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 版数学 八年级 下学期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函数了 = JT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B. a>3C. x>3D.烂32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 6,2B. 1,1,2C. 2,3,4D. 4, 5, 63.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V6B.炳C. V12如图,将dABCD的一边BC延长至点E,若Nl=55。,则NA=()4.B. 55°C. 125°D. 145°5,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C.两组邻边相等D

2、.对角线互相垂直6 .下列选项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相等7 .数学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小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D ,测量三个角是否为直角8 .若最简二次根式JTT?与最简二次根式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为(A. x=0B. x=lC. x=2D. x=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 (0, 2) , B (4, 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N的坐标为()(4,

3、2)C. (2,4)D. (2, 1)10.如图卡匕/8。中/斤18,8。=12/8=90°,将4/8。折叠,使点力与8。的中点。重合,折痕为例2则线段8/V的长为()C. 4D. 1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中,笈7=9/8=5,8七平分N/8C交/。于点£则的长为12 .如图,在矩形/比。中,对角线/C8。相交于点。若n8OU=120°/8=3,则8。的长为13 .估计至二与0.5的大小关系是: 县 0.5.(填“>”、"二”、“V" ) 22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尸分别是AD, 8C边上的点,AE=

4、C£ NEFB=45° ,若A8=5, BC= 13,则AE的长为15 .如果一个无理数"与g的积是一个有理数,写出的一个值是.16 .如图,点£为矩形ABCD边8C长上的一点,作DF1AE于点、£且满足DF=AB.下面结论:xDE由DEC;SwSw. ®AF=AB. ®BE=A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17 .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就用了这种分 割方法,若/正方形ODCE的边长

5、为2,则8。等于18 .已知:线段AB,BC.求作:平行四边形ABCD.以下是甲、乙两同学作业.甲: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以点A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C上方交于点D,连接AD, CD.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1) 乙: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连接BM并延长,在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MD=MB,连接AD, CD.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2)三.解答题(共10小题)19.计算:5+6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入。中,已知A ( -3,2) ,3 ( - 1, -2) ,C (1, 1),若以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

6、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行四边形并标上点。的坐标.)21.如图尸是U/8UO的对角线/。上的两点/求证:亦。尸(写出主要的证明依据).22.已知,如图,等腰/8U的底边8。=10,/7,。是腰/8上一点,且CD=8cm,8D=6cm?k AB的长.23.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己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尸.P1求作:直线尸。,使得P。/.作法:如图,在直线I上取一点A,作射线AP,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AP 的延长线于点&以点B为圆心,射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C (不与点A重合),连接BC:以点B为圆心,BP长

7、为半径画孤,交BC于点、Q;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PB=%BC=,BQ=PB,:.PB=PA=BQ=.?。/()(填推理的依据).24.下面是小丁设计的“利用直角三角形和它的斜边中点作矩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在RtAABC中,ZABC=90°, 0为AC 中点.求作:四边形ABCD,使得四边形ABCD为矩形.作法:作射线B0,在线段B0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得DO=BO;连接AD, CD,则四边形ABCD为矩形.根据小丁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

8、和圆规,在图中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完成下而的证明.证明:.点0为AC中点,:. AO=CO.又,DO=BO,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填推理的依据).V ZABC=90°,.。ABCD为矩形()(填推理的依据).25 .常常听说“勾3股4弦5”,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a, b与斜边长c之间满足等式:标+ =。2”的一个最简单特例.我们把满足,/+反=/的三个正整数”,b, C,称为勾股数组,记为(4,C).(1)请在下面的勾股数组表中写出人% 合适的数值:abcabc345435512m681072425P15179n41102426116

9、061123537-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格点).过x轴上的整点作y轴的平行线,过y轴上 的整点作x轴的平行线,组成的图形叫做正方形网格(有时简称网格),这些平行线叫做格边,当一条线段A8 的两端点是格边上的点时,称为48在格边上.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在正方形网格中,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研究关于图形而积、周长的问题,其中利用割补法、作图法求而积非常有趣.(2)已知aABC三边长度为4、13、15,请在下面的网格中画出格点aABC并计算其面积.26 .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矩形的边CD上的任意一点,点P为线段AE的中点,连接BP并延长与

