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现代化系列讲座4克服阻力,把汉语推向世界阻力1 汉语难学简明的语法在中华崛起、汉语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的汉语言学也应该通过创新走向世界。汉语研究应该对普通语言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提出了语义功能语法理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语法理论呢?长期以来,由于汉语没有印欧语那样的形态变化,一些人便认为汉语没有语法。有一次,台湾一位同学问我:“汉语有语法吗?”这说明,台湾同学不知道汉语有没有语法。按照极端的印欧语观念,语法就要研究形态变化,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就没有研究对象了。说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这不对!汉语的重叠算不算形态?一些学者站在印欧语立场上认为汉语无语法。英语的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但个别名
2、词没有复数,如:sheep。俄语有性和格的变化,英语现在时第三人称有形态变化。汉语也有自己的形态变化,我们说“走走”,英语不说“walk walk”;我们说“厚厚的一本书”,英语不说“a thick thick book”。所以研究汉语要以“我”为主,不能只跟着西方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理论拿来为汉语研究服务,我们对西方理论的态度应该是开放的,一方面要学习了解,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崇拜。如果西方理论能为我所用,那就应该吸收。罗杰瑞认为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是汉语的一条普遍规律,如“北京大学”、“鲁迅先生”,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即固定词组的组合规律。西方人从看信封地图得来的结论,不全面。如“校长张伯苓
3、”、“教授罗宗强” 焦点就落在“张伯苓”和“罗宗强”上,多用于自称,这种用法显得比较谦虚,在汉语中很常见。专名在前、通名在后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多用于对称。 “专名通名”,如:“某某助教”“王五铁匠”不说,临时组合只能是“助教某某” “铁匠王五”,可见“专名通名”这种通名在专名前面的说法才是最普通的说法。过去只是把两种格式分析为同位词组,没有深入发掘出其表达规律。结合语义表达来研究语法,表示尊敬时“专名通名”,表示谦逊时“通名专名”。词序表达一定的语义,理性意义相同,但色彩意义不同。英语没有这样的区别,决不能说汉语不如英语。我们反对用“缺乏”、“贫乏”这样的词语贬损汉语,对于语言的评价不
4、能用贬义词,要用中性词。俄语的形态变化很多,不能说俄语形态多余,只能说俄语是形态变化多的语言。需要而没有为“缺”,没有不需要的东西,不为“缺”,就象男人不需要辫子,中文系不需要飞机大炮一样。如果一定要说汉语无形态,那可以说汉语无印欧语那样的形态,而不是汉语“缺乏”形态。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看汉语是不对的,同时站在汉语的立场上看印欧语也不对。汉语不需要性、数、格、人称的一致,但汉语的动词对主语也有所选择。词语的搭配具有相对关系,比如说尊卑关系。恐怕有些表敬称的动词对第一人称就不能随意选择,如“我来了”不能说成“我光临”,而且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包括第三人称都不能选用“光临”这个动词来搭配使用,一个求
5、职者也不能用“光临”, 如果对这种用法不加区别和选择的话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例如:(1)感谢领导和专家光临我校指导工作。 (2)欢迎您光临寒舍。*(3)欢迎工人光临。*(4)感谢我光临你们饭店。关于汉语的特点,似是而非的流行说法还有“缺乏形态”、“形态贫乏”。 “汉语缺乏形态”的传统观点是印欧语眼光,以印欧语为标准,立场是错误的。西方学者认为汉语形态缺乏,缺乏是应该具备而没有。尽管我们多次论及这个问题,可是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不久前还有人重复这种错误的说法,用贬义词描写我们的汉语。这种说法之所以不妥当,是因为立场错了,错在站在印欧语立场上以印欧语为标准要求汉语。如印欧语有性、数、格、时
6、、人称等形态手段,就要求汉语有和印欧语一样的那些形态,汉语没有那样的形态,就说汉语缺乏形态。站在汉语立场上,可能会得出印欧语是形态多余的看法。我们虽然没有印欧语那样的形态,但是什么意思也都表达得很好。汉语有自己特有的形态。汉语动词有重叠形式,如汉语可以说“看看”、“试试”、“谈谈”、“听听”、“走走”,英语动词没有重叠形式,不能说“*look look”、“*try try”、“*talk talk”、“*listen listen”、“*go go”。立场导致了错误。如果从汉语出发,规定重叠是形态,要求英语也有这种形态,英语没有这种形态,按照说汉语缺乏形态的逻辑,英语也是缺乏形态的。从汉语出
7、发,既可以说英语以及其他印欧语是形态多余的语言,也可以说它们是形态缺乏的语言。如果汉语缺乏形态的说法可以成立,那么,说印欧语缺乏形态的说法和说印欧语形态多余的说法也都可以成立。形态缺乏和形态多余是矛盾的。不论说汉语缺乏形态、形态贫乏,还是说印欧语形态多余或缺乏形态,都失之偏颇。因此,从某种语言出发,不管从哪种语言出发都有问题。正确的立场应该是从普通语言学高度观察各种语言,从世界看中国。0.3 汉语语法理据性比较强,比较好学,已经认识汉字的韩国人裴龙得经过4个月学习了汉语读法、简化字、汉语使用而韩国语不用的汉字、汉语词汇和语法,参加南开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录取后用3年写出博士论文,经过严格答辩取
