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统计学基础(06511)_第1页
第3章统计学基础(06511)_第2页
第3章统计学基础(06511)_第3页
第3章统计学基础(06511)_第4页
第3章统计学基础(065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一表一览表居民户数居民户数 6868 24 24 6 6 2 2 100 100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 0 0 1 1 2 2 3 3或以上或以上 合计合计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 按年龄分组按年龄分组 年末数年末数 比重比重% %0-140-14岁岁 26504 20.326504 20.315-6415-64岁岁 94197 72.094197 72.06565岁及以上岁及以上 10055 7.710055 7.720052005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第第3 3章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统计整理

2、的意义和内容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分配数列分配数列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 3.1 3.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3.1.13.1.1统计整理统计整理(statistical Treatment)(statistical Treatment)的意义的意义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指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整理过的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整理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得到反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3、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1.2 3.1.2 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 拟订统计整理纲要拟订统计整理纲要确定整理内容、分组方法、指标和指标确定整理内容、分组方法、指标和指标体系等。体系等。资料整理的主要形式是一整套表格资料整理的主要形式是一整套表格审核原始资料审核原始资料3.1.2 3.1.2 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 拟订统计整理纲要拟订统计整理纲要审核原始资料审核原始资料 准确性,就是检查所填报的准确性,就是检查所填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可靠。主要从资料是否准确可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

4、逻辑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逻辑检查检查; ;其二,计算检查其二,计算检查 及时性,主要检查资料是否符及时性,主要检查资料是否符合调查规定的时间,是否在规合调查规定的时间,是否在规定的调查期限报出定的调查期限报出 完整性,主要检查调查单位资完整性,主要检查调查单位资料是否齐全,是否上报了规定料是否齐全,是否上报了规定的份数、调查项目是否完整等的份数、调查项目是否完整等进行分组汇总进行分组汇总 编制统计图表编制统计图表统计资料的保管与积累统计资料的保管与积累 审核原始资料审核原始资料3.1.2 3.1.2 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整理的内容 拟订统计整理纲要拟订统计整理纲要3.2 3.2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5、 3.2.13.2.1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statistical groupingconcept and function of statistical grouping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总体的内在特征,将总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总体的内在特征,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简而言之,统计分组就是把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简而言之,统计分组就是把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归为一组,而把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区别开来形归为一组,而把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区别开来形成不同的组成不同的组 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6、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0052005年我国城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情况镇就业人员情况.doc.doc 2. 2.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2000-20052000-2005年我国年我国按产业分类的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按产业分类的从业人员构成情况.doc.doc 3.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我国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规模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规模与品牌竞争力的关系.doc.doc 统计分组是进行科学的资料整理和统计分统计分组是进行科学的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分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统析的基础,分组的好坏直接

7、关系到整个统计工作的成败计工作的成败 3.2.2 3.2.2 统计分组的种类统计分组的种类 categories of statistical grouping1 1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分为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分为 类型分组类型分组20052005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情况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情况.doc.doc、 结构分组结构分组2000-20052000-2005年我国按产业分类的从业人年我国按产业分类的从业人员构成情况员构成情况.doc.doc 分析分组分析分组案例驾车事故分组表案例驾车事故分组表.doc.doc2 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及其排列形式,可分为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及其排列形式,可

8、分为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 3 3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可分为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可分为 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doc 3.2.3 3.2.3 分组标志选择及界限的确定分组标志选择及界限的确定 1 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2 2选择最能体现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选择最能体现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3 3结合现象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结合现象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 选择分组标志选择分组标志 划分各组界限就是在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分各组界限

9、就是在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划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划分各组界限一定要本着保证各组组内单位的划分各组界限一定要本着保证各组组内单位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单位的差异性的原则进行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单位的差异性的原则进行 3.2.4 3.2.4 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方法 method of statistical grouping1.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属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特征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性特征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其组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组数的确定主要取决

10、于两个因素-事物事物的特点与统计研究的任务。的特点与统计研究的任务。如:性别只有男、女如:性别只有男、女最高学历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最高学历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高校学生的学历只有: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高校学生的学历只有: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2.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后,根据其变异范围划定各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后,根据其变异范围划定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