10、边AD交于点F,点M为边CD上的一点,且CM=DE,连接FM.(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27 . (1)小My同学在网络直播课中学习了勾股定理,他想把这一知识应用在等边三角形中:边长为“的等 边三角形而积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小My同学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将正方形剪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不重叠、无缝隙)?如果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剪拼等边三角形,那么该三角形边长的平方是:小My同学按下图切割方法将正方形ABCD剪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EFG: M、N分别为A3、CO边上的中 点,尸、Q是边BC、40上两点,6为时。上一点,且2知6尸=/尸6%=/%3。=60°.造补全图形

11、,画出拼成正三角形的各部分分割线,并标号;正方形A3。的边长为2,设BP=x,则x2=.28.如图,双边直尺有两条平行的边,但是没有刻度,可以用来画等距平行线:我们也可用工具自制(如图):下面是小My同学设计“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双边直尺作图过程.(1)根据小Mv同学的作图过程,请证明0为PH中点.I(2)根据小Mv同学的作图过程,请证明P。/.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函数y = /=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3B. a>3C. x>3D. x<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根号下大于等于0,求出即

12、可.【详解】 JT3有意义的条件是:X-3*.:.x>3.故选B.【点睛】考查了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此题是中考考查重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特别注意根号下可以等于0 这一条件.2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1,6,2B, 1, 1,2C. 2,3,4D. 4,5,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和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12+ (JJ) 2 = 2一 以1,2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8、1+1=2,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能组成三角形,也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V22+3M42,

13、.以2, 3,4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V42+5262, 以4, 5, 6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 题的关犍.3 .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邪C. 712D. V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的和庄是最简二次根式,痣与石的被开方数不同,故A选项错误:B、C = 3,3不是二次根式,故B选项错误;C、JiE=2j5, 26与退的被开方数相同,故C选项正确;D、= 30

14、, 3人与的被开方数不同,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几个二次根式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4 .如图,将oABCD的一边BC延长至点E,若Nl=55。,则NA=()A DA. 35°B.55。C.125°D.14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得出NA=NBCD,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求出NBCD=125° ,即可得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NA=NBCD,VZ1=55°,.,

15、.ZBCD=1800-Zl=125°, .,.ZA=ZBCD=12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 .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C.两组邻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详解】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

16、合题意;D、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下列选项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线互相

17、平分,可得正确选项.【详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选项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7.数学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小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D.测量三个角是否为直角【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A、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能判定平行四边形,而不能判定矩形;B、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能判定平行四边形,而不能判定矩形;C、一组

18、对角是否都为直角,不能判定形状:D、四边形其中的三个角是否都为直角,能判定矩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 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 .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最简二次根式底是同类二次根式,则工的值为()A. x=0B. x= 1C. ab=2D. x=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最简二次根式J与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x+3=2.v,解得:4=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

19、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 (0, 2) , B (4, 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N的坐标为((4,2)【案】DC. (2,4)D. (2,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点的坐标,解答即可.详解】过N作NE_Ly轴,NF±x轴,NEx 轴,NFy 轴,V点A (0, 2), B (4, 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NE=2, NF=1,点N的坐标为(2,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点的坐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R3/8C中/8=1

20、8,&7=12/8=90°,将折叠,使点力与8。的中点。重合,折痕为例2则【”AC. 4D. 10【解析】【分析】 设8/V=%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18 -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住RS8/V。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夕V=%由折卷的性质可得。A/= /W= 18-X。是6。的中点,.".BD=G,在 RS/V8。中,2+62=(18-X)2解得x=8.即 BN=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卷问题),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熟悉相关性质 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

21、8小题)11.如图,在中,8。=9/8=5,8£平分/16。交/1。于点£则的长为.【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力比。为平行四边形可得/日8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N/庇三/月郎继而可得然后根据已知可求得叱的长度.【详解】解:.四边形/8C。为平行四边形,.AE8C,AD=BC=9.NAEB=NEBC, 二BE平分 N ABC,:.NABE=NEBC, :./ABE= ZAEB.,AE斗8=5,,OE=AO-AE=9-5=4.故答案为:4.【点暗】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ZABE=ZAEB.12

