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_第1页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_第2页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_第3页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_第4页
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工大、西交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及考研试卷汇总1、(8分)化简下图所示的系统结构图,求传递函数C(s)R(s)2、(9分)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画出系统方框图,并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3、(10分)设具有单位负反馈的随动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50s(s+10)(s+5)(1)试求系统的静态误差系数Kp、Kv、Ka;(2)试求当输入信号为r(t)=1(t)+2t+t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4、(12分)某控制系统如下图:(1)=0时,求调节时间ts、最大超调量%;(2)确定值,使得闭环系统的阻尼比=0.6,并确定此时调节时间ts,最大超调量%。5、(12分)已知

2、系统特征方程为s3+2s2+3s+Ks+2K=0,试绘制其根轨迹。(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渐近线、起始角)6、(12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0s(s+2)(s+4),(1)试绘制其频率特性奈氏曲线草图;(2)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3)试确定其稳定的临界开环增益K。7、(13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00(s+3)(s+5)2(s+1)(s+0.8),(1)试画出此开环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近似曲线,并求出截止频率c;(2)求出系统的相角稳定裕度。8、(14分)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N(A)=4MA,试用描述函数法确定:(1)根据-1N(A)

3、和G(j)的曲线特点,判断周期运动的稳定性;(2)若M=1,计算稳定周期运动的振幅和频率。9、(10分)简答题:系统校正的目的是什么?串联校正包括哪几种方式?几种不同形式的串联校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哪些?1、(8分)求图中电路网络的传递函数Uc(s)Ur(s)。2、(10分)化简下图所示的系统结构图,求传递函数C(s)R(s)。3、(14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s2(s+3)(s+6)(1)求系统的开环增益K;(2)系统的静态误差系数Kp,Kv,Ka;(3)为使闭环系统稳定,求K'的取值范围;(4)当系统的输入信号为r(t)=2t2时,稳态误差

4、ess<1,确定K'的取值范围。4、(10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1)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试求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ts。5、(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2)s3+2s2+3s试绘制其根轨迹。(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渐近线、起始角)6、(15分)(1)已知系统开环幅频特性下图所示,试分别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9分)(2)在某非线性系统中,已知负倒描述函数-1N(A)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j)如下图所示,试分析-1N(A)曲线与G(j)曲线的交点M、N哪个为稳定的自振点。(要有具体分析过程)(6分)7、(16分)设校正前单位反馈系统的

5、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校正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图 a图 b(1)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G0(s);(2)写出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G(s);(3)写出校正系统的传递函数Gc(s);(4)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和相角裕度。(5)这是什么校正方法?这种校正方法的优点是什么?8、(9分)已知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为x+0.5x+2x+x2=0,试求系统的奇点,并确定奇点的类型。9、(8分)简答:系统的频率特性如何定义?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哪些?、(10分)电炉温控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电炉温控系统原理图()指出系统的被控量、被控对象、控制装置;()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

6、系统方块图。、(10分)化简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图,求传递函数C(s)R(s)。图2系统结构图、(9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13s)(1+16s)()若要求系统稳定,则K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若要求闭环特征方程式的根的实部均小于-1,问K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取值?、(10分)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 图 3 控制系统结构图图 4 控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求系统超调量;()确定系统参数K,T1,T2;()确定调节时间ts(=0.05)。、(7分)设具有单位负反馈的随动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50s(s+10)(s+5)()试求系统的静态误差

7、系数Kp、Kv、Ka;()试求当输入信号为r(t)=1(t)+2t+t2时系统的稳态误差。、(14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s+5)(s2+6s+13)试绘制系统的概略根轨迹图;(要求必要参数计算完备,例如渐近线、分离点坐标、与虚轴的交点坐标等参数如有必要就应当计算出结果,根轨迹图绘制清楚。)、(12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0s(s+2)(s+8),()试绘制其频率特性奈氏曲线草图;()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试确定其稳定的临界开环增益KL;、(13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00(s+3)(s+5)2(s+1)(s+0.8

8、),试画出此开环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近似曲线,并求出截止频率c;、(15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L()(即待校正系统或不可变部分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L())如图所示,为了使其满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若采用串联校正,且已知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3+1s10+1s0.3+1s100+1图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G0(s);()在原图上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L();()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和相角裕度;()此串联校正方案属于哪种形式的串联校正?采用此串联校正对系统的性能有哪些影响?1、(12分)如图1所示电路,设电源内阻为零,

