的新鲜色泽和优美姿态对人们的吸引。(1分)或不恰当。用词低俗;(1分)用在这里破坏了枝叶给人清新、活泼的美丽感受。(1分)8.(3分)以“珍赏家”的不屑一看,(1分)反衬我们在平常花草中获真趣的自得心态;(1分)进而为后文描写在弄堂泥地栽种作铺垫。(1分)9.(4分)第段,按“盆栽种”、“花匠送”、“瓶插花”的顺序描绘三种养植花草的状态,(1分)层层深入地表达了渴望在泥地种植花草树木的心情。(1分

28、)第段顺序相反,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只有在泥地种植,(1分)才能真正享受花草树木生长勃勃生机的过程。(1分)10.(2分)不是要花草树木做残酷的竞争,(1分)而是让他们在天井的泥地里蓬勃生长。(1分)11.(6分)C E (答对1点3分)12.(5分)写在泥地种植柳树后,叶子转黄到透出嫩芽再到枯萎的过程,(1分)从全文看,虽然着墨不多,但表达了作者是在盼望已久后的获得,充满了喜悦,(1分)因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分)尤其是虚写杨柳春的新绿与夏的繁茂,突出了杨柳的生机蓬勃的景象,(1分)给人以丰富而美丽而想象。(1分)(三)(6分)13.(6分)(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阴晴众壑殊(3)两三

29、航未曾着岸(4)余嘉其能行古道 (5)何时倚虚幌(6)弓如霹雳弦惊(7)往者不可谏(8)不汲汲于富贵(答对1空给1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四)(8分)14.(2分)渺小、艰难、无助。(答对任1点给1分) 15.(2分) D16.(4分)人“独”与月“满”相对,产生强烈对比;(1分)诗人独自一人饮酒,月圆却人(家乡)隔千里,(1分)不仅蕴含着诗人对亲人(家乡)的思念,(1分)且与全词隐喻的面对人生起伏从容淡定的心志相交融,因而显得深沉隽永。(1分)(五)(16分)17.(4分)(1)拦截 (2)道义、孝道 (3)悲伤 (4)认为重义气 (各1分)18.(2分)D ( A.连词,表顺承:于是

30、,就;动词,沿袭 过秦论高二下 B.动词,到,往; 代词,这 师说高二下 C.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 秦晋殽之战高三上 D.连词,表承接:就、然后 促织高一上 )19.(6分)(1)(寿的母亲)便派人跟急一起在河里乘船,要把船弄沉来淹死急。(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沈。各1分) (2)在这时寿担虑他的哥哥即将被人所害,便作忧思的诗,这就是黍离之诗。(闵、被动句、判断句。各1分)20.(2分)(1)母亲担忧儿子遭凶险,同时希望兄弟友善;(1分)(2)弟弟担忧哥哥遇害,同时怨恨人的残忍。(1分)21.(2分)(1)多疑(昏庸)(2)凶残(狠毒)(各1分)(六)(12分) 22.(2分

31、)地理位置(1分)作记缘由(1分 )23.(2分)赞叹慧山之美,(1分)赞誉陆羽作记之功。(1分) 24.(2分)C 25.(3分)第段写县令疏浚美泉,游人得益;(1分)第段写县令疏导政事,百姓富足;(1分)运用类比手法,阐述为政之道。(1分)26. (3分)赞颂无锡县令治理之功;(1分)告诫为官者要理清民情,顺应民意,不扰民生。(2分) 二 写作 70分27(7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

32、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3951)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四类卷(2138)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去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参考译文】 (五)卫宣公有三个儿子急、寿、和朔。急是卫宣公前一个妻子的孩子。寿和朔都是后一个妻子的孩子。寿的母亲和朔密谋,想要杀掉太子急而立寿为太子。便派人跟急一起在河里乘船,要把船弄沉来淹死急。寿知道自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