11、部分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有两种: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有两种: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1 1)单项式分组)单项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就是按每个变量值对现象总体单项式分组就是按每个变量值对现象总体进行的分组进行的分组 居民户数居民户数 6868 24 24 6 6 2 2 100 100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 0 0 1 1 2 2 3 3或以上或以上 合计合计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 组距式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组距式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的情况动范围较

12、大的离散变量的情况 (2 2)组距式分组)组距式分组 将现象的总体变动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将现象的总体变动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以每个区间作为变量值以每个区间作为变量值 按年龄分组按年龄分组 年末数年末数 比重比重% %0-140-14岁岁 26504 20.326504 20.315-6415-64岁岁 94197 72.094197 72.06565岁及以上岁及以上 10055 7.710055 7.720052005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组距式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组距式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的情况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的情况 3.3 3.3 分配数

13、列分配数列 distributive series3.3.13.3.1分配数列的意义和种类分配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进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进行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计算出各组的单行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计算出各组的单位数,形成了一个反映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中的位数,形成了一个反映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的数列,这个数列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分布情况的数列,这个数列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分布(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frequency distribution) 分配数列由两要素组成,一是总体中按某标志分分配数

14、列由两要素组成,一是总体中按某标志分的组,二是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或频率或标志值的组,二是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或频率或标志值 在分配数列中,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次在分配数列中,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次数,又称为频数数,又称为频数absolute class frequency absolute class frequency ;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重,称为比率,又称为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重,称为比率,又称为频率(频率(frequencyfrequency) 。次数和频率从不同角度反。次数和频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繁程度,说明了总体单映了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繁程度,说明了总

15、体单位在各组中的分布,是分配数列的两种表现形式位在各组中的分布,是分配数列的两种表现形式 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为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1.1.品质分配数列品质分配数列 它由各组名称和次数构成,各组次数用绝对数表示,它由各组名称和次数构成,各组次数用绝对数表示,即为频数;用相对数表示,即为频率。即为频数;用相对数表示,即为频率。 按性别分组按性别分组男男女女合计合计(各组名称)(各组名称)人数(万人)人数(万人)67375673756338163381130756130756(次数或频数)(次数或频数)比重(比重(%

16、%)51.5051.5048.5048.50100.00100.00(比率频率)(比率频率)我国我国20052005年人口性别构成表年人口性别构成表2.2.变量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 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变量数列按其分组方法的不同,形成的分配数列。变量数列按其分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可以分为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 (1 1)单项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变量数列 每个变量值是一个组,顺序排列。在单项式变量数列中,有每个变量值是一个组,顺序排列。在单项式变量数列中,有多少不重复的变量值就有

17、多少组。单项式变量数列仅适用于多少不重复的变量值就有多少组。单项式变量数列仅适用于变动幅度比较小、不重复变量值较小的离散变量分组的情况变动幅度比较小、不重复变量值较小的离散变量分组的情况 (2 2)组距式变量数列)组距式变量数列 每个组由若干个变量值形成的区间表示。组距式变量数列每个组由若干个变量值形成的区间表示。组距式变量数列应用于连续变量分组或变动幅度较大、不重复值较多的离应用于连续变量分组或变动幅度较大、不重复值较多的离散变量分组的情况散变量分组的情况变量数列的种类变量数列的种类.doc.doc 3.3.2 3.3.2 变量数列的编制变量数列的编制 1.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的编制变量数列次

18、数分布表的编制 4.4.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3.3.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2.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 变量分配数量单项式变量数量组距式变量数量单项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对于总体单位不多的离散型变量对于总体单位不多的离散型变量,可以直接编制单项式可以直接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其具体编制方法: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其具体编制方法: 按变量值分组列于左方,然后将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按变量值分组列于左方,然后将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列于右方列于右方。居民户数居民户数 6868 24 24 6 6 2 2 100 100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

19、辆)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 0 0 1 1 2 2 3 3或以上或以上 合计合计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 例:某地区各工业企业工人数为: 69 61 75 60 80 72 82 86 90 78 62 87 71 77 79 87 85 97 85 63 94 78 65 85 96 88 89 82 87 78 95 83 56 81 58 75 78 74 67 75 根据上面的数据编制分布数列。表3.9 某地区企业工人分布表按人数分组 55-63 63-70 70-77 77-84 84-91 91-98人数(人) 5 4 6 11 10 4比重(%)