8、得博士学位。因而从语言自身条件来看,汉语应该是比较容易成为国际语言、族际语言,成为外国人、外族人的第二语言的。因为汉字在世界上最独特,是世界上仅存的仍在广泛使用的非拼音文字,大部分字是形声字,但形旁多不能准确表意,声旁多数不能准确表音,形体与音义的联系不容易说清楚,理据性差。汉字字数多,部件多,笔画密度大,须要逐个记忆,因而难学、难记、难认、难写,学汉语需要的时间一般是学习其他常用语言所需时间的4倍。由于汉字难学,给外国人造成了汉语难学的误解,西方把汉语当成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这严重地妨碍了汉语的国际推广。理据性强的汉语配了一种理据性差的汉字,这是现实。在当前为了汉语国际推广,要促进语文现代化,
9、即促进汉语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规范化、信息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扩大汉语国际推广,一方面要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扩大汉语拼音的使用范围,开发汉字与拼音转换软件,这应该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还要说清楚汉语语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理据性强,这样可以消除外国人学汉语的畏难情绪,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信心。0.4 索绪尔强调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的任意性,我们通过汉语语法理据性的研究发现,不能过分强调这种联系的任意性。如果过分强调能指与所指联系的任意性,就否定了语言的规律性,就否定了语言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就否定了语言学本身。语言学的任务之一是,发现语法理据性即非任意性方面,发现结构和语义、表达的
10、联系。语法的基础是语义,语义成分不同造成词的语法功能差异。功能学派从语言外部寻找造成语法差异的原因,不重视分类。语义功能语法则不排斥任何其他理论方法,紧紧抓住范畴性语义语法成分,以分类为语法研究的重点,在描写的同时加强解释,注意理据性即可解释性。语义语法范畴体现理据性。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都应该是有理据性的,不同语言的理据不一定一样,汉语的理据不一定同于其他语言的理据。同样的理据,对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影响,对不同语言起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由此造成语言的多样性。我们研究过多种语义语法范畴,说明了汉语语法的理据性,本文作一些补充。1 词素变体少,词法与句法平行1.1 汉语词素多为单音节,固有词素很少变
11、形,便于组成容易理解的合成词,尤其便于组成复合词。据周荐先生的研究,复合词有96.6%内部结构和句法结构一致,如果考虑隐喻等情况,恐怕会达到99%以上,如“木耳”,从隐喻的角度观察,就是“木头的耳朵”,“木之耳也”,这样也可看成是偏正关系。句法结构关系与词法中词素之间的关系相似,两者是平行的。1.2 汉语词典中词条的数目少,词素不变形,很多词有多种功能。汉语普通话词素变体少,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常有多个义项、多个功能,不必给每一个义项单列条目。汉语词汇的变体不多,仅仅有时有语音变体,如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阳平,这是词素的语音变体。英语的词典虽然厚,但是内容不见得更多。汉语一个词常常顶得上印欧语好几
12、个词。印欧系等形态变化多的语言基本如此。一个词尾词素表达多个语法意义,多个语法意义综合在一个词尾上,这是综合语的特点。俄语的综合性手段很典型。如yK(“钢笔“)中a表示阴性、单数、主格三个意义,所以俄语是典型的综合语。而英语的综合性表现不明显,属于分析语。英语的内部屈折表现突出,这源于古老的原始日耳曼语的屈折变化,规则形式则是外来形式;受罗曼语族影响,最常用的词保留着古老的内部曲折。现代英语中,特殊变化的是固有的,从其他语言吸收来的变化方式和词尾倒成了规则变化和规则变化的成分。俄语语法手段是外部屈折。1.3 汉语词典因为没有必要而不收“星期一星期六”,不收“一月十二月”。汉语这些时间词、数词可
13、以按照规律自由生成,无须专门记忆。欧洲的主要语言里表示这些意思的词却要逐个记忆,星期几的日本语表示法也不如汉语的好学、好记。en英 de德 fr法 es西 eo世 zh汉 ni日Sunday Sonntag dimanche domingo dimancho 星期日 日曜日Monday Montag lundi lunes lundo 星期一 月曜日Tuesday Diendtag mardi martes mardo 星期二 火曜日Wednesday Mittwoch mercredi miercoles merkredo 星期三 水曜日Thursday Donnerstag jeudi j
