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复习题库选择题已按字母AZ顺序排列)一、单项选择题1. 205年,辞源再次修订完成,这属于第(三)版。2. 按照文字的性质,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3.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剥)4.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中的“洋洋”是(迭音单纯词)5.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一句中的通假字是(罢)6. “百工”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百工”指各种工匠)7. “被”字句到(东汉末期)出现了由“被”引进行为主动者的句式8. “被”字句在(战国末期)开始出现,但为数不多。9.
2、被动句式“为所”大约是在(汉)以后发展起来的。10. “本有其字”是(通假)的特点。11. “彼不臣于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其中的“臣”是指(臣服)12.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是(两个单音词)13.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其中的“走”是指(使逃跑,可用火烧而让曹操军队逃跑)14. “曹公,豺虎也。”这句判断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以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15. 查百科词语,应该选(辞海)16. 查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应该选(说文解字)17. 查古籍中的词语典故,应该选(辞源)18. 查冷僻字,应该选(康熙字典)19.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3、。”是(判断句)20. “陈胜者,阳城人也。”这句判断句属于(者,也)格式。21.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其中的“饮”是指(饮用的泉水)22. 辞源和辞海的出版单位不同,前者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3.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其中的“肘”是指(用胳膊肘触动)24.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中的“融融”属于(单纯复音词中的迭音词)25. 单纯复音词就结构上说,它是具有(一个)词素的词。26. “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句子属于(宾语+之+谓语动词)句式。27. 对“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休祲”理解正确的是(“休祲”是偏义
4、复词,偏用“祲”义)28. 对“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中的“辟”理解正确的是(避开)29. 对“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信乃令军中勿杀广武君者,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指购买)30. 对“行李”一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那时兴哥决意要行,瞒过了浑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行李”指外交使节)31. 对“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前出师表中的“存亡”理解正确的是(“存亡”是偏义复合词,其义偏“亡”)32. 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桃花源记)的“妻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妻子和儿女,词组)33. 对“秋”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秋”有年
5、的含义)34. 对“去”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孟子去齐。”“去”指往)35. 对“睡”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早睡早起身体好。“睡”指坐着打瞌睡)36. 对“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中的“死生”理解正确的是(“死生”是偏义复合词,其义偏“死”)37.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句中的“必”是(副词)。38.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句中的谓语是(沛公)。39.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秋天”是(两个单音词)40. “范增数目项王”,其中的“目”是指(使眼神)41. “夫鲁,齐晋之唇。”这句判断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以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
6、42. “夫战,勇气也。”这句判断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为复杂内容的)43.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段话中,只有一个复音词,即(勇气)44. “父母唯其疾之忧。”句中的前置宾语是(疾)。45. 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类别的是(词类)46.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距)47.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这句判断句属于(,也)的格式。48. 古白话是在(宋元及以后时期)形成的。49. 古代汉语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
7、)50. 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其后的宾语可以(省略)51. 古代汉语中,常用作谓语的是(动词)52. 古代汉语中,常用作主语的是(名词)53.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是(不及物)动词54. 古代汉语中,理解或翻译使动语法现象时,其后的宾语应该(添加)55.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经常在主语和谓语后面使用语气助词“者”或(也)加强判断。56.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57.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相比较,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58. 古今字不是异体字的原因是(古字意义与今字意义不完全对等)59. 古
