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管道置换方案_第1页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_第2页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_第3页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_第4页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气管道置换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现场负责人: 目 录一、置换范围1二、置换目标1三、置换应具备条件2四、置换工作程序2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2六、置换实施5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7八、安全技术措施8九、设备、材料一览表9一、置换范围 本方案置换范围为巨铭至宝舜ø730管道,止于宝舜调压柜进口阀前,全长约8 Km。二、置换目标 实行煤气道全线置换,起点为巨铭能源罗茨风机后,长度约8 Km。在氮气连续输入管道过程中,适时对放气口取样检测,当连续3次检测均达到氮气体积百分比大于98 %(即氧气体积百分比含量小于2 %)时 ,方可确定置换达标。三、置换应具备条件1.该段管线应全部连通。

2、置换前,各分段管道接头应全部完成(含探伤、检漏补伤补口),并经监理检查合格。2.地埋管道回填工作应全部完成,且地面恢复达到规定要求。3.置换用临时管线及设备连接完毕。4.管线及设备必须清扫、试压完成,并经监理检查合格。5.置换用的压力表应经过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效验,且保证在有效期内。压力表精度0.4级,量程为被测量压力的1.5-2倍,表的测量量程为0-0.6MPa,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最小刻度不小于0.05MPa。四、置换工作程序 置换工作具体程序:置换方案编制方案审批置换准备(包括机具就位)置换临时措施的安装末站连头拆卸盲板出口桩连头阀门安装放散管安装。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1.

3、置换前,必须进行管道吹扫或清扫合格。还要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交底,向全体参加置换的人员宣贯。2.依据规范的要求,采用氮气介质进行置换。3.在管道末端,应设置放散阀及放散排气管。4.在放散排气管口,用抽样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5.设备和管道上的放散排气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放散管直经大于150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4m以上。当放散管直经小于或等于150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2.5m以上。6.置换介质:氮气、煤气。7.操作应统一指挥,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8. 设立置换指挥小组。为保证置换工作按照步骤有秩序、安全顺利的地进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两个抢险小

4、分队,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和协调,并负责实施。领导小组的成员见表一,抢险小分队成员见表二。表一 领导小组成员一览表 职务姓 名项目内职务职 责公司总经理组长分公司总指挥生产管理部经理副组长现场总指挥设备管理部副经理副组长质量检验负责调度主管生产调度员现场运行协调生产主管运行调度员操作运行负责人安全主管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负责人工程管理员质检员质量记录员表二 抢险队成员一览表 职务姓名项目内职务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抢险队长救援指挥安全主管队员现场抢险工程主管队员现场抢险生产主管队员现场抢险调度主管队员现场抢险落实好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并按时到位。落实好技术措施及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培训。落实好交通、

5、照明、医疗器械和设施。置换方案由技术人员、安全员对参加人员进行交底。提前做好沿线的宣传工作、落实安全设施。提前做好置换用的通信联络设施。六、置换实施1.管线整体吹扫完毕经检验合格,选用外购作为氮气源,经管道连接至调压站前阀门入口,放散口设置在宝瞬末站。2.在管线放散口端设一放空阀,并在管线首尾两端各加装一块压力表和温度计,监测压力及温度的变化。3.进气口用100mm、长3.5m的无缝钢管制成,调压站阀门前端放散管道上安装DN32阀门,并焊接在进气管上。4.全段氮气置换(1) 确认管线段阀门处于关闭状态。(2) 打开进气阀门,将高纯度氮气( 99 %)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当氮气注入量等于该

6、段管子容积时,在放气口处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检测,直至置换合格,并作好记录。 关闭放气取样口的阀门,按原样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检查严密性。确认氮气置换结束。(3)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内氮气的压力保持正压状态。为此,继续将高纯度氮气(99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内,最后在放散口处检测,测得管线出口处气体氧气体积含量小于2 %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完毕。当各放气口取样检测结果都达到此标准时,置换合格。这时可将流程倒成正式投产流程,进入煤气置换阶段。如果暂时不置换,管线两端阀门均应关闭密封。5.注氮操作参数的确定(1)注氮温度氮气进入输气管道之前温度控制在515 之间,以保证管道材质不受损