14、ueves jhaudo 星期四 木曜日Friday Freitag vendredi viernes vendredo 星期五 金曜日Saturday Somstag samedi sabado sabato 星期六 土曜日January Januar janvier enero januaro 一月 一月February Februar fevrier febrero februaro 二月 二月March Maerz mars marzo marto 三月 三月April April avril abril aprilo 四月 四月May Mai mai mayo majo 五月 五月J
15、une Juni juin junio junio 六月 六月July Juli juillet julio julio 七月 七月August August aout agosto augusto 八月 八月September September septembre septiembre septembro 九月 九月October Oktober octobre octubre oktobro 十月 十月November November novembre noviembre novembro 十一月 十一月December Dezzember decembre deciembre dec
16、embro 十二月 十二月1.4 由汉语词素构成的复合词成为东亚共同词,在日本语、朝鲜语(韩国语)、越南语词汇中都超过一半。现代汉语的词从构造上看,从综合走向分析,分析性很强,系统性很强。比较:zh汉语 en英语动物 肉 animal meat牛 牛肉 ox/cow beef羊 羊肉 sheep/goat mutton猪 猪肉 pig pork1.5 音译外来词语不多,汉语较少采用音译,较多采用意译。Telefon被来自日本语的汉语词素构成的词“电话”取代,tabako被“烟草”取代,vitamin被“维生素”取代。 常见的音译词主要有下面这些:(音译词的音译部分同时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17、盎司auns 白兰地blandi 巧克力chokolit 的确良daklon 咖啡kafei 咔叽kaki 柠檬limon 尼龙nilon 磅paund 香槟shampan 苏打soda 沙发sofa 坦克tank 吨ton 雪茄xigar 威士忌wiski 半意译、半音译的如:冰淇淋klim 拖拉tla机 摩托moto车 霓虹nion灯音译加类名的如:(这类词的音译部分在汉字之外注出汉语拼音字母)啤bier酒 芭蕾balei舞 吉普jip车 卡宾karbin枪 马鲛makerel鱼 沙丁sardin鱼 鲨shark鱼 1.6 词法句法平行。词法与句法规则基本一致,造成语法的简易性。因此汉语语
18、法容易学习和掌握。我们在词组的研究一文中把词组分为复合词组和派生词组,有一个直接成分是虚词的词组是派生词组,直接成分都不是虚词的词组是复合词组。2 数词2.1 汉语每个数词词素都是单音节。而英语zero(0)、seven(7)、hundred(百)、thousand(千), 俄语(1)、(8)、(9)、(10),法语quatre(4),世界语nulo(0)、unu(1)都是两个音节。俄语(4)、(千)是3个音节。2.2 与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常用的欧洲语言相比,汉语数词素不变形,十不管是单说,还是在几十中,在十几中,都一样;词典只列“一”到“十”,不收“十一十九”,不收“二十、三
19、十九十”,十几和几十均可推出。欧洲印欧语数词素变体很多,如英语10单说是ten,在十几中是-teen(意思是“10”),在几十中是-ty(意思是“×10”),11(eleven)、12(twelve)的说法还要另外记忆。英语不能用现成的数词构成复杂数词,因此词典中不仅要收110,还要收十几和几十;只有理据性最强的人造语言世界语Esperanto数词词素才不变形,只有世界语复合数词的组合规则才能与汉语媲美。例如:二十在汉语中可以组合成“十二”,也可以组合成“二十”;世界语du(2)和dek(10)既可以组合成dekdu(12),又可以组合成dudek(20)。英语two(2)和ten(
20、10)不能组合,既不能组合为*tentwo(12),又不能组合为*twoten(20)。英语许多数词词素组合时一定要用别的变体,组合时和单用时不一样,如: 被包含形式 单用形式3 thir- three 5 fif- five 8 eigh- eight 9 nin- nine2.3 跟常用印欧语相比,汉语数词的特点在于汉语数词是彻底的十进位,英语、俄语1120各有一个单词,这是20进位的痕迹。20进位可能与不穿鞋有关,因而可以利用手指、脚趾来计数。郑人买履说明汉人穿鞋较早,用手指计数自然是十进位,假如鸡有语言,它一定是8进位的。欧洲人穿鞋较晚,手指、脚趾自然都可以用来计数,自然也就是20进位
21、了。汉语与阿拉伯数字高度一致,因此在汉人不容易接受西方符号的情况下,很容易地接受了阿拉伯数字。法语1116各有一个单词,不像是10进位。法语有60,60以上是20进位,没有表示70、80、90的单词。法语70、80、90都要用词组表示,70说成soixante dix(60+10),71说成soixante onze(60+11),76说成soixante seize(60+16),77说成soixante dix sept(60+10+7);80表示为quatre vingt(4+20),90表示为quatre vingt dix(4+20+10)。汉语和法语的数词表面上差别很大,但是它们的
22、构成规则有共同点,理解过程都是(1)从左到右读取两个成为词汇词的数字,(2)比较两个作为词汇词的数字,(3)如果左大右小就相加,如果左小右大就相乘。(4)按照上面的规则继续向右读取数字,(5)同(2),(6)同(3),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例如:fr法语 zh汉语70 soixante dix 七十6010 七十6010 七×十90 quatre vingt dix 二十六420 二十4×20=80 二×十=二十2010,8010 十六,二十六2010,8010=90 十六,二十六=二十六可见汉语法语数词尽管表面上差别很大,其实深处的构成规则还是一致的。这深处的规则