8、人从同声母的字中找出一个字来作为某个声母的代表,称为(某纽)60. 古人从同韵的字中找出一个字来作为某个韵的代表,称为(某部)61.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一句中的通假字是(错)6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属于(单纯复音词中的迭音词)63. 关于“兵”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兵”的本义指兵器)64. 关于“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分析错误的一项是(这个句子不是被动句,“为”是动词,意思是“成为”)65. 关于“财”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有成德者,有达财者。”“财”指财富)66. 关于“斗”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9、援北斗兮酌桂浆。”“斗”是本义指带柄的舀酒器)67. 关于“宫”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68. 关于“官”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这里的“官”指本义:官府)69. 关于“集”的含义,下列错误的一项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里的“集”用的是本义)70. 关于“监”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监”:监督)71. 关于“景”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景”的本义指日光)72. 关于“决”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决”:疏通水道,导引水流)73. 关于“牢”的
10、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其中“牢”用的是引申义)74. 关于“历”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故谓七十子历世稀有。”“历”用的是本义)75. 关于“六书”理论,在文字史上影响最大的是(许慎)76. 关于“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被”字是引进动作的受事者)77. 关于“末”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这里的“末”用的是本义)78. 关于“戏”的本义和词性,下面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大将的军旗名词)79. 关于“弦”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光细弦初上,影斜轮未安。”“弦”指弓弦)。80. 关于“永”的含
11、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永”用的是本义)81. 关于“舁”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垂死,舁来庭中。”舁是抬,用的是引申义)82. “关于崩”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周烈王崩。”“崩”用的是本义学院版权)83. 关于对转注的阐释,清代戴震、段玉裁的观点是(相互训释的字)84. 关于繁简字,说法不正确的是(简化字和繁体字都属于一对一的关系)85. 关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正确的是(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86. 关于古今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构造今字,多数是在古字基础上增加意符构成的今字)87. 关于异体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两个字声音和意
12、义完全相同就可以构成异体字)88. 关于用“见”字的被动句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见”字的作用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89. 关于用“于”字的被动句,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于”本身表示被动,并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90. “广数言欲王”,出自(史记)91. 广义的古代汉语指(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92. “郭晞一营大噪,尽甲!”其中的“甲”是指(穿上铠甲)93. 汉儒第一次把“六书”理解为六种造字法始于(西汉末年)94.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的是(语法)95. 何乐士编撰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是迄今收录最多、规模最大的虚词词典。96.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13、管仲之力也。”这句判断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以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原因的)97.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其中的“目”是指(用眼睛看)98. “及”的本义是(“故不能推车而及。”“及”指追赶上)99. 甲骨文中的“刃”字形,属于指事造字法中的(加体指事)100. 甲骨文中的“朱”字形,采用的是(指事)造字法。10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其中的“水”是指(浮水)102. “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句中的前置宾语是(虢)103. “晋侯饮赵盾酒。”其中的“饮”是(使赵盾喝酒,晋侯使赵盾喝酒)104. “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105. “晋灵公不君”,其中的“君”是指(行君道)106. 经传
14、释词是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作者是(王引之)107. 经传释词收录虚词(60)个108.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其中的“表”是指(做标志)109. (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110. 康熙字典收字采用的编排方法是(部首编排法)111. 康熙字典在释义时先释本义,后释其他义项,各义项都引用(古书例证)112. “刘备,天下枭雄。”这句判断句属于(,)格式。113.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114.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一句中的通假字是(輮)115.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壶)116.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这句是(描写句)11
15、7.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的前置宾语是(“不谷”和“好”)118. “秦虎狼之国。”这句属于(判断句)119.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一句中的通假字是(辩)120. “色物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句子属于(宾语+之+谓语动词)句式。121. “师退,次于召陵”(齐桓公伐楚)中“次”可译为(驻扎)122.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123.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124. “是社稷之臣也。”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125.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其中的“远”是指(使远)126. 适合于古代汉语初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小