20、 12.5 10.0 15.0 27.5 25.0 10.0组距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1)将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以明确将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以明确变量的变化范围,并求全距。变量的变化范围,并求全距。 (2)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数和组距 (3)确定组限并计算组中值确定组限并计算组中值 (4) 编制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编制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 (1 1)将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以明确)将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以明确 变量的变化范围,并求全距。变量的变化范围,并求全距。 全距全距= =最大变量值最大变量值 最小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全距全距=97=9756=4156=41(2

21、 2)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数和组距 如果变量值变动较均匀,可采用等距分如果变量值变动较均匀,可采用等距分 组形成等距数列。组形成等距数列。 组距组距= =全距全距组数组数 斯特吉斯经验公式:组数斯特吉斯经验公式:组数=1+3.3LogN=1+3.3LogN 组数组数=1+3.3Log40=1+3.3Log40 =1+3.3(1+2 =1+3.3(1+2* *0.30100.3010) =6.2866=6.2866 即:分为即:分为6 6组,组距组,组距=41=417 7(3) (3) 确定组限确定组限组距数列中每个组的两个端点数值叫组限,其中每组距数列中每个组的两个端点数值叫组限,其中每组的

22、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组限的确定组的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组限的确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1.最小组的下限要略低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最小组的下限要略低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要略高于或等于最大变量值,以免在大组的上限要略高于或等于最大变量值,以免在分组中产生遗漏。分组中产生遗漏。2.2.组限的确定应体现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并能组限的确定应体现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并能真实反映总体内各单位的分布情况。真实反映总体内各单位的分布情况。3.3.连续型变量在分组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该重合,连续型变量在分组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该重合,每个组的上限同时也是下一组的下限,但

23、要遵循每个组的上限同时也是下一组的下限,但要遵循“上限不在组内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的原则。56-63,63-70,70-77,77-84,84-91,91-98(4) (4) 编制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编制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根据上面确定的组数、组距和组限,可以把各个根据上面确定的组数、组距和组限,可以把各个变量值按组归类,编制成组距数列,并编制成表变量值按组归类,编制成组距数列,并编制成表格形式,由此得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格形式,由此得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确定组限时需注意:特殊的界限点必须作为组限表3.9 某地区企业工人分布表按人数分组 55-63 63-70 70-77 77-84 84-

24、91 91-98人数(人) 5 4 6 11 10 4比重(%) 12.5 10.0 15.0 27.5 25.0 10.0例:某高校经济管理系2007年某班40名学 生英语成绩,资料如下。 69 61 75 60 80 72 82 86 90 78 62 87 71 77 79 87 85 97 85 63 94 78 65 85 96 88 89 82 87 78 95 83 56 81 58 75 78 74 67 75 根据上面的数据编制分布数列。分为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表3.9 40名学生英语成绩分布表按考试成绩分组 50-60 60-7

25、0 70-80 80-90 90-100 合计人数 2 7 12 14 5 40比重(%) 5.0 17.5 30 35 12.5100注意:注意:分布不均匀时采用异距分组,并且在分组分布不均匀时采用异距分组,并且在分组时还要考虑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尽可能使各组有时还要考虑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尽可能使各组有意义。意义。组距变量数列是以变量的区间进行分组的,掩盖组距变量数列是以变量的区间进行分组的,掩盖了各组实际总体单位的实际变量值。为了反映每了各组实际总体单位的实际变量值。为了反映每个组的一般水平,我们一般采用组中值表示。个组的一般水平,我们一般采用组中值表示。计算组中值计算组中值 组中值是各组下

26、限和上限的中点数值,计算公式为:组中值是各组下限和上限的中点数值,计算公式为: 组中值组中值=(=(上限上限+ +下限下限) )2 2对于开口组,一般是用相邻的组距作为开口组的对于开口组,一般是用相邻的组距作为开口组的组距,其组中值的近似公式为:组距,其组中值的近似公式为:对上开口组:对上开口组: 组中值组中值= =本组下限本组下限+ +邻组组距邻组组距2 2对下开口组:对下开口组: 组中值组中值= =本组上限本组上限- -邻组组距邻组组距2 2组中值是以各组内的变量值均匀分布为假设前组中值是以各组内的变量值均匀分布为假设前提的,因此以组中值为各组的代表值计算的一些提的,因此以组中值为各组的代