23、是语言共性。不同点仅仅是汉语数词是彻底的十进位。法语数词既有10进位,又有20进位,60以上都是20进位。2.4 汉语数目字一律从高位到低位顺序排列。可是多种印欧语有例外,这些例外是20进位制造成的。在欧洲的主要语言中,1119通常是先说个位后说十位。如:俄语11先说个位的1,再说10:英语11、12另有说法,其他的十几都是先说个位,如16先说6,再说10:sixteen。如果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数字,使用汉语最方便,从左到右,听到一个数词素写下一个阿拉伯数字,不会错。英语216,two hundred and sixteen,听到two,写下2;听到six,写下6;再听到teen,1要写到6的左
24、边,插在2和6之间。法语90,要听完才能下笔,因为写4后听到vingt就要改为8,再听到dix,又得改为9。2.5 汉语序数词有专用的、不常用的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但也有常用的、合成形式的“第X”。序数可以用“第”加基数类推而自动生成,这“第X”不用专门学习,序数词“第一、第二” 不必收录。英语序数词有些无法从基数词推出来,first、second、third、fifth、eighth、ninth都不能从相应的数词one(1)、two(2)、three(3)、five(5)、eight(8)、nine(9)准确地推出来,都得逐个记忆,都得算例外,于是词典都得收录。3 范围顺序和时间
25、顺序 范围原则在不同语言中表现不同。汉语彻底地遵循从大到小的范围原则,人名、地址、时间,大范围的前置,是一条普遍规律,能够贯彻到底。 汉人姓名,姓是家族的名,范围较大,一个家族世代不变的共名;名是个人的名,范围小,按照从大到小的范围原则,只能是姓在名前。通常中间的字表示辈分,范围比姓小,比个人大,范围居中。 中文地址从大到小,便于投递。邮局看地址与看书一样从上到下,非常自然。西方地址从小到大,邮局分拣信件时看地址与看书不同,须要从下到上。如果从下看起最合理,那么书报行文也都应该从下到上,一致起来。 汉语时间表示法遵循从大到小的顺序原则,是年月日,如日本语、韩国语、越南语等东方语言也是这样,国际
26、标准也是年月日,在主要语种中只有汉语与国际标准一致。阿拉伯语表面上与国际标准一致,但阿拉伯文是从右向左读的,因此跟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德语、英国英语、俄语等欧洲语言一样彻底地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是日月年。例如法语:le Ier octobre 1949 (1949-10-01)英语基本上是从小到大,但是有例外。美国英语是月日年,先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范围原则不能贯彻到底,时间表示法与其他情形不一致。例如:March Eighth(03-08)June 1st (06-01)February 7th, 1923(1923-02-07)July 1, 1921(1921-07-0
27、1)August 1, 1927(1927-08-01)October 1, 1949 (1949-10-01)the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运动)the May 30th Movement(五卅运动)3.2 比较好地遵循时间顺序原则,由此造成连动结构、递系结构、动补结构这样的句法结构。连动结构如:爸爸快起来上班挣钱买汽车这是我的外孙王会图两岁时对他爸爸王万谦说出来的复杂句子,依次说出4个动作。递系结构如:派老刘去北京采购 请老张吃饭 喊他上楼休息这个句法结构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依次发出的,先派,再采购。动补结构有利于简洁表达。例如:吃饱 擦干净 变好 两
28、个成分时间上有先后,依次分别表示原因和因果。 3.3 复句中分句的排列顺序也遵循时间顺序。除了强调的情况,顺承关系的连贯复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小句;偏正复句一般为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原因分句在结果分句的前面,条件分句在结果分句的前面,假设条件分句在结果分句的前面,等等。4 语言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4.1 汉语能愿结构与逻辑表达式高度一致。能愿动词多有“不不”形式,与逻辑表达式¬M¬完全一样。 可能 必然 义务 P 许可 ¬ 非,不 = 等于 陈述=¬¬ 可能去不一定不去=¬¬ 一定去不可能不去=¬P ¬ 必得
29、去不许不去P=¬¬ 许可去不该不去这种与逻辑表达式高度一致的表达式在印欧语常见语种中是没有的。4.2 肯定与否定相迭表示正反选择问的格式也是汉语与其他汉藏语系部分语言共同的与西方语言不同的特点。例如:zh汉语 是不是 去不去 好不好bo藏语 red ma red(是不是) vdug mi vdug(过去在不在)byung ma byung(表示动作过程的过去时)ls傈僳语 nu33 ma31 nu33(要不要) se42 ma31 se42(喝不喝)ya八排勉语 mi53 ng53/44 mi53(去不去) bong41 ng53 bong41(放不放)za壮语 lak33
30、 bou55 lak33(深不深) ro42 bou55 ro42(知道不知道)by布依语 man53 mi11 man53 (结实不结实) ma35 mi11 ma35 (来不来)th傣语西双版纳/德宏 na:u55/35 bau35/11 na:u55/35(冷不冷) ma51/55 bau35/11 ma51/55(来不来) do侗语 pa:i53 kwe11 pa:i53 (去不去)5 主观范畴汉语句法受主观因素制约,表示主观态度。5.1 汉语动词有主观范畴,对上动词选择“上来、上去”,对下动词选择“下来、下去”。汉语很重视人际关系,尊重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居上位,自己居下位。遇到客
