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长春版第十二册《黄河颂》教学案_第1页
2018-2019年语文长春版第十二册《黄河颂》教学案_第2页
2018-2019年语文长春版第十二册《黄河颂》教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6 课黄河颂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3、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与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教与学方法黄河颂 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 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 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 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课时:一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记得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

3、长江与黄河 ”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 黄河澎湃的惊涛, 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 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 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 民族危亡的日子里, 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 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学习新课(一)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2) 时代

4、背景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配乐黄河颂 )要求:()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给下列字注音。巅(di n) 澎( péng) 湃( pài) 澜( lán) 宛(wn )(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狂澜:巨

5、大的波浪。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3思考回答: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提示: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4、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学法指导:朗读提示:(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2)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5、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

6、价。6、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7、全班齐读诗歌。(三)合作探究,研讨内容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 ,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 ) 此答案再详细些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提示: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3、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提示: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

7、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4、 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提示:以“啊!黄河! ”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历史贡献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提示: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四)配乐朗读,评价探究:1、 小组中练习。2、 上台配乐朗读表演。3、 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提示:朗读还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朗读体会。在读时,要注意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通过老师、学生的互评探究进一步总结出朗读的要点: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 4 ,调节自己的感情。四、拓展延伸小组交流以上的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这首诗歌中我最欣赏的是-读了这首诗歌, 让我最感动的是-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五、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