16、型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27. 说文解字成书于(西汉)时期,作者为(许慎)128. 说文解字的注释体例是(先列字义,再分析字形结构)129. 说文解字将所收字分为540部,开创了(部首)编字法。130.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字学)专著。131. 说文解字字典共收字9353字,基本上是根据(小篆)字形系联的。132.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滕王阁序)中的“宇宙”是(一个复音词)133. “外连衡而斗诸侯。”其中的“斗”是指(使诸侯自相争斗)134.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中的“众庶”是(同义复词)135.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是(春秋)136. 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
17、说解字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137.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句中的前置宾语是(“尔”和“我”)138.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其中的“东”是指(向东行动)139. “武丁朝诸侯”,出自(孟子)140. “武丁朝诸侯”,其中的“朝”是指(使朝见,让诸侯朝见)141. 狭义的古代汉语指(先秦汉语)。142. 下列(兵败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意念上的被动句。143.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左传宣公二年”是被动句式)144.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145.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18、是(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施事者)。146.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古代汉语中有“于”“为”“见”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动用法)147. 下列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芙蓉覆水,秋兰被涯(东京赋)148. 下列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列子说符)149. 下列不属于词义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莫、暮)150. 下列不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说、悦)151. 下列不属于意义相同而归并构成的一组繁简字是(谷谷穀)152. 下列不属于因造字方法不同构成异体字的是(暖、煖)153. 下列典故中,不属于历史文献的是(北冥有鱼)154. 下列典籍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史记)155. 下列
19、典籍中,成书于先秦时代的是(诗经)156. 下列典籍中,成书于先秦时代的是(左传)157. 下列各句带“”的词是双声联绵词的一项是(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158. 下列各句带“”的两个字是合成复音词的一项是(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159. 下列各句带“”的两个字是两个单音词的一项是(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60. 下列各组词中每个字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是(置、安士)161. 下列各组古今字中,属于古字加声符构成今字的是(自、鼻)162. 下列关于“宣言”的含义中,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联合国共同宣言的发表对第
20、二次世界大战有重大影院版权)163. 下列汉字上古声纽同属“并”母的是(罢、疲)164. 下列汉字上古声纽同属“心”母的是(锡、赐)165. 下列汉字上古韵部同属“歌”部的是(罢、疲)166. 下列汉字上古韵部同属“真”部的是(信、伸)167. 下列加点的字“伐”,表示本义的一句是(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168. 下列加点的字“即”,表示“如果”义的是(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战国策赵策三)169. 下列句子中,(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不是被动句170. 下列句子中,(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列子汤问)不是被动句。171. 下列句子中,(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是
21、被动句172. 下列句子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是被动句。173. 下列句子中,“我”不作前置宾语的句子应该是(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174. 下列句子中,不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175.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之+谓语动词”句式的是(大哉,尧之为君)176.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否定句作前置宾语的“之”字应该是(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177.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作介词前置宾语的“奚”字应该是(许子奚为不自织?)。178. 下列句子中,介词“以”的宾语没有前置的句子应该是(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179. 下列句子中,用作前置宾语的“安”字
22、应该是(方此之时,尧安在?)。180. 下列句子中,用作前置宾语的“何”字应该是(乃入见,曰:“何以战?”)181. 下列句子中,用作前置宾语的“之”字句应该是(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182. 下列例句中“归”表示本义“女子出嫁”一句的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183. 下列例句中的“征”字,表示“征伐”义的是(五侯九伯,女实征之。(齐桓公伐楚)184.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85.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商君书)186. 下列属于不带表音成分的一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18
23、7. 下列属于独体象形字的一组是(鹿、日点)188. 下列属于合体象形字的一组是(果、眉)189. 下列属于解决假借问题而形成古今字的是(要、腰)190. 下列属于异体会意字的一组是(莫、朝)191. 下列属于因形符不同构成异体字的是(睹、覩)19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古代汉语复音词极少)19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牢”指牲畜的栏圈,引申义)19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言不及义。”“及”指追赶上)19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贱:物价低。由物价低引申为轻视。属于条件引申)19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岁:岁星。可以引申出一年。属于延展引申)197.