22、.如图,在矩形/8C。中,对角线/C8。相交于点。若n8OU=120°/8=3,则8。的长为.【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力。8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B=AO=3,求出/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8C即可.【详解】解::。二120。,ZAOB = 60°,四边形A8CQ是矩形,:.ABC = ,AC = BD,AO = OC ,BO = DOtAO = BO,.MOB是等边三角形,:aAB = AO = BOfv AB = 3,AO = 3,- AC = 2AO = 6f 由勾股定理得:BC = -JAC-AB = V62 - 32 = 3>/3

23、 ,故答案为:37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 此题的关键.13.估计避二1与0.5的大小关系是:避二! 0.5.(填“>”、“二”、“V”)22【答案】>【解析】【分析】【详解】解:避二1 -0.5= 6二1 L卢二2 ,22225/5-2 >0,故答案为:>14.如图,在矩形A8CQ中,E,尸分别是AD, BC边上的点,AE=CF, NEFB=45:若AB=5, BC=13,则AE的长为.【解析】【分析】过上作EM_LBC于M,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NA = N8=90。,得出四边形ABWE是矩形

24、,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EM=AB=5,AE=BM,求出 EM=FM=5,根据 BC= 13 和 AE=CF=B时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过E作于M则 NEMF=NEM5=90。, 四边形48co是矩形,ZA = ZB=90°, .四边形ABME是矩形, 抽8=5,:.EM=AB=5,AE=BM,V Z£FB=45°, ZEMF=90:./MEF=450=/EFB,:.EM=FM=5,9:BC=39AE=CF=BM,2AE+5 = 13,解得:AE=4,故答窠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合理的作出辅助线是 解

25、题的关键.15.如果一个无理数“与的积是一个有理数,写出”的一个值是.【答案】"(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值.【详解】解:.厄=26,.无理数”与位的积是一个有理数,的值可以为:点(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性质以及同类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本定义 以及同类二次根式的积为有理数即可.16.如图,点£为矩形/次力的边8。长上的一点,作。月_/£于点£且满足"三力8下而结论:a DE博DEG S“be= S“df;力尸 =/8: ®

26、;BE=A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解析】【分析】证明RS02应Rt。上得出正确:在证明/路乙。%得出£工餐=五阳£正确;得出8£=力£正 确,不正确: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8CQ是矩形,.zc=zabe=xp,ad/bc,ab = cd,DF = AB,:.DF = CD, DF YAE.:,ADFA = DFE = W,de= de在 RtADEF 和 RtADEC 中,Dr = L/C.".RtADEFRtADEC(HL),正确:AD/BC,ZAEB = ADAF./ABE = ZDFA在 A4B石和中,/AEB = NDAF

27、 .ABDFuAABEADFA(AAS)t - S&SE = S MDF ;正确:/. BE = A尸,正确,不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 解题的关键.17.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就用了这种分 割方法,若/£=6,正方形 86的边长为2,则8。等于.A【答案】4【解析】【分析】设8。=%正方形O0CE的边长为2,则。=。三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

28、性质得到/尸=力£%=8。根据勾股 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正方形ODCE的边长为2,则 CD = C£ = 2,设=&. ?! FO 2 AAEO, ABDO BFOt:.AF = AE,BF = BD.AB = x+6,AC = 6+2=8,3C = x + 2, ac2+bc2=ab2,/.(x+2)2+82 =(.¥ + 6)x =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线段AB,BC.求作:平行四边形ABCD.以下是甲、乙两同学的作业.甲:以点C为圆心

29、,AB长为半径作弧:以点A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C上方交于点D,连接AD, CD.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1)乙: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连接BM并延长,在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MD二MB,连接AD, CD.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平行四边形.(如图2)老师说甲、乙同学的作图都正确,你更喜欢 的作法,他的作图依据是:【答案】 (1).乙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我更喜欢乙的作法,他的作图依据是: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 行四边形.故答案为

30、:乙: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掌握尺规作线段的中垂线以及平行四边 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0小题)19 .计算:M +【答案】4点.【解析】【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出算二次根式的除法,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详解】解:JTW+=3>/2 + >/2= 4x/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 ( -3,2) ,8 ( - 1, -2) ,C (1, 1),若以A、B、C、。为顶点的四边