27、表值计算的一些综合指标只能是近似的。综合指标只能是近似的。异限分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异限分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组中值组中值=(=(本组下限本组下限+ +后一组下限后一组下限) )2 22.2.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 我们不仅用次数分布表表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我们不仅用次数分布表表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还可以通过绘制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直观况,还可以通过绘制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直观形象地揭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和规律性形象地揭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和规律性 身高187.5182.5177.5172.5167.5162.5157.5152.5403020100Std. Dev

28、= 7.72 Mean = 166.5N = 133.00519322720255直方图直方图 Histogram单项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比较简单,具次数分布图的绘制比较简单,具体绘制方法是:直接以变量值为横轴,以次数为纵体绘制方法是:直接以变量值为横轴,以次数为纵轴,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各组变量值与相对应的次数轴,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各组变量值与相对应的次数对应的坐标点,连接各坐标点即可得分布图。对应的坐标点,连接各坐标点即可得分布图。 组距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一般有直方图组距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一般有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和次数分配曲线图。次数曲线图也)和次数分配曲线

29、图。次数曲线图也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绘制的。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绘制异距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具体步骤与等距数列绘制异距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具体步骤与等距数列类似,相区别的地方在于:以纵轴代表各组标准组距类似,相区别的地方在于:以纵轴代表各组标准组距次数并在上面标出各组标准组距次数所在位置;然后次数并在上面标出各组标准组距次数所在位置;然后以组距为宽,以标准组距次数为高以组距为宽,以标准组距次数为高,绘制相对应的矩,绘制相对应的矩形,各组矩形组合构成直方图。形,各组矩形组合构成直方图。 标准组距该组次数密度某组标准组距次数标准组距标准组距为异距变量数列各组距中为异距变量数列各组距中最小最小

30、的组距的组距 各组组距各组次数次数密度 例3.3 表3.11某厂工人工作水平次数分布表按月工资分组 800100010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00020002500 合计人数(人) 80 160 270 240 140 110 1000组距200200300300200500 -次数密度 0.4 0.8 0.9 0.8 0.7 0.22 -标准组距人数(人) 80 160 180 160 140 44 -2000800 10001500180012002500(2)(2)向下累计向下累计( (又称由大向小累计又称由大向小累计) )。是将各组次数。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

31、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它表明该组下限以上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它表明该组下限以上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重是多少。重是多少。 3.3.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 cumulative number and frequency(1)(1)向上累计向上累计( (又称由小向大累计又称由小向大累计) )。是将各组次数。是将各组次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它表明该组上限以下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重它表明该组上限以下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重是多少。是多少。向上累计人数

32、 比重% 2 5.0 9 22.5 21 52.5 35 87.5 40 100.0 - -向下累计人数 比重% 40 100.0 38 95.0 31 77.5 19 47.5 5 12.5 - -表3.9 40名学生英语成绩分布表按考试成绩分组 (分)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成绩分布人数 比重% 2 5.0 7 17.0 12 30.0 14 35.0 5 12.5 40 100.0累计次数的特点是:同一数值的向上累计和向累计次数的特点是:同一数值的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次数之和等于总体总次数,累计比率之下累计次数之和等于总体总次数,累计比率之和等于

33、和等于100%100%或或1 1。累计次数分布还是计算位置平均数的依据。累计次数分布还是计算位置平均数的依据。 4.4.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常见的次数常见的次数( (频率频率) )分布图有三种:分布图有三种:钟型分布,其特征是钟型分布,其特征是“两头小两头小, ,中间大中间大”包括对称钟型分布即正态分布,左偏分布和右偏分布;包括对称钟型分布即正态分布,左偏分布和右偏分布;U U型分布;型分布;其特征是其特征是“两头大两头大,中间小中间小”正正J J型分布和反型分布和反J J型分布。型分布。其特征是其特征是“一头小一头小,一头大一头大”常见的次数(频率)分布图U型分布正J型分布

34、反J型分布对称钟型分布右偏分布左偏分布对称钟型分布对称钟型分布 右偏分布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左偏分布 U U型分布型分布 正正J J型分布型分布 反反J J型分布型分布3.4 3.4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 1.1.统计表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的定义和作用的定义和作用 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表主要是指统计整理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表主要是指统计整理表和统计分析表,但广义的统计表也包括调查表。表和统计分析表,但广义的统计表也包括调查表。采用统计表反映统计资料,主要有以下优点采用统计表反映统计资料,主