31、观空间关系与人际关系发生矛盾的情况时,客观空间关系可以忽略,人际关系优先。这是人际关系优先的原则。5.2 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汉语同位结构,有两种语序。两种语序有分工,焦点在后。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也就是强调通名表示尊敬,用于对称;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是一般形式,用于自称。比较:校长蔡元培 蔡元培校长教授林焘 林焘教授汉语中最高职称、所有表示官职的“X长”,甚至连没有品级、不算官的“村长”都可以放在强调的位置通名后面,这与中国的官本位文化传统有关。较低的职称,不能强调,因而不能放在专名后面的起突显作用的焦点位置上。军队和中央领导职务名称中的“副”字不能省略;军队的对立面是地方,和中央对待的也是地方
32、。在职称和地方领导职务名称中,“副”字通常是要省略的。常用西方语言只有通名在前的形式:President Cai YuanpeiProfessor Lin Tao阻力2 理论崇洋,忽视自我现在是言必称美国,有些文章介绍国外理论,举汉语例子,只是把国内研究过的东西重复一遍,居然也能发表在重要刊物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要求用国外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对国内的理论创新完全视而不见。这就严重妨碍汉语语法学科的健康科学发展,不能更好更快更多地揭示汉语的规律。我们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规律,整合出新理论、新方法。如持续性动词、非持续性动词、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范围量词等等。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和读研时在
33、中国语文上发表的时间宾语和动词的类,引用指数曾居于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前列。我们继承和弘扬前辈学术思想,促进语言研究科学发展,倡导语义功能语法,注重结构、语义、功能相结合,这最适合对外汉语教学,是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语义功能语法是相对于形态学的语法而提出的。汉语应从语义着手,要用形式验证语义,要用各种办法验证。如在区分有无完成义的动词时,要加上完成义的词,例如,“看完”,但不能说“等完”,因为“看”有完成义,“等”无完成义,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检验词的语义特征的。再比如,有些人以为实词只有词汇意义而无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实词有成类的制约搭配的意义,包
34、括成分间的关系意义,所以语法意义等于类聚意义加关系意义,实词可以形成大大小小的类聚。研究要大胆创新,要勇于突破前人的说法,不要迷信权威。在突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才提出了语义功能语法这一理论。朱德熙先生曾经特别强调,语法研究成果一要符合事实,二要符合逻辑。在研究时自己跟前人是平等的,学术是天下之公器,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马建忠、黎锦熙、王力等先生都非常重视语义的研究,吕叔湘先生不仅重视语义,同时也重视表达,中国文法要略70以上是表达论,朱德熙先生重视结构,1985年语法答问提出了结构语义表达结合研究语法的观点。1982年语法讲义提出在描写主谓结构的时候 “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
35、来观察。语义功能语法是在前人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为区别于系统功能语法,我们采用SeFG(semantic functional grammar)作为语义功能语法的英文缩写。结构语义表达琐议是语义功能语法的纲领。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背景是马建忠、黎锦熙、吕叔湘、王力、朱德熙等先生的扎实工作和他们的论著。这个理论同时还得到了邢公畹先生的启发。邢公畹先生在汉藏关系语义学比较法中谈到了同源词语义比较法,比如从苗语方言可以推出原始苗语,勉语也有好多方言,构拟出原始勉语。侗台语的几个语支都研究透了才可以构拟出原始侗台语,这些语族都构拟出来后才能构拟原始汉藏语。科学研究先有假设,然后必须小心求证
36、。邢公畹先生在侗台语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语义学的比较法。一个语系的语言类型可能不一样,可能既有分析型的,又有综合型的,不同来源的语言类型也可能一致。英语和汉语都是靠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语法关系的,都是分析语,分析语是一个语法形式表达一个语法意义,但是英语的形态变化比汉语多。英语从原始日耳曼语发展而来,原始日耳曼语是一种综合语。俄语的形态多,是综合型的。所谓综合,是几个语法意义综合在一个语法形式里。一个形式表达几个意义。只要把形态描写清楚了,这种语言的语法就表达清楚了。有人说汉语缺乏形态,其实这还是从印欧语的立场出发来立论的。应该说汉语没有印欧语那样的形态,而印欧语也没有汉语这样的形态。我们要从世界看