24、下列形声字中,属于内形外声的一组是(问、辫)198. 下面不属于构成异体字条件的是(形体相近)199. 下面关于“再”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田忌不胜而再胜。”“再”指第二次)200. 下面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当”指面对、对着)201. 下面解释错误的一项是(烛之武退秦师:“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指担任工作)202. 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亲戚补察。”“亲戚”指婚姻关系的族外亲属)203.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厉王虐,国人谤王。”“谤”指诽谤,贬义)204.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天崩地坼,天子下席。”“崩”是引申义,而不是比喻)205. 下面说
25、法错误的一项是(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病”指生重病)206.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举:举物。由向上举物引申为推荐。属于延展引申)207. “先生举手出狼。”其中的“出”是指(使狼出来,把狼从布囊中放出来)208. 现代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编撰的(词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收录虚词最多的虚词字典。209. “项伯杀人,臣活之”,出自(史记)210. “项伯杀人,臣活之”,其中的“活”是指(使之活,让项伯活下来。)。211. 形声字的形符特点包括(涵量大包容大概括性强)。212. “焉用亡郑以陪邻”,其中的“亡”是指(使郑亡,使郑国灭亡)213.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其中
26、的“病”是指(使之病,不能使人贫困)214. “益”的含义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其家必日益。”“益”的本义指河水猛涨)215. 音同音近是通假的必备条件,这里的音是指(上古音)216.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中的“是”是(判断动词)217. 与“臭”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如恶恶臭。”)218. 与“爪牙”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他是个甘愿作侵略者爪牙的民族败类。”)219. 与“走”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今天我走路去上班)220.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其中的“来”是指(使他们来,使远方之人归附)221. 在“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中,“谁”应该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222. 在“姜
27、氏何厌之有?”中,作宾语的词是(厌)。223. 在“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句子中,“之”字应该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前置宾语)。224. 在“君何患焉?”中,“何”应该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225. 在“六书”造字法中,唯一与词的声音有联系的是(假借)226. 在“吾谁欺?欺天乎!”中,作前置宾语的词是(谁)。227. 在齐桓公伐楚中,“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的“侵”字表示(不宜而战)228.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穹室熏鼠,塞向户”中“向”字用的是(本义)229. 在说文解字中,下列意义和词性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是(艺、树)230. 在古字所写各词中占据原字形的是由(使用频率
28、)决定的。231. 在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左形右声)232.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蚤)233. “植其杖而芸”一句中的通假字是(芸)234. 指出“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一句中的通假字是(锡)235. “置一一真”属于汉字形体变异中的(通假字)236.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一句中的通假字是(寤)237. “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的“惊”是指(使姜氏受了惊吓)238.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句中的“非”是(否定副词)23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判断句)240. “邹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丽。”一句中的通假字是
29、(脩)241.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中的“庖”可译为(一般)242. 最早出现“六书”一词的著作是(周礼)243. “左传的终止年代为(公元前453年)244. “左右欲刃相如”出自(史记)二、多项选择题1. 辞源的编写共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包括(1915-1939年,辞源正式出版/1979-1983年,辞源出齐四册/2006-2015年,辞源第三版修订完成,网络版、优盘版同步出版)2. 查阅字辞工具书时主要查阅(音/义/形)三项基本内容。3. 查找字义时,在工具书的多个义项中,根据(符合文意/符合情理/符合当时的用字实际)等原则来确定某音某义是应该选定的。4. 常见的语言类工具书
30、查字法包括(部首查字法/汉语拼音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笔画查字法)5.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用用法/意动用法)6. 古代汉语复合词从语义的角度可以分为(同义复词/偏义复词/转义复词)等。7. 古代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单纯复音词/合成复音词)几类。8.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语言工具/实践性强的/知识性强的)课程。9. 古代汉语书面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文/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分支。10.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经常在主语和谓语后面使用语气助强判断。(者/耳/也/欤)11.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除格式,还有(者,也/ ,也
31、/ 者,)格式12. 关于“被”字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被”,作名词,本意是被子,引申为“遭受、蒙受”,是动词,后来放在及物动词前,做介词表示被动/“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不是被动句,“被”在这里做动词,指“遭受”/“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是被动句,这种句式和现代汉语的用法一致)13. 关于“假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借是指本来没有某个字的,靠借用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假借和转注都属于用字法/假借突破了表意造字法的局限性,取某字的声音,以记录新词)。14. 关于“六书”的细目有三家之说,包括(班固/郑众/许慎)15. 关于“随亡于荆,吴併于越”(韩非子说疑),表述正
32、确的是(上述两个分句都是被动句/两个“于”都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荆”和“越”都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种被动句式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16. 关于“祥”的解释,正确的是(“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指吉利,吉祥/“是何祥也?吉凶焉在?”“祥”指吉凶的征兆/“将有大祥。”“祥”指将有大的变异,统言吉凶/“吉祥如意。”“祥”指吉利,吉祥)17. 关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分析正确的是(“信而见疑”和“忠而被谤”都是被动句/“见 和“被”都是被动标志/“被”是介词,是被动标志,与现代汉语“被”的用法相同)。18. 关于“形声”造字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形声