9、电路的输入量为电压ur(t),输出量为电压uc(t),图 1(1)列写出电路的微分方程式;(2)确定电路的传递函数;(3)求系统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n。2、(12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0.6s+1)(s+1)(2s+1)(1)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2)当r(t)=t时,要求ess<0.1,求K的取值范围。3、(10分)系统结构如图所示,(1)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试求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ts。图 4、(12分)化简图的系统结构图,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图 、(8分)设某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试用劳斯稳定判据确定使闭环系统的极点全部位于s=-1垂

10、线之左,K1取值范围。图、(12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3)(s+4)(1)绘制K*=0时的系统根轨迹(确定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2)确定使系统满足0<<1的K*取值范围。、(分)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10(s+1)s(s2+5s+2)()若要绘制由0变化时系统的参数根轨迹,试写出其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只写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不需要绘出根轨迹)()试说明参数根轨迹与零度根轨迹的相角条件有什么不同?、(17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图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1)求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绘制Nyquist曲线,根

11、据曲线判断系统的稳定性;(3)计算系统的截止频率c和系统的相角裕度。9、(12分)简答题(1)系统校正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校正方法包括哪几种?串联滞后校正和串联超前校正的区别有哪些?(2)简述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5分)得 分1、关于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和初始条件有关; B、只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C、可以描述所有的线性系统;D、与扰动作用下系统输出的幅值有关。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s4+s3+2s2+3s+6=0,则系统 A. 稳定; B. 临界稳定;C. 在s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D.

12、系统型别v=1。3、一阶惯性环节的闭环极点离s平面原点越远,则:A、准确度越高; B、准确度越低;C、响应速度越快; D、响应速度越慢。4、积分环节的幅频特性,其幅值与频率成:A、指数关系 B、反比关系 C、正比关系 D、不定关系5、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稳态性能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无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得 分1、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半闭合曲线GH 。2、典型二阶系统的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自然频率n= ; 阻尼比= 。3、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10(4s+1)s2(s+3)(s+6),则开环

13、根轨迹增益K*=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 。图1三、分析计算题(共80分)得 分1 (15分)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求传递函数CsRs、EsRs。图22 (15分) 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1) 求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ts;(2) 当输入为rt=3+6t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图33(15分)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问:(1)为确保系统稳定,如何取K值? (2)为使系统特征根全部位于s平面s=-1的左侧,K应取何值? (3)若rt=2t+2时,要求系统稳态误差ess0.25,K应取何值? 图44 (10分)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s+1s+3(1) 绘制K*从0

14、 +变化时的概略根轨迹;(2)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并用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5 (10分) 已知某最小相位单位反馈系统,其校正前、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4所示(实线、虚线分别对应校正前、后)(1) 写出校正前、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0s与Gs的表达式;(2) 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并画出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在原图中直接画)(3) 求校正前、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图56(10分)已知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图6 图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试用描述函数法确定:(1)使该非线性系统稳定、不稳定以及产生周期运动时,线性部分的K值范围;(2)判断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并计算稳定周期

15、运动的振幅和频率。7 (5分) 给定典型二阶系统的设计指标:超调量%5%,调节时间ts<3s,峰值时间tp<1s,试确定该二阶系统极点可配置的区域,以获得期望的响应特性。一、(8分)图为谷物湿度控制系统示意图。在谷物磨粉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出粉最多的湿度,因此磨粉之前要给谷物加水以得到给定的湿度。图中,谷物用传送装置按一定流量通过加水点,加水量由自动阀门控制。加水过程中,谷物流量、加水前谷物湿度以及水压都是对谷物湿度控制的扰动作用。为了提高控制精度,系统中采用了谷物湿度的顺馈控制,试画出系统方块图。二、(10分)飞机俯仰角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Qc(s)Qr(s)

16、。三、(10分)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确定参数K1,K2值,使系统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tp=0.5(s),超调量 %=2%。(公式oo=e-1-2,tp=1-2n) 四、(10分)宇航员机动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其中控制器可以用增益K2来表示。宇航员及其装备的总转动惯量I=25kgm2。当输入为斜坡信号r(t)=t(m)时,试确定K3的取值,使系统稳态误差ess=1(cm)。五、(10分)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并确定在右半s平面根的个数及纯虚根。D(s)=s5+2s4+2s3+4s2+11s+10=0六 (12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G(s)=K*(s+5)s(s+2)(s+3)七、(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G(j)的奈氏曲线如图所示,试确定其稳定的临界开环增益KL。(图中K=10;p=0,v=1,奈氏曲线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