37、中国。以前的语言研究视野过于狭窄,常常是坐井观天,甚至连坐井观天都做不到。要热爱语言研究工作,热爱汉语,寻找新的角度,占有语言事实,扩大视野,寻找规律。目前有很多规律还没有研究清楚。要研究汉语的形态,比如“把门开开”和“开门”,“看看书”和“看书”之间就存在区别,形式不同,意义也就不同。结构主义只注重结构层次的切分,只管切分后意义的有无,不管意义是什么,表达有什么区别;而我们与之不同,只要是语法单位,就有语法意义,结合语义表达研究语法,可以提升汉语研究的水平和价值。切分的目的在于得到语法单位,切分是语法分析的第一步,必不可少的一步,正确的切分是正确的语法分析的前提。有人以为中心词分析法是中国的
38、,层次分析法是结构主义的,这种说法把两种分析方法对立起来,是不对的。上世纪50年代,张志公主编汉语课本对结构主义吸收不够,层次分析不太彻底,采取多分,把间接成分当成了直接成分,这种分析不好。我们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二分,但也不排斥多分。比如,双向的联合结构“多快好省”、“东西南北”可以二分;“东南西北”可以四分,也可以二分;“春夏秋冬”可能要四分。提出广义语义论、广义功能论和广义分布论,结合语义表达来研究结构,对意义的关注就超过了我们的同行。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有关联,我们不迷信前人,但也不能盲目否定前人,我们只否定该否定的部分。在肯定前人做出贡献的前提下,否定前人不恰当的某些个别结论,要
39、批判地继承。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可以叫“汉语表达语法”,朱德熙先生80年代写<汉语语法研究丛书>序时说,还没有一本语法书从整体上超过中国文法要略,从这点看,吕叔湘先生就很了不起,他建立了汉语表达语法体系。语义是形成语法聚合的基础,所谓聚合就是功能类,语义成类地制约结构和表达功能。在语法研究中,实现语义、表达与语法结构三者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三者结合的结果是:语义成了广义的语义,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义,它是和语法结构项的聚合有关的意义、和语法结构项之间的组合有关的意义以及和表达有关的语用意义;表达功能和结构功能构成了广义的功能。(二) 语义是语法的基础 我们明确提出,语义是语法的基础
40、(这一点前人没有充分重视),是需要理论勇气的。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语言学名词解释认为实词只有词汇意义,没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实际上实词也有语法意义,虚词也有词汇意义。简言之,语法意义就是类聚意义加上关系意义,关系意义如:偏正关系、述宾关系、支配关系等。实词大大小小的类聚,成类地制约搭配关系。重视语义是中国的传统,训诂就是释义,有人夸大了声训的作用,声训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讲符号的非任意性。邢公畹先生从汉藏语言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语义比较法,是理论上的突破。例如:sing和song有同源关系,前后辅音相同,只是元音不同。英语To sing a song中
41、a song是sing的同源宾语。有人把汉语“唱歌”的“歌”也比附为同源宾语。很明显,汉语“唱”和“歌”语音形式没有共同点,它们之间根本没有同源关系。拟声词和由拟声得来的词有同源关系。说声音和意义的联系都是任意的,过于绝对。确有部分词声音与意义有一定联系,如部分拟声词。如“滴答”在几种语言里差不多,如法语tic-tac、英语ticktack、俄语-,所以音义结合不纯粹是偶然的。汉语词的理据性更强一些。这是对索绪尔观点的修正。语言的经济原则使一些同形词产生了,例如:锁,作为名词,是“门锁”的意思;作为动词,是“上锁”的意思,因此两个“锁”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不同,但是使用了相同的形式。意义的种类
42、很多,广义的语义包括语用意义。词汇意义有一部分可以转化为语法意义,成类地制约搭配的词汇意义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一束”词汇意义中的“一股”。语法意义可以从词汇意义抽象出来。类有大类和小类,我们首先要重视大类,至于大类下面的小类也要关注。语法应该有概括性,但研究现成的、封闭的小类也有意义。我们要有一种相对观念,就容易有更多新的发现。(三) 语义解释型变换语义解释型变换是结合汉语实际提出来的新的变换分析方法,除了传统的添加虚词、变换词序等方法外,还可以添加语义成分单纯的实词。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一文第一次使用了添加实词的变换分析方法。在区分强持续、弱持续动词时,设计了一个变换式“是T前V完的”,强
43、持续动词与“完”义排斥,能加“完”的有完成义,不能加“完”的是强持续动词,我们不能说“等完”、“盼望完”,却可以说“吃完”、“写完”,这就是一种语义解释。这种方法最初曾被朱德熙先生质疑,变换哪有添加实词的?传统的变换方法是不能添加实词的,而这里的“前”和“完”虽然是实词,却是意义很单纯的实词。这种添加语义成分单纯的实词的变换就突破了传统的变换,是一种新的变换分析方法,即语义解释型变换,是在借鉴外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研究的实践创造出来的,最终也得到了朱德熙先生的认可。像“是”、“属于”、“等于”等这些表判断的词都是意义比较单纯的实词,都可以用于语义解释型变换。这是需要着重研究的一种方法。在研究