33、字形符和声符的位置是约定俗成的/汉字一般采用“左形右声”的结构形式)19. 关于被动句“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被收时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臣”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种被动句式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20. 关于对“解”的理解,正确的是(“庖丁为文惠王解牛。”“解”指解牛/“宰夫将解鼋。”“解”指解剖/“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体。”“解”指解体/“严城解扉。”“解”指开放)21. 关于繁简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掌握繁简字,有助于理解古籍本意/极少数的繁体字就某一读音、某种用法简化,而其他读音及用法则不简/繁体字与简化字意义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禮”字的简体“礼”形成于战国
34、)22. 关于古白话的说法,正确的是(是在宋元市民文学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诗词、话本、小说和戏剧都是相关的艺术形式/以北方话为基础)23. 关于会意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组成的复合体/会意字包括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类/两个表意符号必须构成新义才能称为会意字)24. 关于先秦时期书面语的说法,正确的是(是记录先秦口语的/同音假借现象很普遍/文言与口语基本一致/以论语孟子庄子为代表)25. 关于象形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一般用以记录有形可象的名词/它是汉字构形的基础/有的象形字,采用局部形象表达事物的全体/主要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26. 划
35、分词类的依据包括(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意义)27. 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28. 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29. 历史上曾为左传做过注释的名家是(晋代杜预/唐代孔颖达/今人杨伯峻)30. 联绵词根据两个音节在语音上的关系,可以分为(双声联绵词/迭韵联绵词/双声兼迭韵联绵词/非双声迭韵联绵词)几种形式。31. 描写句一般是以(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32. 判断句的活用,指有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以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表达较为复杂内容的/说明原因的)33.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名词性词组
36、)作谓语的句子。34. 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类属关系)35. 偏义复词多数是由反义词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36. 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从词的结构形式看,都是并列关系此外,复合词的结构还有(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附加式)等。37. 下列不是被动句的是(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债于薛乎(战国策·齐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38. 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说苑·建本)/
37、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 ·燕策)/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39. 下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语法现象是(澭水暴益/益者三友/满招损,谦受益/损益,盛衰之始也)40. 下列不属于名词意动用法的是(寡人北向而臣事之/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41. 下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语法现象是(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齐军既已而西矣/日渐暮,遂前足/故外户而不闭)42. 下列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43. 下列不完全属于左形右声的选项是(信、刊/徒、蜓/论、颖学)44. 下列词语中理解错误的是(“肉食者鄙。”“鄙”指卑鄙/“牺
38、牲玉帛。”“牺牲”指舍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指又一次)45. 下列否定句中,代词作前置宾语的句子是(孟子曰:“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6. 下列各句带“”的词属于偏义复词的是(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汉书爱盎晁错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列传)/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谏逐客书)47. 下列各句带“”的词属于同义复词的是(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齐王闻之,君臣恐惧。(冯谖客孟尝君)学院版权/遂许
39、先帝以驱驰。(出师表)48. 下列各句带“”的两个字属于两个单音词的是(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49.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现象的句子是(吾子与子路孰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50. 下列各句中,不作为复指前置宾语的“是”是指(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以君子远庖厨也)。51. 下列各句中,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楚君之惠,末之敢忘/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52. 下列各句中,含有“前置宾语+是+谓语”句式的是(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将虢是灭,何
40、爱于虞)。53. 下列各句中,含有“前置宾语+之+谓语”句式的是(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54. 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55. 下列各句中,有疑问代词作介词前置宾语的句子是(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乃入见,曰:“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56. 下列各句中,有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的句子是(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尝君曰:“客何好?”)。57. 下列各句中,作为复指前置宾语的“之”应该是(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