7、坏。(2)注氮压力从置换口注入氮气,注氮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110.13 MPa ,注氮压力和注入煤气压力应保持一致。置换完成后,需保持氮气压力为正压。(3)注氮量管道全长约8000m,则管线容积约为V =3.14×0.352×8000=3077 m3按照氮气置换的实际经验,氮气的实际用量应为最小理论用量的1.5-2.1倍,则本次置换所需氮气量为4616-6462 m3。6.煤气置换氮气 采用不加隔离器的置换工艺。通知末站打开放散阀再从起站向管道内直接注入煤气,通过气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煤气置换氮气的投产方案。(1)煤气推进速度在置换中,煤气推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气长

8、度。如果注入煤气时的压力比注入氮气时的压力大、流速高,气体之间的速度不一致会相互挤压,加速了气体的扩散,导致混气段增长。所以,要慢慢的给风机加负荷。(2) 在保证实际作业可行的情况下,用于置换的时间越少越好,即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越好。但是,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要求气源供气流量越大,所以煤气的流速要确保不超过气源的供气能力。(3)置换时合理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速,煤气至氮气段和氮气至空气段的置换速度应是相同的,为确保混气段最小,其流速一般控制在35 m/s.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1)氮气置换法是利用氮气做媒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方法。置换时首先将工艺管道灌满氮气,待氮气从放散管逸出,表明空气已排出。然后

9、把管连通,氮气在煤气压力和压差的作用下,经放散管流出。随着煤气不断补入到氮气流出的空间,直到氮气全部排净,在放散管口冒出煤气时,关闭放散管阀门,置换工作便已完成。(2) 严禁烟火和消除可能产生的火种,配备完好的消防设施。(3) 操作人员控制阀门开始启动时,必须遵照指挥人员指令,缓慢开启阀门,使管内气体处于缓慢流动状态,以听不见气流声和杂质撞击声为准。避免因流速过大产生撞击火花或静电火花,引起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事故。(4)置换时化验人员应在吹扫口取样化验,当管内气体含量达到要求时,才算置换完毕,并及时报告指挥人员。八、安全技术措施1.置换前,由安全负责人对参加试压人员进行有关安全教育。置

10、换期间,努力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害、不破坏环境。2.在置换工作开始前,应发书面通知到管线所经过村、社张贴安民告示,安民告示注明工作开始时间及开始后的注意事项。3.置换施工时,现场出口前方40m,左右30m内设好警戒区,在警戒区内设置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线,并派专人值守。4.置换时,沿管线范围内设立安全禁区,架设安全隔离线,并由安全员进行巡视监督。5.置换过程,应安排在白天进行。6.各安全检查点的位置不应过远,若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地方,安全检查点应设在管线的上方,距管线的位置不小于6m处。7.检漏人员在现场查漏时,管道的环向压力不应超过钢材的最低屈服强度的20%。在管道的环向压力首次开始从钢

11、材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的50%提升到最高试验压力,直到又降至设计压力为止的时间内,试验区域内严禁非试压人员进入。试压巡检人员与管线保持6m以上的距离,距试压段管线50m以内为试压区域。8.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9.在置换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在管道卸压后进行处理,不得带压进行处理。10.置换过程中,任何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饮酒。11.在置换全过程中,起点、终点及中间巡逻人员必须保持通讯联系畅通,信息传递反馈及时,与三部巡逻车辆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12.在清管和试压过程中,沿线设置一个监视点,在人员稠密的地方应增加监视点,与巡逻车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沿线各监视点设置警示牌,必要时,在重要部位拉设安全防护线。13.凡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