44、拟声词时用后加“一声”的办法把拟声词分为单纯拟声词和合成拟声词两类,能后加“一声”的是单纯拟声词,如 “扑通”“咕咚”等,不能后加“一声”的是合成拟声词,如“叮当”“滴答”等。单纯拟声词比较接近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合成拟声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比较接近于状态形容词。单纯拟声词不可以按“AABB”式重叠,而合成拟声词可以这样,二者的重叠形式不一样。比如可以说“叮叮当当”,不能说“扑扑通通”,只能说“扑通扑通”,“扑、通”中间不能断开,“叮、当”中间可以断开。怎么解释这种区别呢?只好用“单纯”和“合成”来分类,这样就否定了传统上“拟声词是不可分析的,都是单纯词”的说法,实际上拟声词也有合
45、成词,像“劈里啪啦”也是两个词素构成的合成拟声词,“劈里”是“啪啦”的变韵重叠,变韵时元音变为前高元音ii。再如“叽哩呱啦”、“叽里咕噜”等,也是变韵重叠而成的合成拟声词。语义解释型变换不仅可以给聚合分类,也可以给组合分类,还可以确定聚合和组合的关系。在给宾语分类时我们也使用了这种变换方法。比如在述宾结构歧义初探一文中确定什么是结果宾语时,指出包含结果宾语的述宾结构可以改写为“V的结果是O”、“V的结果是有了O”、“V的结果是成了/起了O”。如“修路”,当本来有“路”时,“路”是客体宾语;如果本来没有“路”,“路”是修的结果,就可以变换为“修的结果是有了路”等,这样“路”就是结果宾语了。这样的
46、变换不但区分了客体宾语和结果宾语,同时也说明了V和O组合的语义关系。在名词性宾语的类别一文中也有多处使用了语义解释型变换来说明动词和不同类的宾语的语义关系,这里从略。 语义解释型变换先后在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和述宾结构歧义初探中运用,在变换和语义指向分析和汉语语言学走向世界的途径再谈语义功能语法中明确把它作为一种语法理论方法提出并讨论。这种分析方法特别适合汉语这种类型的语言,是在汉语研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可以适应所有的语言。有人说我们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又与结构主义有很大不同,我们克服了结构主义不重视语义的缺点,我们强调语义,认为语义是基础,利用语义可以设计
47、语义解释型变换,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中国语言研究。我们有一种意识,吸收各种好的理论为我所用,在发掘汉语特点的同时努力探寻人类语言的共性,通过汉语研究我们要为普通语言学贡献点什么。研究实践证明,基于汉语研究的语义解释型变换分析方法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四) 语法单位排列的有序性提出语义解释型变换、语法单位排列有序性理论、分布特征的可传递性和分布特征的数学推导法,计算推导出多类实词小类的排列顺序。研究汉语语义语法范畴,汉语词类和语义特征的关系。朱德熙先生具体研究了汉语的语气词、后缀,认为它们共现时具有有序性。我们将这种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所有语言单位的排列都有有序性。语言存在有序性会使人们听话时
48、心中有一种预期,听到前面的词语就会预期后面出现的词语,这种预期就是有序性在起作用。我们指出不论词素、词、词组等语法单位的排列都存在有序性。我们曾具体考察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排列的有序性,认识到有序性是语言的性质。这是对朱德熙先生学术思想和语法理论的发挥。【各种语言语言单位有序性的表现不一样,俄语的语序比较灵活,相对来说语序不重要(俄语主要依赖形态变化),但最常用的词序还是和汉语大体一致,也还是有一定的有序性的】汉语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排列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比如词素排列顺序和词组内词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例如:短小 小短腿儿 *短小腿儿高大 大高楼 *高大楼“短小”表明是两个词素的排列,“小短
49、”是作为两个词的排列, “小”在“短”前面修饰“短腿儿”,形成词组“小短腿儿”,而作为词素排列的“短小”“小”在“短”后面。这些语言事实表明,词素和词这两级语法单位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关注有序性、重视有序性,根据有序性的系列表现给词分出了许多小类,揭示了汉语语法的理据和规律。从亲属语言对比的角度证明了能愿动词具有有序性这一观点。藏语的语序是主要动词放在句子最后,如汉语说“应该学习法语”,而藏语是“法语学习应该”。在藏语里,能愿动词放在句子最后,藏语的主要动词在后,由此也可推知能愿动词是藏语的主要动词,藏语的状语是要前置的,可见,“应该”在藏语里不是状语而是述语,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
50、,汉语的能愿动词在能愿结构中做谓语主要部分。赵元任先生曾经提出能愿动词可以连用,能愿动词的连用进一步论证了能愿动词连用时存在有序性。我们把能愿动词分为六个小类:可能A、必要、可能B、愿望、估价、许可,这六个小聚合类的能愿动词自相组合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它们的顺序依次为:可能A必要可能B愿望估价许可,这一顺序在句中排列时只能是顺向的,不能是逆向的,例如:(1)应该愿意承担责任 () *愿意应该承担责任 * ()(2)可能会同情我们 () *会可能同情我们 *()(3)你得善于团结同学 () *得要可能晚些 *()(4)会敢欺负你 () *敢会欺负你 *()从能愿动词的连用顺序的考察中,我们认识到分