41、乎/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58. 下列关于“转注”的解释,代表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江声转注就是同一部首/戴震一转注就是互相训释的字/章太炎转注就是同源词/朱骏声转注就是词义的引申)59. 下列关于古今字的说法,正确的是(古今字的存在影响了书面交际/古今字中,往往让使用频率高的词占据原字形/解决假借问题形成的古今字,是为了解决一字写数词而兼职过多的矛盾产生的/词义分化所形成的古今字数量占大多数)60. 下列关于异体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异体字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异体字与非异体字之间是固定不变的)61.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虢
42、,虞之表也。”/“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秦虎狼之国。”)62. 下列句子中,“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示的句子是(“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南冥者,天池也。”)6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癸酉,师陈于鞌/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赦之,以劝事君者)。6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宣子田于首山)6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66.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67.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是(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43、响遏行云/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68.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此小大之辩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69.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强自取柱,柔自取束)70.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学文学院版权/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71.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无以,则王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2.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庄公寤生,惊姜氏/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73. 下列例句的“術”字,不用作本
44、义的是(是乃仁術也。(齐桓晋文之事)/闻道有先后,術业有专攻。(韩愈师说)/鲁之君子多術艺。(列子周穆王)74. 下列例句中的“城”,表示“城墙”义的是(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齐桓公伐楚)/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诗经小雅出车)75. 下列例句中加点字被用作本义的是(将及华泉,于木而止。(齐晋鞌之战)/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76. 下列哪些词有使动用法(方位名词/形容词/动词/普通名词)77. 下列涉及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编写/采用部首编字法/义项引用古代例证)78
45、. 下列涉及汉语被动句的说法,正确的是(汉语是从古到今都存在没有特定标志的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若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要在动词前加上“被”字)79.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是(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80.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是(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战国策赵策)/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汉书张禹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81.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是(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46、(左传·宣公二年)/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82. 下列属于词义分化形成古今字的(共、供/受、授/内、纳)83. 下列属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的是(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齐军既已而西矣/日渐暮,遂前足/故外户而不闭)84. 下列属于工具书体例的说法是(收录范围/条目编排/注音、释义的方法)85. 下列属于加体指事字的是(甘、刃/末、朱/牟、寸)86. 下列属于名词使动用法的是(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然得而腊之以为饵)87. 下列属于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的
47、是(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88. 下列属于名词意动用法的是(孟尝君客我/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89. 下列属于普通名词表示行为处所的是(夫山居而谷汲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学文学院版权/共奈何众辱我,独无闲乎)90. 下列属于普通名词表示行为或状态的是(其后秦稍蚕食诸侯/嫂蛇行匍伏/天下之士云合雾集/丁壮号哭老人儿啼)91. 下列属于普通名词表示行为凭依的是(叩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失期,法当斩/吾义固不杀人)92
48、. 下列属于普通名词表示行为身份或者态度的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寡人北向而臣事之/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93. 下列属于声符和意符都不同的异体字是(诉、愬/剩、賸/村、邨)94. 下列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学院版/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95. 下列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9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节”的本义指竹节,由竹节引申为树木枝干的交接处,即木节。比如“其
49、于木也,为坚多节。”/“御”的本义指驾驭马车。如“邴夏御齐侯。”/“御”直接引申为一般的驾驭。如“列子御风而行。”/“保”的本义指抚养。如“若保赤子。”)。9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口诛笔伐”中的“诛”指责备/“二人相怨”中的“怨”指仇恨学院版权)9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哭泣无涕,中心不戚。”“涕”指眼泪/“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涕”指眼泪/“蒋氏大戚,枉然出涕。”“涕”指眼泪/“涕泗滂沱”“涕”指眼泪)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去”的今义指到某地去;古义恰好相反,指离开某地/古代的“河”常用来特指黄河,一般河流用“水”来表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谷”泛指谷物)100