35、要有以下优点 (1 1)能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地表达)能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地表达统计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统计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2 2)能简洁、明了、紧凑地显示统计数据资料,)能简洁、明了、紧凑地显示统计数据资料,具有叙述方式显示统计数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叙述方式显示统计数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 3)便于计算和检查统计数据中数字的完整性和)便于计算和检查统计数据中数字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正确性 3.4.1 3.4.1 统计表统计表 2.2.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的结构 (1 1)从内容上来看,统计表包括主词和宾词)从内容上来看,统计表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两个部分 (2 2)

3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包括总标题、横行标)从形式上看,统计表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部分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部分 3.3.统计表的分类统计表的分类 (1 1)按用途不同,统计表可以分为)按用途不同,统计表可以分为(P59) 调查表、整理表(表和分析表调查表、整理表(表和分析表 (2 2)按总体分组情况不同,统计表可以分为)按总体分组情况不同,统计表可以分为 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 简单表(表简单表(表3.133.13)总体未分组总体未分组 分组表(表分组表(表3.143.14) 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表(表复合表(表3.15

37、)3.15)总体按二个或二个以上标总体按二个或二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志进行复合分组4.4.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表的设计 统计表设计一般是按统计表设计一般是按宾词宾词进行设计。统计表进行设计。统计表的设计分为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的设计分为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简单设计就是将所要反映的指标平行排列简单设计就是将所要反映的指标平行排列, ,通通过平行分组直接说明指标的内容过平行分组直接说明指标的内容( (表表3.16)3.16) 复合设计是将各个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层叠排列复合设计是将各个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层叠排列( (表表 3.17)3.17)5.5.统计表编制的规则统计表编制的规则 (1) (1) 总标题

38、须简明扼要表达出全表的内容;总标题须简明扼要表达出全表的内容;(2) (2) 各标题要确切反映表的内容,且表格安排合理;各标题要确切反映表的内容,且表格安排合理;(3) (3) 指标数值要位数对齐,合计或总计一般放在表指标数值要位数对齐,合计或总计一般放在表的尾部;的尾部;(4) (4) 对指标内容作必要说明时,可加注在表的下方;对指标内容作必要说明时,可加注在表的下方;(5) (5) 表的上下边线(基线)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的表的上下边线(基线)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的两边是开口式;两边是开口式;(6) (6) 纵栏较多时编栏号,指标数值栏要注明计量单纵栏较多时编栏号,指标数值栏要注明计量单位和资

39、料表示的时间。位和资料表示的时间。 总原则:合理、科学、实用、简练、美观。总原则:合理、科学、实用、简练、美观。 3.4.2 3.4.2 统计图统计图 1 1统计图的作用和结构统计图的作用和结构 统计表的资料用几何图形或图案等表示即成为统计图统计表的资料用几何图形或图案等表示即成为统计图 统计图由标题、图域、标目、尺度和图例五部分构成统计图由标题、图域、标目、尺度和图例五部分构成 “ “十五十五”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时期粮食产量与增长速度 标题图域横轴标尺纵轴标尺纵栏目是粮食产量横栏目是年份图例标题标题, , 简明确切,通常包括内容、时间和地点,其位简明确切,通常包括内容、时间和地点,其位

40、置在图域之外,一般放在图域的下面。置在图域之外,一般放在图域的下面。图域图域,图域的长宽之比一般,图域的长宽之比一般 7 7:5 5为美观,圆图除外。为美观,圆图除外。标目标目,纵横两轴有纵标目和横标目,注明度量衡单位。,纵横两轴有纵标目和横标目,注明度量衡单位。尺度尺度,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值,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值 一律由小而大,尺度间隔要宽松,等长的距离一律由小而大,尺度间隔要宽松,等长的距离 应代表相等的数量。应代表相等的数量。图例图例,用不同线条或颜色代表不同事物时,需用图例,用不同线条或颜色代表不同事物时,需用图例 说明。说明。 2 2常见的统计图的绘制常见的统计图的绘制 (1 1)条形图)条形图 Bar chart 也称为柱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也称为柱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示统计数据大小或多少的一种图形。条形图可来表示统计数据大小或多少的一种图形。条形图可以横置也可以纵置,纵置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