51、布特征是具有可传递性的,这个规则可以推广使用。朱先生曾用数学推导法计算歧义指数,我们把这种方法用来考察实词排列的有序性,这是分布特征的数学推导法,可以列出诸如,所以这样的推导规则。这个推导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语言单位排列的有序性,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方法。我们在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特征的研究中发现,多重定名结构跟藏语的多重定名次序作比较,发现它们的语序正好是相反的,二者呈镜像对应关系,我们把这样的关系叫“镜像关系”。它们的位置虽不一样,但结构层次还是一样的。例如:藏语:la chen-po mang-po chu khol tsha-po 山 大 很 多 水 开 热汉语:很多大山 热开水在这篇文
52、章中,我们发现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和区别词及其小类在多种定名结构中共现时的语序,发现了这些小类在线性序列上的有序性。当一个大类下面的不同小类共现时,要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性质形容词连用时表现出的有序性是按照大小质量嗅味颜色形状等语义特征的顺序来排列的:小白手 *白小手大老爷们 *老大爷们 大新红楼 *红新大楼在区别词连用形成的多重定名偏正结构中,有数量义的或含有指大义形容词素的区别词总出现在最前面,表示来源义的在表示数量义的之后,表示“特种”义的在这两类之后,例如: 高寒野生植物 *野生高寒植物 高精尖研究型人才 *研究型高精尖人才 省属师范专科院校 *师范省属专科院校而状态形容词在与区
53、别词和性质形容词共现时,总是出现在它们的前面。例如: 缤纷的大世界 *大的缤纷世界善良的老奶奶 *老的善良奶奶弯弯的小河旁 *小的弯弯河旁非常美丽的年轻姑娘 *年轻的非常美丽姑娘这些现象都体现了语法单位中实词排列的有序性。 从词组来说,有定位词组和不定位词组,如“吃了饭”一般不会出现在句子最后,对于它们的分布位置,至今无人研究。介词词组中,前置的多后置的少,有的介词词组永远都是前置的,有的介词词组却可以后置,后置的主要有“于”字词组。比如:生于1990年。有的介词词组前置后置都可以,但有的意义相同,有的意义上有差别。如“在”字词组:在黑板上写字字写在黑板上把字写在黑板上。 “在黑板上”强调结果
54、,“写字”是焦点,强调动作,动词“写”具有附着语义特征。在火车上写字字写在火车上把字写在火车上字写在火车上把字写在火车上 动词“写”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等式的动词“写”具有附着义,不等式的“写”具有 附着的性质。 句的变换前后一定要保持语义关系的一致性,否则就不是变换。对于这种情况怎么说清楚?如果没有区别的话一定会规约化。“在火车上写字”( )±和“把字写在火车上”不能互相变换。就复句而言,复句前后分句的排列也存在有序性。复句里的分句具有单句形式的一部分特点,但它没有完整的句调。偏正复句,一般情况下,分句也有只能前置或后置的,如因果复句,由于时间顺序原则在起作用,一般格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转折复句也是先让步后转折;条件复句里也是先有条件,后有结果。例如:(5)因为是春运高峰,所以火车站人山人海。(因果)(6)他虽然有缺点,但大家还是应该多看看他的优点。(转折)(7)除非他是瞎子,才有可能不到处乱跑。(条件)(五) 词和词组的复本位体系语法有没有基本单位,在诸多矛盾中有没有一个主要矛盾,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综合管理岗
- 新疆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信阳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中国联通常德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联通怒江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行测经典题及答案
- 广安市中储粮2025秋招机电维修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太原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武汉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中国联通广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绥化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口令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PRO-3M-教材教学课件
- 护理重点专科评审解读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目含答案
- 内科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承诺及保障措施
- 牛顿课件教学课件
- 2025民乐辅警考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综治中心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生物石脑油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