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劝学”中的“劝”指勉励/“劝农”中的“劝”指勉励/“劝蚕”中的“劝”指勉励文学院版权)1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中的“勤”指劳动,而不是勤快/“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劳”与“勤”同义,指辛劳/“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劳”,指辛劳/“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劳也。”“”,指辛劳)。1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缘”的本义指“古代衣边上的花饰”。如“缁布衣,锦缘。”/衣边上的花饰是沿着衣边镶的,加以延伸,引出沿着,顺着。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逄桃花林”/衣缘不都是横着的,有的是顺着衣边往上去,引申为攀援义。如“缘木求鱼”
51、/“明监所以照形也。”其中的“监”用的是本义,指照面的水盆)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至今皆得水利,民人已给足富。”“给”指食用丰足,形容词/“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给”指供应,动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给”指供应,动词/“请求给予援助。”“给”指供应,动词)1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辨别引申义还是假借义,看它和本义有无意义上的联系。有联系的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就是假借义/词义的引申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这是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词义的引申有时也会由一般到个别,由泛指到特称,由整体到局部,比较灵活。/“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归”的本义指女子出嫁)
52、。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词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词义的灵活性是概念的灵活性在语词中的反映,它成为词义引申的语言基础/词义的引申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词义不断引申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1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属于汉语的基本词汇/古今异义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容易混淆,是词汇学习的重点/古今异义词一般属于多义词)1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属于汉语的基本词汇/古今异义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容易混淆,是词汇学习的重点/古今异义词一般属于多义词)。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是相
53、对而言的/词的本义是造字时代的词义,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1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语法发展缓慢,具有极大的稳固性/词汇的变化最为显著,尤其是词义,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者书面语里/古用今废词,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词义系统中,本义是引申义产生的根据,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而来的/在词义系统中,不管义项有多少,本义只有一个/在词义系统中,不管义项多么复杂,都有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请求给予援助。”“给”指供应,动词
54、)。1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单音节占优势的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尤为普遍/多义词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井然有序的词义系统/分析多义词的词义系统,对准确领会词义,提高阅读能力极为重要)1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直接引申指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词的直接引申义临近本义,容易辨认/间接引申又成为“辗转引申”)113. 下列有关字辞工具书的说法,正确的是(查阅字辞工具书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功/字辞工具书的可靠性与编纂者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114. 下列语法现象中,属于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是(项伯杀人,臣活之/先生举手出狼/广数言欲亡,忿恚尉/焉用亡郑以陪邻!)115. 下列语法现象中含有使动用
55、法的是(武丁朝诸侯/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6. 下列语法现象中属于词类活用的是(范增数目项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右欲刃相如)117. 下面符合辞海编撰特点的是(释义主要收录古籍常用义和现代常用义/书证不求最早用例,重在通用)118. 下面符合辞源编撰特点的是(以单字为纲、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综合辞书/采用部首编排法先说解单字音义,然后说解此单字为首字的词条/使用繁体字)119. 下面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是(葡萄/罗汉/琵琶/天竺)120. 叙述句一般是以(动词/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121. 学习古代汉语的不良偏向有(死记硬背文篇,忽视语言知识/注重语言知识,忽视
56、篇章)122. 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包括(认真阅读文言文作品,掌握第一手材料/掌握有关词汇、文字、语法和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联系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123. 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为了提高驾驭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124. 以下各句带“”的词属于联绵词的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125. 由古字构造今字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在古字上增加意符/更换古字意符/在古字上增加声符)126. 由造字素材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类型包括(形符不同的异体字/声符不同的异体字/声符意符都不同的异体字)127. 语言类工具书能给阅读者带来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解决字词疑难/作为阅读材料/作为科研依据/增加汉语知识)三、问答题1.使用工具书应注意哪些事项?参考答案:答:使用工具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照明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方案
- C进出口公司基层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电子工业版(宁夏)
- DB11T 783-2025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 BC商业管理公司薪酬管理优化研究
- 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技术方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硫化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的研究
- Starter Unit2 Keep Tidy!SectionB Project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定向练习试题(解析版)
- 自备车补贴申请表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完整全套课件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 科隆电磁流量计培训课件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