31、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行四边形并标上点D的坐标.)X【答案】点。的坐标为:(-5, - 1)或(-1,5)或(3, -3).【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得点。的坐标.以A、8、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的坐标为:(-5, - 1)或(-1,5)或(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行四边形判定,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 尸是。的对角线/G上的两点求证:£8=。尸(写出主要的证明依据).【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ABW18=。根据

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n/TZ?=n£4任由已知/£=%可证得尸(S4S),所以EB= DF.【详解】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BCDtAB=CD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ZADC = 90°是解此题的关键.23.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己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P.P1求作:直线尸。,使得产。/.作法:如图,在直线/上取一点A,作射线AP,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AP的 延长线于点B;以点B为圆心,加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不与点A重合),连接8C:以点B为圆心,BP长为半径画孤,交BC于点

33、Q: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尸8=用,3。=、BQ=PB,:.PB=PA=BQ=.:.PQ/l()(填推理的依据).【答案】(1)详见解析:(2) 8A,QC,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2)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解:(1)直线PQ即为所求.B.(2)证明:,:PB=PA,BC=BA,BQ=PB,:.PB=PA=BQ=QC.:,PQ/l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故答案为:BA,。,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

34、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下面是小丁设计的“利用直角三角形和它的斜边中点作矩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在RtAABC中,ZABC=90°, 0为AC的中点.求作:四边形ABCD,使得四边形ABCD为矩形.作法:作射线B0,在线段B0的延长线上取点D,使得DO=BO;连接AD, CD,则四边形ABCD为矩形.根据小丁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点O为AC的中点, .AO=CO.又.DO=BO,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填推理 依据). ZABC=90°, .。A

35、BCD为矩形()(填推理的依据).【答案】(1)作图如图所示,见解析(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是矩形.【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证明.【详解】(1)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AO=CO又.DO=BO,.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V ZABC=90°,一ABCD为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答案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矩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

36、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25.常常听说“勾3股4弦5”,是什么意思呢?它就是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a,b与斜边长c之间满足等式:,+ =武'的一个最简单特例.我们把满足,尸+反=/的三个正整数, b, C,称为勾股数组,记为 (a,b,c').(1)请在下面的勾股数组表中写出人明 合适的数值:abcabc345435512m681072425P15179n41102426116061123537-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 点叫做整点(格点).过X轴上的整点作y轴的平行线,过y轴上 的整点作x轴的平行线,组成的图形叫做正方形网格(有时简称网格),这些

37、平行线叫做格边,当一条线段AB 的两端点是格边上的点时,称为AB在格边上.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在正方形网格中,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研究关于图形而积、周长的问题,其中利用割补法、作图法求而积非常有趣.(2)已知AABC三边长度为4、13、15,请在下面的网格中画出格点aABC并计算其面积.【答案】(1), = 13,n=40,p=8: (2)图详见解析,24.【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数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勾股数确定长为13和15的边,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根据勾股数的定义计算即可;(2 )根据勾股数确定长为13和15的边,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

38、公式计算即可.解:(1) V52+122=132,: = 1 3:V92+402=412,,=40,V82+152=172,, = 8.(2)如图所示:5在“BC 中,AB= 15, BC=4, AC= 13, S&abc=Srbd - Sacd= xl2x9- xl2x5=2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综合应用,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常见的勾股数非常熟悉,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矩形的边CD上的任意一点,点P为线段AE的中点,连接BP并延长与边AD交于点F,点M为边CD上的一点,且CM=DE,连接FM.(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答案】(1)见解析:

39、(2)见解析.【解析】【分析】(1)按要求画图即可;(2)延长BF交CD的延长线于点N,首先证明aAPB和全等,得到EN=AB,再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垂直 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FN=FM,可得结论.【详解】(1)解:如图所示, 点P为线段AE中点,AP=PE,: AB "CD、:./PEN= NPAB, Z2= NN, APB 和EPN 中,'N2=NN ZPAB = /PEN, PA = PE:/APBW4EPN (AAS),:.AB=EN:.AB=CD=EN,: EN=DN+DE, CD=DM+CM,DE=CM,:.DN=DM, : FDLMN,:.FN=FM,:.NN=N1,AZ1 = Z2,即 /DMF= NABF.【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作图、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7.(1)小My同学在网络直播课中学习了勾股定理,他想把这一知识应用在等边三角形中: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面积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小My同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